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曹月红:让黄山白茶香飘四海

茶百科 2023-11-23 23:59:28

曹月红:让黄山白茶香飘四海

曹月红:让黄山白茶香飘四海

日前,在由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的第八届“中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选送的黄山白茶在全国各地选送的657只茶叶样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我省仅此1家。耀眼光环的背后,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获此殊荣的竟然是一个农家巾帼英雄省“双学双比”女能手——曹月红。

黄山白茶又名徽州白茶,始产于宋代。据《新安志》记载:歙县凤凰山一带产白茶,后人名之甘白香茶。甘白香茶为宋代贡茶,由于白茶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性,而且富含氨基酸、铁、锌、硒等营养元素,为宋徽宗所喜好。

上世纪90年代,出生于茶乡的曹月红跟随茶叶专家胡武海在璜田乡六联村自繁自育自销良种茶苗。一个偶然的机会,胡武海在璜田乡蜈蚣岭、六联等地发现了白茶单株,取名黄山白茶。黄山白茶的发现让曹月红如同发现了新大陆。1998年,曹月红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黄山白茶单株选育、提纯复壮、示范推广等工作,并先后在桂林镇练江牧场、郑村镇山坑村投资建设标准化、规模化苗圃基地。2002年,曹月红将精心制作的白茶样品分别送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和安徽省卫生防疫站检测,发现其氨基酸含量高于其它同类白茶,黄山白茶是同类中的佼佼者,市场开发前景看好。2003年,她在郑村镇山坑村、长陔乡贤源村通过土地租赁形式,流转山坞田和荒山300亩,投入资金24万元购置加工产房,创建了以培育各种名优良种茶苗为主的歙县越宏名优茶基地,不仅培育有乌牛早、翠峰、迎霜、龙井等43个传统优良品种,还种植徽州白茶50余亩,进行试生产。经过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生产试销,最高单价可达每斤1000以上,在“2009年中国黄山茶叶、名优农产品暨旅游博览会”上,黄山白茶卖出了每公斤11600元的高价,并受到全国第一位茶院士陈宗懋先生的肯定,欣然为其题词:黄山白茶资源好,开发利用才是宝。

几年来,她先后培育出黄金芽、小雪芽等珍贵品种,引进迎霜、龙井、安吉白茶等多个优质品种。截至目前,曹月红已累计出圃良种茶苗2000万株以上,其中黄山白茶茶苗也超过600万株。为了帮助更多的茶农富起来,在县妇联、农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曹月红注册成立了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解决了当地20余人的就业问题,向农户提供名优茶苗200万余株,辐射带动璜田、长陔、街口等重点产茶区,成片发展白茶1500多亩,并成功申报“甘白香”品牌商标。为提高产品的包装档次,她又斥巨资聘请上海金荣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杭州鼎力制罐厂、黄山市新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专门设计制作了7套礼品盒包装,并在今年该县的农产品包装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曹月红又萌生了新的想法,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打造成生态化茶园、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教学研究与实践、新产品研发、茶乡风情体验游于一体,使之成为全市乃至皖南山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一大亮点,造福更多的歙县茶农。

