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浅议清宫中药代茶饮

茶百科 2023-11-23 21:09:43

浅议清宫中药代茶饮

中国的中药代饮历史悠久,理渊道博,且其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具有简单、方便、有效的特点,在中国医药学中独辟蹊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药代茶饮即药茶,又称茶剂,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中草药(单味或复方)根据需要加工成粗末或细末。采用沸水冲泡或者加水煎煮取汁,不拘时间随意饮用。

完成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代茶饮的缺点

代茶饮在制作的时候会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而且也存在有一定药物。长期大量服用以后,就容易造成骨质疏松,脾胃功能下降,加重心脑血管负担。
代茶饮,又名以药代茶。选用一二味或数味中草药(常研制成粗末后用)煎汤或以沸水冲泡数分钟后,代茶徐徐饮之,故名。

代茶饮,冲喝量都有讲究

来源:人民网

图集

代茶饮以药代茶,选用一二味药或数味中草药煎汤或以沸水冲泡,徐徐饮之,补水的同时又兼有治疗作用,能以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纠正身体寒热之偏,强身健体。但代茶饮不能随意喝,只有正确运用,才能收到疗效。

因证用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意思是说,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比如,同样是咽痛,有的人属于实热证,有的人属于虚热证,实热者可以用寒凉药物代茶饮,虚热者单纯用寒凉药物清热,就会导致脾胃受寒,所以需配伍健脾祛湿化痰的药物。类似,同样是大便不通,有的人是胃火引起,有的是肺火导致,代茶饮要辨证饮之。

因人制宜。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同一个代茶饮,比如,身体上火要祛火,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需要加些甘草、大枣、生姜、干姜等健脾和胃的药物中和,以免祛火药伤了脾胃。同时,还要视症状严重程度选不同搭配。比如,身体虚寒又夹热的人,稍用热药可能就会上火,因此要有凉药辅佐。

喝法有别。中药饮片过大或坚硬的需要捣碎,以便药物成分溶出,如天花粉、青果、罗汉果、川贝母等。如果饮片多呈碎末状,最好装入无纺布小袋,制成袋泡茶形式,以方便服用。一些花类中药饮片由于质地松脆,通常呈碎末状,最好也采用袋泡方式,以避免呛咳。

掌握正确用法。代茶饮的中药饮片,用沸水冲泡前应过一下水,去除杂质和灰尘。茶具最好选择带盖的大口杯(最好是大口保温杯),沸水泡10~30分钟即可。代茶饮每日一剂多次泡服至无味为止。

及时调整用量。“是药三分毒”,代茶饮中药也不例外。如药性平和的枸杞,过量泡服用会造成上火,出现眼屎增多等症状。另外,枸杞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泡茶喝前,最好咨询医生。还有不少人上火时会选择喝菊花茶,但长时间饮用后发现胃部不适,这是因为菊花的微寒伤到了人体的脾胃。所以,喝代茶饮讲究中病即止(某方治疗某病一旦有效,就要停止使用)。

这里给大家推荐8种代茶饮,可在医生辨证体质后饮用:

口干、眼睛分泌物增多,火盛于上所致,可用金银花、菊花、野菊花、薄荷叶代茶饮。

口舌生疮、总想吃冰的,属胃火盛,可用知母、生石膏、炒栀子、黄连等代茶饮。

小便黄赤者,可用芦根、白茅根、车前草、滑石代茶饮。

大便干结者,可用决明子、牛蒡子代茶饮。

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者,可用藿香、佩兰、山楂、陈皮代茶饮。

睡眠不好者,可用百合、知母、生地、五味子、酸枣仁代茶饮。

脾气急躁者,可用白芍、玫瑰花、佛手、合欢花代茶饮。

风热感冒、咳嗽、咽痛者,可用桑叶、菊花、金银花、牛蒡子、薄荷代茶饮。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张兰凤

中药代茶饮的中药代茶饮的应用范围

中药代茶饮的使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可概括为防治疾病、病后调理及养生保健三方面。 中药代茶饮使用方便,作用持久,且无呆滞中焦脾胃之弊端,适于长期饮服,故可作为轻症或慢性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亦可用作病情较重者或急性病之辅助治疗手段;此外,尚可用于防疫及预防中暑等。
1.防治内科病
内科病有外感病与内伤病之分。外感病主要指伤寒、风温、暑温、湿温等热性病。而据脏腑辩证分类,内伤病可分为肺、心、脾胃、肝胆、肾等系疾病。其中多数均可用代茶饮法治疗。古代与现代医书所载防治内科病之茶方不胜枚举。
2.防治外科病
中医外科病名繁多,主要包括疮疡类、皮肤病类、肛门病类、肿瘤类疾病。以中药代茶饮方式防治外科病可获得不错的疗效。如癌症临床多采用手术加化疗、放疗法治疗,若能配合适当的药茶疗法,则可减轻上述疗法的副作用,提高疗效。
3.防治妇科病
对于妇科疾病的防治,民间集验收载之代茶饮方颇多。如煮白茅根浓茶后加红糖代茶饮服,可治月经先期,经量过多之症;《太平圣惠方》中“糯米黄芪饮茶”由糯米、黄芪、川芎组成,具有调气血安胎之功用;哺乳期母亲退乳断奶临床多选用生、熟麦芽水煎代茶。
4.防治儿科病
由于小儿服药常有困难,中药代茶饮疗疾而不甚苦口,易为小儿接受,故用代茶饮法防治儿科常见病优势尤为突出。
5.防治五官科疾病
以代茶饮法防治五官科常见病症,颇多效验。如视力减退,《瀚海颐生十二茶》载:枸杞子、菊花、霜桑叶、谷精草水煎代茶,善治肝肾阴虚所致视力减退。方中诸药俱为明目之品,兼养肝肾,合为茶剂,易于长期服用。 代茶饮用药较为平和,常通过调和之法使脏腑阴阳气血盛衰趋于正常,故用于疾病之善后调理颇为相宜。
1.扶正祛邪
为使病邪尽去,可于克伐之后,选用药性温和、祛邪兼有扶正作用的药物代茶饮服,缓图其效,以和脏腑,达到使疾病痊愈之目的。
2.调养胃气
疾病后期以茶疗方调理,在清代宫廷中应用较多,纵观清宫医疗档案,疾病向愈之后,常注意调养胃气,频频饮服和胃代茶饮,作为善后调理,以收全功,宗中医以胃气为本之旨。
3.补益元气
人至暮年,肾气渐衰,而患病后更伤元气,故老年人病愈之初有必要酌情选用具有补益元气作用的药茶,缓缓调理,帮助恢复元气。 中药代茶饮作用温和,疗效持久,便于长期服用,为中医众多养生保健、抗衰老方法之一。平时常对症选用保健药茶,补益五脏,调和气血,对于延缓衰老,健身长寿大有裨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44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