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草蛉

茶百科 2023-11-23 10:06:30

草蛉

草蛉[Greenlacewing]幼虫名“蚜狮”。脉翅目,草蛉科。分布于中国各产地区。捕食蚜虫、介壳虫、螨类及多种害虫的卵和小幼虫。成虫体长8~15毫米,绿色;复眼呈半球形突出,黑色,具金属光泽i触角丝状,细长;翅膜质透明,翅脉发达。卵长椭圆形,有一丝状长柄与枝、叶相连。幼虫近纺锤形,灰黄色,有褐色或赤褐色斑纹,体节两侧有毛瘤,口器呈钳状,有3对发达的胸足。茧近圆形,丝质,白色。年繁殖多代,多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4~5月化蛹;少数以成虫越冬,体色由绿色转为淡黄褐色,腹部出现紫色斑纹,翌年4月开始复苏,体色又转绿,并陆续交尾产卵。成虫产卵于害虫附近的枝、叶上,卵单产或集中产(大草蛉等)。幼虫孵化后先静止,后沿丝柄爬至枝叶上,用钳状口器插入害虫,并举在空中吸取体液,有的种将虫尸驮在背上。幼虫共3龄,仅取食不排泄,肛门演化成抽丝作茧器官。成虫羽化后,先排出积存的粪便,然后觅食。茶园中常见的草蛉种类有:大草蛉(Chrysopaseptempunctata)、亚非草蛉(C.boninensis)、中华草蛉(C.sinica)、丽草蛉(C.formosa)。

草蛉有什么特点?如何保护?

草蛉是麦田中较常见的天敌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寄主主要为麦蚜、棉蚜和麦蜘蛛。主要有中华草蛉和大草蛉两种。

(1)形态特征

①中华草蛉:成虫体长9~10毫米,前翅长13~14毫米,后翅长11~12毫米,体绿黄色。胸和腹部背面两侧淡绿色,中央有黄色纵带,头淡红色,触角比前翅短,灰黄色。翅透明,翅脉黄绿色。卵椭圆形,长0.9毫米,初产绿色,近孵化时褐色。3龄幼虫体长7~8.5毫米、宽2.5毫米,头部除有一对倒八字形褐斑外,还可见到两对淡褐色斑纹。

②大草蛉:成虫体长13~15毫米,前翅长17~18毫米,后翅长15~16毫米,体绿色较暗。头黄绿色,有黑斑2~7个。幼虫黑褐色,3龄幼虫体长9~10毫米、宽3~4毫米,头背面有3个品字形大黑斑。

(2)发生规律

①中华草蛉:一年发生6代,以成虫在麦田、树林、柴草和屋檐下背风向阳处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活动。第一代部分草蛉幼虫在麦田取食麦蚜和红蜘蛛,5月上旬为幼虫发生高峰期。成虫不取食蚜虫。幼虫活动能力强,行动迅速,捕食凶猛,有“蚜狮”之称。在整个幼虫期可捕食幼虫500~600头。中华草蛉耐高温性好,能在35~37℃温度下正常繁殖。遇饲料缺乏时幼虫有相互残杀的习性。

②大草蛉:以茧在寄主植物的卷叶、树洞内或树皮下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羽化后,在有蚜虫的地方活动。大草蛉不耐高温,气温超过35℃时,卵孵化率很低。

(3)保护利用

一是正确选用化学农药和避开幼虫、成虫高峰期用药可以对草蛉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化学农药对草蛉幼虫、成虫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但对卵和茧影响较小。一六○五农药对草蛉杀伤力较强,抗蚜威和乐果相对较安全。二是人工增殖,用人工饲养繁殖草蛉,于适当时机在麦田释放,可有效控制幼虫。

草蛉是一种什么样的昆虫??

