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崃山雨露

茶百科 2023-11-20 09:15:25

崃山雨露

崃山雨露[Laishan Yulu] 主产于四川邛崃南宝山为场的条形烘炒绿茶。采摘细嫩芽叶,经杀青、揉捻、二青、童揉、三青造形、再揉、烘焙制成。条索紧细卷曲,色绿润,直毫,汤色黄绿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鲜爽。主销成都等城市.

平乐古镇特色美食推荐

平乐古镇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小吃很多,如碗碗羊肉、豆腐乳、玉麦馍馍、花楸贡茶、河水豆花等,让人回味无穷。

1、碗碗羊肉

古镇名小吃碗碗羊肉,名贯川西。碗碗羊肉用祖传秘方配制的泡料将全羊在锅中蒸煮,煮熟的羊肉切碎后,用料汤继续温热后放入碗内。碗内盛有芹菜末、泡黄豆叉海椒、汤料,盛出的便是一碗清香可口的碗碗羊肉了。其用料讲究,做法独特,吃法方便快捷又上口,是冬日暖身,滋阴补阳的上佳食品。

2、玉麦馍馍

玉麦馍馍是用当地的玉米磨成粉,和上面粉,拌入少量当地饮用水,仔细抛揉,加入酵粉,蒸煮后出锅,清香爽口,有益身心。

3、豆腐乳

平乐的豆腐乳起源于18世纪初,距今约200多年的历史。后代人在原有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良和翻新,选用优质黄豆经过手磨加工发酵精制而成,具清香味纯、口感舒适、原汁原味的家常风味之特点。种类繁多,分别为清香型,原味型,麻辣型等不同味型豆腐乳,是平乐著名的土特产之一。

4、河水豆花

河水豆花采用本地生态黄豆加上白沫江清水,经手工磨制而成,具有鲜、嫩、甜、香的特点,是健康美容的最佳食品。

5、花楸贡茶

历史上闻名的崃山产茶十八堡,其中的花楸、天池、水口、盐井等堡,至今仍是县内茶叶基地。尤其是花楸第—堡,座落在平乐古镇花秋堰和甘山子,这里山不高而时又云雾缭绕,微风拂煦,爽气袭人,向阳不燥,背阴不冷,雨露滋润,土地肥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一平乐古镇

四川风景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四川风景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川风景导游词1   卓文君虽然寡居娘家,到底还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时代,《西厢记》里的张生和崔莺莺还有一个红娘为他们牵线。那么,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又是如何“接上头”,如何在琴声之外互诉衷肠的呢?这成了一个谜。所有关于这个故事的书籍都可以一笔带过。

  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夜奔成都”,也就是私奔了。文君到了成都,展现在她眼前的境况,可以用几个成语来描绘——“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但是,文君并没有嫌弃。开头一段日子,还是过得去,但到底撑持不久。现在不但是司马相如穷,身为富家千金的卓文君也跟着受穷了。

  司马相如接下来做的,却让_跌眼镜。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卓王孙的,不但要迫使卓王孙“承认”,还要“周济”。私奔之后,小两口又出现在临邛,不过她并没有回家,而是同司马相如一道在县城里开了一家小酒馆,这家酒馆就开在卓王府的对面。这就是“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传说。

  千百年来,很多人把这个故事奉为“佳话”。为了爱情,富家千金卓文君居然能够素面朝天地当一个小酒馆的女掌柜,而大才子司马相如则放下架子当起了“小开”(堂倌),负责清洗酒具。

  司马相如真的是为了爱情吗?如果是为了爱情,他们已经结合,本可以就此长相厮守。虽然是通过私奔这种方式,相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这次回临邛,是为了钱,是冲着卓王孙的财产来的。

  开酒馆的开酒馆,做财主的做财主,这同财产有什么关系呢?司马相如开酒馆的目的,就是要向卓王孙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岳父大人啊,您是对的,文君确实不该嫁给我这样一个穷书生。可是,现在已经成为既成事实,不可更改了,她现在正跟着我受苦哩!只能靠开小酒馆为生了。下一步怎么办?您老看着办,您总要给自己留点面子吧!”。

四川风景导游词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黄龙。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黄龙。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改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所以本导游还是称之为“黄龙”风景名胜区。下面我们开始黄龙游览。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入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了。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疲乏上,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宕,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为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中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宁静,恬静。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而完美的风景线。

  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似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 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级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是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是古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传说,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足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翻越钙化崖壁,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状钙化景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金沙铺地”的钙化流。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色彩最丰富的一处。坡面的岩溶层凹凸不平,色调以金黄色为主,间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板块镶嵌其中。坡面上荡漾着一层薄薄的清流。由于 水流受坡面鳞状的钙化层而形成变幻莫测的银色涟漪,好似金河泻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到此,诸位一定已经想到,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不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流吗!

