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闲人饮茶

茶百科 2023-11-24 14:04:20

闲人饮茶

《闲人饮茶》 唐黎标

闲人饮这个话题是从高士品茶图引起的。明朝大画家徐渭最会素描高士,他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静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徐渭是高士,他这一段话,有声有色,如诗如画,俨然就是高雅脱俗的高士品茶图。“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这是高士郑板桥的饮茶图,友人录以赠我,观其文,遥品其画其人,高标特立,清致绝尘,使人仰之。

高士品茶图好看,只是从来高士少而俗人多,俗人没有高士的人品才情,如果按图饮茶,那真是“东施效颦”,被人讥笑固然难免,说不定装腔作势一番之后,好水好茶也喝不出个好滋味,反倒要怪古人欺我呢。在这方面,我有一次亲身经历。大约1980年左右吧,日本的长崎和那霸市刚与福州结为友好城市,那霸市派了一个代表团,到福州表演茶道。日本茶道赫赫有名,谁不想去享受一番?在于山白塔寺,我们从10点钟排队,到12点半进了茶道表演室,大家都饿得眼花了,捧起眼前精美的茶盏,心中嘀咕:怎么茶的颜色像青菜汁?一饮而尽,生涩烧心,心中大呼上当:比起我们平日在办公室喝的茉莉花茶差得多呢!机关里一些老茶客也大摇其头:难喝难喝!现在想想,我们那次看茶道品茶道,大概就像刘姥姥在栊翠庵喝妙玉的老君眉茶嫌茶淡,日本人大多喝蒸青茶,我们自己不知倒嫌生涩。

我自品是一个喝闲茶的人。所谓闲茶,一是要人闲。我正是闲人,前些年,住丈母娘家,老人早起我也早起,老人早起做饭,我就泡茶喝。二是要心闲。喝茶之时要心无旁骛,尤其不能想到股市。有闲心,才能身闲意闲,一心一意品味每一泡茶,心事太重,即使是天天喝好茶,却也喝不了闲茶。当然,闲茶闲茶,有闲更要有茶,泡了上泡没下泡,整天盯着茶罐担心,也不叫喝闲茶。握者十几年,天天喝茶,但在这上面花费并不多。1斤好茶百八十元,茶好价不高,喝来心闲气定,兴高采烈。如果一定要追求千元万元1斤的,喝在口里,痛在心里,那也不是喝闲茶。

作家陆文夫50年代在小古董店花8毛钱买了一只旧鱼化龙紫砂壶,天天用这只壶泡一壶浓茶放在案头,写作间歇,喝上一口热茶,这把旧壶成了作家的忠实侍者。不想40年过去,有一天作家家里来了几位客人,是宜兴的制壶名家,他们发现作家日常用的这只壶竟是同光年间制壶名家俞国良的作品,而且这种壶烧制的成功率很低,这只壶保存完整,竟是紫砂传器中的上品。花8毛钱买了一件传世珍品,让作家高兴了好一阵,但又犯愁,今后还用不用这只壶饮茶呢?忠实的侍者一下成了碰不得的千金贵体,这样的事让作家又有些尴尬。我开始喝茶时,市面上紫砂壶价格炒得很热,台湾茶客讲究名家壶,手工壶,一件紫砂壶,几千元上万元很平常,如果是顾景洲、许秀裳这些制壶名家,一只壶要好几万,但买这样的壶,其实已不是为喝茶,而是炒富。这几年紫砂壶价格有所下降,有时二三十元也能买一只称心的壶,因此我的茶盘里有时会同时出现三、四只壶,遇到喜欢的茶友,送一只则宾主皆大欢喜。

“人情的碗”——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开宗明义赋予饮茶这样一个美好、充满诗意的评价。说起来,喝酒、饮茶都是朋友聚会、交融感情的盛宴,但喝酒难免亲密的斗争,善意的算计;饮茶则永远是宁静和蔼,两三知心朋友坐在一起,静静地看着面前那一盏橙黄明净、溢彩流光的茶汤,轻轻托起,香气如兰,徐徐入口,清醇甘润。此时神清气爽,一股无名的喜悦潺潺汩汩充盈胸襟。苏东坡诗:“从来佳茗似佳人”,讲的是品佳茗如对佳人,此言信然。但不知东坡先生是否领略过对佳人品佳茗的妙趣?有许多年了,我和两位佳人茶友,每周三都要在一起喝半天的茶,不论寒暑风雨无阻。三个人三个茶盏各不相同,是我在一个台湾茶商处订购的,每一个都是孤品,与众不同。放一片古琴,煮一盆毛豆,闲饮闲聊,胸中浊气尽消,更不知窗外炎凉喧闹。后来,一位佳人去了新加坡,来信来电话时,总是说想喝茶,我们周三喝茶时也都把她专用的那套茶盏放在一边,“对饮成三人”,聊慰相思。

