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马古道小镇的变迁

品茶 2023-11-19 12:32:34

茶马古道小镇的变迁

昔日辉煌

作为马古道的源头之一,自唐太和年间皇诏普种山茶起,本地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也是自那时起,羊楼洞黑茶加入国家茶马交易,通过大唐安西都护府翠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销往西亚和欧洲。

宋景德年间,羊楼洞黑茶销售比唐时翻了一倍,黑茶深受西伯利亚和西域大草原上游牧民的欢迎。据说,湖北美女王昭君奉旨出塞,随身带去了湖北的茶叶。长期食用牛羊肉的蒙族人饮茶后,顿感神清气爽。此后,牧民饮茶在万里草原渐成风尚,以至“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宋代曾一度以砖茶作为通货与内蒙进行茶马交易。“一斤易一羊,十斤易一牛,”可见茶叶在当时的珍贵与身价。到了明清两代,中国边境城市恰克图(今俄罗斯境内)成为羊楼洞砖茶边贸的重镇,洞茶飘香万里大草原。明嘉靖初时,本地制茶业已相当发达,集镇随之而兴。明清时期羊楼洞达到鼎盛,用万般来朝形容其辉煌一点不为过。据说在早期俄罗斯绘制的中国地图上,有羊楼洞而没有汉口。

极盛时羊楼洞古镇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古镇有五条主要街道,百余家店铺。“洞茶”远销海外,为“中国大茶市”,誉称“小汉口”。到了清道光年间,有英、德、日、俄等国商人竞相于此办厂制茶,国内晋、津、沪茶商亦蜂拥而至,一时成为闻名国际的茶市。

值得羊楼洞人自豪的是,在全国千百种茶叶中,只有羊楼洞的茶叶两次得到皇帝与领袖的关爱。第一次是朱元璋的军士征战沙场时,普遍染病,因羊楼洞籍军士随身所带茶叶而祛病康复。朱元璋登基后,赐名羊楼洞茶为“松峰茶”。第二次是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时,送给斯大林的礼品茶就是“松峰茶”。

然而也许正因为是一座锁在深山之中的古镇,如今的人们对它大多不甚了了。这座曾经串连起一条繁荣了两个世纪的中俄茶叶之路的古镇,现在正面临着被遗忘的尴尬。即便是在三十年前,她还声名远播,有过外贸出口基地的荣耀。在俄罗斯出版的世界地图上,没有汉口(武汉市),却有羊楼洞的赫赫大名。

今日萧条

如今的羊楼洞已不见当年的繁华,但那条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石板街依然还在。石板街由街道和两旁的古建筑两部分组成,松峰港和观音泉水穿街而过。泉水之名取自古镇之南的一口古井,泉水清冽甘甜,永不干涸。传说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保这里的山民与茶树不受干旱之苦,埋下宝瓶,化为泉井。朴实勤劳的山民,为感谢观音的恩赐,将井取名为观音泉,并在这里修建了圆通寺,终日香火不断。

在所有的砖茶种类中,“川字号”砖茶是羊楼洞的专利。川,寓意为水。当年羊楼洞人用观音泉制成的青砖茶深受蒙族人民的钟爱,羊楼洞人因此为了彰显泉水之功,在茶砖上凸印“川”字。晋商和外地茶商在这里建有数十个茶叶加工厂,当时就出现过“长盛川”、“巨盛川”、“三玉川”等“川”字号茶。东面松峰港上多为吊脚木楼,有三座长条石桥贯通。古镇房舍街店或青砖黑瓦,或木质竹垒。从各家各户门缝里飘出的袅袅茶香,幽幽地从街的这头萦绕到街的那头,似乎讲述着老街的悠长久远。

羊楼洞因茶而兴,然而走在今日的石板街上,却少见以茶为生的人家。街面全以青石铺设,蜿蜒穿过一排排青砖黑瓦的小木楼,孤独的老人们坐在低矮的房檐下守候着流水的光阴。历代运茶的“鸡公车”将石板碾成寸余深槽,据说是那个年代邻近的乡镇运送茶叶和货物时碾压而成的,可见当时茶市的兴盛。

茶叶街是古街的三大街道之一,主要经营茶叶,街道两旁古建筑为砖木结构。古街形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最盛时有茶叶加工作坊和茶庄、钱庄100多家,人口达4万余人,美、英、俄、德、日等国商人竞相在此制茶办厂,主要出产砖茶、米砖茶、红砖茶等,年出口价值白银一千五百多万两。

