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神”陆羽一生嗜茶,并对茶道很有研究,着有《茶经》,人们尊称为“茶神”。他享年72岁,他的高寿得益于他的“茶补”与“茶疗”。下面看看茶神陆羽是怎样茶疗养生长寿的。
“茶神”陆羽教你怎样用茶养生长寿
医学对茶的研究认为,茶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消食下气、泄热清神、明目益思、除烦去腻、祛暑止渴、利尿解毒的功效,不同种类的茶,作用也有一定差别。
茶中所含成分非常丰富,有芳香油、咖啡因、茶碱、鞣酸、维生素及铁、钙、锌等微量元素。芳香油能使心血管系统的神经兴奋,使人精神振作。咖啡因是一种血管扩张剂,除兴奋大脑外,还能加强呼吸功能,提高肌肉工作量,促进汗腺分泌,并有强心、调胃、解毒作用。茶碱能促使脂肪的消化及代谢,可防止胆固醇沉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鞣酸有收敛作用,可防治腹泻。茶具也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可抑制和预防癌症的发生。
茶对人类的多种益处,使它倍受人们的欢迎,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延年益寿之品。饮茶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诸多益处,如何发挥茶叶的最大功效,陆羽经过深入研究,编着了《茶经》一书,他在书中着重阐述了改进茶的栽培、采摘、制作、饮茶方法的有关措施。另外,陆羽在饮茶祛病健身的基础上,提出了饮茶可以修身养性的观点。
下面我们主要告诉您茶疗中的饮茶方法:
煮茶用“三沸”之水
在《茶经·五之煮》中,他写道:煮茶时应先把水放在“复”(瓮形锅)中煮,待“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这时候,适当加盐,继续烧水。烧至“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这时候,“出水一瓢,以竹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当“腾波鼓浪”时,为“三沸”,煮茶应用“三沸”之水。
茶煮好后,还要放人一些佐料
在陆羽之前,人们所放的佐料五花八门。据考证当时比较流行的是:“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煮茶放“葱姜”,意图是调味;放“枣”,意图是滋补;放“橘皮、茱萸、薄荷”,是为了加香。陆羽对此很反感,他认为这样混合成的茶水,简直像“沟渠间”的“弃水”,无法人口。但他也不是完全摒弃加佐料的煮茶法,他提倡“初沸,调之以盐味”。
煮茶和饮茶用具有讲究
陆羽非常讲究煮茶和饮茶的用具,在他的《茶经》中,提到的用具有28种之多。其中,生火用具有风炉、火夹等,煮茶用具有铁复、竹夹等,烤茶用具有碾、罗夹等,盛水用具有水方、熟盂等,饮茶工具有瓷碗、瓷杯等。仅瓷碗、瓷杯,他又根据质地:色泽分为若干种。他认为:有的瓷碗、瓷杯,会严重影响茶的色泽。会使茶色发黑的用具,不能用;若用盛茶,也“不宜饮”。
陆羽在泡茶方面有很高的技巧,他泡的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师父智积禅师因喝惯了陆羽所泡的茶,再喝他人泡的茶时,便觉得索然无味。陆羽也曾因泡茶技巧高超,结交了一位友人。
有一天,陆羽提着篮子上街走到一个大户人家门口,闻到了浓郁的茶香味,他便问守门公讨要一杯茶喝。守门公十分好奇,他见过讨饭的,却没有见过讨茶喝的。便给陆羽倒来一杯茶,陆羽喝后,感叹此茶味道不错。心想,既然守门公都能喝到上好的茶叶,主人必定很不平凡。陆羽让守门公前去向主人通报一声,自己想要拜见一下。这家主人接见了陆羽,感觉陆羽气质不凡,便拿出了上好的“玉带茶”给陆羽泡水喝。
陆羽喝后,啧啧感叹此茶香气怡人,为茶中上等之品。随后,陆羽对主人说,美中不足的就是,先生泡的茶只能在屋内闻到,而我泡的茶在屋外都可以闻得到。说完,便将自己携带的篮子打开,拿出了茶具,将“玉带茶”放入壶中进行沏泡。不一会儿,茶的香味越来越浓郁,外边的人都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茶味。这家主人大赞陆羽泡茶技巧的高超,俩人以此结交为很好的朋友。
陆羽这位朋友名叫卢仝,当时在苏州一带有很大的名气。因为共同喜欢饮茶,俩人常常在一起谈论茶道,文学。曾经听说,苏州某一处山泉甘甜可口,俩人还一同去寻水饮茶。
据说鲁豫到南方考察了全国各地的茶叶,品尝了许多茶泉。他曾经写过《水产品》。有一天,刘玉在长江上巡逻,恰巧总督李继清遇见了刘玉,邀请他随船而去。李继清告诉鲁豫,当他听说在长江中心用南零度的水泡茶很好时,他派了一个小警卫去打水。
鲁豫肖像
执事回来打水,不小心洒了半条河。为了避开公众,小官员们在河岸上舀起一些河水。执事递给刘玉水。刘玉喝了一口,连连摇头,说这水不是长江中心的南零水。李继清又一次派一个小官吏去长江中心取水。回来后,鲁豫喝了一口,以为第二次是来自长江中心的南零水。挑水人非常钦佩刘玉,并告诉他为什么水在两个时期的味道不同。后来,刘玉品尝茶和水的高超技巧迅速传播开来。
很多书都记录了陆羽的人生经历。换句话说,鲁豫是智计大师带大的。鲁豫虽然住在龙盖寺,但对佛教经典并不是很感兴趣。鲁豫想下山读书。嵇大师不支持鲁豫的观点。为了考验刘玉,智奇大师让他学习如何泡一杯美味的茶。鲁豫在书房偶然遇到一位老婆婆。她教陆羽泡茶,以茶为例。鲁豫学到了很多人生经验。很快,鲁豫就掌握了泡茶的要领,为知机大师泡了一杯茶。酒后,智奇大师答应刘玉下山学习。
《茶经》年陆羽设计了多少套茶具?
陆羽在《茶经》年设计了24种茶具。的第4章讲述了茶具,包括碗、空气炉、火夹等。陆羽认为碗是喝茶的器皿。越州产的碗最好,定州、梧州产的较差。饮茶器具对于职业饮茶人来说意义重大。
鲁豫肖像
不同茶具冲泡出来的茶味道不一样。有时候,高品质的茶具不一定能做出好喝又香的茶。所谓茶具和茶具是息息相关的。这两个物体相辅相成,相映成趣。鲁豫认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泡茶用具不超过24种,如风炉、茶壶、纸袋、磨木机、茶碗等。有些人有好茶却做不出美味诱人的茶。原因之一是茶具使用不当。此外,陆羽还介绍了这24种器皿在泡茶时的用途。以镀金为例。鲁豫在《茶经》第四章写道,镀金是用生铁做的。今天有业务的人称之为应急铁。铁是通过犁的训练铸造出来的,里面接触土壤,外面接触沙子。他说锤子是用生铁锻造的,有些人是用加急铁锻造的。锤子的制作方式不一样,所以感觉也不一样。用锤子泡茶,根据质地选择容器。