四川风景导游词3   平乐金鸡沟紧邻平乐镇集镇区,位于沉寂而秀美的大山之间,令人神往。金鸡沟内竹林茂盛,竹海面积达几万余亩,而其沟内山川俊朗,怪石突兀,并且空气清新。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超洁净空间”、“绿色幽谷”等,金鸡沟同时也极赋清润秀美的个性,沟内峰峦起伏出没,幽谷呼应隐现,群峰环抱淙淙细水汇流成溪,溪流之水源自于山林,自沟内而出,自成天趣,又令人倍具亲切之感。金鸡沟为平乐宋代以来造纸之宝地,现沟内古造纸作坊依稀可见,古石板路见证着这里曾经的繁忙景象。

  作为南丝绸之路,古川南蜀道上的重镇,古镇还有许许多多的旅游资源,具有浓郁佛教文化氛围的观音院;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和倒石桥、倒马坎、落凭寺、五通碑、三义庙等一大批名胜古迹;还有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水上风景张飞滩、狮子滩以及两条充满奇峰怪石、峰回路转的金鸡沟、芦沟;狮子山、金龟山错落有致,景色宜人。尚有明代造纸作坊遗址、邓通和卓王孙冶铁遗址、天官试剑石、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古码头、邛南第一桥、元帅井等众多古迹、景点。

四川风景导游词4 游客们:

丹道,今天我是你的导游。现在我们要去大熊猫基地。

  我们先去熊猫别墅吧,但是去之前,为了不让你迷路,我们补一句口号:“丹导最美,熊猫珍贵!”好吧,我们走!

  这是熊猫吃的箭竹。哇!游客们看,熊猫在吃竹子,另一只在跳舞,好像在欢迎我们!来吧,我们进去吧,哈哈,看那只胖胖的熊猫,它抱着竹子在睡觉!

  小朋友注意:不能把玩具枪对着熊猫。好了,看来大家都有点饿了。让我请你吃熊猫午餐。

  饭吃饱了,大熊猫也看到了。让我们去看小熊猫吧。这是月亮产房,迎接我们的是可爱的胖乎乎的熊猫。快看!这一只在睡觉,这两只在玩……游客们,告诉你们,刚出生的熊猫只有老鼠那么大!他们睡在柔软凉爽舒适的地方!

  告诉你为什么熊猫眼这么黑。从前,有一个小女孩看到一只熊猫和一只豹子打架。她知道可爱的熊猫打不过豹子,就让豹子自己吃了,熊猫得救了。熊猫非常感动,召集了所有的熊猫为她的葬礼做准备。那一天,所有的熊猫都流泪了。他们用黑纱擦了擦眼睛,于是眼睛变黑了。哈哈,不过这只是传说!

  好了,这次旅行结束了,喊我们的口号“丹道最美,熊猫珍贵!”拜拜!

四川风景导游词5   此风景区以骑龙山为载体,以秦汉驿道为主线,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也是古代商贸交易之要道。考古学家认定的这条中国第一条丝绸之路(秦汉驿道、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从平乐古镇经过继续通向南方,因此平乐有“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茶马古道第一镇”的称号。而此段遗址因位于骑龙山的原始树林中,虽经历了千百年风雨剥蚀和人为的破坏,但尚能保存着平乐镇较为完整的这一段。长约1公里,路面横广约4米、呈鱼脊形。中央用平顶大河卵石砌成一条笔直的中心线,两旁鳞次栉比地用河卵石铺砌路面,十分牢固,显示出当时设计施工者的智慧和匠心。

  驿道两旁筑有墙垣,犹如秦汉以来的“甬道”。秦汉驿道两旁的墙垣,将大路夹在中间,和秦汉时代“甬道”的规模构制完全一致。驿道两边的墙垣用河卵石垒砌,道高1.4m,墙垣原为防止敌人抄掠运输物资而设。从筑路史的发展来看,墙垣又起着养路如排水抵挡塌方的功用。正如现在的山区公路,也往往于山岩陡坡之下的路侧,筑一段坚固的石坎。

  西出古镇4公里,沿黄金堰至黄花路前行约10分钟,便到了素有“乡土人家,世外桃源”美誉的花楸风景区,景区内层峦叠翠,树木葱笼,溪流淙淙,有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的花楸贡茶;有曲径通幽的万亩竹海;有心旷神移的十里长廊;更有神秘莫测的官田溶洞。以光绪亲赐“皇恩宠锡”御匾的李家大院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群,至今依然保持着百年以前的原始风貌。零星散落于竹林深处的川西民居,构成了这里浓郁的乡土特色,纯朴的百姓躬耕田陇,辛勤劳作,过着恬静,惬意的农家生活,是现代都市人返朴归真、感悟田园的乡土人家,是颐养身心、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

四川风景导游词6   我曾经是很佩服司马相如的,他仅凭借一曲悠扬悦耳的琴声就让卓文君动了心。文君隔着帘子相中了如意郎君,便芳心暗许。可她知道,这件事是万万不能让她的父亲卓王孙知道的。现在要谈婚论嫁,得先看男方是否有“房子”“车子”“票子”(即名车代步、资产丰厚、花园洋房)。

  卓王孙是大财主,是干实业的;司马相如只是一介书生,书生穷啊。但书生又颇自负,常常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希望有朝一日,有帝王相中其文采,皇上一高兴,便可加官晋爵。司马相如虽然得到过景帝、梁孝王的赏识,但他目前的处境实在不怎么样。而卓王孙之对其恭敬,一是看县令王吉的面子;再则,司马相如还算有名,一般商人都好附庸风雅,一起谈谈诗没什么,一起喝喝酒也没什么,他们也乐意做东。但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一个穷书生,肯定不会同意。