分类: 休闲/爱好 >> 花鸟鱼虫
问题描述:

草蛉是一种什么样的昆虫?它们的习性是什么?喜欢吃什么?详细一点!~

解析:

草蛉又名草青蛉,属脉翅目草蛉科昆虫,其幼虫通称蚜狮。 它们是典型的捕食性昆虫,捕捉蚜虫和介壳虫等害虫,全球约有4000多种。成虫体长13-15毫米,前翅长17-18毫米,后翅长15-16毫米,体绿色较暗。头黄绿色,有黑斑2-7个。前翅前缘横脉列及翅后缘基半部的脉多为黑色。幼虫黑褐色,3龄幼虫体长9-10毫米,宽3-4毫米,头背面有3个呈“品” 字形排殖的大黑斑。

草蛉以茧在寄予主植物的卷叶、树洞内或树皮下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羽化后,在有蚜虫的地方活动,在麦田活动的草蛉主要是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幼虫。草蛉不耐高温,超过35度,卵孵化率很低。

草蛉的样子:4.freep/photo_new/2006-9-4/6/20069424563579

草蛉对人有害吗

草蛉一般没有毒性,不会主动攻击人,对人没有太大危害。

草蛉一般没有毒性,不会主动攻击人,对人没有太大危害。草蛉是一种捕食性昆虫,能够有效大量地捕食多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对苗圃果园农田中的蚜虫种群数量起着有效的抑制作用,被人,们广泛用于消灭害虫。

草蛉的简介

草岭的成虫食性是这样的,象中华草岭、亚非草岭等为植食性,它们像蜜蜂和蝴蝶一样,吸食植物的花粉和蜜露。这时它们失去了消灭害虫的能力,而另一种类的草岭则坚持肉食习性,仍以害虫为食,象大草岭、丽草岭等,平均一天能吃一百多头蚜虫。

草岭是多食性昆虫,除捕食多种软体的昆虫和螨类外,也取食昆虫排出的蜜露、植物蜜腺的抄分泌物和花粉等。

所捕食的昆虫包括蚜虫、介壳虫、粉虱、木、叶蝉,蓟马,蝶和蛾类的卵和幼虫等。草岭的食量很大,大草岭幼虫一生可捕食蚜虫677.6头,成虫一生平均可捕食蚜488.2头。普通草岭一个幼虫可吃3780头介壳虫。

在法国,普通草幼虫捕食多种葡萄害虫,一个蚜狮至成长可以吃葡萄缀穗蛾幼虫60头。

草岭在我国有15属约5261近百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是松蚜、棉蚜、桃蚜、梨蚜等各类蚜虫及松干蛤的重要天敌昆虫,对森林、苗圃、果园、农田中的蚜虫种群数量的消长起着有效的抑制作用。

草岭是全变态昆虫,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不同的形态,在卵期和蛹期的草岭不能取食,捕食主要是在幼虫和成虫时期,其中尤以幼虫期捕食量大,是消灭害虫的主要时期。

为什么大家很喜欢草蛉?

夏天的田野,常常会看到一个绿色柔软的小身影,它长着四个宽大而透明的翅膀,在半空中缓慢地飞翔,它就是著名的灭虫能手——草蛉。

草蛉是一类捕食性昆虫,在全世界已知有86属共1350种,它们分布在中国南北各地。由于草蛉是捕食害虫的重要能手,因此人们广泛地开展了人工利用草蛉消灭害虫的工作。

小巧玲珑的草蛉体形细长,长约10毫米,身体呈淡绿色;有金色闪光的复眼;翅较宽阔,透明状,看起来就像一个绿莹莹的小精灵,美丽极了。

草蛉常飞翔于草木间,通常选择在树叶或其他平滑的光洁表面上产卵。卵为黄色,有呈丝状的长柄。幼虫为纺锤状,在树叶间捕捉蚜虫为食,有“蚜狮”的称号。

草蛉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不同的形态,卵期和蛹期的草蛉是不能取食的,幼虫和成虫时期则为捕食的主要时期,也是消灭害虫的主要时期。

草蛉幼虫长得很丑陋,但捕食极其凶猛,“蚜狮”称号就由此而来。草蛉十分活跃,虽然没有翅膀,却能不停地在植物上爬行,到处寻找害虫捕食。

草蛉捕食害虫或虫卵,主要的武器是生在头前方的上、下颚,当发现目标后,就会张开上、下颚,紧紧地夹住目标,然后用身体里的消化液将其溶解,而溶解的液体又能马上被草蛉吸到肚子里,剩下的害虫就只是一个空壳了。每只草蛉一天最多可以吸食一百条蚜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35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