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苗根,1946年2月出生,1984年开始涉足紫砂陶艺,师从民间艺术大师邵全章学习紫砂壶的设计,造型和制作。现任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湖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园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理事、湖州市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州市公关协会常务理事、长兴县紫砂陶艺协会副会长。
其作品博采众长、构思新颖、造型优美、做工精巧、神韵兼备有较高的艺术含量。代表作:1、陆羽茶具在96年参加中国民间艺术展评会荣获金奖。2、紫砂茶经壶98年参加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荣获金奖。3、仿邮票四把紫砂珍品壶99年参加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荣获金奖。4、2003年参加第二届中国十大名壶评选"古铜色双龙提梁壶"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紫砂名壶。5、微刻茶经仿古掇球壶,壶高11厘米,最大直径11厘米,壶体通刻茶经全文8360多字,99年被申报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6、2005年参加大边第六届艺术博览会福从天降紫砂壶被评为金奖。7、2006年参加大连第七届艺术博览会紫砂明珠壶荣获金奖。8、设计制作的陆羽朔像、陆羽茶具,煎茶道均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9、2007年为浙江林学院成立茶文化学院特定制烧制成型特大紫砂壶,高2.8米,直径1.6米,围径4.48米。
撰写紫砂论文发表在:
1、1999年在中国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号(17期138-141页)题为《紫砂壶史、赏、鉴、用、养、藏浅谈》一文
2、1999年第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杭州)现代茶产业展研讨会论文集,题为《21世纪的紫砂茶具》。
3、2001年在中国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号(21期157-159页)题为《简论紫砂陶》一文。
4、2001年第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广州)论文集,题为《紫砂陶的发展及魅力》一文。
5、2003年在中国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号(26期159、160页)题为《紫砂茶具概况》一文。
6、2003年湖北国际茶文化(首届)研讨会发表题为《紫砂茶具概况》一文。
7、2004年5月第三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题为《紫砂陶是茶文化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文。
8、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发表题为《紫砂陶是茶文化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文。
9、2005年中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在杭州茶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发表题为《试论紫砂茶具的历史与艺术》一文。
10、2006年第九届中国山东青岛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题为《试论紫砂茶具的历史与艺术》一文。
11、2008年中国长兴第十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发表题为《紫砂器收藏、鉴赏、自识》一文。
从84年5月开始从业以来,为国内外庆典会议设计制作紫砂礼品有:
1、1993年为陕西省法门寺第一届唐代国际文化研讨会设计制作紫砂壶礼品600只。
2、199年为第四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杭州)特设计制作紫砂壶礼品800只。
3、2000年为中科院茶叶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特设计制作紫砂壶礼品600只。
4、2000年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为陆羽茶经问世1230周年特设计制作陆羽茶经壶1230只。
5、2002年特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设计制作陆羽座像(经中国美院专家学者认可)100樽,作为高档礼品赠送国内外茶人及研究会。
6、2003年为湖北陆羽研究会特设计陆羽诞生1270周年紫砂礼品壶800只。
7、2003年为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纪念陆羽1270周庆设计制作礼品壶600只。
8、2004年为湖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以关协会特设计制作紫砂壶礼品400套。
9、2005年为中科院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特设计制作紫砂壶礼品600只。
10、2004年为香港爱乐乐团特设计制作纪念壶500只。
11、2007年为辽宁省文联第六届国际美术书画研讨会特定制紫砂壶礼品500套。
紫砂壶的开壶、使用及养壶方法
紫砂壶新壶使用及养壶方法
1、新壶新泡首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重香气茶或重滋味的,如果讲究的话,都应专门有备泡的壶,同时也可使新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把壶淹没,用小火煮壶,将茶叶同时放入锅中同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等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随自然阴干后即可使用。2、新壶使用时应首先用茶汤烫煮一番,一则可除新的烟土味和洗涤除污后即可使用。3、旧壶重新使用,应做到每次泡完茶后,将茶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残汤,以保持清洁,合乎卫生。4、注意“壶内茶山”。有些人泡用完后,往往只除去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在壶内随壶阴干,日久后累积茶山,但如果维护不当,壶内易生异味。所以在泡用前应以滚沸的开水冲烫一番。5、把茶渣摆存在壶内来养壶,这种方法绝不可取。一方面茶渣闷在壶内易发酸馊异味,有害于壶,另一方面紫砂壶能吸附热香茶味,所以残渣剩味实无益于紫砂壶。6、壶在使用时应做到经常擦试,并应不断用手抚摸,久后不仅手感舒服,而且能焕发出紫砂陶质本身的自然光泽,浑朴润雅,更能耐人寻味。7、在清洗壶的表面时,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可再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较柔细的布擦试,然后放于干燥通风又无异味处阴干,久而久之,你自然会与这把壶发生较深厚的感情。
(作者:程苗根 来源:《农业考古》)
壶的保养通称为“养壶”,养壶的目的在使其能善于蕴味育香味并使壶能焕发本身浑朴的光泽。此乃由于陶壶有吸水性,若是长久吸附茶质,确有助茶的功能。
