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银叶[Wanchun Yinye] 产于四川名山蒙山的卷曲形炒青绿茶。1959年恢复生产。采摘为一芽一叶开展至一芽二叶初展,炒制工艺似蒙顶甘露,但不及其精细,品质亦稍次。紧卷匀整,有银毫。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香气鲜嫩持久,叶底嫩黄匀亮。主销四川省内各大中城市。
蒙顶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
四川省名山县蒙顶山镇等20个乡镇,以及雅安雨城区地处蒙山的碧峰峡镇、陇西乡2个乡镇。
特定品质
原料采自"仙茶之乡"——四川雅安名山县蒙顶山区之春分节气前早春单芽,由于茶区雨多、雾多、云多三大特点。在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茶树生长繁茂,茶芽鲜嫩,持嫩性强,并经历史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从而形成了此极品蒙顶黄芽的独特品质,茶芽外形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显露;汤色黄亮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叶底全芽嫩黄。
文化典故
《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出于此。”蒙顶种植茶树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县人吴理真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享有“仙茶”之誉的蒙顶茶,以它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云南记》说:“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县西南。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吴理真种茶遗址——皇茶园、汲水浇茶的古蒙泉、结庐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采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参观,驻足凭吊。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茶,随着南北丝绸之路走向五洲四海。“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蒙顶茶之所以为世独珍,不仅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制艺特别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阳气,其茶芳香,为天下称道。”远在东汉,已有“雷鸣茶”、“吉祥蕊”、“圣扬花”等茶问世。“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从此名播神州。当时进贡长安的散茶类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紧压茶类有龙团、凤饼。宪宗时,蒙顶茶已成为进贡最多的一种,《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因入贡京华而誉满天下后,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争相购买,身价百倍,昂贵异常。“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谓盛况空前。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本从公元630-894年间,派出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艺术等,前后共13次,每次多达数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僧以及随员。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如果说唐代开创了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宋代则是蒙顶茶和名山边茶发展的极盛时期。蒙顶茶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制茶技艺进一步完善,创制出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贡品。那时,四川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名山茶叶产量又居四川之首。从宋神宗元丰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叶产量常在一百万公斤左右。名山茶叶成为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所特别喜爱、适合他们饮用的“边茶”,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并“立为永法”。名山茶叶成为历代王朝与藏族、回鹘等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族、回鹘等族人民增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蒙顶茶自唐以来,一千多年中岁岁进贡,年年送京,直至民国除旧革新。解放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上世纪80年代,又创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前3种名茶已作为国家级礼茶。近10年来,蒙顶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不仅为国内人民所喜爱,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香港《文汇报》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为题,报道蒙顶茶“不愧为实至名归之茶中极品”。
蒙顶山茶叶排行榜前10名有:蒙顶石花、蒙顶黄芽、蒙顶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蒙顶毛峰、蒙顶山飘雪、蒙顶红芽、蒙顶山黑茶、蒙顶茶。
1、蒙顶石花
蒙顶石花是中国扁形绿茶的代表茶品,也是蒙顶山五大名茶之一。蒙顶石花是以明前全芽头为原料,采用“三炒三晾”的制法制作而成,一斤干茶需要数万个芽头,产量稀少,极其珍贵。
2、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是中国芽形黄茶的代表茶品之一,采用明前全芽头为原料,经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制成。
3、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是蒙顶山五大名茶之一,其采摘细嫩,以精湛的制茶工艺制成,茶叶的外形紧卷多毫,色泽浅绿油润,形态优美。冲泡后汤黄微碧,茶汤清澈透亮,香气鲜香高爽,滋味鲜醇甘甜,内质优异。
4、万春银叶
