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有茶馆酒肆之说,茶馆赋庸雅,酒肆充豪爽,茶酒文化在历史潮流中逐步形成,并且延续下来。这酒肆倒是变化幅度大,古代那种原滋原味的感觉似乎消失殆尽,如今坐落在各大小城市的酒吧充斥着喧闹声,摇滚声,总之算是鱼目混杂之处。
再说这茶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多样性。中国民族多样化,导致风俗不一样,有十步一乡音之说,可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茶馆也随着风俗的不一而有相应的味道,比方说:成都人休闲,喜爱享受生活,得空就喝茶、麻将、聊天等,所以成都茶馆一般是综合类型的;苏杭是文化味道较重的地区,所以茶馆也带着幽雅的氛围;广东人注重养生,所以提倡茶与食相互结合。
茶馆的种类极其繁多,历史上有书茶馆、清茶馆、野茶馆、大茶馆、茶棚等,茶馆可谓是三教九之所,文人墨客、商贾平民、达官贵人各色人群集聚一堂,休闲的、议事的、偶聚的,铸成不同风味的茶馆文化。
(一) 书茶馆
古代听评说的类似以前我喜欢看的一档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当年那易中天品三国就是在这里那么一说便火了,所以爱听评书的应该是大有人在。当年那书茶馆里也是满座无位,此类茶馆以听评书为主要内容,饮茶只是媒介,饮茶与听评书结合,以茶提神助兴,听书才是主要目的。
(二) 清茶馆、棋茶馆
清茶馆就是专门专卖茶的,布置为方桌木椅,陈设雅洁简朴。茶客较多时,就如现在的小型饭店,在门外或内院搭上凉棚,让茶客享受别样的饮茶方式。茶馆门前挂有木板菜单,刻有「毛尖」、「雨前」、「雀舌」、「大方」等名目,表明所卖茶的种类。
棋茶馆是在清茶馆的基础上提供茶客下棋,此时设备则较简陋,朴素清洁,茶客边饮茶,边对奕,以茶助奕兴,喝着并不贵的「花茶」或盖碗茶,把棋盘作为另一种人生博击的战场,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扰,茶也就被认为「忘忧君」了。
(三) 野茶馆
野茶馆就是设在野外的茶馆,在风景秀丽,环境幽僻的的地方坐落,是品茶雅叙的好去处。
(四) 大茶馆
大茶馆是一种多功能的饮茶场所,可以品茶,文人交往,同学聚会,洽谈生意等。茶在大茶馆确实仅仅是一种媒介,因为大茶馆的社会功能往往超过了物质本身的功能。
茶馆是怎么来的-关于茶馆历史演变过程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茶馆历史演变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馆萌芽
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
也就是说,当时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到集市进行买卖了。不过这还属于流动摊贩,不能称为?茶馆?。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
茶馆兴起
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茶馆的雏形。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
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这种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之?的?店铺?,当是茶馆的雏形。
《旧唐书?王涯传》记:?太和九年五月涯等仓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则唐文宗太和年间已有正式的茶馆。
大唐中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加之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因而茶馆不仅在产茶的江南地区迅速普及,也流传到了北方城市。
此时,茶馆除予人解渴外,还兼有予人休息,供人进食的功能。
茶馆兴盛
至宋代,便进入了中国茶馆的兴盛时期。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繁盛的市井景象,再现了万商云集、百业兴旺的情形,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馆。
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则更让人感受到当时茶肆的兴盛?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晚即散,谓之鬼市子归曹门街,北山于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定都临安(即今杭州),统治阶级的骄奢、享乐、安逸的生活使杭州这个产茶地的茶馆业更加兴旺发达起来,当时的杭州不仅?处处有茶坊?,且?今之茶肆,刻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
《都城纪胜》中记载?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多有都人子弟占此会聚,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谓之挂牌儿。?
宋时茶馆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
茶馆普及
到明清之时,品茗之风更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民丰物富造成了市民们对各种娱乐生活的需求,而作为一种集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活动场所,茶馆成了人们的首选。
因此,茶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式愈益多样,茶馆功能也愈加丰富。
茶馆衰微
近现代,中国经历了战争,贫困和一些非常时期,茶馆也就一度衰微。
茶馆复兴
改革开放以后,曾经一度萎靡不振的中国茶馆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不仅老茶馆、茶楼重放光彩,各种新型、新潮茶园和茶艺馆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各地,随着茶馆产业化的发展,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茶馆更是迎来了她的春天。
如今,全国5万多家大大小小的各色茶馆拥有从业人员近百万,年创造产值达300亿元,茶馆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国茶馆业已经成为一个朝气蓬勃、极具生命力的新产业。
近年来,茶馆业发展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茶馆、茶坊已成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标识,各种以茶为名的饮品店更是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5万多家茶馆,以北京、上海、成都最多,仅上海就有3000家左右。
品茗之风盛行的北京同时也是茶叶消费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北京有6000多家茶叶店,茶馆、茶楼、茶坊也有3000余家。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中国茶馆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标准化、产业化。随着《茶馆经营服务规范》(SB/T10654-2012)行业标准于2012年6月1日正式实施。
此项标准是由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负责起草,从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职业道德、服务操作、卫生要求等几个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它的颁布填补了茶馆行业在标准规范上的空白,有利于对茶馆行业进行管理和指导以及茶馆企业进行标准化经营。
茶馆衍变
1、书茶馆
书茶馆,即设书场的茶馆。清末民初,北京出现了以短评书为主的茶馆。这种茶馆,上午卖清茶,下午和晚上请艺人临场说评书,行话为?白天?、?灯晚儿?。茶客边听书,边饮茶,倒也优哉游哉,乐乐陶陶。
老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用。这里,重点从文化,社会功用角度介绍几种。老乡京有许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书茶馆,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给人以历史知识,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老少皆宜。
2、音乐茶座
音乐茶座是既品茶又娱乐的文化场所,在唐代已有先例。不过其正式出现,却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事。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随著改革开放,以及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在一些大中城市里,音乐茶座应运而生。
音乐茶座一般选择在幽雅的场所,并配以柔和多采的灯光,以饮茶品点,欣赏文艺为内容。音乐茶座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人们可以品茶自娱,也可以约上几个朋友,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还可以在啜饮纳凉的同时,进行各种交流。
;
《茶楼茶馆管理规范》(DB51/T 2953-2022)是2022年12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地方标准,归口于四川省商务厅。
地方标准《茶楼茶馆管理规范》(DB51/T 2953-2022)规定了茶楼茶馆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筹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和贮存管理、服务管理、营销管理、低碳环保管理、财务和物资管理的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茶楼茶馆的管理。
《茶楼茶馆管理规范》制定背景介绍
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而四川是中国茶馆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茶馆业与茶饮文化最重要的发展中心。截至2022年6月,四川省茶馆已达5万余家,是中国五星级茶馆最多的省份。
茶之道,也是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道,茶馆业已成为繁荣市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推动四川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关键的力量。但四川省茶馆业的品牌化、规范化、连锁化、智能化依然比较薄弱,整个行业现状还是“多、弱、散、乱”。
面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消费市场对服务业品质需求的提档升级,茶馆业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瓶颈之状。鉴于此,制定了地方标准《茶楼茶馆管理规范》(DB51/T 2953-2022)。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386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艺馆
下一篇: 提高无性油茶种植成活率的十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