黄山白茶是哪里的特产



黄山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山白茶是安徽黄山市歙县的特产。
黄山白茶,又名徽州白茶,产自黄山市歙县富_镇青山村凤凰湾,璜田乡蜈蚣岭村,天堂村一带。
徽州官方史料记载:
凤凰山在歙北,十五里,高三十仞,周十里,常有凤凰集于此,旧产茶,岁采制不过二三斤,熙宁中丘寺丞名之为“甘白香”
—宋淳熙《新安志》
“黄山白茶”又名“徽州白茶”,自宋代则有之,被宋徽宗乐道,成为贡茶而风靡一时。黄山白茶富含氨基酸、铁、锌、硒等营养元素,特别是氨基酸含量较高,高达9.2%,远超浙江安吉白茶,由于其酚氨比较低,故茶汤滋味极其鲜醇,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2008年以来,白茶市场行情年年看涨,销售价格节节攀升,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尤其是经过“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数年来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白茶生产已经初具规模,黄山甘白香白茶已小有名气,2009年“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参加“中茶杯”评比获得安徽省唯一一个特等奖,成为歙县县茶产业的一朵奇葩。
20世纪90年代初,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璜田乡茶农陆续在六联至蜈蚣岭海拔600米左右的高山茶园中发现多株原生状白茶树丛,1991年经县农业局胡武海高级农艺师与当地茶农的采样,研制出首批样品,并送到中国茶叶研究所检测,结果显示:黄山白茶氨基酸含量达8%以上,明显高于其它茶叶含量,同时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比值较低,故茶汤滋味极其鲜醇,时任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研究员品审后欣然写下“黄山白茶、天赐物种、叶白味鲜、最利康健”“黄山甘白香,徽州贡品茶”等赞词。
黄山白茶是采摘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原料,经摊放、杀青、做形、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
高档黄山白茶外形挺直舒展、色泽金黄透绿、匀润显毫,冲泡后花香高长,滋味鲜醇,回味甘甜,史书中所谓“甘白香”三字特点全部体现。同时汤色嫩绿明亮,叶底成朵,通体嫩白,似透明玉体。
2008年以来,黄山白茶在安徽省各级部门的重视关心和地方茶叶经纪能人的不断努力下,黄山白茶的选种、繁育、示范种植与规模化推广不断加快,品牌建设正在加强,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生产的“甘白香”牌黄山白茶2009年获“中茶杯”特等金奖。黄山白茶现已在上海、合肥、北京、苏州等城市拥有一定市场和知名度。黄山白茶作为茶产业的一朵奇葩将香飘到永远。
黄山白茶历史渊源
说到白茶,我们不能不提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虽然他是一个不理朝政社稷,搜刮民脂民膏,生活荒淫无度的昏君,但他却是一位少有的皇帝书法家和画家,更是一位对茶叶有独特嗜好和见解的茶痴,他所著的《大观茶论》是最好的注解,也是我们了解有关白茶发展读到最早的科学论著。“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之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我县白茶生产据宋淳熙年间(1174-1189)《新安志》记载“凤凰山在歙北尝有凤凰于此。旧产茶,岁产不过二、三斤,熙宁中(1068-1077年),丘寺丞名之为甘白香”史料佐证我县白茶生产应始于宋代。有人说,自北宋皇帝赵佶在记载了白茶之后,一直到明代的350年中就没有再发现过白茶。没有经过考证,只是姑妄听之。但是,我县重视和发展白茶应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时任茶叶干部胡武海先生(现已退休),在璜田乡蜈蚣岭村的崇山峻岭之中,偶然发现绿茶的变异种—白茶,经长期观察和反复研究,发现白茶与常茶不同,它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富含氨基酸、铁、锌、硒等营养元素,一般绿茶不能与之相比。该茶外形芽白如玉,叶薄如纸,冲泡后芽叶成朵,香气高爽,汤色清澈,嫩绿明亮,端杯入口,滋味鲜爽,满口甜香,实为茶中珍品。
三、黄山白茶发展现状
于是乎,胡武海先生便在蜈蚣岭村小范围无性繁殖、试种白茶,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和种种原因,白茶发展终没有形成市场和规模。直到上世纪末,白茶传承人曹月红女士(现为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法人代表),先在桂林镇练江牧场租地选育白茶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与繁育推广,后因开发区建设,又转战郑村镇三坑、黎民等村进行选种繁育,在县农业委、财政局、科技局、扶贫办,移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建立了自己的黄山白茶母本园、繁育基地和白茶生产基地,并于2009年注册成立了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黄山白茶产业化发展规模初显,希望的曙光就在眼前。
2009年,“甘白香”牌黄山白茶样品送到中国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8.0%,茶多酚含量8.0%,儿茶素含量10.4%,是同类茶叶酚氨比的佼佼者。此消息通过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一公布,立即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关注,我国首位茶叶院士陈宗懋先生欣然题词“甘白香
