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佛香茶(Menghai Foxiang tea] 产于云南勐海的条形炒烘型绿茶。1987年研制。采摘云南大叶种良种和小叶良种的杂交优良品种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揉捻、炒坯、搓条、烘干、筛分、拣剔、复火制成。条索紧细显毫,锋苗好,嫩绿油润,香高持久,带板栗香,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浅绿明亮,叶底嫩绿明亮。主销北京、上海、浙江、云南等省市。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38年4月,前身是民国时期的“思普垦植场”。据民国33年(1944年)云南民政厅编制的《思普沿边开发方案》称:“在车里境内(今南糯山)兴办试验种茶场,除制茶外,更从事于种植之改良,前途亦甚有发展。”1957年迁址勐海县曼真,地处“普洱茶”故乡。占地面积1350亩。现设种质创新、品种选育、有机茶栽培、加工工程、普洱茶、茶文化6个研究室和茶叶综合实验室;科技成果示范转化中心、云茶科技公司及云南省第165职业技能鉴定所。2004年同西双版纳州合作成立普洱茶研究院;2005年11月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普洱茶研究院”。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1人(高职6人,中职32人);离退休职工117人。建所以来,围绕云南大叶种的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普洱茶、名优绿茶、红茶加工、生理生化和民族茶文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先后完成了140多个研究项目,共获科技成果奖4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6项,地厅级23项。“密植速成高产栽培技术”被国家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云南省推广100多万亩;云南省茶树品种资源考察取得丰硕成果,在所内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保存860余份珍稀资源材料的《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选育出了“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佛香1号”等18个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并在省内大面积推广,申请获准茶树新品种保护2个(云茶1号、紫娟),研制开发了“云海白毫”、“佛香茶”、“滇红香曲”、“云海银梭”、“普洱茶”等10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名优新产品和一个具有天然降血压、降血脂特殊疗效的“紫娟保健茶”。通过开展科技兴农、科技扶贫和技术培训等的活动,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提高云南茶业的科技水平作出了贡献。物质文明建设成绩斐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1986年以来连续十一年保持西双版纳州“文明单位”的基础上,1997、2001、2005、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光荣称号;二十一世纪,在新的茶业技术革命中,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努力实现建设“中国大叶种茶种质创新研发基地、中国普洱茶工艺创新研发基地、云南省茶叶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云南省茶叶科技示范园区、西双版纳茶文化科技旅游园区”五大奋斗目标。
地址: 西双版纳勐海县
类别: 兴趣点, 教育, 科研机构/教育
另外,你想找这方面的茶,可以到淘宝网直接搜索‘燕子养生茶坊’她那里有卖这样的茶。
云南有得天独夺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茶树生长。茶谚曰:“高山云雾出名茶”。云南省地处高原,但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土壤中又富含有机质,告别适于茶树生长,有利于茶树的芽叶长期保持鲜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的积累,提高了茶叶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多酚类、芳香油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因而云南茶叶的内在品质特佳。长期以来经过各族人民的辛苦培育,云南大叶种茶已成为驰名中外的优良茶树品种,以其鲜叶制出的各类茶叶,如滇红、滇绿、普洱茶、沱茶、七子饼茶等等,色艳、香浓、味醇、形美,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茶叶品种。 普洱茶 在过去人们惯以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通称,即云南所产茶叶都称为“普洱茶”。我们这里所讲的普洱茶,是以特殊制茶工艺制成的一类茶叶。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两种。散茶外形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红。紧茶则是由散茶压制而成,外形端正匀整,并按其形状而命名。如长方形的称为“砖茶”,正方形的称为“方茶”,圆饼形的称为“饼茶”。由于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充分氧化,因此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汤色红黄、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口角生香、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 普洱茶有着悠久的产销历史。普洱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县,是重要的商业集镇和茶叶加工集散地。西双版纳和澜沧江沿岸各地所产的茶叶,多经普洱运销各处,普洱茶即因之得名。明代,普洱茶即作为专有名词载入书籍。