  可读书人有的是办法,能够借助一切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司马相如发现了帘子后面的卓文君,一曲之后,马上换了曲调,即兴弹起了那曲著名的《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史书上说:“相如以琴心挑之。”那么,他到底是用哪一曲《凤求凰》赢得卓文君的芳心的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真正的《凤求凰》早已失传,我刚才给大家背诵的,其实是后人伪托之作。

  还是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歌词吧。从字面上看,“永为妃”还算是正正经经在求爱,在表明心迹。如果按照形象思维去想象一下,“交情通意”是不是有点太具体了?而“中夜相从别有谁?”这不分明是在叫人家同他一起私奔吗?。

四川风景导游词7   然而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时候,司马相如当时的生活并非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由于梁王的短命去世,宾客星散,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在无以自立的情况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边陲小县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联系到当年司马相如的志向,当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

  自古官商一家,大财主与当地官员一般都有交往,卓王孙认识临邛县令王吉,就一点也不奇怪了。王吉与司马相如是好朋友,司马相如闲居成都,到临邛来看王吉,正好遇上卓王孙大宴宾客,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相聚一堂。王吉自然成为当日的贵宾,而王吉的朋友司马相如,当然不能怠慢,就这样,司马相如又认识了卓王孙,并成其为座上宾。经王吉这位当地最高行政长官“隆重推出”后,司马相如在宴会上即兴抚琴。

  琴声传入后院,新寡的卓文君正在娘家修养身心,乍闻琴声,精神不由一振,唤过丫环一问,方知是大才子司马相如来了,便款步来到垂帘后面窥视。此时,司马相如正倾心弹琴,身子随着音符摇动,那姿势潇洒极了……许久,相如偶一抬头,发现门帘里有一窈窕身影,正定定地注视着自己。

  也许,他当时会略略分神,琴声也有点乱了。也许,他会弹得更投入,琴声更好听了。那一切不可能重现,我们只能去猜想。或许,这隔帘一瞥——就是“一见倾城,再见倾国。”古代成都经典的爱情故事,就在那隔帘一瞥之中写就了。

四川风景导游词8   金华山位于平乐镇东南1公里处,自秦汉以来即为灵山杰地,在中唐以后,金华山天宫寺香火鼎盛,名满川西。众多的人文古迹和独特的地形地貌,不仅使金华山山奇水秀,而且使之具有两大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一是“三教汇于一山”,儒、佛、道和谐地统一到金华山上,数不清的摩崖造像凿刻在峰回路转的的山岩上,栩栩如生;依山而建的大佛,宝像庄严,香火不断;大佛座前的一幅“天马行空图”更是全国摩崖造像中的精品,全国仅存两幅。登高俯视,大佛沟极其自然的弯成一个巨大的“S”形,将金华山一分为二,恰似一个天然的太极图,给金华山凭添几分神秘;二是“一步呈一景”,随处可闻的鸟语莺啼、险峻独特的奇峰异石、中唐时期的天宫寺、绿水青山中的亭台楼阁、极具川西特色的吊脚楼、古幽深遂的石梯山道都给人无限的启迪和遐想。现为“邛崃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芦沟自然风景区位于平乐镇区西北l公里,方圆8.6平方公里,周边与火井、油榨、水口三乡连界,森林、竹子覆盖面积16000多亩,登高环视,茫茫竹海,蔚为壮观:从镇区可驱车直入芦沟风景区,至鱼崖798级台阶下。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流水,清澈见底,使人倍感清新怡神,享有“二十华里绿色长廊,天然氧吧”、“千年古镇之幽谷画廊”的美称。芦沟内有明朝天官杨伸题“寒绿仙关”石刻遗迹、高约100余米的天然石佛像、古造纸作坊遗址、天官试剑石、天官墓、元帅井等景点分布其中,芦沟以北相传是大熊猫常出没的地方。由此东折而上鱼崖,当年红军作战掩体犹存。登鱼崖远眺,油榨、火井尽收眼底,天睛时观邛崃山脉,极为清晰,登临尖山子,可远望临邛古城全景,是阅西川秀色之最佳观景点。以芦沟向西南,东北延展,尽是翠竹,“冬无北风之寒,夏无酷暑之热”,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四川风景导游词9   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即位,对司马相如原来随梁王时所写的《子虚赋》十分赞赏。于是司马相如再次来到京师,在狗监杨得意的引荐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更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举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车马垣赫,扈从壮盛,皆纷陈字里行间。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见之下,拜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则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丈夫衣锦荣归,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

  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以一篇檄文,晓以大义,剖陈利害,并许以赏赐,消弭了巴蜀两地不稳的情势,汉武帝大喜,再拜其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边陲地区,对蛮夷进行宣慰;拥旌旗、饰舆卫,声势赫耀地回到了成都;与卓文君会合后一路朝西南进发。当然是一定要绕道临邛去看看的,当地官员纷纷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夹道欢呼,卓王孙自然是十分光彩,执意挽留这位乘龙快婿与宝贝女儿小住数日,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西南诸夷经过司马相如的宣慰与晓喻,尽皆奉表称臣,按理司马相如功在汉室,应该受到封赏,然而由于他自己困于书生之见,上书谏止汉武帝狩猎,更借谀讽劝,阻挠了汉武帝的兴致,只给了他一个名位清高而闲散的官职。

