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藏族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小小茶农 2023-11-24 15:46:53

藏族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藏族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我国藏族所居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历史上素不产。⑴所需之茶主要通过毗邻之地供给。藏语三大方言对许多东西的称呼发音不同,但对茶则一律呼为“槚”。《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舛也;啜苦咽甘,茶也”。可见藏语是借用了汉语对茶的古称。

茶正式传入西藏,是在吐着时期,盛唐的丰富物质文化成果,不能不对吐着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因文成、金城两公主先后和亲吐蕃的直接推动,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致使吐蕃出现“渐慕华风”的社会风气。茶文化作为中原的一种物质文化成果在这种交流中被传入吐蕃社会便十分自然。

据藏族史籍记载,茶是在松赞干布之曾孙都松莽布支在位时(676一704)传人吐蕃 的。当时作为一种保健药物而受到赞普的喜爱。⑵唐李肇《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⑶其中,寿州、舒州在皖,顾诸在浙,蕲门在鄂,昌明在蜀,※※湖在湘。赞普虽拥有中原最名贵的茶、但都不晓其烹饮之法,可见当时在吐蕃社会中饮茶之习尚不普遍。关于这点,我们还可在敦煌、新疆出土的吐蕃时期的文献资料中得到佐证:在大量写卷、木简中,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资是青稞、小麦、米、酒、牛、羊、皮张等,唯独不见有关茶的记载。由此我们也可以推知,至少9世纪初以前,吐蕃人还没有形成饮茶的社会生活习惯。茶这时虽已输入吐蕃,但还属珍稀物品。

历史证明:一种社会生活习惯和一种民族习俗的形成,总是离不开其所处环境的物质条件以及人们对这种习惯、习俗的共同需要,对于维系人生存的饮食而言,尤其如此。吐蕃不产茶,要靠内地供应,在没有形成可靠的、经常的贸易渠道之前,藏区的茶不可能得到可靠的供给;在社会上自然不可能形成饮茶的风气和习惯。综观唐蕃关系史,在初唐至中唐的约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虽有发展,但又经常受到战争的破坏,致使双方的联系受到很大的制约,内地的茶尚不具备大量输入藏区的客观条件,从而使藏区社会缺乏形成饮茶之习的物质基础。

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是什么?

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有历史记载的茶文化发展情况始于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已经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

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能,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价值为人们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发展:

在汉代人们开始逐渐形成一条规范而复杂的饮茶流程。汉代人喝茶,先把茶做成类似于普洱茶饼的饼状,然后将茶饼放在火上烤脆。紧接着将茶饼在陶器里边捣碎。最后充入沸水,加上葱姜等调味品。这一独特的喝茶习俗一直沿用到唐朝。

到了唐朝时期中国的茶文化开始走向兴盛。唐朝陆羽所著《茶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加之此时佛教、禅茶一味价值观的盛行也加速了茶文化的繁荣。

宋朝是一个中国茶文化发展集大成的时代,也是这个时代另外一种茶——茶膏也逐渐在皇家盛行。茶膏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了宋朝茶膏成为了皇家贡品,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里甚至还详细记述了茶膏的制作方法。茶膏用水直接冲服的喝茶方式也比宋代其它茶叶简单了很多。

到了明朝由于发酵工艺的发明,人们开始喝上红茶、黑茶,茶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清朝茶楼开始广泛兴起,茶开始真正成为了一种“国民饮品”。清朝雍正时期雍正皇帝专设御茶房用玉山泉水和梨花木为碳经过72天186道工序制作茶膏,为茶文化的繁盛添上了秀丽的一笔。

中国茶文化的知识

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精神(茶道精神)

当代中国茶思想或由于立场不同,或由于诉求对象互异,或由于理念差别,故旨趣相差甚远,兹枚举四家略作说明中国的茶道精神: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中华民国茶艺协会『清、敬、怡、真』。

茶的历史起源与文化是什么?

茶在历史上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和有效利用茶的国家,中国茶文化是在隋朝末期唐朝初期开始逐渐形成的,在当时,人们对茶和水的选择、烹饪方式和饮茶的环境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氛围庄重、环境雅致同时礼节严格的茶文化。

隋唐时期,随着饮茶的兴盛,使得茶叶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开始高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茶,饮茶方式也逐渐丰富了起来。

在唐朝中期大约公元780年时,唐朝的陆羽著成了《茶经》一书,书中详细的阐述了茶学、茶艺和茶道思想,为后世茶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发展

1、魏晋

茶,发乎于神农氏,但是在秦时代,茶更多的只是王公贵族的专属。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盛行,饮茶逐渐在佛家中流行起来。但由于当时战争不断,在生存这个大问题面前,人们没有太多功夫去研究茶叶。

2、唐朝

唐朝国泰民安,茶叶慢慢走向了社会大众,以陆羽为主的一些文人骚客开始深入研究其茶叶,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茶道”,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内容多样、内涵丰富的茶文化,在唐朝时期初步形成了。

3、宋朝

茶文化在宋朝发展到了一个高潮,民间出现了专业的品茶社团,宫廷里也设立了专门的茶事机关,民间更是斗茶风起。日本盛行的茶道,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传播过去的。可惜在宋朝之后,茶文化开始衰落,依然没有盛唐、南宋时期的鼎盛状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57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