目前古街范围内保存有明清时期老屋共500余栋。一排排沧桑的老屋突显了今日羊楼洞的寂寥,也似乎倔强地见证者古镇昔日的繁华。街道上冷冷清,沿街住户大多关门闭锁。偶见几户人家开门,或是银发飘拂的老人坐在门口闭目养神。资金匮乏,工厂倒闭,产业断层,游客寥寥,镇上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妇孺。“茶厂都卖给了外地的商人,但真正还在做茶的没几个了,”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如今,离老街好几里路的赵李桥茶厂成了传承青砖茶的唯一根脉。它的前身就是羊楼洞茶厂,由于靠近铁路,现代化的物流能让羊楼洞的砖茶更便捷地运进运出。

不过赵李桥茶厂的流水线仍然保持了“川”字号青砖茶的原汁原味,一样的色泽青褐、香气纯正,一样深受蒙古族牧民的欢迎。2006年,赵李桥茶厂获得国家商务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牌匾,成为全国产茶制茶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展望未来

作为明清时期著名的汉口茶叶之路的起点,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可称为中国制茶业的缩影。它至今仍保存的茶具、古街、店铺等对研究明清茶叶之路和我国茶文化都具有重大价值。然而,羊楼洞古镇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我们期待曾经的茶叶外贸出口基地能够再现繁荣,焕发新的生机。

一句话形容茶马古道 形容茶马古道的句子

1、一条小河,从西流向东,流到了我的心头;一队马帮,从古走到今,走过了时光隧道。梅山峒的山民们哟,祖祖辈辈就在这条古道上奔波,梦想,希望,都凝聚在这蜿蜒的小路上。古道边的川岩江,穿石透壑,奔流不息!坚强,刚毅,象征着山里人百折不饶的性格。

2、几千年来,在中国内地与青藏高原的群山之间,只有人类和他们的马匹循着这条古道穿梭于西南部的群山峻岭之间。顺着这条行人走出来的崎岖不平的道路,一些商品像茶叶、盐和糖流入到了西藏。与此同时,马、牛、皮毛、麝香等当地产品也走向了外面的世界。这条道被称为茶马古道,绵延纵横4,000多公里,主要途径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和云南省,以及西藏自治区。在唐朝首次出现了古代的商业通道,宋、元、明、清年间也出现了商业通道,时间长达1,200多年。这条古道促进了地区和文化交流,也像著名的“丝绸之路”一样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3、西南的土地是广阔的,而西南的交通却让人望而却步。肩挑手提,马运成了最原始也是最便利的交通运输。在李白眼中“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响起了清澈的马蹄声,从此中国与南亚、西亚的陆上交通通过这些被称为野蛮人的蛮夷之人一路踩了出来。

4、马帮,古道,赶马人,就这样鲜活地走进了我的世界与心灵,茶马古道写满了岁月的苍凉与无奈,仿佛一部传奇,记载着坎坷的一生。刻骨铭心!一直以来,马帮将四川云南的茶叶和药材与换西藏的马匹,穿山越岭,多少年来,马帮日夜在这条路上行进,一路兼顾也壮观,这条横贯横断山庙的路途就被称为茶马古道。随着公路的通车这条走了上千年的古道也将消失,但这是厚重的名字将被人们永远的传说下去。天雨流芳,这是纳西语,是读书的意思,神奇又好听的纳西语,我相信,茶马古道还有更多的美好值得人们去追寻。

5、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马古道所承载的贸易功能早已被现代公路网所代替,却遗留了一路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马帮动人的故事。如今已鲜少能见古道上成群的商队,还有那荡漾在高山峡谷间清脆悠扬的马铃声,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已消散了,但那延续了几千年的辉煌和沧桑,时刻萦绕在脑海,让我有种想接近的欲望。于是,去昌都,走茶马古道,探遗风神韵。

沙溪--茶马古道的记忆与火把节

沙溪位于云南剑川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域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远近闻名的石宝山也在这里。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个被人们誉为“山美、水美、坝子美、姑娘更美的鱼米之乡和歌舞之乡”。传统霸王鞭舞、集体舞蹈肖拉者、姑娘优美的歌声、古韵悠长的洞经古乐使每一位来沙溪的人沉浸在歌舞的海洋中,久久流连不归。

? ? ?沙溪古镇一个真正的古镇,古色古香,今仍然保持着最原始的建筑特色。古寺庙,古戏台,古商铺,马店,古老的红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树、古巷道、古寨门。

? ? 我们到达沙溪的时候正值沙溪传统的火把节的前一天,入住客栈的时候客栈老板告诉我们明天是火把节的时候,我高兴得几乎当晚失眠。

客栈围墙

? ? ?这是我们入住的客栈的围墙,上面全是白族绘画,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非常好。整个小镇没有现代钢筋水泥建筑,尽管也有游人,但商业气息远不像普者黑那么浓厚。停好车,办好入住距离晚饭还有不少时间,我带着leo和leo妈在镇里四处闲逛。