四川风景导游词10   平乐的秦汉驿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也是古代商贸交易之要道。考古学家认定的中国第一条丝绸之路——灵关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从平乐古镇经由此道继续通向南方。而此段遗址因位于骑龙山的原始树林中,虽经历了千百年风雨剥蚀和人为的破坏,但尚能保存着平乐镇较为完整的这一段。长约1公里,路面横广约4米、呈鱼脊形。中央用平顶大河卵石砌成一条笔直的中心线,两旁鳞次栉比地用河卵石铺砌路面,十分牢固,驿道两旁筑有墙垣,犹如秦汉以来的“甬道”。秦汉驿道两旁的墙垣,将大路夹在中间,和秦汉时代“甬道”的规模构制完全一致。驿道两边的墙垣用河卵石垒砌,道高1.4m,墙垣原为防止敌人抄掠运输物资而设。从筑路史的发展来看,墙垣又起着养路如排水抵挡塌方的功用,显示出了当时设计施工者的智慧与匠心,是平乐古镇路文化最集中体现。

  古镇花楸堰地区素有“贡茶之乡”的美誉,是崃山产茶十八堡之首的第一堡,这里山不高而云雾缭绕,土不肥而雨露滋润,风不吹而爽气袭人,所产茶叶荧郁青翠,百花隆隐,故名花楸。花楸贡茶工艺考究,因袭传统,均为本地农夫手工精制而成。史载,邛州知府刘建国携花楸茶叶入朝进贡,康熙在品评各地进贡茶叶后,赞誉花楸茶为“天下第一圃”,花楸贡茶由此而得名。年轮更迭,岁月如梭,百年花楸依然保持着原始生态的自然风貌,近10亩古茶园,树龄均及百年之久。无论时空穿梭变换,花楸茶清香甘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韵经年不变。

四川风景导游词11   平乐宗教文化氛围极为浓郁,其庙宇之多:古时有天宫寺、观音院、万寿寺、七佛寺、雷音寺、城隍庙、川王庙、王爷庙、禹王庙、江西馆等,现存的金华山天官寺唐代摩崖大佛,宝像庄严,栩栩如生,摩崖造像中的“天马行空”在全国也仅存两幅,堪称精品。位于镇东闫镇子的唐代观音院是邛州南路第一大寺,历来香火旺盛,朝拜者众多,经过重修后焕然一新,极具佛教文化氛围。造型逼真的铜雕观音(中国铜雕精品)和观音的三十三种化身即著名的千手观音、净瓶观音、骑龙观音、骑虎观音等栩栩如生。反映出平乐在历史上,一直为宗教繁衍之地,宗教文化亦源远流长。

  勤劳朴实的平乐人民,不仅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古镇碗碗羊肉、泡黄豆叉海椒、奶汤面、岩谷水豆花、甜皮烧鸭、传统的乡村月饼等名小吃远近闻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的观音会,三月十一的城隍庙会,六月初六的朝山会,还有清明灯会,山歌会以及沿江西岸的“竹麻号子”(手工造纸时代的劳动号子),不仅唱响了邛崃、唱响了成都,而且还唱到了北京;婚丧嫁娶时传统的九斗碗古镇酒席的特色;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狮子灯、牛儿灯更是平乐人的拿手好戏;不时演出的川剧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慢起来象白沫江的缓缓流水,壮起来象巍巍矗立的大碑山。纯朴的民俗文化不仅使本地人感到生活的喜悦,更使外地人感到陶醉。

四川风景导游词12   假如说在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时候,司马相如仍能善有始终,这段佳话当会完美无瑕。只是,情何以堪,才子多是风流,美丽如卓文君也未能幸免。“饱暖思欲,饥寒起盗心。”司马相如虽才华出众,也未能免俗。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摄,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经年逾知命之年,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司马相如的心游移在别的女子身上的时候,她只是用一首《白头吟》来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执着:。

  “皑如天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头水。躞蝶御沟上,河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聚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

  好一个“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一个女子的坚定和坚韧尽在其中,也为他们的故事凭添了几分美丽的忧伤。故事到这本应_结束的,只是,情何以堪,男儿多是薄幸,智慧如司马相如也未能逃脱。在被武帝召去五年之后,在两地分居五年之后,司马相如的爱再次迷离,他写了封十三字家书托与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君之悲,无以言表。因为她知道,数字中没有“亿”,表明丈夫已对她无意,只是不好言明。如果换作现在,女孩子多半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要不就是找妇联、起诉离婚。但是,聪明的文君并没有这样做。她给司马相如写了一封信,托来人带回,信曰:。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成都平乐古镇有什么好吃的?成都平乐古镇游玩攻略