“只有和美一起生活的人才能死得美丽”,冈仓天心叙述伟大的茶人利休的“临终茶仪式”,作为他《茶之书》的结尾。我只是一个喝闲茶的人,而且只是一知半解并不懂茶,更说不上由茶而入道。但天天喝闲茶,生活虽然简单,却过得很美气,不忮不求,悠然从容。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东坡居士如是说。

《锦江记忆》39:东大街上大茶馆

?(? 又名:成都茶馆谁最牛)

? ? ? ? 成都人喝茶自古有劲。据1935年的成都《新新新闻》报统计,当时的成都有516条街巷,有茶馆599家,而如今,仅市区内,大型茶馆就多达5000多家。无疑,成都堪称中国的“茶馆之都”,喝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雷打不动的“大事”,那么,成都旧时最著名的茶馆有哪些呢?

? ? ? ? 成都最古老的“茶馆”,是下东大街侧的大慈寺禅茶堂,早在一千二百年前的唐代就已经有了。史学家范文澜在其《中国通史》中说:茶作饮料,唐时自江南传到北方,逐渐流行。据《封氏闻见记》说,唐玄宗时期,泰山有一个大兴禅教,学禅首先要夜里不睡眠,因此禅徒都煮茶驱睡。后来俗人也竞相仿效,遂成风俗。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出卖,行人付钱即可得饮,极为方便。成都不是江南,也不是“北方”,成都的禅和茶是由一位叫无相禅师的“洋和尚”普及开来的。他嗜茶如命,将茶叶视为灵芝一般的仙草,还写了首《茶偈》:“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静虑成虚识,明心照会台。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 ? ? ? 大慈寺的禅茶堂设有茶鼓,配有接待客人的“茶头”,对寺院内部则按不同的礼仪举办各种不同的茶会。平时方丈议事请僧众吃茶,称为“普茶”;供奉佛祖、菩萨、祖师时要献“奠茶”;结夏时要按照僧人戒腊先后饮“戒腊茶”;在一年一度的“大请职”期间,大和尚要请寺内的一些和尚行“鸣鼓讲茶礼”,这是一场严格而高雅庄重的茶道礼仪,共有12道程序,首先要敲击茶鼓,然后“静禅心”,“入禅堂”,“焚香祈愿”,“圣水涤凡”,“佛祖拈花”,“菩萨入狱”,“漫天法雨”,“圣僧点化”,“普度众生”,“禅茶一味”,“即心即佛”,“畅叙禅机”。

? ? ? ? 大慈寺的“茶头”,相当于市井茶馆的“茶博士”,专门接待俗家游客和信众居士,这些人饮茶就简便得多,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民国时期很多绅士都喜欢到大慈寺喝茶,据说特别醒脑提神。现在也有很多人爱到大慈寺喝茶。

? ? ? ? 20世纪初,成都名气最大、最热闹的茶园是悦来园。此园既是茶园,也是戏园,是川剧艺人和戏迷们的聚集之所,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戏圣”康芷林和杨素兰、唐广体等人将“太洪班”、“苏玉班”、“翠红班”、“长乐班”、“升平堂”、“采和班”等戏班子联合起来组成“三庆会”,会址便设在悦来园,使这里成为成都乃至全川的川剧艺术中心。郭沫若在其《反正前后》一文中写道:“成都最首出的新式茶园,名悦来茶园,是采取官商合办的有限公司制度,那儿唱的川剧是所谓‘改良’川戏,自行召集了一批孩子来教练,很有些像日本的帝国剧场。”

