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仅仅在中国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在过外茶一样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来说说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他们或许是受中国影响最深的国家了,在古代他们的文化制度都受中国的影响,他们不断的吸收中国的优秀文化茶文化也就传到这两个国家。
日本受中国茶文化影响较早的国家,最早大概是在唐朝的时候,至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随后南宋的“抹茶” 被镰仓时代的荣西禅师传入日本;到了明代的“煎茶” 是江户初期的隐元禅师传入日本的。日本茶道在战国时代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是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大力提倡分不开的。茶传入日本后形成了一些具有日本特色的茶文化,如他们的有乐茶碗属于大井户茶碗类,因织田信长之弟有乐斋持有而得名。被誉为有女性的曲线美的茶碗,使用了含有铁成分的枇杷色釉药。
茶文化在韩国也曾兴盛一时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宋元时期,全面学习中国茶文化的韩国茶文化,以韩国“茶礼”为中心,普遍流传中国宋元时期的“点茶”。约在我国元代中叶后,中华茶文化进一步为韩国理解并接受,而众多“茶房”、“茶店”、茶食、茶席也更为时兴、普及。茶文化在韩国不断发展中形成了比较繁琐的礼节主要的有以下四种即有“末茶法”、“饼茶法”、“钱茶法”、“叶茶法”。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交流茶也因此传入了欧洲大陆,英国是受茶影响较大的国家,说起英国人与茶的亲密关系,有无数的事实为佐证一首英国民谣这样唱到:“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在英国茶叶是身份的象征,茶盒被锁起来,钥匙由女主人保管,只有在宴会待客时才能饮用。即使是客人喝剩的茶渣,女仆们偷着拿到街市去卖,还能换回外快。直到18世纪英国在印度发现大片茶园,英国的茶叶才开始普及到每个民众。“下午茶”就是英国的一大特色。
俄过在历史上茶文化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俄国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这一过程没有西欧国家的介人。但是茶叶要从遥远的中国运到俄过时相当的艰难,因此在俄国喝茶曾经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如当时的马卡里叶夫,如今的下诺夫哥罗德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始盛行。
纵观历史国外每一个饮茶国家的茶文化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而当在国外饮茶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在了茶的国度,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茶文化,我们也应该努力发扬我们的茶文化,不能让它没落在历史中。
德国的绝大多数茶叶都是来自于印度、中国,绝大多数的绿茶是来自中国。近2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德国最主要的茶叶供应商,但是去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是因为食品安全方面的规则,包括化学残留问题,造成了中国绿茶出口量下降。
中国出口到德国的产品接受的检查比其他国家多,来自中国的每10个产品中会有1份产品要接受包括杀虫剂和其他农药残留的合规检查。
图片
澳大利亚从中国进口茶叶,拼配后再出口到新加坡和香港。即使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更便宜,但新、港的客户还是希望在澳大利亚拼配生产,然后购买。因为人们担心中国茶的农药残留。即便知道中国的茶叶质量很好,但是他们仍然有这样的担忧。
图片
欧洲人也颇爱喝茶。只是他们的茶具多以玻璃和瓷为主,喜欢红茶和水果茶。
图片
德国的“花果茶”
德国也产花茶。但他们的原料不是我国的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熏制过的茶叶。他们所谓的“花茶”,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做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其实称为“花果茶”更为恰当。中国花茶,讲花味之远香;德国花茶,求花瓣之真实;德国之花茶,须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涩酸味。
图片
英国的“下午茶”
英国人专用下午茶分为大吉岭与伯爵茶、锡兰茶等几种。一般都是直接冲泡茶叶,再用茶漏过滤掉茶渣才能倒入杯中饮用。透明的玻璃茶壶,当热水倾注而下,可以看到在水中慢慢蕴开的茶叶尖。
图片
印度的“萨马拉茶”
印度人喝茶,先在锅里煮上红茶叶,然后加入牛奶和糖,之后再加入姜和小豆蔻,就是“萨马拉茶”。印度人的传统饮茶方式也很特别,他们会先把茶倒在盘子里,然后用舌头去舔饮。
图片
日本的“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图片
俄罗斯的“茶饮料”
俄罗斯人常喝红茶,他们习惯先在茶壶里泡上浓浓的一大壶,要喝时,倒出少许在茶杯里,冲上开水,根据个人习惯,灵活地调浓或淡。当有客人来时,把茶壶里的浓茶一倒,冲上开水,在往里面加入蜂蜜或果酱,就变成了可口的茶饮料。
茶在国外的流行相对较晚。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在清朝末年,茶大量的对外出口。为中国的国库堆砌了不少银两。
