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马黛茶文化

茶百科 2023-11-23 21:52:02

马黛茶文化

和我们中国一样,阿根廷的马黛也有自己的茶文化。马黛茶,发源于充满神秘和幻想的南美洲,其真正起源比瓜拉尼人(巴拉圭的基本居民)还要久远。阿根廷人饮用马黛茶是从十七世纪初开始的。由于气侯和土壤更适合马黛茶的种植生长,阿根廷就逐渐代替了巴西和巴拉圭等国成为世界上马黛茶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

1492年,受雇于西班牙的意大利人哥伦布到了拉丁美洲,从而触发了外国人对印第安土著长达150年的侵略,马黛茶作为偶尔使用的药品开始在西班牙人中使用。同时,作为西班牙人和印第安土著联姻的结果,高族开始形成。并且很快融入拉丁美洲的生活中,马黛茶开始广为流传。从哥伦布发现南美大陆算起,马黛茶已经被广泛饮用了500多年。

现在,每年除国庆节之外马黛节就是阿根廷的最大的狂欢节日,节日期间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可以看到许多着装漂亮的少男少女向行人分赠小盒包装的马黛茶。在马黛茶的一些主要产地还会举行花车游行和民族舞会,每年度评选出的“马黛公主”更成为阿根廷美女形象的代言人,摘冠者可以免费到国内任何地方旅游,还有不少珍贵的礼品相赠。

当地人传统的喝茶方式也很特别。一家人或是一堆朋友围坐在一起,将泡有马黛茶叶的茶壶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个挨一个地传着吸茶,边吸边聊。壶里的水快吸干的时候,再续上热开水接着吸,一直吸到聚会散了为止。

马黛茶不适合什么人喝

马黛茶不适合什么人喝
茶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饮料,中国有这浓厚的茶文化和悠长的茶历史,而且茶的类型也很多,每种茶都有自己的作用和效果,那么,马黛茶不适合什么人喝?
马黛茶不适合什么人喝
马黛茶,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也被叫做巴拉圭草。它的用法和普通茶叶无差,都是用水浸泡食用,但不建议直接用100℃的水去冲马黛茶,因为100℃的开水会破坏茶里的一些物质或者细胞.这样导致食用效果差。
马黛茶富含11种多酚类物质,能有效的改善人体体内的环境,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有提神醒脑,清肠解腻,轻体养肤等功效。虽然马黛茶有这些好处,但还是有一部分不是不建议食用的。
孕妇或者在辅助期的女性,因为马黛茶里面含有大约咖啡里面四分之一的咖啡因,所以也不建议还未断奶的婴儿食用马黛茶。马黛茶不宜同酒精同食用,因为根据研究表明,长期同时食用马黛茶和酒精会提高患癌率,还有最好不要同药品一同食用,因为药类物质可能会与马黛茶里的一些物质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在煮茶的时候建议使用玻璃仪器,防止用生锈的金属仪器。

巴西有散装茶叶吗

有的。
巴西的茶文化在19世纪初也是世界领先水平,在当时中国的茶农给巴西带去了具有浓香醇正的茶叶,同时也给巴西带去了新的发展方向。
巴西茶之特色当属马黛茶,马黛茶与咖啡、茶红茶、绿茶等并称为世界三大茶。马黛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铁质、钙质、食物纤维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是迄今人类发现的营养保健功效最全面的单科植物。

作为阿根廷的国饮和文化象征,泡制马黛茶有好几种方式,额外有仪式感?

传统方法为传统方法为 :
1.用马黛茶填充 Mate 玛特杯的 ?
2.将Mate玛特杯容器倒置并用力摇晃,以确保所有成分混合均匀。
3.将玛特杯缓慢地放回原地之后,将玛特杯倾斜至45°,你会观察到茶叶中间形成了一个洞。 将少量温水由此倒入(建议水温控制在75°C 左右)以润湿杯子的底部茶叶。
4.我们将马黛茶过滤吸管压在杯子的内侧,并尽量不要移动它。
5. 将热水 (75°C 左右) 由马黛茶过滤吸管所在的侧面逐渐倒入杯中。
表面层会产生泡沫且持续浮在表面,具有持久的香草风味,可以重复泡制哦

现代方法为
使用带有细密滤网的有盖茶具,避免用一次性水杯。
建议用3克(约一茶勺)的茶叶大约需要250毫升的热水(75- 85摄氏度),注意应使用纯净水。
冲泡后静置5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重复冲泡。

TERER?
是巴拉圭地区比较喜欢的饮用方式
将杯子里放入冰块,装满一半的马黛茶,用马黛茶专用的吸管压在马黛茶的内侧,倒入冰水或者果汁或者榨好的水果汁(例如柠檬、葡萄柚或橙子)来制作 :
1.用马黛茶填充 Mate 玛特杯的 ?
2.将Mate玛特杯容器倒置并用力摇晃,以确保所有成分混合均匀。
3.将玛特杯缓慢地放回原地之后,将玛特杯倾斜至45°,你会观察到茶叶中间形成了一个洞。 将少量温水由此倒入(建议水温控制在75°C 左右)以润湿杯子的底部茶叶。
4.我们将马黛茶过滤吸管压在杯子的内侧,并尽量不要移动它。
5. 将热水 (75°C 左右) 由马黛茶过滤吸管所在的侧面逐渐倒入杯中。
表面层会产生泡沫且持续浮在表面,具有持久的香草风味,可以重复泡制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45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