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绵蚧[Cottonycushionscale]茶树害虫。学名:IceryapurchasiMaskell。同翅目,珠蚧科。分布于中国福建、四川、重庆、浙江等地。寄主有茶、柑橘、桃、杏、桑等百余种植物。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枝干和叶片上吸取汁液为害,在局部地块中发生严重。受害茶树叶色发黄,产量下降,甚至枝梢枯死。雌成虫体长5~7毫米,椭圆形,橘红色,背面披白色蜡粉,四周有淡黄色绵状蜡块及银白色细毛状蜡丝。卵囊长6-10毫米,上有纵脊16条。初孵若虫红色,腹末有3对长毛,足发达。在福建茶区年发生2~3代,发生2代时若虫孵化盛期分别在5月和8月。若虫营半固定生活,每次脱皮后换居一次。一般雄虫较少,雌成虫能孤雌生殖。主要天敌有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红环瓢虫、寄生菌等。防治方法参照"长白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52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橙瘿螨
下一篇: 周总理与茶的故事:功夫茶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