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寺庙碑文记载安溪200年种茶史

品茶 2023-11-25 04:31:48

小寺庙里一块不起眼的石碑,却见证了安溪铁观音茶叶200多年的种植史。近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泉州普查人员慧眼识珠,在安溪县剑斗镇发现了这块清朝乾隆年间的石碑,揭开了一段叶种植不同寻常的身世。

在当地山上一座供奉清水祖师的寺庙左厢,普查队员们发现了一块高2.3米、宽1.1米、厚0.45米且保存完整的石碑,石碑上的刻字已经有些模糊。经过对碑文的辨识和抄录摄像后,泉州市博物馆的吴艺娟主任表示,石碑的落款处透露出立碑时间是乾隆五年,即公元1740年,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碑文记载大致内容是,这座寺庙原本已经因为战乱荒废,康熙戊戌年(1718年),有一个禅师从永春到此重建寺庙。碑文中“租茶竹等项重修岩”,介绍说禅师在这种植茶和竹,卖钱后修缮寺庙。

在石碑的左半边六行共300多字的碑文中,则道出寺庙拥有近3顷,包括茶园在内的各种田地。而根据《安溪县志》的记载,清雍正三年前后安溪人发明了铁观音。那么这块碑文提到的茶叶,年代与此记载较为接近,又说明什么呢?

对此,吴艺娟认为,这块石碑是目前安溪县茶叶种植史上有较早明确纪年的实物资料。石碑的发现还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清水祖师、马氏真仙等民间信仰传播的见证;第二,它明确记载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闽南一带特别是安溪县的物价、地价、田租等数据,是最真实的社会经济史材料,有助于文史专家们对当时闽南社会形态的全方位研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63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