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时候我赴湘西靖州苗族自治县,跟随当地一位好友到该县童家寨采风,中午在一家姓向的苗家憩息。女主人很热情,要我们坐在桌子边,称“请喝我们的果线茶。”说完立即一边燃灶烧水,一边拿出海碗放到了桌子上,每只海碗边搁置了一把长柄调羹。接着从小厨柜里捧出了一只硕大的瓷坛,从里面撮出一瓣瓣呈紫青色的玩艺,均匀地放置到两只海碗里。一会儿,灶上的水烧开了,女主人提着这壶水冲向海碗里,碗里的枯叶渐渐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瓣瓣枯叶慢慢地舒张开来了,接着变成了一只只小动物,有的像鸟儿,有的像鱼儿,这些“小动物”还在水中忽上忽下地“游弋”着。 目睹这神奇的变化,我的眼睛不停地眨巴着,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便把费解的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好友。善解人意的好友便摇头晃脑地开始为我释疑解惑:这叫作果线茶,是当地苗家人款待客人的佳品。这种果线茶的制作原料和方法独具一格,每到秋末,这里的苗家妇女就会忙碌起来,在自家的柚子树上采摘下一只只碧绿幽青的柚子,把这些柚子皮整块剥下,接下来凭着自己的神功绝技,用锋利的小刀将一瓣瓣柚子皮切成小片状,然后把这一小片片的柚子片进行艺术加工,将其镂雕成一尾尾栩栩如生的鱼儿、一只只呼之欲出的鸟雀等,并一一放置在竹篾盘里,端到阴凉通风处风干,风干后掺入少量的茶叶收藏到瓷坛里并密封。每当有贵客光临时,热情好客的她们便会撮出一些放入海碗中,沏入用柴火刚烧开的沸水。只需瞬间工夫,茶水便呈翡翠色,“鸟”呀“鱼”呀什么的开始“遨游”着,饮者先是欣赏,然后慢慢品饮,待茶喝光后,就用长柄调羹把这些“鱼”“鸟”吃下。好友说到这里,不无自豪骄傲地说:“这种果线茶乃是靖州一绝啊。” 听罢,我禁不住拍案称奇。再仔细瞅着海碗里的“鱼跃”“鸟飞”,是多么的赏心悦目啊,我真不忍心把它们喝下,但终究要入喉的。待茶的热气渐渐消散后,我才执起久搁在海碗边的这把长柄调羹,一匙一匙地慢条斯理品饮着,花费好长一阵时间,才恋恋不舍地将这香甜扑鼻的果线茶饮完,包括最后吃掉这些“鱼”“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52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麦茶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令人咂舌的信阳毛尖采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