平乐古镇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小吃很多,如碗碗羊肉、玉麦馍馍、河水豆花等,让人回味无穷。
特色小吃:竹叶菜,水磨豆花,肥肠血旺,都是古镇特色小吃,还有碗碗香之类的。碗碗羊肉、碗碗香、饽饽鸡、奶汤面、羊肉火锅、泡黄豆叉海椒、花楸贡茶,卤菜系列,烧血旺、烩豆腐、竹笋烧鸡、石磨豆花、野菜、老腊肉、笋子虫、老母虫等等。一系列绿色天然食品,味美肉鲜。
碗碗羊肉
古镇名小吃碗碗羊肉,名贯川西。碗碗羊肉用祖传秘方配制的泡料将全羊在锅中蒸煮,煮熟的羊肉切碎后,用料汤继续温热后放入碗内,碗内盛有芹菜末、泡黄豆叉海椒、汤料,盛出的便是一碗清香可口的碗碗羊肉了。其用料讲究,做法独特,吃法方便快捷又上口,是冬日暖身、滋阴补阳的上佳食品。
玉麦馍馍
玉麦馍馍是用当地的玉米磨成粉,和上面粉,拌入少量当地饮用水,仔细抛揉,加入酵粉,蒸煮后出锅,清香爽口,有益身心。
豆腐乳
平乐的豆腐乳起源于18世纪初,距今约200多年的历史。后代人在原有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良和翻新,选用优质黄豆经过手磨加工发酵精制而成,具清香味纯、口感舒适、原汁原味的家常风味之特点,种类繁多,分别为清香型、原味型、麻辣型等不同味型豆腐乳,是平乐著名的土特产之一。
河水豆花
河水豆花采用本地生态黄豆加上白沫江清水,经手工磨制而成,具有鲜、嫩、甜、香的特点,是健康美容的最佳食品。
花楸贡茶
历史上闻名的崃山产茶“十八堡”,其中的花楸、天池、水口、盐井等堡,至今仍是县内茶叶基地。尤其是花楸第—堡、座落在平乐古镇花秋堰和甘山子,这里山不高而时又云雾缭绕,微风拂煦,爽气袭人,向阳不燥,背阴不冷,雨露滋润,土地肥沃。所生茶树,分树极旺,萌发茶叶,芽叶肥壮,早存迟秋,嫩度不减...
回锅肉
回锅肉是四川民间的传统菜肴,也称熬锅肉,回锅肉。因其历史悠久,食者甚众,遂成为别具风味的四川名菜。四川家家都能做回锅肉,到四川回锅肉不能不吃,俗话说“入蜀不吃回锅肉,等于没有到四川”。久居外乡的四川人,回川探亲访友,首先想到要吃的就是回锅肉。现在回锅肉的品类已经很多了,连山回锅肉、干豇豆回锅肉、红椒回锅肉、蕨菜回锅肉等等。
红烧黄辣丁
白沫江里打捞出来的野生黄辣丁,非常新鲜,用辣椒、泡椒等作料烹制,鱼肉口感细嫩,舒滑爽口,古镇内大中饭店皆有此特色菜。
肥肠血旺
大桥街211号,头刀菜馆特色肥肠血旺,是你不可错过的美味。其用料考究,二十四小时不断地温火煨煮,配以老板每天现成炼制的麻椒油,麻、辣、嫩、烫、香,让食客美滋滋的。
干妈肘子
色泽焦黄,肘子肉耙而不乱;皮焦香,脆而不油腻,辅以大红椒、大青椒、洋葱块、老干妈豆豉勾汁、淋汁,味道就显特别,有豆豉的香、洋葱的香等。
甜皮鸭
位于兴乐桥头的桥头老号刘鸭子、临江楼特色甜皮鸭,是令食客流连忘返之地,其甜皮鸭选用农家喂养的土鸭子为原料,色泽棕红、皮酥略甜、肉质细嫩、香气宜人,味道极其鲜美。
钵钵鸡
“钵钵鸡”因盛放食品的陶钵而得名,系清代流行于此的传统小吃,如今成为了平乐人几乎每天必食的美味,通常与奶汤面一起食用。位于福惠街3号的王氏老面馆的钵钵鸡,用熟鸡去骨切片,辅以多种调料,皮脆肉嫩,微带甜咸,麻辣鲜香。
水煮黄辣丁
白沫江里打捞出来的野生黄辣丁,非常新鲜,用辣椒、泡椒等作料烹制,鱼肉口感细嫩,舒滑爽口,古镇内大中饭店皆有此特色菜。
藿香江黄
川味做法。麻辣鲜香。由于江黄属于深水、净水湖泊所生的鱼类,所以肉质特别嫩滑,无乱刺、小刺,适合男女老少,加之辅以农家自制的泡菜、泡椒和当地所生的藿香,故味道更加特别。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人口约多少万