清朝前期《滇海虞衡志》一书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认为产而资利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对普洱茶亦有描述。由此可见,普洱茶声名之著。 热点推荐:云南普洱茶的十大保健功能 滇红 滇红又称云南红茶,是世界茶叶市场上著名的红茶品种。 滇红的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出产于云南省南部的临沧、保山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红茶所含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决定了红茶的质量,二者含量越高,品质越佳。决定茶黄素、茶红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茶树的品种,其次是鲜叶的嫩度。滇红选用的是嫩度适宜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作原料,大叶种茶树鲜叶内含多酚类物质比其它茶树丰富,经过加工能产生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加外咖啡碱、水浸出物等的含量较高,所以制成红茶,香高味浓,汤色红艳,品质上乘。 滇红有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 滇红功夫茶滇红条茶,其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鲜,滋味浓烈,香气馥郁。 滇红碎茶又称滇红分级茶,其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汤色红亮。 滇红功夫茶是云南省传统出口商品,多年来行销欧美、中东、日本等地,久负盛誉。伊丽莎白女皇访问云南时,临沧地区凤庆县的特级“滇红功夫茶”被定为外事礼宾茶作为礼物赠送给女皇以下信息由爱茶网fjteaw.cn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沱茶 云南沱茶属紧压茶,系选用优质毛茶作原料,经高温蒸压精制而成。云南紧压茶产销历史很长。早在明代《滇略》一书即有:“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的记载。据资料记载,形似倒置碗状的云南沱茶,定型生产已有六十多年,这的特异形状和优良品质早为人们熟知,蜚声中外。 云南沱茶的产地大理市座落在终年积雪的苍山之麓,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风光明媚,环境优美,泉水清洌,是加工精制茶叶的理想地方。 云南沱茶有两种,一种是选用滇南茶区所产优质青毛茶加工制成,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甜的特点,主销国内各地。另一种是采用普洱散茶作原料,制成的沱茶,色泽褐红,汤色红亮,性温味甘,滋味醇厚,主要供应出口,远销至西欧、北美。两种沱茶的共同点是:外形紧结端正,冲泡后色、香、味俱佳,且能持久,耐人寻味。 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属紧压茶,外形美观,为圆饼形,酷似满月。每七饼茶为一个包装,故自称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县是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原产地。这里的茶树所产鲜叶,芽肥叶厚,叶色浅绿,叶质柔软,制成茶叶品质尤佳。七子饼茶因汤色红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和爽口而著称。 滇绿 滇绿即云南绿茶,滇绿出产于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德宏等地州。 滇绿茶选用云南大叶种鲜叶做原料。它从鲜叶采摘时就精选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杀毒、揉捻、烘干等工艺处理。 由于高温杀毒,及时揉捻,快速烘干,控制了酶的活动和多酚类的氧化,防止了芽叶发酵,保持了茶叶的绿色,形成滋味醇浓,香气持久,回味悠长,汤色黄绿的特点。 喝茶之后,茶水能从人体皮肤的毛孔中驱走热量,使人感觉身心俱爽。所以,在盛夏,口干舌燥,汗流浃背时,饮用一杯滇绿茶,便能生津止渴,消暑降温。 南糯白毫 南糯白毫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以下信息由爱茶网fjteaw.cn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这里哀牢山余脉绵延,澜沧江碧水长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是茶树优良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茶叶内有效物质的蓄积。因此,南糯山所产茶叶质地上佳。 南糯白毫茶条紧洁,壮实匀整,白毫密布而耀眼,茶汤清澈,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爽口润喉。
有香蕉、菠萝、芒果、酸梅、酸角、柚子、杨桃、番荔枝、菠萝蜜、荔枝、桂圆、椰子、羊奶果、酸多依、木瓜、山竹、甜角、橄榄和西番莲等。西双版纳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在勐海有一株700余年树龄的古茶树。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版纳境内。著名的茶叶品种有:南糯白毫、佛香茶、云海白毫、岗绿、旋云茶等。
番木瓜傣语称“麻贵沙宝”,西双版纳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景洪,勐养,橄榄坝等低海拔河谷盆地。勐板橘是柑橘类碰柑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傣语称为“麻租勐板”,因原产地在今勐海县打洛镇勐板,曼桑一带而得名。
椰子是著名的热带水果,西双版纳低海拔河谷盆地一带均有栽培,主产于橄榄坝,景洪坝。所植椰子有高脚椰子,矮脚椰子。 柚子俗称大泡果,西双版纳傣语称“麻景掌”或“麻哦”。西双版纳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景洪,橄榄坝,勐仑,勐腊等低海拔河谷盆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65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宫廷紫砂
下一篇: 紫砂壶养护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