一把新壶显现的光泽较为暗沉,然而经过长期使用,适当整理后,壶身便能呈现出蕴含的光泽,所以养壶的第一步便是泡茶。由于茶壶的气孔在调节温度的同时,也会吸收茶汤成分,使茶壶逐渐形成汕亮的表面。无论是将壶泡在茶汤中,或是持续将茶汤浸放,甚至利用所谓的养壶机,都不是正确的养壶之法,唯有常常泡茶,才能达到养壶之效。
茶壶使用完毕,应尽快将茶渣掏出,以清水将将壶内外冲洗干净,注意壶嘴部分是否为茶渣阻塞,清洗时不可以用清洗剂用力刷洗茶壶,否则将壶身的茶味与光泽洗去,便无法达到养壶的效果。到于说把茶渣摆存在壶里来养壶的方式,一方面茶渣闷在壶里易有酸酸异味,有害于壶。另一方面是壶乃吸附热香茶味之质,残渣剩味实也无益于壶。
最后以茶巾将茶壶外表水分擦去,放置通风处任其风干,再收置于放茶具的橱柜中。茶壶应该经常擦拭,才能焕发出本身泥质的光泽,平常只要以茶巾稍微擦拭,光泽便易显现,但不要涂抹直或以油剂擦拭壶身,两者对养壶助益不大而且会破坏养壶的结果,而它所产生的光泽是油光或垢泽,俗称为“和尚光”。
新紫砂壶的使用与保养
传统操作方法:
1. 将壶与壶盖分开,放置在盛满水的干净的容器中,容器要足够大,水要盖没整个壶。
2. 容器中同时放入一些茶叶(您想用此壶来泡的茶叶),放在小火上慢慢煮开,小心看护,防止壶与壶盖或容器壁互相撞击而造成破损。
3. 慢慢的煮1小时左右,移去火源,让壶仍静置在有水覆盖的容器中,慢慢冷却,放置1天。
4. 次日,取出壶,倒去留在壶内的泥沙,清水小心淋壶洗涤。重复以上1-3步骤一次。
5. 次日,取出壶,用热水小心淋壶洗涤。经过此番处理,壶中的气孔均已打开,以待使用。
简捷的处理方法:
1. 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静置5-10分钟。
2. 再次在壶中注入新烧开的开水,放入1小勺您将使用的茶叶置5-10分钟。倒去壶中水。
3. 现在您可以开始使用您的新茶壶了。
如何洗涤使用过的紫砂壶?
- 由于紫砂有其特殊的吸收茶香的功能,请不要用肥皂或任何洗涤品来洗涤您的茶壶。使用完茶壶后,小心倒去壶中茶叶,用热水淋壶清洗即可。打开壶盖使其自然晾干。小心不要让油腻等污染您心爱的壶。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最著名的紫砂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和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蕴藏的一种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土,含铁量高,可塑性大,烧制温度在1150℃左右。紫砂茶具的色泽,是利用紫金泥色泽和质地差别,如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经过澄、洗,再进行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泽。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即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明代时大彬壶,明末清初惠孟臣制的孟臣壶,清代陈鸣远制的鸣远壶,以及陈曼生铭,杨彭年制的曼生壶,还有当代顾景舟制的紫砂壶,堪称紫砂壶中的瑰宝,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紫砂茶壶的保养,俗称养壶,目的在于使壶能更好地蕴香育味,进而使紫砂壶能焕发浑朴的光泽和油润的手感。养壶的方法有很多,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小心使用,保持壶的完整。除此之外,需要做到以下事项:
1.新壶的保养:新壶使用前,用洁净无异味的锅盛上清水,再抓一把茶叶,连同紫砂壶放入锅中煮,沸后,继续用文火煮上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要注意锅中茶汤容量不得低于壶面,以防茶壶烧裂。或者等茶汤煮沸后,将新壶放在茶汤中浸泡2个小时,然后取出茶壶,让其在干燥,通风,而又无异味的地方自然阴干。用这种方法养壶,不仅可除去壶中的土味,而且有利于壶的滋养。
2.旧壶的保养:旧壶在泡茶前,先用沸水烫一下;饮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保持壶的清洁。 另外,对新壶或旧壶来说,都应经常清洁壶面,并常用手或柔软的不料擦拭,这样有利于焕发紫砂泥质的滋润光滑,使手感变得更好。而且长此以往,会使品茶者和壶之间,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平添品茗的无限情趣。
六步养壶法
1、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净。
2、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壶最忌油污,沾一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3、实实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会透到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
4、擦与刷要适度。壶表淋到茶汁后,用软毛小刷子,将壶中积茶销销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切忌不断地推搓。
5、使用完毕要清理晾干。泡茶完毕,要将茶渣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又需重新整理。
6、让壶有休息的时间。勤泡一段时间后,茶壶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彻底干燥,再使用时才能更吸收。按这六步养亮的壶,虽养成的速度较慢,但亮度可经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气触摸。
养紫砂壶的方法
紫砂壶是喝茶人的珍宝,无论是新壶旧壶,都应使其表现出真正的个性。而要做到这点,就要有正确的养壶方法。
(1) 新壶使用时应首先用茶汤烫煮一番,除掉新的烟土味之后方可使用。干净锅器盛水把壶淹没,用小火煮壶,将茶叶同时放入锅中同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等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随自然阴干后使用。
(2) 注意“壶内茶山”。有些人泡用完后,往往只除去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在壶内随壶阴干,日久后累积茶山,但如果维护不当,壶内易生异味。所以在泡用前应以滚沸的开水冲烫一番。
(3) 壶在使用时应做到经常擦试,并应不断用手抚摸,久后不仅手感舒服,而且能焕发出紫砂陶质本身的自然光泽,浑朴润雅,更能耐人寻味。
(4) 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净。
(5) 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壶最忌油污,沾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6) 实实在在的泡茶。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会透过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
(7) 擦与刷要适度。壶表淋到茶汁后,用软毛小刷子,将壶中积茶轻轻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切忌不断地推搓。
(8) 让壶有休息的时间。勤泡一段时间后,茶壶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彻底干燥,再使用时才能更好吸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17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紫砂壶大师吴扣华
下一篇: 华顶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