人口:约35万人
人口密度:149人/km2
历史上的汉源乡、汉源街、汉源场多指九襄(今汉源县九襄镇)。1914年改清溪县为汉源县(县治清溪镇,今汉源县清溪镇),1950年汉源县治由清溪镇迁往新成立的九襄镇(今汉源县九襄镇),1952年汉源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汉源场(九襄镇)迁至新成立的富林镇(1952年6月6日内务部【内民第203号】批复)。
县情概况
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全县辖8个镇,32个乡,255个村,现有人口33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气候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是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
汉源县总面积2349平方千米。总人口35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富林镇
汉源县辖8个镇、27个乡、5个民族乡:富林镇、九襄镇、乌斯河镇、宜东镇、富庄镇、清溪镇、大树镇、皇木镇、大田乡、唐家乡、富春乡、河西乡、大岭乡、前域乡、后域乡、大堰乡、两河乡、富乡乡、梨园乡、三交乡、双溪乡、西溪乡、建黎乡、市荣乡、富泉乡、万工乡、安乐乡、万里乡、马烈乡、白岩乡、青富乡、桂贤乡、河南乡、晒经乡、料林乡、小堡藏族彝族乡、片马彝族乡、坭美彝族乡、永利彝族乡、顺河彝族乡。
地理位置
汉源位于大渡河中游两岸,为四川盆地与西藏高原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地处东经102°16′至103°00′,北纬29°05′至29°43′。东邻乐山市金口河工农区和眉山市洪雅县,南连凉山州的甘洛县,西靠甘孜州的泸定县和本市的石棉县,北接本市荥经县。距刘伯承、小叶丹彝海结盟地80公里,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80公里,距红军抢渡大渡河的天险泸定桥150公里,至世界低海拔冰川海螺沟旅游胜地120公里。汉源,历为通往康藏、宁属之咽喉。
历史文化
汉源建制于公元前97年,至今有二千多年的建制历史。县城所在地富林镇,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古牦牛道"记叙着"南方丝绸之路"的悠悠岁月;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万里长征,曾在这里写下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富林文化"、"清溪文庙"、"九襄石牌坊"古朴深遂;"汉源春色"、"大渡晴波"、"鸡冠朝阳"绚丽多姿,景色迷人,文化底蕴丰厚。
交通运输
成昆铁路过境17公里,在县境内长河坝、乌斯河处建有长河坝站和汉源站两个火车站;国道108线、即将开工的雅泸高速公路、省道乐西公路横穿汉源境内,县内各乡(镇)公路畅通,其中有23个乡镇通乡公路已硬化,交通便捷。
自然资源
汉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750万千瓦以上,已开发利用3万多千瓦,达到了初级电气化县水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装机360万千瓦的瀑布沟巨型电站和装机70万千瓦的深溪沟电站,位于县境东部大渡河上。
汉源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海拔在550米至4021米之间,东端的白熊沟与大渡河汇合处最低,西北部与泸定县交界的马鞍山最高。东北缘是邛崃山余脉南支大相岭,西北缘是邛崃山余脉飞越岭,南面是大凉山群峰。大渡河横穿东西,流沙河纵贯南北,形成了四周环绕,中部河谷低平的地势。全县属于北温带与季风带之间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四周环山,谷深岭高,加之大相岭东北亘阻,汉源有大凉山北部大陆气候特点,高地寒冷,河谷炎热,雨量偏少且不均,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显著,瀑布沟人工湖形成后汉源气候将变得更加独特。县城年平均气温17.9度,无霜期300天,日照时数1475.8小时,年活动积温5844.7度,年均降雨量741.8毫米。
汉源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汉源贡椒"、"汉源金花梨"、"汉源黄果柑"、"汉源樱桃"、"汉源芸豆"等农产品驰名中外;四季鲜果不断,梨、苹、桃、李、樱桃、桔、橙、桂圆、葡萄等琳琅满目,色彩斑斓;蕃茄、洋葱、蒜苔、大蒜、豌豆等蔬菜常年出新,应有尽有,畅销全国。境内还有银杏、楠木、香樟、云杉等珍贵树种和小熊猫,扭角羚等珍稀动物,丰富多彩。
截止2005年底,全县发现的矿产资源共33种。分别是:金属矿13种:铅锌矿、铜矿、锰、钴、镍矿、砂金矿、褐铁矿、钛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银矿、镉矿、锡石矿;非金属矿20种:硫铁矿、煤矿、磷矿、菱镁矿、石灰石矿、花岗岩、高岭土、石膏矿、方解石、长石砂岩、水晶矿、冰洲石、石棉矿、莹石矿、雄黄、辰砂、白云岩、粘土矿、建材用页岩、建筑用砂石料。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铅锌矿,铅+锌金属储量为36.2 万吨;锰矿,地质储量为186.0万吨;钴、镍矿,金属储量为 1.12万吨;煤矿,地质储量为487.7万吨;磷矿,地质储量为3.25亿吨;菱镁矿地质储量为438.0万吨。上述引用数据为地勘单位在50-60年代探明地质储量。经过近40年开采 ,各类矿种地质储量、储量级别已经大大降低。