黄山白茶”;中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砷赞誉“黄山甘白香
徽州贡品茶”;安徽农业大学王镇桓教授称赞“黄山白茶天赐物种叶白味鲜最利康健”。2009年,“甘白香”黄山白茶首次参加全国第八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以总分94.05的高分力压群芳荣获特等奖。2009年,“甘白香”黄山白茶系列包装参加我县首次农产品包装大赛,产品设计和产品实物双双荣获一等奖。2009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黄山茶叶、名优农产品暨旅游博览会”上,“甘白香”黄山白茶卖出了每公斤11600元的天价。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黄山茶叶暨名优农产品博览会“上,“甘白香”黄山白茶被香港、广州茶商慧眼相中,以每公斤1.6万元的价格商定包销2011年所有的黄山白茶。
四、黄山白茶品质特点
何谓“白茶”,“甘白香”黄山白茶不是茶叶生产中按加工工艺划分六大茶类中的白茶,而是属于绿茶类的一种新品名茶。据有关资料报道,白茶是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叶绿素缺失而导致品种发生遗传变异体的一个新品种,是茶树中的特异性品种。白茶虽称白茶,仍属于绿茶类,因为它的鲜叶呈白色(在生长过程中一段时期是白色的),按照绿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白茶茶树的颜色明显较浅,神奇的是,茶树茶芽颜色会随着时令变化而发生改变,如清明前的嫩叶是灰白色的,而到了谷雨时,嫩叶会逐渐转绿直到全绿。而且,白茶的产茶期较短,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这样,白茶就更显得珍贵了。
白茶的形态特征是:春茶时幼嫩,芽叶为白色,当春茶成熟时,其叶由白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白色,而夏秋茶则是绿色。白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细秀,叶片莹薄,叶张玉白,色如玉霜,叶脉翠绿,光亮油润;冲泡后形似凤羽,茎翠叶碧;汤色鹅黄,清澈明亮;香气鲜爽馥郁,滋味鲜爽,回味甘甜。由于白茶品种珍稀,风格独特,品质极佳,民间谓之“端茶”,世人推崇,贵为珍品。我国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高度评价白茶,称白茶是“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普通绿茶不能与之相比”。
五、黄山白茶品系划分
黄山白茶(徽州白茶)从感官上和白化程度上看,我们通过观察有三个品系,“黄山1号”(暂定名),白化程度高,叶呈玉白色、莹薄;“黄山2号”(暂定名),白化程度次之,叶白莹薄,叶脉微绿;黄山“3”号(暂定名),白化程度低于黄山“2”号,其叶呈绿白色,莹薄。当然,白茶的白化程度还要视生长的周边环境,海拔的高度及管理水平,从比较的角度来看黄山白茶的白化程度高于同类产品,这与我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良品种密不可分。由于白茶是在低温下叶绿素缺失的遗传变异体,由于这种茶树代谢机能的特异性,低温时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但显著的提高了游离氨基酸的生成量,因此,早春白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一般均在6%以上,高者甚至达9%。这时其他一般绿茶品的含量只有2%—4%。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由20多种氨基酸所组成,其中茶氨基酸要占氨基酸总量的50%—60%。这种茶氨基酸是茶的特征性成分,到目前为止,其它动植物中均未发现。由于黄山“1”号白化程度高,内含物丰富,风格独特,品质极佳,实属珍稀品种。
六、黄山白茶发展目标
我县的白茶开发迟于安吉十多年,去年我与相关部门赴安吉进行考察学习,感触很深,感慨万千,论产茶历史,安吉不比我们长;论历史名茶,安吉不可与我们比;论自然条件,安吉不比我们好,论茶叶品质,安吉不比我们优,论白茶的发现,安吉没有我们早,而如今安吉白茶可谓是名扬天下,究其原因,我认为除浙江人有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和无风能起三分浪的拼搏精神外,与他们善于发现产品亮点,立即形成合力,坚持数年,持之以恒的发展,不屈不饶的奋斗密密不可分。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企业将重点在做好白茶品种选育和繁育基础上,加快基地建设;加快初制厂清洁化改扩建、引进自动化加工设备、新产品研发与包装;加大品牌宣传与推介、尽快提高甘白香黄山白茶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拼搏,将“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打造成集产(生态化茶园)、加(清洁化加工)、销(品牌化销售)、学(教学研究与实践)、研(新产品研发)、游(茶乡风情体验游)于一体,使之成为黄山市乃至皖南山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一大亮点,为重振全国第一产茶大县的雄风,造福更多的种茶人而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黄山白茶(徽州白茶)
安徽省歙县现辖行政区域28个乡镇,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
信息来源:歙县茶业网