古镇的石板街

镇里的游人并不多,完全不必担心拥挤和喧嚣,在小镇闲逛你可以尽享午后的闲暇。

位于寺登四方街的小镇古戏台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灵魂与核心,是沙溪商贸交易的地方。依山傍水,是一个地理位置极佳的风水宝地。是一个集寺庙,古戏台,商铺,马店,开阔的红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于一身、功能齐备的千年古集市。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专家们誉为“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古戏台相当于小镇的中心,戏台前有个小广场,这里也是第二天火把节的重要场所。

? ? ?历史上寺登四方街被称为“南塘”,明朝后期,因兴教寺而起名,才叫寺登四方街。寺,指兴教寺;登是白族语,意思是地方。位于兴教寺旁边,呈四方形的街子,这就是寺登四方街的名称由来。

四方街这里很悠闲

一个咖啡店老板养的宠物羊

这羊不吃leo喂它的树叶,它的主人说它吃花瓣

古镇街道

在现代社会,古镇街道已经有客栈、酒吧、咖啡馆这类的商业场所,但是整体给人的氛围还是古感浓郁,估计是和建筑保存完好以及游人不那么多有关系。

客栈门口的leo,他笑得很开心。因为喝到了自己喜欢的酸奶,并且摸到了小羊。

戏台前的古树,碧空如洗,古树参天,温暖的阳光,我就坐在古树一角的咖啡馆

建筑不是后期重建,几乎保存了原貌。

一个用土坯做成的寨门是整个四方街的起点,下图的寨门这就是被村民称为“街子门”的东寨门,表示进了此门就是集市。此寨门用土坯镶砌而成,比起其他地方高大、威武的石砌城门而言,虽显得有点寒酸、土气、狭窄,但却向世人展示了茶马古道集市的城门样子――仅容两匹马同时通过的土坯墙门。寺登古街共有三门――东寨门(通往大理地区)、南寨门(联结古镇南面与西面的滇西盐井)、北寨门(通往西藏地区)。

斑驳的墙面,述说着茶马古道曾经的繁华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来了,首先是因为火把节,其次外面的镇民也开始热闹起来,作为外乡人我们自然而然的受到了他们的笑容,以及眉梢的喜气的感染。

这是我们的早餐,豌豆糊加油条。这东西又甜又香,很受leo和妈妈的喜欢。

镇民一早砍了一棵松树,他们砍掉树的枝丫,把它制作成了一个巨大的火把。

当年新婚或生小孩的人家会制作这些五颜六色的小面人,然后插在大小火把上。

刚才制作好的大火把,插上面人后竖立在了戏台广场的中央。

镇民们给所有来往的客人分发免费的米酒、果汁及糖果、瓜子、花生。

镇里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好晚上在戏台上表演。

夜幕降临,戏台前的大火把被从上端开始点燃。盛大的火把节开始了。

火把节上,人们拿着火把,背着松香, 相识的,不相识的碰到就抓起一把松香,火把靠近你的脚下,松香一洒,烈焰腾空而且。既是一种放纵的娱乐也代表相互间的祝福。初见这种阵势,leo有点退缩,但是很快就和“狂晕"的儿子一起加入了喷火的阵营。放肆的娱乐是要付出代价的,仓促之间,leo妈没有护住自己的皮肤衣,新买的衣服被烤出了大洞。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难掩激动与快乐。

喷火1

喷火2

喷火3

喷火4

喷火5

当时忙于撒欢,这些图都是盗了咖啡店老板的。

喷火祝福的撒欢结束后,火把节进入另一个阶段,之前打扮的花枝招展镇里的女人们,开始在戏台上载歌载舞。

女人们的歌舞

歌舞喧嚣,人声鼎沸,人们围坐在火把下,笑着,交谈着,听着歌舞,畅想着幸福。远处兴教寺的护法金刚横眉怒目,呲牙咧嘴,不知是在护卫这一方水土还是也被台上的歌舞给逗乐了。

火把下的歌舞

普洱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普洱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如下:

1、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旅游环线附近。整个茶马古道体验区走下来需要近3个小时,最后做森林滑道下山,极速冲到山下后,就好像从古老的茶马古道穿越到了现代。


2、那柯里村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G213附近。那柯里村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美,民风淳朴。


3、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323国道。景区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诠释了墨江“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的三张名片。


4、碧溪古镇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218省道西150米。碧溪古镇始建于明代,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秀美、古朴、富庶,形制完整,保存完好,是古代墨江县城所在地,位列云南60个旅游小镇之一。


5、柯里茶马驿站

柯里茶马驿站是古府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相传,那时经官府大道入京的马帮,都须在那柯里“荣发马店”歇脚过夜。这条祖先开通的茶马古道,从唐代开始,就因普洱茶和磨黑盐的产销成为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重镇,马帮也成了促进普洱茶名扬天下的传递者。 ?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61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