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宴
据史书云:三国时吴末代皇帝孙皓,每宴群臣,必尽兴大醉。大臣韦曜酒量甚小,孙皓便密赐“以茶代酒”的方法。后来,逐渐产生集体饮茶的茶宴,且普遍起来,很像今天的茶话会。茶宴又称茶会,是以茶代酒作宴,宴请款待宾客之举。
各类茶宴介绍
日本的茶道就是根据我国茶宴的仪式逐步发展起来的。茶宴的仪式,依环境条件和规模而有区别。宫廷茶宴通常在金碧辉煌的皇宫进行,气氛肃穆庄严,礼节也相当严格;所用茶叶为明前贡品,茶具为名贵瓷皿,用水为清泉玉液;茶宴举行时,首先由近侍布茶施礼,在皇帝的带领下,群臣举杯闻香品味,赞茶施恩,并相互庆贺。自始至终,均以品茗贯穿。整个茶宴过程,有迎送、庆贺、叙谊、观景等仪式。
寺院里的茶宴,则多在僧侣间进行,仪式开始时,众僧围坐在一起,由该寺主持法师按一定程序泡沏香茗,以表敬意,再由近侍献茶给众僧品尝。
茶宴多以名茶待客,宾主在茶宴上一边细啜慢品,一边赋诗作对,谈天说地,议论风生。唐宋时的“泛花邀客坐,代饮引清言”和“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诗句,便是对茶宴的描述。
武夷山的喝茶风俗很多,其中吴屯妇女喝茶俗,即妇女喝茶俗与其他地区的饮茶风格大不一样,它不是品茶,也不是饮茶,而是喝茶,它即不用茶杯,又不用热水瓶,也不用当今最流行的紫砂茶具,而是用饭碗。用的茶叶也不很讲究,当地山茶即可。茶水用三角茶壶放在灶门炉前文火煨开。下面就武夷山人的喝茶风俗做一介绍。
这里的喝茶习俗,男人概不介入,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设宴喝茶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当天“茶宴”少不了邀请进村来的女宾客入席。作东者都想借此机会表现自己的手艺和盛情,拿出自己所有的好菜摆上茶宴,让姐妹们品尝。银根紧缩的日子,她们也会想方设法“就地取材”,亲手制作小菜,如雪里蕻、豆腐卤、豆渣饼、腌辣椒、南瓜干、咸笋干、沙炒黄豆、花生等。如今,“茶宴”则丰富了起来。“茶宴”上农家以茶代酒,相互敬茶,且边喝边聊,谈趣风生。
“喝茶”不仅交流女性情感,而且还起到了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发挥着“妇委会”的'调解功能。吴屯红园、上村、大际、小际一带,这种农家妇女的喝茶习俗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以上就是对武夷山人的喝茶风俗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
满族茶饮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叶作为贸易产品之一已经引入北方。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已有饮茶习惯。据记载:当时的女真族男女相爱可自由相携而去,然后才回女家拜门,执妇婿之礼,谓之“纳彩”。
女婿登门之时,女方无论大小皆坐于炕上,任凭女婿来拜,谓之“男下女”。但女方要盛情招待,食品中茶是必备物,另有酒、乳酪与蜜饯等。而在婚嫁之日,饮酒之后,仅留上等客人饮茶。
清入关后,满族茶俗受汉文化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宫廷茶宴,精致、富贵,规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满族茶饮器具以瓷器为主,至于清皇室,更有用黄金和玉器制作的茶具使用,据《清稗类钞》载,“宫中茗眊,以羒金为托,白玉为眊”。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层次的不同,历史上满族人饮茶种类多样。乳房茶:由于满族祖先长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属于畜牧游猎民族。因此,传统满族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
后来随着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茶叶输入后开始出现奶茶,将茶叶泡好后加入奶一起饮用。花茶:清入关后,清宫廷专设御茶房,所收茶之种类很多,但在宫廷茶宴和民间,除传统习饮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饮品种之一。
各种土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满族农村人大多饮用自己制作的土茶。具体有如下几种: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来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疗效。糊米茶,女真时期,百姓在饭糊中加入开水饮用,可以养胃助消化。
酸茶,依兰、双城一带的满族用黄米面加豆面发酵后,煎沸饮用,味带酸甜,十分好喝。还有一种土茶,用野玫瑰叶(间或有少量的花)、黄芪、达子香(一种山杜鹃花)叶晒干泡饮,也十分清香;另外相传满族人还有饮用小青草之说,就是将蒲公英的根挖出来之后,晒干切片当茶来饮。也有人将中药黄芪的叶子采回来晒干后当茶饮。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径山茶宴是我国古代茶宴礼俗的存续,也是我国禅茶文化的杰出代表,以诞生于余杭径山寺而得名,是径山寺接待贵客上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时期,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对我国近代“茶话会”礼仪的形成、对日本茶道、对杭州地区民间饮茶礼仪习俗的存续都有重要影响。2010年,具有禅文化、茶文化、礼仪文化等多方面价值的“径山茶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径山茶宴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茶论道,禅茶一味。径山茶宴一般包括击茶鼓、张茶榜、设茶席、礼请主宾、煎汤点茶、分茶吃茶、谢茶等十数道仪式程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09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茶话会各类茶话会介绍
下一篇: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