? ? ? ? 悦来园既然是唱戏的地方,为啥又不叫戏园而称茶园呢?原来在这儿看戏是备有茶水的,可以一边饮茶,一边看戏。茶园坐北向南,正前方是舞台,左右两边和后面都有楼座,称为“楼厢”,专为女宾而设,座位前面还挂有竹帘,称为“垂帘看戏”。楼下是堂厢,安放着方桌和长板凳,每张桌子坐6个人,向着戏台的一方不坐人,以免影响后面的观众看戏。每个观众的桌面上都有一碗盖碗茶,厢房中有穿来穿去的小商贩,胸前挂个木匣子,里面装着瓜子、花生、香烟、糖果,向观众兜售。剧场的屋梁上又安了8排蒲扇,每排4把扇子,吊在空中,通过滑轮用人力拉动,1个人可以拉两排,全场4个人拉,使得满场凉风习习,堂倌(又叫茶博士)又时常提着茶壶给大家掺茶,有时又将热气腾腾的洗脸帕抛向空中飞旋着送到茶客身前擦脸,人们在这里边饮边看边吃边乘凉边擦脸,还可以吞云吐雾抽纸烟(也可以抽水烟和叶子烟),真是玩不尽的格(玩格即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享不完的福!怪才刘师亮曾有《竹枝词》专述其事:

? ? ? ? 悦来茶园亦戏园,密锣紧鼓闹翻天。

? ? ? ? 喝茶看戏嗑瓜子,个个都是小神仙!

? ? ? ? 后来,厢房内的方桌长板凳改为长排木椅,观众对号入座,仍然要供应茶水,放茶碗的地方在木椅的背面,椅边有块固定的木板,挂个小铁丝网,将茶碗换成茶盅,放进铁丝网中,照样可以边饮边看。在民国时期像悦来茶园这种将饮茶和看戏融于一体的休闲场所,还有忠烈祠北街的“可园”、少城公园内的“万春茶园”、总府街的“群仙茶园”等,如果加上表演扬琴、清音、大鼓、相书、相声的“安澜茶园”、“芙蓉亭茶园”、“泗春茶园”、“协记茶社”、“益智茶楼”、“包馆驿茶园”等,林林总总,共有好几十家,但最红火、最热闹、规模最大、名气最大的还是要数悦来茶园。

? ? ? ? 抗战时期,华华茶厅是全成都乃至全四川最大的茶馆,设在城守东大街,辟有三厅四院,1000多个茶座,单是职工就有60多人,可见其规模之大。

? ? ? ? 茶厅老板名叫廖文长,是成都商会茶业同业公会理事长。他看到抗战使很多“下江人”(江苏、浙江、上海、南京等长江下游人的统称)拥入大后方,内中有很多商人,便开了这么一座“新式”茶馆。所谓“新式”,是用电灯代替了煤气灯,电风扇代替了用人拉的蒲扇,茶厅内安有留声机,咿咿呀呀地播放着百代唱片公司录制的戏剧和歌曲。跑堂的堂倌也不穿围腰,不戴瓜皮小帽了,而是一律的白帽子和白衣白裤,穿得笔挺,满身“洋”气,很有点上海滩和江浙一带的“文明”色彩。由于廖文长是成都商会的头面人物,所以到这里饮茶的大多是工商界人士,他们在这里互通信息,洽谈业务,了解行情,捕捉商机,好些大生意都是在这里做成的。因此,这里一天到晚人流如潮,1000多个茶座座无虚席。

? ? ? ? 廖文长另外还开了家名为“华华茶号”的茶叶店,专门经营邛崃县和大邑县的茶叶。他的茶厅也是用的这种茶,每年春茶下树他就大量购进,用自家的祖传秘法自烘自窨,茶味特别香醇,这也是华华茶厅生意特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 ? ? ? 这是一个清宫太监开的茶馆。店主姓袁,名德清,早年在宫中服杂役,宣统皇帝被驱赶出宫之后,他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流落到了成都,在一位满族旗人的帮助下开了个小茶馆,但最初的时候生意清淡,一天最多只能卖十来碗茶。