英国人钟爱红茶,下午茶已成为一种习惯。18世纪初的英国几乎没有人喝茶,可到了18世纪末几乎全国上下人人皆在饮茶,无论贫富贵贱几乎每人每天都可以喝上一两杯茶,有人在1757年注意到,“夏日里,经常可以在里奇蒙的某个胡同看到乞丐端着杯子在喝茶,修路工人在喝茶,赶灰渣车的车夫在喝茶,还可以看到晒干草的工人在买茶。”下午茶几乎是英国民众的“必修课”。一到下午3点钟,很多办公室都大门紧闭,挂上小牌子:“Teatime”。此时,即使你有天大的事,也得等喝完下午茶再说,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英国的下午茶起源于1840年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达观贵族纷纷醉心精致的生活品位,特别是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便百无聊赖,因为距离晚餐尚有不少时间,就请女仆准备些面包、奶油、茶,邀请三五知己,以此打发一个午后的惬意光阴。很快,下午茶在贵族社交圈内流传开来,名媛仕女趋之若鹜,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即使在下午茶简化的今天,下午茶的冲泡方式、考究的茶具摆设、丰盛的茶点,都成为沿袭下来的传统。
美国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香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遗憾的是,由于这茶以饮、以凉为主,便没有中国茶沏出的那种品种,那种温馨,那种悠闲,喝茶的情调也大打折扣。茶叶传入美国 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后,随着英国移民的大量涌入,英国人的饮茶习惯也带入北美。约在1690年,麻省的波士顿开设了北美大陆上第一个出售中国茶叶的市场。1720年后,北美开始正式进口茶叶。18世纪中叶,饮茶习惯也遍及北美殖民地社会各阶层。一个游记中写道“在北美殖民地,人们饮用茶水,就象法国人喝酒一样,成为须臾不可离的饮料”。
日本虽然不是茶叶的起源地,但他却有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道。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规则来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进入茶道部,有身穿朴素和服,举止文雅的女茶师礼貌地迎上前来,简短地解说:进入茶室前,必须经过一小段自然景观区。这是为了使茶客在进入茶室前,先静下心来,除去一切凡尘杂念,使身心完全融入自然。开宗明义的一番话,就能领略到了正宗茶道的不凡。
茶起源于中国,却受到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喜爱。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每日一个茶知识。
茶在国外的传播: 1.茶叶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文化茶最早向外传播据史料记载,我国茶叶最早传入朝鲜半岛。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南北朝时期),茶叶随佛教由中国传入高丽国(今朝鲜和韩国)。到了唐代,朝鲜半岛已开始种茶。《东国通鉴》载有“新罗(国)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于金罗道之智异山。”公元828年,朝鲜派到中国的使者金大廉由中国携回茶籽种于智异山下华岩寺周围。到公元12世纪,高丽国的松应寺和宝林寺等寺院大力倡导饮茶,使饮茶风气普及民间。
2.茶东传日本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高僧最澄法师人华求法;公元805年,他师满回国时带去茶树种子,种植于近江(今日本滋贺县境内)的比睿山麓。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到南宋时期,日本荣西禅师分别于公元1168年和1187年两次来我国学习佛经,并在我国学茶,亲身体验宋代的茶艺及饮茶的效用。荣西还用汉字撰写了两卷《吃茶养生记》。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僧南浦昭明人宋求法,在径山寺学得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带回中国茶典籍多部及径山茶宴用的茶台子及茶道器具多种,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的茶道。
3.茶南传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从公元7世纪起即与我国有往来。1684年,印度尼西亚开始引人我国茶籽斌种,以后又引入中国、日本茶种及印度阿萨姆种试种。历经坎坷,直到1826年,印度尼西亚的华侨从我国引进茶种,才真正奠定了茶业基础;1827年由爪哇华侨第一次试制样茶成功。
4.茶传入印度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1780年欧洲人开始提倡印度植茶运动,英属东印度公司几次运去中国茶籽种植,未获成功。1834年,印度到我国购买茶籽、茶苗种植于大吉岭,并请中国种茶制茶专家指导,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在此基础上,红碎茶才开始出现,并成为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5.茶传入俄罗斯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时的中国公使曾携带几箱茶叶馈赠俄国沙皇;1638蒙古的也曾携带茶叶返回俄国。此后,饮茶就在俄国流行起来,茶叶也成为中俄贸易中的主要商品之一。1833年,俄国向我国购买茶籽、茶苗,栽植于格鲁吉亚的尼基特植物园内,后又扩展其他植物园,并依照我国制法制成茶叶1884年索洛左夫从汉口运去茶苗和茶籽,在外高加索巴统附近,开辟茶园,从事茶树栽培。1893年波波到我国访问了宁波一个茶厂,购买了大量茶种和茶苗,聘请了10名茶业工人到高加索,并且完全按照我国形式建设一座小型的茶厂,依照我国的制茶法生产茶叶,从此俄国有了茶业。
6.茶传入斯里兰卡锡兰(今斯里兰卡)在公元4~5世纪就与中国有文化交流。17世纪开始,斯里兰卡从我国引茶籽试种,复于1780年试种。1824年以后又多次引入中国、印度茶种和聘请技术人员;1869年,斯里兰卡的咖啡业遭受虫灾失败后,决心以茶业来替代,从而茶叶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5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买好茶买对茶
下一篇: 早取为茶晚收为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