万春银叶是卷曲形的炒青绿茶,采用的工艺类似于蒙顶甘露,但不及蒙顶甘露的制茶工艺精细,制成的茶叶品质稍次。万春银叶具有干茶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玉叶长春香气鲜嫩悠长、滋味鲜醇爽口等特点。
5、玉叶长春
玉叶长春同是蒙顶山五大名茶之一。玉叶长春主要采摘一芽二叶的原生态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成,茶叶的制作不经揉捻工艺。冲泡后的茶叶悬浮杯中似兰花,汤色黄绿透亮,滋味鲜爽醇厚。
6、 蒙顶毛峰
蒙顶毛峰是细嫩烘青的统称。在小叶种地区制的毛峰,外形细紧,茸毫披露,显芽锋,汤色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醇爽,叶底嫩绿明亮。大叶种制的,外形较肥壮,显露毫尖,色泽较黄或暗绿,香味较厚实。
7、 蒙顶山飘雪
蒙顶山飘雪是一种花茶,用茉莉花和上好的绿茶窨制而成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感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
8、 蒙顶红芽
蒙顶红芽是在我国传统历史名茶蒙山茶的基础上的结合现代工艺而产生的创新名茶,采用蒙山茶区明前优质高山茶青,所制出的红茶具有特殊的“蒙顶香”。
9、蒙顶山黑茶
蒙顶山黑茶又称南路边茶,也有称藏茶,属黑茶类。用比较粗大的茶叶枝梢或春茶老芽、茶末作原料,调制拼配后,经蒸、汉、晒(焙)压而成,颜色呈深褐色,保持了原茶品质,久藏不易变质,便于远途运输,熬煮食用,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
10、蒙顶茶
蒙顶茶是中国传统绿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产地全年平均气温14.5℃,这种生态环境,能减弱太阳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有利于茶叶中合氮物质的形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蒙顶石花百度百科-蒙顶红芽
“黄芽”, “石花”,清明前采摘。
“甘露”清明前后采摘。
“万春银叶”,采摘期较前三种稍晚。
“玉叶长春”,一芽二叶初展,谷雨前后采摘。
蒙山茶
蒙山茶产于四川省名山县蒙山,素有“仙茶”之美誉,以其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作工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茶文化而享誉中外。蒙山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甘露年间,即公元前53年。当地人吴理真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蒙山五峰之间”,从而开启了蒙山茶的历史,也掀开了中国茶及茶文化的新篇章,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近10年来,蒙顶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不仅为国内人民所喜爱,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1984年,香港《文汇报》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为题,报道蒙顶茶“不愧为实至名归之茶中极品”。同年10月19日世界银行公路考察团团长、高级工程师布伦南·肯尼迪品尝蒙顶名茶后,连声称赞:“绝世佳茗!”1992年6月,蒙顶名茶荣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这是继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获铜奖之后的最高荣誉。
蒙顶名茶的色、香、味、形有如下特点:
“黄芽”,又名露芽,清明前采摘圆肥黄绿单芽,约八千个鲜芽制成一斤干茶。芽条壮硕,芽尖毕露,色泽黄亮、油润,薄覆金毫。汤色淡黄明亮,底芽嫩黄,其味浓醇甘香。
“石花”,又名石髓,取意于诗句“石髓香粘绝品花”,采清明前黄绿瘦小单芽制成。干茶每斤约需鲜芽一万个。外形扁直齐整,银毫毕露,锋苗挺锐,如奇峰之石花。汤色黄碧,味醇而甘,香气高雅持久。
“甘露”,单芽而一叶初展,清明前后采摘。茶形如银丝曲卷,茶芽银白且多茸毛,浅绿油润。汤微碧微黄,清澈明亮,味浓鲜爽,回甜隽永,香气久长,誉为人间甘露。
“万春银叶”,采摘期较前三种稍晚,一芽一叶全展或一芽二叶初展,茶形紧细匀卷,全覆银毫。汤碧绿明澈,滋味鲜醇。因汤绿毫白,故名万春银叶。
“玉叶长春”,一芽二叶初展,谷雨前后采摘。外形体圆挺直,墨绿似玉而得名。汤色黄绿,叶底细嫩,香气清雅持久,味浓而鲜。
蒙顶山四大名茶有蒙顶石花、蒙顶黄芽、蒙顶甘露、万春银叶。
1、蒙顶石花
蒙顶石花是中国扁形绿茶的代表茶品,也是蒙顶山五大名茶之一。蒙顶石花是以明前全芽头为原料,采用“三炒三晾”的制法制作而成,一斤干茶需要数万个芽头,产量稀少,极其珍贵。蒙顶石花的外形扁平挺直,汤色嫩绿,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鲜嫩回甘,叶底匀整细嫩。
2、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是中国芽形黄茶的代表茶品之一,采用明前全芽头为原料,经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制成。其芽叶极为细嫩,制工要求精细,其中闷黄的工艺形成了蒙顶黄芽的黄叶黄汤的独特品质。
3、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是蒙顶山五大名茶之一,其采摘细嫩,以精湛的制茶工艺制成,茶叶的外形紧卷多毫,色泽浅绿油润,形态优美。冲泡后汤黄微碧,茶汤清澈透亮,香气鲜香高爽,滋味鲜醇甘甜,内质优异。
4、万春银叶
万春银叶是卷曲形的炒青绿茶,创制于宋朝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万春银叶采用的工艺类似于蒙顶甘露,但不及蒙顶甘露的制茶工艺精细,制成的茶叶品质稍次。万春银叶具有干茶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嫩悠长、滋味鲜醇爽口等特点。
蒙顶山的茶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四川是茶的摇篮,四川的茶叶在雅安。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追溯蒙顶山茶的历史,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公元前53年,西汉药农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吴理真种植的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他是世界上种植驯化茶叶的第一人,被后人称为“茶祖”。
诗人白居易晚年忆及一生钟爱:茶中故旧是蒙山。虽然现在雅安茶的名气逊于东南省份的名品,但好品质自是有人识。在上海召开的茶叶博览会上,蒙顶山茶却在行家品后得到不下于四大名茶的评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72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丁谓和蔡襄乃宋代茶人典范
下一篇: 陆羽和他的茶学专著《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