《茶经》第四章,陆羽用大量笔墨介绍了24种茶具,丰富了世人的视野。不仅古人用碗泡茶喝茶,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日用器皿也算是泡茶的好器皿。世界《茶经》算是经典,里面提到的茶具也是后人尝试的。
陆羽的茶经
是陆羽毕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世界上最完整、最早的茶叶著作。茶经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它被称为茶的百科全书。时至今日,茶经仍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它是中国茶文化的故乡。据说饮茶始于神农时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茶经竹简
体现了陆羽对“茶文化”的理解。茶不仅可以喝,还可以做药材。不同的茶有不同的疗效。如何选择茶的来源?经过多次实验,鲁豫给出了更准确的说法。陆羽认为茶有“三沸点”。最好不要用第一次烧开的水泡茶,第二次烧开的水是泡茶的最佳选择。不要使用第三次烧开的水。喝茶有这么多学问,世界为之震惊
陆羽为了考察茶叶,走遍了全国。陆羽曾经参观过紫阳洞,被它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他在那里住了很多年。紫阳洞盛产干茶。陆羽很喜欢干茶的味道,所以经常喝这种茶。在他的住处,陆羽完成了0755到79000的写作,同时也和太阳寺这样的寺庙和僧侣的崇拜进行了交流。经常和大师们聊文学诗词,增长了我的茶学知识,提高了我的文学成就。
陆羽常年在全国各地旅游,学茶。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和当地茶农交流,了解当地的茶史。他收集了大量的茶样,为写作《茶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7岁时,鲁豫终于完成了长达26年的《茶经》。
鲁朱钰茶
是元代画家赵玉安的作品。赵玉安的历史记载不是很详细。据我所知,赵玉安在明太祖任刺史期间擅长画山水画,在画竹石方面造诣很高。当时在平江享有很高的声誉。
鲁朱钰茶
是赵玉安的著名作品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陆羽煮茶”长78厘米,高27厘米。《陆羽煮茶》给人一种悠远的意境。这幅画描绘了大量的山峰,此起彼伏,有一种深深的寂静感。画卷中浩瀚清澈的水就像在大自然中,詹妮弗的心情瞬间变得清新。小溪旁有一座茅草亭,旁边的树木相得益彰。鲁豫在草亭。在鲁豫旁边,一个泡茶的小男孩正在为鲁豫生火。通过这幅画卷,我知道鲁豫是闭门作画,不想过令人不安的生活。所以陆羽一生热爱旅行,不为名利所阻。这张陆羽煮茶的照片,是陆羽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鲁豫是写了《茶经》才出名的。来和陆羽探讨茶道文化的人都被它吸引了。陆羽决心过隐居的生活,写一本茶经,偶尔和朋友聊聊文化,过悠闲而充实的生活。赵玉安的《茶经》一方面反映了鲁豫的闲适生活;另一方面反映了元代的社会思想。文人向往闲适的生活。除了作者本人的题词外,还有甘龙皇帝的题词,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1.关于茶的诗句古诗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2.关于煮茶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
..。
3.关于养生的诗词 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惜精养生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广嗣纪要》明万全 精神养生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谚语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谚语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说说笑笑,通通七窍。
―――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谚语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明吕坤 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谚语 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养生四要》明 万全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谚语 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谚语 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谚语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谚语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谚语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4.关于茶的古诗20首 1、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译文: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一饮后洗涤去昏寐,神清气爽情思满天地。再饮清洁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飞雨落洒于轻尘中。三饮便得道全真,何须苦心费力的去破烦恼。