? ? ? ? 什么原因呢?原来成都的茶馆是在无形中分了类别的,大致说来有三种:第一种是袍哥类,旧社会的大量成都人都是参加了袍哥组织的,各种“码头”、“公口”、“会社”多如牛毛,而这些机构的活动场所大多设在茶馆里,并且很多茶馆就是袍哥中的头面人物开的。袁德清是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参加袍哥没有资格,哪个兄弟伙会去光顾他呢?第二种是商会类,为生意人的活动场所,如安乐寺茶社,就是粮油业同行的聚会之所;春熙路的饮涛茶园,是“金银帮”的聚会之所;纱布业则在东大街的闲居茶社;米贩子则到南门的火巷子茶馆;贩卖鸦片枪支的则在商业场内的品香茶馆……袁德清不是生意人,又初来乍到,门头都摸不到,自然就门可罗雀了。第三种是休闲类,旧时的成都是个消费城市,生活节奏缓慢,很多闲人百无聊奈,便以饮茶消磨时光。但是就在家中饮茶不好吗?何必要到茶馆去呢?这是因为只有到了茶馆里才有那种消闲解闷的氛围,可以同熟人聊天、下棋、打牌、听评书、扬琴、金钱板,最“资格”(档次高)的还可以到悦来茶园看戏,而德清茶社冷冷清清,一样都没有,茶客到了那里连熟人都没有几个,还不如就在家中喝闷茶。

? ? ? ? 怎样才能打开局面呢?袁德清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忽然灵机一动,决定在烹茶的茶水上大做文章。

? ? ? ? 俗话说“茶好不如水好”,好茶必须有好水才算上品,如果“蒙山顶上茶”没有“扬子江中水”,将会逊色不少。什么样的水沏茶最好呢?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泉水为上,河水次之,井水为下。成都是平原,没有山泉水,井水倒是丰富,又为茶之所忌,各个茶馆便请人用胶轮板车载着大木桶到城南的锦江江心取水,并在门口吊个小灯笼,上写“河水香茶”来显示自己的茶馆茶好水也好。河水烹茶固然比井水好喝,但袁德清总觉得有股烟火味,没有宫廷中的水质爽口,差别在哪里呢?猛然之间他想到了乾隆皇帝的“洗水”之法:相传乾隆帝制了一个银斗,用来衡量普天之下各江河泉湖的水质,哪里的水最轻,哪里的水就最好,分之为上中下三等。权衡后的结果,以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水为第一,扬子江的江心水为第二,惠泉第三,虎跑泉第四。于是便将玉泉之水取为宫中用水,以大瓮贮之备用。但是放久了水质要变,他便令人将其他的泉水或湖水倒入瓮中,使劲地搅拌,然后让其澄清,其他的水质量更重,便沉到下面去了,玉泉水最轻,便会浮在上面,更加的清澈,这就叫“以水洗水”,一直沿袭到清代末期,清宫中的所用之水都是由此而来,所以分外醇正。袁德清由此受到启发,便将成都的江水与井水取来分别称量,河水果然更轻,再将二水混合搅动沉淀,用浮在上面的水来烹茶,果然品质大变,并且两水相合还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微妙反应,饮之非常清纯爽口,茶客们无不称绝叫好,生意马上便兴旺起来了。可惜没有兴旺几年,袁德清因病身亡,他的德清茶社也随之消失了。

? ? ? ? 这是又一个在水质上做文章的茶馆,老板姓银,资中人,讨了个媳妇,是成都安顺桥袍哥大爷姚新党的千金。他父亲和叔父是在资中开茶馆的,凭借丈人家的势力,便来到成都开了一家。银记茶馆有两大特色,一是水质清,二是茶具精。银记用的水自然是锦江中的江心水,但是经过了四口沙缸的层层过滤,使之纯之又纯,净之又净。他的沙缸放在天井里,上下四层,缸子中放入半缸鹅卵石,鹅卵石上铺河沙,河沙面上再铺一层棕树皮,江水从缸口倒下去,缸下有个小孔,插了根竹管,水从竹管流入石阶下的第二个水缸。第二个水缸的底部放了七个拳头大小的七棱八窍、周身都是洞洞眼眼的麻子“鹅卵石”,然后又放三十来个核桃大小的“小麻子石”,麻石上面铺以河沙、棕树皮,水流入第三口沙缸。第三口沙缸的底部放的是厚约一尺的“小麻子”鹅卵石,石头上放一层用青冈木树烧制而成的木冈炭,木冈炭上又放一层炭精(炭精是资中特有的一种矿物质,可以用来雕佛像、佛珠,制作烟斗,烟斗不生烟油,有“清火”的“药性”,颇为名贵)。然后,又在炭精上面铺河沙和棕树皮,水流入第四口水缸。他的河沙也是有讲究的,用的是沱江离资中城十余里的洞子口、乌龟滩一带的又白又粗的白眼沙,据说别处的河沙都不行。就这样,他用的水像涓涓泉水一般注入下面的大石缸中,其清纯程度可想而知。这种水在石缸里哪怕放上三五个月都不会发臭,还会长青苔、养鱼,是“活水”!

