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Taiping Houkui] 主产于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一带的一类尖形烘青绿茶,主要以柿大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精制而成。猴魁创制于猴坑,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并严格做到“四拣”,即拣山、拣丛、拣枝和拣尖(即折下一芽二叶的尖头)。要求肥壮匀齐整枝,叶缘背卷嫩绿,叶尖芽尖等长,以保证成茶“二叶抱芽”。“拣尖”时须剔除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危害者(即“八不要”)。经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制成。太平猴魁包括三个品类:猴魁、魁尖、尖茶。猴魁为上品,产于猴坑、猴岗、颜家一带,分3个等级。其他产区的称魁尖,(分上魁、中魁、次魁)、尖茶(分六级12等)。猴魁平扁挺直、二叶抱芽、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花香高爽,滋味甘醇,香味有独特的“猴韵”。产品销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及安徽各地。
太平猴魁花香高爽,滋味滑润甘甜,具有独特的“猴韵”,品饮此茶真正体会到“深谷幽兰”之感或喻为“大山深处的高贵公主”。据广大爱好者反映,对慢性咽炎,经常吸烟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太平猴魁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当时南京江南春茶庄设在新明茶区的茶叶收购站,将尖茶中大小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单独包装,运往南京高价销售,结果深受嗜茶者欢迎。其时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人称王老二)由此受到启发,认为与其在成茶后挑选,不如在采制时就开始精挑细制。太平猴魁在1912年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陈列优质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及“万人品茶”专用茶等荣誉,20世纪 30年代曾在玻利维亚等国展销,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太平猴魁又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79年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博得五大洲客商好评。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并以50克陆万壹仟元的价格拍卖成功。
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
太平猴魁被称为绿茶之王,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 历史背景: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原产于安徽省黄山区新明乡猴坑、猴岗、颜家一带,茶园面积仅30多公顷。因为产于太平乡的猴坑村的品质最佳,因此得名太平猴魁。
2. 品质特点:太平猴魁在制作过程中需经过人工捏尖,使其扁展挺直,看起来魁伟壮实。其茶叶粗壮挺拔,耐久泡,有着优雅的兰花香气。因为制作过程中比较耗费人工,所以太平猴魁的价格在绿茶中属于比较高的。
3. 奖项与声誉: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太平猴魁和茅台(有说汾酒)一起参展并获得优质金奖,这是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一次重要荣誉,因此太平猴魁被大家称为“茶中之王”。
总之,太平猴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优雅的香气、耐泡的特点以及在国际上的声誉,赢得了“绿茶之王”的美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13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清代中国人的饮茶风俗
下一篇: 茶马古道路线图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