品品香白茶庄园茶密码

月17-21日,品品香白茶以中国白茶引领者的身份,携全新品牌形象惊艳亮相厦门茶博会,以海上丝路之历史文化和福建山海之拼搏精神的强大品牌基因魅力,在一众展台中脱颖而出,吸引了上千客商的关注与驻足,用一杯毫香蜜韵的福鼎白茶征服了现场的客商。

2022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秋季)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厦门茶博会展览面积达7.5万平方米,设置参展位3800余个,创办于2010年的厦门茶博会在本届展会上规划了六大类茗茶、茶包装设计、雅致茶器具、茶空间配套、港澳台境外臻品等五大板块。吸引了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的国内近20个省份以及斯里兰卡、尼泊尔、泰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境内外茶产区的六大茶类知名品牌企业悉数登场,为与会者带来丰富的口感和体感体验。

?
展会现场,品品香白茶独有的“蜜韵黄”品牌颜色格外亮眼,除了慕名而来的茶客,不少客商被品品香简洁、现代化的展台布置所吸引。品品香白茶还特别将品品香的品牌基因图带到了茶博会现场,让在场茶友可以身临其境体会品品香的山海精神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拥有身临品品香白茶体验馆的亲身体验。

展会上最重要的莫过于参展的主角——品品香的福鼎白茶。依托东海之滨,北纬27度,东经120度的中国白茶黄金种植带,品品香为到场茶友准备了晒白金1441、花香白茶等茶品供茶友们品鉴。优质的产品才是品品香能够一直成为中国白茶引领者的原因,才是千万合作伙伴的信任之源,除此之外,高档的包装也可以为产品锦上添花。客商们一边在茶博会现场品鉴福鼎白茶,一边欣赏品品香文化底蕴十足的视觉设计和现代化、便捷化的包装风格,让现场的客商们反响热烈。

品品香在全国已有超过650多家门店,品品香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一道为传播白茶文化投入万分的精力,让福鼎白茶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近些年来直线提升,现在“喝白茶,品品香“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在场的不少客商咨询了品品香的招商合作形式,其中“统一文化、统一品牌、统一产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的五大统一标准化门店经营策略让客商们耳目一新。除此之外,茶艺师还讲述了品品香传承传统白茶制作工艺,自主研发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的创新,开拓了白茶行业的新局面以及品品香从福建山海文化和太姥大爱精神中汲取的“守护心中山海,美好千家万户”品牌精神的品牌升级过程,让客商们了解到品品香是一个有温度、有担当、有责任、有实力的龙头企业。

从海上丝绸之路到今天的品品香,福鼎世世代代茶人的不懈追求让一片叶子香飘四海,世界闻茗,品品香作为中国白茶引领者,肩负弘扬茶文化的光荣使命,从茶园到茶杯层层把关,从“太姥精神”到品品香“守护心中山海,美好千家万户”代代传承,让中国白茶走向世界,让中国茶世界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47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