? ? ? ? 银记茶馆使用的茶具也很讲究:它用的是紫铜炊壶,茶炉周围绝对不能沾染油腥、汗水;茶碗也很陈旧,有的碗还有缺口或裂纹,很是难看,但内行就知道,这些茶碗大多是清代的瓷器,有的还是明代的。这些东西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岁月,火气全消,用来盛茶,并且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水质冲泡出来的茶,自然别有一番只有老茶客才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绝佳美味。

? ? ? (下篇:《上东大街<西方日报>》)

关于喝茶的祝福诗句

1.茶叶祝福语 1、人生就像茶几,充满杯具,如果放上一把牙刷,就会变成洗具,所以别老盯着杯具,要去找属于你的那把牙刷!

2、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躺在树荫下,泡一壶清茶。抱着自己喜欢的书慢慢品味这美好的生活。

3、人生是饮一杯茶。青年饮茶的第一遍青涩稚嫩品不出其中味;中年饮第二遍丰富醇厚有太多故事;老年饮第三遍清澈明白清香幽远回味无尽。

4、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5、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双强。

6、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7、冬天泡一杯淡茶坐在院子里细细品味。温暖的阳光轻轻地射在大地上坐一会儿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8、金钱对于人生来说固然重要,但是亲情更重要。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就算粗茶淡饭,也是其乐融融。

9、喝茶能增进人们的感情,我和同学们,每每倒一盅子茶,慢慢品,随饮随倒边品边聊。

10、人生就像一杯茶,苦…也只会是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因为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11、递一杯热茶给家人温暖,献一个拥抱给朋友力量,织一片幻想给人生追求,留一丝微风给夏日清凉,送一条短信给自己祝福,新的一周祝您日日鸿运当头照。

12、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

13、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14、一个人一杯茶一瓶酒一碟菜两个人两只笔两张纸两壶酒三个人三种品三智慧三下巴。

15、大抵,茶的妙处,抑或可以从中品出一种人生的滋味!

16、冬天泡一杯淡茶,坐在院子里细细品味。温暖的阳光轻轻地射在大地上,坐一会儿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17、遇茶既是缘再差也要尊重。品茶求滋味再少也要知足。茶需遇好水再好也求地利人和。

18、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19、童年如一颗大树,挂满了美丽的记忆;童年如一本日记,写满了回忆中的快乐,伤心,眼泪;童年如一杯浓浓的茶,那么让人回味。美丽的童年将作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页。

20、经由滚烫的沸水经由忙乱的沉浮尝一口这茶真苦真涩如同创业的艰辛;奉献了青春的美丽奉献了生命的精华品一口这茶真香真醇。

2.我送朋友一个茶杯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3.茶的祝福语 茶的祝福语:

1、武夷茗馥,正山一堂,新年贺喜,春风朝阳。

2、盛世中华幸福长,弘扬和谐正能量;做人心怀真善美,品茶首选正山堂!

3、喝正山堂茶,品滋味人生;猴年新春到,博友无限情;祝福幸运多,好人有好梦。

4、灵猴献瑞正山堂,盛世茗香武夷韵。

5、祝2016事业顺,心情顺,身体顺,家庭顺,财源顺,茶缘顺——六六大顺。

6、新年好运排队,身体不会太累;朋友经常聚会,正山堂茶养胃;生活阳光明媚,猫咪那样酣睡;南非阳光晒背,盖茨美元消费。

7、喝茶哪家强,我爱正山堂。

8、红动新春,细品正山堂香茗;茶酬知己,再续四百年传奇!

9、新年愿望:雾霾少来一点,空气多清新一点;健康茶多喝一点,垃圾食品少吃一点;生活可以多彩一点,心灵还是要纯净一点。

10、红韵中华茶馨香,知己举杯正山堂。新春“饮”誉正能量,幸福生活万年长!

11、金羊辞旧瑞雪归,灵猴迎春报春来。留住我们一起品茗快乐的时光,展望丙申灵猴开春那一缕茶香,是你正山堂茶叶给我们快乐的回忆,来吧,茶友们快乐分享着!