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铅锌矿、锰矿、硫铁矿、褐铁矿;煤矿、磷矿、菱镁矿、石灰石矿、花岗岩、粘土矿、建材用页岩、建筑用砂石。以上开采利用的矿产资源部分探明了资源储量,绝大部分资源未做详细的地勘工作,无实际地质资料,未统计该类矿产资源储量。
具有开发前景而未开发的矿产资源:砂金矿。
旅游资源
汉源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富林文化"、"狮子山文化"享誉中外;"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名贯古今。清溪老城、魁星古楼、节孝牌坊展示着古朴深遂的建筑艺术;金钟神韵、清溪文庙、朝阳古寺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孔明南征、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如今,随着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四川最大的人工湖--84平方公里的贡嘎湖、地势全国罕见的新县城----"鲜花、碧水、阳光"山水旅游城市即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古 遗 址] 汉源古遗址有旧石器时代的富林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的狮子山型文化遗址、富林背后山型文化遗址、大树背后山型文化遗址;秦汉时代的大田二半山冶炼遗址;古文化遗址有黎州古城遗址、王建城遗址、清溪古道遗址、大树古堡遗址、清溪关遗址、孟获城遗址、三交城古遗址。
[古 墓 葬] 有背后山商周土坑墓、大瑶石棺葬,桃坪战国、西汉土坑墓群、东汉砖室墓、明瓮棺葬。
[碑 刻] 有玉渊铭碑、山横水远石刻、刘延摩崖石刻、文昌宫书法碑、花椒免贡碑、三绝墓碑、红军长征石刻。
[馆藏文物] 有新时器时代的玉斧、双耳罐、豆形器;商周时代的单口双联罐、绳纹陶釜、青铜兵器;战国时代三叉格剑、巴蜀短剑、铜钺、铜釜、戈;西汉时代的龙首玉带钩、贮钱罐、耳环、陶罐、铜柄铁剑、铜刀、铜镜、博山炉、铜釜、铜鍪、五铢铜币、四铢半两币;唐代的三鲁铜镜、铜佛、铜镜、乾元通宝;明代的瓷瓶、瓷杯、瓷碗、铜镜;清代的瓷瓶;革命文物有水壶、菜刀。
[古 建 筑] 文庙即孔庙:坐落在清溪古城东北隅,是历代文人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始建于1799年,重建于1870年,是目前西南地区保护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戟门、钟楼、大成殿等保存完好。庙内四周,古杉参天,丹桂飘香,庭园幽深。1987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修缮了大成殿,同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保存完整度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区都罕见的文庙,既是莘莘学子祭祀孔子的一个主要场所,又是济济游客揽胜的一个美好地方。在地方上被称之为"南有金钟、北有文庙"的宗教圣地、旅游佳境。
石牌坊:为清道光年间清溪县汉源场拔贡黄体诚为旌表其母节孝而请旨建造。九襄石坊全部为红砂石建构,通高11.1米,宽7.4米,深1.9米。为清代流行的四柱三间,横向三段与垂直三段的重桅牌楼。坊顶盖的中脊上在矗立1.8米高的镂空宝塔在各层楼盖的脊头上镌刻背插宝剑,张晴翘尾的8个"鸱吻"和16朵云纹飞檐,四根梅花柱分隔中门和东西两侧门,柱的南北侧皆有抱鼓石护持,北面东西侧门横额分别书刻"浑金""璞玉";南面分别书刻"钟礼","郝法",坊柱北面内联为"誓地下为未亡人孝养承欢妇职克兼营子职","幸膝有成立子义芳是训宗不愧儒宗";下款为清溪县知事谢联_题。外联为:"北日兴标绰楔","他年鸾诰表陇阡。"下款为清溪县学政杨廷三题。南面坊柱内联为:"竹柏法凌霜劲节永延千岁荫","芝兰擢秀荣封伫九重褒"。下款为四川学政文清颜题。外联为:"光争日月昭千载,""志凛冰霜萃一门"。下款为清溪县知事吴云程题。楹联绋为阴刻楷体,牌楼雕饰为空或半镂空高浮雕。不仅玲珑剔透,且题材丰富,共有浮雕169副,圆雕塑13座,其中装饰纹样40余种,人物571个,浮雕主体内容取材于戏剧,兼有神庆,小说,既有单幅,也有数幅连续剧,因而有"抬头望牌坊,48本戏在上面唱"的民颜。可辨识的戏目有,薛仁贵征东;四朗探母;十二寡妇下西;七仙女下凡;张公百忍,包公审二鬼偷油。三娘教子,古城会;三英战吕布,长板坡,郭子仪卸甲封玉;渭水垂钓及二十四孝;封神演义故事等。从多造像准确生动,个性鲜明。整座石坊造型美观,庄重华丽,雕刻精细,内涵丰富。与上里石牌坊相比,无论从年代,造型,石刻艺术均不相上下,是雅安境内仅存的一对绰楔雕塑珍品,已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进行了第一期维护,改路减少车辆对石牌坊的震动危害。每逢节假日石牌坊都会有许多旅游者光顾。
万安桥:位于大树区河南乡河南村东,清道光八年建,为杆栏式廊桥,单孔石礅。桥用粗圆木围身,平卧两桥头石礅上,上钉木板,结实平整。全长18米,宽4.5米,高6米。桥的两端有门楼,均为重檐歇山顶式结构,取势独特,古素有致。
魁星楼:在万里乡富全村的白岩河畔,耸峙于两山峡谷中,为六角造型,三层重檐,攒尖顶,底层为穿柱式,全木质结构。整座楼通高15米,占地90平方米,高拔峻秀,古意苍茫。