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愁看毕卓贪图饮酒夜宿在酒瓮边,笑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满庭芳·茶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代: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译文: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5.老人喝茶养生的诗句 我知道关于养生的诗句
1、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
2、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3、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
4、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5、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
6、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7、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8、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
9、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10、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
11、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
12、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
13、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14、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15、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16、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
17、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18、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19、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20、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21、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22、宋蒲虔贯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23、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24、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6.有关赞美茶的诗句 原发布者:0闲云草堂0
关于茶的诗词茶诗经典陆羽《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茶与禅宗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闲情逸趣入诗居易《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赵朴初诗茶禅道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尝茶》〖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雪煎茶》〖元〗谢宗可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咏茶》〖宋〗苏轼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蓝素轩遗茶谢之》〖明〗邱云霄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娇女诗》〖西晋〗左思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钅历〗。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衣被皆重池,难与沉水碧。《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唐〗李白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7.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茶的功用
茶
秦汉前,基本上是茶的药用时期。《神农本草经》说:“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食论》说:“苦茶久食,益意思。” 等等,当时的记载弥漫着以茶为药的种种经验之谈。
魏晋以后,茶的功能已逐渐转移到饮料上,但人们还是念念不忘它的药用功能。陆羽《茶经`一之源》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在《七之事》一节中,他又引经据典,指出茶具有益神省脑、轻身利尿、解毒疗疮、治小儿惊厥等效用。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说得更干脆,也更玄乎,说茶为“万病之药”,简直推崇备至。凭心而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的《茶谱》说得比较全面合理:“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
有人把茶字拆成艹与八十八再相加而得一百零八,谓之茶寿,从而引申出饮茶能使人长寿之说。陆羽在《茶经》中讲了南朝宋释法瑶饮茶长寿的故事。《旧唐书宣宗纪》中也有类似故事。说:“大中三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致寿,僧对曰:释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所以,我国民间自古风行饮茶。一般都煮真茶,也有人除茶叶之外,另加果品或药物,以调剂茶味或为了达到某种治病效果。这种茶叶与药物互相催化而产生药效的茶,流传至今,大有改进,不断得到开发,对人民保健是大好事。
综观茶文化著作,茶的效能有如下说法:生津止渴、清热解暑、醒酒清醉、消食减肥、利尿通便、明目洁齿、杀菌解毒、降低血压、防治心病、抵御辐射、治疗肝炎、防癌抗癌等等,一般都是这样罗列概念,对这些效能产生于茶叶中的什么成份?这种成份如何产生药效?很少有所解释。
根据近年来科学研究成果,我们懂得了茶叶中的茶多酚,是对人体防病治病最有效的物质。上述各种茶效基本上是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为什么有益人体健康,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人体有一种“氧自由基”存在,过量的“氧自由基”诱发了各种致病因子,而茶多酚却能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因为茶多酚属于黄烷醇化合物的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因此,茶多酚能抑制脂质的过氧化,起到了对人体抗衰老效果。所以日常饮茶远胜过服维生素E。不过,饮茶也有一个适量问题,过量容易吸收大量咖啡因,这就不利健康了。
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往往吃进致癌物质亚硝酸基,这种成份在人体内会合成亚硝胺,促使细胞癌变,而茶多酚的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却能阻断亚硝胺在体内合成,因此减少癌变的发生。所以科学家研究证实绿茶中的茶多酚可以防癌。
茶多酚既能为人清除“氧自由基”,就有效地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保护了内皮细胞,防止了平滑肌斑块状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避免了心肌梗塞(冠心病)或脑栓塞(中风)。从而防止了人体心血管的脂质代谢紊乱。因此,饮茶,吸取茶多酚有益于高血压患者。
茶叶自古以来被用来治疗痢疾、肠胃病或伤风感冒,这也跟茶多酚有关,因为茶多酚能对人体肠道内存在的多种细菌加以鉴别,长期存在无害机体的细菌不加杀伤,而偶然入侵者给予消灭,特别对中毒性细菌有强烈的杀灭功能,所以饮茶对人体消化系统有保护作用,甚至是口腔的清洁剂,可以防止龋齿。至于茶多酚的抗辐射特长主要由于它能降低了氧自由基代谢产物的含量,避免了人体中毒的缘故。
茶可以解油腻
宋苏轼有诗说:"初缘压梁肉,假此雪昏滞。"这说明茶能助消化、解油腻。明谈修《滴露漫录》去:"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清裸之热,非茶不解",说茶是中国边疆少民族的必需品。清汪仞阉《本草备用》说:"茶有解酒食油腻、烧炎之毒,利大小便,多饮消脂肪,去油。"这足以说明茶是一种助消化、调节脂肪代谢的饮料。
我国劳动人民逢年过年,都有喝茶的习惯,因为节日吃了很多油腻的食物,茶叶中有芳香物质,可以分解脂肪,消食化积。饮茶之后,顿觉腹中松软、精神振奋。经常喝茶的人,还能防止胆固醇的累积,有降低血压之效。因此,饮茶可以减肥,日本称我国的乌龙茶为"减肥茶"。据《日本农业新闻》介绍,1985年日本对乌龙茶的进口量急剧增加;日本大藏省公布的统计材料表明,1985年日本共进口乌龙茶约1.3万吨,比1984年增加1.2倍。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认为,乌龙茶是减肥和健身的"上好饮料"。日本有关方面估计,"乌龙茶热"将持续发展。
茶的31种功效
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就叙述了茶的药性和作用:“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药效成分不断被发现,并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证实其保健功能.近年来.各国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即饮茶确实有益人体健康.
由韩斌、韩文领著的《饮茶养生与药茶疗病秘验方》一书中,在《现代医学对茶叶的认识和应用》一节里,列举了茶叶的31种功用,应该是很全面的了:
1、助消化。
2、提神醒脑。
3、延年益寿。
4、降血脂、减肥。
5、明目。
6、利尿、消肿。
7、抗菌消炎。
8、抗动脉硬化。
9、降血压、防高血压。
10、防治冠心病。
11、抗辐射。例如电视的辐射。
12、安神、镇静、陶冶性情。
13、营养剂。
14、可治糖尿病。
15、美容作用。
16、防治贫血。
17、抗疲劳、解疲劳的作用。
18、醒酒、解酒毒。
19、生浸解渴。
20、防癌、抗癌。
21、益气增力。
22、抗菌止泻。
23、解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37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济茶余饭后
下一篇: 绥阳:发展茶叶种植搞好茶叶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