12、好友千里寄相思,正山好茶筹知己。

13、好东西,我爱你,因为你穿越我心灵的旷野,如同阳光穿透水晶般容易。我的傻气,我的弱点,在你的目光中几乎不存在。在我心中的堆放着许多许多石头的地方,却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

14、酒逢知己,相逢一笑千杯少;茶迎贵宾,把盏言欢百恨消。

4.形容茶香四溢的唯美句子有哪些 1、嫩嫩的茶叶,含在嘴里苦了舌头,泡在壶里忘了绽放,只有飘浮在碗里,花了眼,香了鼻,甘了心…

2、温水沏茶,茶叶似枯木静浮水面,鲜有茶香;沸水泡茶,茶叶似入水活鱼,上下翻腾,几经沉浮,最后抵达壶底归于平静,此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芸芸众生若茶叶,如无艰难磨砺,风雨洗礼,经受岁月浮沉,怎能散发出生命的芬芳?

3、往事如同储藏已久的茶叶一样,沸水轻轻一烫,那陈年的悲欢喜乐就顺着香味飘散在整个身体里面,小小地抿一口,不是酒也让人醉了,留香长久不散,足以让你回味百年。

4、人生就是一杯浓茶,端起杯来,有轮旭日,有弯新月,有满天的星星就浸泡在茶里呢!抿一口,咂咂嘴儿,满口的太阳味儿、月亮味儿、星星味儿!

5、品茶有讲究,一杯茶分三口,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毛峰的鲜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鲜甜,云雾的香馨醇厚,龙井的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

5.白居易饮茶诗句 1、萧员外寄新蜀茶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四川多高山密林,雨水充沛,茶叶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此,四川多产名茶、好茶。萧员外寄来蜀产新茶,白居易烹煎品尝,把持玩赏,十分高兴,特作此诗以表谢意。

2、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中。从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熟悉。琴里知道只有渌水,茶中朋友是蒙山。穷通行为常相伴,难道我现在没有来往?

3、食后

田家无所有,晚食遂为常。

菜剪三秋绿,飧炊百日黄。

胡麻山麨样,楚豆野麋方。

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浆。

葛花消酒毒,萸蒂发羹香。

鼓腹聊乘兴,宁知逢世昌。

诗人描绘的是一个寻常午睡醒后饮茶而产生的感想,本来,这算不上专门写茶的诗,它更多的是阐明作者的一种闲适心态,但或许正是睡醒后的那两瓯茶,让作者产生了灵感,做出了这种极富人生哲理的感叹。

4、新居早春二首(之二):

地润东风暖,闲行踏草芽。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

溜滴檐冰尽,尘浮隙日斜。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

这首诗写作者于早春搬新居时,以茶待客的情形。先写气候景物:春回人间、檐冰化尽、草芽初露、篁竹可移、浮尘敝日;次写以茶宴客:尚未完全迁入新居,邻居是谁还不知道,客人就来祝贺,只好留客一起品茶。迁居未毕,诸事未备,主人却有佳茗待客,足见茶在诗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亦足见以茶待客已成一时之尚。

5、曲生访宿

西斋寂已暮,叩门声樀樀。知是君宿来,自拂尘埃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厨灯斜影出,檐雨馀声滴。不是爱闲人,肯来同此夕。

日暮斋寂,叩门声起,主人知道是熟人曲君来访夜宿,便亲自打扫床席,叫人烹茶、拾果、煮饭待客;客人来访,贫静似僧居的主人虽无他物但有茗茶,可见茶在中唐之用已十分普遍,饮茶待客亦成习俗。

6、《闲眠》

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

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

斜卧暖床,终日太阳覆身,何等舒爽,真有“一觉闲眠百病销”的感觉。因为贪睡,诗人饭量大减,一日只吃一餐;而茶却不可缺少,一天须喝两大碗。有茶喝,能闲眠,诗人心满意足,“更无所要到明朝”。闲眠、饮茶皆有益于养生,白居易对此深有体会。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6.茶叶祝福语 1、人生就像茶几,充满杯具,如果放上一把牙刷,就会变成洗具,所以别老盯着杯具,要去找属于你的那把牙刷!2、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躺在树荫下,泡一壶清茶。

