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一种人工发酵出来的普洱茶。在普洱茶早期,一些地区流行喝“色红汤糯”的茶,而这些茶是由普洱茶存放时候发酵而成的,而且喝的人也相对挺多。有了这个需求,于是一些人就在研究速成这种茶的技术。而在这种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另外一个区别于熟茶的仿老生茶技术同样在发展。而普洱茶熟茶的面世,让大众多了一个选择。那要怎么才能喝得懂普洱熟茶呢?从熟茶本身来说,我还是看最基本的三个属性:年份、品质、价格。
年份
在普洱熟茶中,年份是一个相对很重要的属性。新出的紧压熟茶,只要进行了紧压这个环节,那么其中的压制前的软化、紧压后的干燥。都或多或少的带来“水味和火味”以及“堆味”的散发。那么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就得需要时间。而时间的长短要看你怎么存放。另一个年份则是存放的年份,只要是物理存在的物质,都存在消散。也就是说,熟茶放到一定的年份品质会最好,然后就会下降。
品质
说起品质,很多人都感觉头疼,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但我认为一款正常的熟茶茶品,应该是:味正、汤糯(滑)、甜。味正就是没有杂味(灰味、土腥味、糊味、酸馊味等),汤糯(滑)就是喝米汤那种感觉,哦,对了,现代人很少喝得到米汤了。而甜就像是糖水,直接甜。而在我喝过的熟茶中,有的熟茶带有苦、涩。有的熟茶喝起来“砂”(舌面上感觉有颗粒状)。有的熟茶喝起来有明显的体感反应。
价格
普洱熟茶价格比普洱生茶的水还深,一般来说,两三百块钱能买个3-5年份的好熟茶来喝,相对还是不算贵;但如果当年新茶就两三百元,这就贵了。普洱茶熟茶从来不是低成本的产品,因为工艺繁多,要求苛刻。虽然原料相对生茶便宜,但是耗损量大,用量大,周期长。所以千万别把熟茶当成便宜货,尤其是好的熟茶。勐海县一年发酵熟茶上百吨的厂有很多,但是每年出来的好熟茶几乎是凤毛麟角。原因就是茶厂等不起,发酵出来就尽快销售出去。而接手的商家更是等不起,都要尽快销售出去。因为,普洱熟茶每年都发酵发酵,只有好熟茶才有稀缺的概念。
在这三个最基本的属性上,还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有很多人,你叫他喝熟茶,他说熟茶都是一个味,没啥好喝的。而这也正是普洱茶熟茶的一大特征,一般人喝起来就是一个味,只有认真的走入普洱茶熟茶的世界,你才能体验到普洱茶熟茶的魅力。才会发现在这“一个味”的背后,就像一道结界,则是考验着每个人,破不了这个结界,永远喝不懂熟茶。
能否在“一个味”中喝出不同的味道,当然这也跟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年轻人不喜欢熟茶,是因为熟茶过于平淡,过于“复杂难懂”。只有到了一定的岁数,经历过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你的身体或者心态都变了,那时你才会发现,原来如此。
许多人都以为普洱茶的味道有霉味、事实上好的普洱茶应该味道甘醇浓厚,不能有霉味。云南的茶都特别强调香气,但是普洱茶是一种以味道带动香气的茶,刚喝下去的时候好像没有味道,不过茶汤吞下去的时候,舌根又逐渐浮起甘醇的滋味,因为香气藏在味道里,感觉较沉。普洱茶是中国茶的一种,所以在冲泡时,基本上参考乌龙茶的泡法即可,但是在小细节上仍然和一般茶有别。 茶壶的选择 泡普洱茶需要选择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茶壶冲泡,较能避免茶泡的过浓的问题,材质最好是陶壶或紫砂壶。 茶叶的处理 冲泡时,茶叶分量约占壶身的1/5。若是普洱砖茶,则需要拨开后,置放约2周后再冲泡,味道较佳。普洱茶可续冲10次以上,因为普洱茶有耐泡的特性,所以冲泡10次以后的普洱茶,还可以用煮茶的方式做最后的利用。 泡茶的水温 由于普洱茶的茶味较不易浸泡出来,所以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第一泡在开水冲入后随即倒出来(湿润泡),用此茶水来烫杯。 泡茶的方式
(1)第二次冲入滚开水,浸泡15秒即倒出茶汤来品尝,当然不是必须依各人口感需求斟酌。
(2)第二泡和第三泡的茶汤可以混着一起喝,综合茶性,以免过浓。
(3)第四次以后,每增加一泡即增加15秒钟,以此类推。
泡普洱生茶与熟茶的步骤如下:
一、泡普洱生茶
材料准备:些许白开水,些许普洱生茶,几个茶杯等。
1、润茶,将茶叶缓缓地倒入茶杯中。
2、将热水倒入茶杯中。
3、将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杯中。
4、反复出汤几次,再倒入热水浸泡即可。
二、泡普洱熟茶
材料准备:些许白开水,些许普洱熟茶,一个紫砂壶,几个茶杯等。
1、润茶,将普洱熟茶放入紫砂壶中浸润一会。
2、出汤,将浸泡的茶水倒入大茶杯中。
3、将热水缓慢地倒入紫砂壶中。
4、将壶盖半盖在紫砂壶上一会儿即可。
泡普洱茶的注意事项
1、注意水质。水质是影响茶叶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质好的茶叶口感更佳,口感清新自然,因此一定要选择纯净、清洁、矿物质含量低的水源。对于喝普洱茶来说,最好使用没有异味的自来水煮沸,或者是无菌瓶装水。
2、选择合适的泡茶器皿。泡普洱茶的器皿种类繁多,人们应该根据个人喜好以及泡茶的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器皿。但不管是选择何种器皿,都需要注意材质及清洁。建议选择陶瓷泡茶器,在使用前清洗干净,确保其无异味,以保证最好的茶叶品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46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安溪铁观音茶叶的滋味
下一篇: 顾渚紫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