白云寺:在后域乡坛罐窑,建于明嘉庆年间,目前是县内唯一幸存的古寺。
[清邑八景]
汉源春色:指九襄景色。旧时汉源街一带气候温和得春较早,每年农历二月时,林木荫翳,繁花细草特饶旖旎,幽情逸致不亚于锦江春声。有诗云:十分春色汉源乡,水秀山明锁艳阳。桃李笑含新雨露,燕莺争唱旧晴光。桥题翥凤星云灿,院拟崇文翰墨香。民物殷繁多士集,兰亭愿共引流觞。为汉源八景之一。
鸡冠朝艳:后域乡境西的鸡冠山,山体高峻,山脊海拔在3200米以上,主峰海拔3640米,峰峦嵯峨,危崖陡峭。每当旭日东升,夕阳返景时,从九襄西望,山体半轮,峰巅凹凸微颤,酷似鸡冠,故名"鸡冠朝艳"。境内麓坡上的"铜钟"、"卧僧"二峰,可示晴雨,故有"晴钟雨和尚"之称,为汉源八景之二。诗云:嶂叠鸡头耸大观,朝霞日日映斑斓。形如宛颈晨烟合,艳逗长春晓露寒。一幅丹图悬峭壁,千寻匹练挂雄冠。黎人不必多猜拟,瑞献南山寿域宽。屏列鸡冠似绣,绛帻鸡人报晓。起秀万片霞飞,沉当旭日朝晖。
海堂书灯:在旧清溪县城北五里许的海棠书院内,院内一海棠池,环植海棠,芙蓉百余株,构摇香亭于其中,春秋暇日宴宾朋于此,红云香雾填塞街衢,世称小香国。案自宋以来院与池俱废没,而邑人犹往往遥见灯光,故名海棠书灯,为汉源八景之三。
玉渊灵泉:旧清溪县城东川主岗有玉渊池。方广丈许,泉水自石罅中流出,四时不竭,清洁异常,城中官吏,每用此水烹茶,方以成都薛涛井,有过之无不及也。诗云:玉液分明酿玉渊,清溪城外饮灵泉。千秋醴骆其神也,一掬甘泉若泠然。脉引崃山通风髓,精回洁水泛龙涎。此中定有丹砂在,欲问当年方海仙。灵湫一掬正冷然,灿玉赐名郡守贤,试把蒙茶和雪煮,芳香尤胜白云泉。为汉源八景之四。
风洞涛声:指建黎乡风洞山下的石灰岩溶洞。溶洞深不可测,清泉潺潺,彩石荧荧。每值日中,风雾自洞中出,涛声如琴音,故有"风洞涛声"之美名。为汉源八景之五。诗云:沈黎无日不风声,鼓荡机从谷口生。十里坡前云出岫,三秋月后岁陈牲。新涛入耳燕山涌,古洞含烟拨海倾。但愿年年凝淑气,祥和广被四时清。澎响山腰,云起蓬蓬洞口遥。不是广陵秋涨急,飞帘怒发正鸣条。
大渡晴波:大渡河波涛汹涌,每晴明时,从大树龙塘山顶下瞰大渡河,只见河水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如拖匹练,如挂白虹。古诗云:粼粼生百波,银涛雪流犹未足拟也。为汉源八波之六。
邛崃霁雪:指大相岭雪景(大相岭古名邛崃山,亦名邛笮山)。大相岭秋冬积雪,盛夏方解,每值晴霁时望之如玉山,如瑶圃。唐人有句云:山雪照窗明。清人杨楫诗云:千秋积雪压邛崃,万里罡风吹不开,绝塞西当银世界,筹边东拓玉楼台。盘头不减青松影,岭外谁招白鹤来。我忆当年行部处,苍茫云海共徘徊。为汉源八景之七。
龙池夜月:指双溪乡境内大相岭主峰背后山西麓的龙池,风物奇异,旧时建有兰若寺,池中月影时隐时现,谓之"龙池夜月"。诗云:古寺方塘一鉴空,光含夜月转鸿蒙。偷窥兔魄孤轮白,借照龙鳞万点红。汉斗都归形色外,盈亏不计三五中。为因神物绕烧尾,卷起烟云锁桂宫。
历史沿革
隋置汉源县。汉水出界内飞越山之仙人洞,县因名。意为汉川水(今名流沙河)之源。
2000年,汉源县辖8个镇、27个乡、5个民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747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富林镇 32030 九襄镇 42860 乌斯河镇 10330 宜东镇 16080 富庄镇 9473 清溪镇 4884 大树镇 19674 皇木镇 7055 大田乡 11488 唐家乡 14597 富春乡 7789 河西乡 9212 大岭乡 5624 前域乡 5386 后域乡 4005 大堰乡 7461 两河乡 3922 富乡乡 3148 梨园乡 4504 三交乡 4783 双溪乡 6992 西溪乡 3880 建黎乡 4031 市荣乡 15682 富泉乡 7274 万工乡 8619 安乐乡 8242 万里乡 3939 马烈乡 5651 白岩乡 7420 青富乡 6173 桂贤乡 9655 河南乡 5613 晒经乡 3641 料林乡 5721 小堡藏彝族乡 7014 片马彝族乡 4728 坭美彝族乡 2469 永利彝族乡 3573 顺河彝族乡 2849
2004年,汉源县辖8个镇(富林、九襄、皇木、宜东、富庄、清溪、大树、乌斯河)、27个乡(大田、唐家、富春、河西、大岭、前域、后域、大堰、两河、富乡、梨园、三交、双溪、西溪、建黎、市荣、富泉、万工、安乐、万里、马烈、白岩、青富、桂贤、河南、晒经、料林)、5个民族乡(小堡藏族彝族、坭美彝族、永利彝族、顺河彝族、片马彝族)
2006年9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批准:同意汉源县富泉等4个乡人民政府驻地迁移。具体批复如下:将富泉乡人民政府驻地由兰加村迁到大农村。将市荣乡人民政府驻地由四农村迁到富塘村。将万工乡人民政府驻地由下堰村迁到万场村。将小堡藏族彝族乡人民政府驻地由团结村迁到丁家村。
2021年4月,汉源县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汉源县上榜。
2020年8月,农业农村部推选汉源县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汉源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汉源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
2018年8月,汉源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2月,汉源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72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