抱着自己喜欢的书慢慢品味这美好的生活。3、人生是饮一杯茶。

青年饮茶的第一遍青涩稚嫩品不出其中味;中年饮第二遍丰富醇厚有太多故事;老年饮第三遍清澈明白清香幽远回味无尽。4、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5、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双强。 6、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7、冬天泡一杯淡茶坐在院子里细细品味。温暖的阳光轻轻地射在大地上坐一会儿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8、金钱对于人生来说固然重要,但是亲情更重要。

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就算粗茶淡饭,也是其乐融融。9、喝茶能增进人们的感情,我和同学们,每每倒一盅子茶,慢慢品,随饮随倒边品边聊。

10、人生就像一杯茶,苦…也只会是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因为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11、递一杯热茶给家人温暖,献一个拥抱给朋友力量,织一片幻想给人生追求,留一丝微风给夏日清凉,送一条短信给自己祝福,新的一周祝您日日鸿运当头照。12、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

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13、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14、一个人一杯茶一瓶酒一碟菜两个人两只笔两张纸两壶酒三个人三种品三智慧三下巴。15、大抵,茶的妙处,抑或可以从中品出一种人生的滋味!16、冬天泡一杯淡茶,坐在院子里细细品味。

温暖的阳光轻轻地射在大地上,坐一会儿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17、遇茶既是缘再差也要尊重。品茶求滋味再少也要知足。

茶需遇好水再好也求地利人和。18、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19、童年如一颗大树,挂满了美丽的记忆;童年如一本日记,写满了回忆中的快乐,伤心,眼泪;童年如一杯浓浓的茶,那么让人回味。美丽的童年将作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页。

20、经由滚烫的沸水经由忙乱的沉浮尝一口这茶真苦真涩如同创业的艰辛;奉献了青春的美丽奉献了生命的精华品一口这茶真香真醇。

关于喝茶与桃花的诗句

1.关于“饮茶”的诗句有哪些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1、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解释

第一句讲得是一个人很孤寂,独自一人坐在山上的小房子里等待月亮升起,自己的知心朋书友来了,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有一杯清茶奉上。可以表现一个人品行高尚、寂寞、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二句讲的是,书上得到的书本知识始终还是抽象的,只有亲自去实践一番才能够真正的体会,比如说看一百遍字帖不如亲自临摹一回。

2、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解释

新茶,即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

3、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原句是即景(四首)其一 长眉短眉柳叶,深色浅色桃花。小桥小店沽酒,新火新烟煮茶。抛开背景来说,就是一个人看到的柳叶桃花,到酒和煮茶的事

4、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喜迎收获的甜蜜,享受生活的安逸。

2.关于饮茶的诗句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3.关于花和茶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4.关于桃花的诗句古诗大全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桃花溪

作者: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

作者:元稹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作者: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望采纳,谢谢。

5.独自赏花饮茶的句子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赏花归去》

去年赏花时

幽花却来迟

又是赏花季

花去人不知

人生最无奈的是赏花的人在,赏花的心却已麻木。

众人赏花余赏松,一绿莫若百花红;

香消色尽人离散,独对老松闲听风。

某一天你我暮年,静坐庭前,赏花落,笑谈浮生流年。

今夕隔世百年一眠,相携而过,才知姹紫嫣红早已看遍。

你们就三五成群愉快的踏春赏花吧,我得躲避春天的象征(或桃花,或樱花,或迎春花),享受一个人孤独的花粉过敏且不能接近春天赏花的全过程。

6.有关桃花的诗句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作者: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作者: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作者: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桃花

作者: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晚桃花

作者: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桃夭

作者: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7.关于菊花和桃花的古诗 桃花

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齐己《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苏轼《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菊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8.有关桃花的桃花的诗句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游湖—---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9.关于桃花的诗句 原发布者:xiejingtongxin

关于桃花的优美诗词(比较全面的收集)【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咏桃】——沈约风来吹叶动,风去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减当春泪,能断思人肠。【咏初桃】——萧纲初桃丽新采,照地吐其芳。枝间留紫燕,叶里发轻香。飞花入露井,交干拂华堂。若映窗前柳,悬疑红粉装。【咏桃】——李峤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望人家桃李花】——贺知章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千年万岁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古风】——李白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晚桃】——刘长卿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题桃树】——杜甫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高秋总馈贫人实,来岁还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57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