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将茶视为药,将其煮之,因而福州话将“喝茶”称为“吃茶”。
如今,饮用茶的方式被称为“喝茶”。然而,考究福州话却没有“喝茶”这一说,只有“吃茶”的说法。为何有如此转变,福州“吃茶”源于何种典故?
据福州市农业局茶叶专家郑江闽介绍,茶的起源有多种传说,这也造就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对饮茶有着不同的称谓。而福州话中 “吃茶”的称法,应归因于唐代把茶作为药,将茶“煮”之的饮用方式。
相传,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是中国。据说,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人是神农,他曾尝百草,中毒后用茶叶来解毒,因此将茶判断为一种药,所以大概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母系社会时期,茶一直被作为药品服用。
而《诗经》中曾有记载:“堇荼如饴,皆苦莱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苦菜篇》中说道:“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茶草,治疗疾病,功效极多,陶弘景误当为茗,茗豆有此效乎。”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人认为茶起于上古,有人认为起于周,也有人认为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等。但因唐代以前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陆羽将“荼”字减一笔而成就了如今流传的“茶”字,因此后人将茶起源定于唐代。
唐代,饮茶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由此可见,古人认为茶为苦口良药。而在唐以前,茶均使用药用煎法,被称为“吃茶”。又因自唐代以来,福州作为福建省,乃至中国的主要茶产区,其对茶的饮用方式沿袭了当代的饮茶时尚——“煮”之。因此,古时福州话中,饮用茶非“喝茶”,而是“吃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35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乌龙茶品饮
下一篇: 台湾福寿山乌龙茶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