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武夷岩茶如何走的更远

茶百科 2023-11-25 04:46:16

武夷岩茶如何走的更远

武夷山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独特品质。素有岩之王称号的大红袍,在近些年走俏大江南北,其价格实属高档奢侈品行列。但让茶界人士忧心的是,这是否会步普洱茶之后尘,武夷大红袍品牌是否遭遇炒作?

从武夷山本地考证,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其直观证据是武夷山本地茶叶市场价格理性上涨,茶产业正朝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茶企能做的就是,用诚信经营和高品质的武夷岩茶赢得全国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一是品牌创建,突破武夷岩茶“有名茶无名牌”僵局;二是建立质量监管体系。从严控制茶山规模,严禁乱砍乱伐,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规范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和茶叶生产加工,建立原材料可追溯台账,严格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制定扶持政策,鼓励茶企业创建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基地;三是推广营销和茶文化建设。2006年起,由政府牵头组织的“浪漫武夷、风雅茶韵”系列茶旅营销活动巡回于各大城市之间,反响颇佳。

武夷山茶企在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茶产业做大不能再靠传统加工取胜,必须导入工业模式,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条,发挥专业合作社、同业公会等民间组织作用,引导农民讲诚信、企业讲自律,同时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打击“山寨”版仿制岩茶,擦亮原产地域保护的品牌。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为传统茶叶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路径。近年来武夷山积极引进茶多酚提取等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开发茶宴、茶食品、茶饮料等,发展茶叶包装、物流等第三产业,这些高附加值的产业都是未来的主导方向。

当前,政府也极力支持茶产业的发展,并着眼于资源的整合,切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分散生产经营所无法突破的困境,这对于武夷岩茶来说,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当然,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武夷岩茶深厚的千年文化积淀,以及由优越地理、生态环境所带来无可比拟的“岩骨花香”神韵,将支撑她走得更远。

如果你刚开始喝武夷岩茶,这3条老茶鬼的忠告务必要牢记!

在这个世界上,想要避免落入别人跌过的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听听他们的建议。

喝武夷岩茶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更快速、更准确的把武夷岩茶从入门到喝懂,这几条老茶鬼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相信一定能够帮到你!

经验一:不要喝中足火功的岩茶

六大茶类中,或许就没有比武夷岩茶更多品种的茶了。

岩茶的种类,不仅仅局限于品种,而且还分为各种火功。同个品种不同的火功,口感相差之大简直让刚开始喝岩茶的人怀疑是不是同款茶。

岩茶按照火功,粗略可分为: 轻火、中火、足火。

这三种有什么区别呢?可以用辣度来做一个类比,即:微辣、中辣、特辣。

对于刚尝试吃辣的人来说,肯定是先从微辣开始,再过渡到中辣,最后再挑战特辣。

喝武夷岩茶也是这么一个过程, 新手最好是喝轻火功岩茶, 等习惯了之后,再开始喝中火功,最后再尝试足火岩茶。

尤其对于那些平常喝惯了绿茶这类清淡口味茶叶的朋友来说,更是应该遵循这个顺序。

当你的味蕾习惯了岩茶的口感和味道之后,中足火岩茶喝起来会更有韵味!

所以,刚开始喝岩茶建议从轻火功开始!

经验二:不要急着追求山场

随着近几年武夷岩茶的火热,各种“牛肉”、“马肉”一时风光无限,这类岩茶就是将“山场”光环发挥到极致的代表。

那什么是山场?

简单来说,就是茶叶的种植区域!

茶圣陆羽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简而言之,一个地区的种植环境,直接决定了茶叶质量的好坏。

而对于武夷岩茶来说,众所周知的 “三坑两涧” 便是最好的种植区域,也就是所谓的“核心产区”。

这些地区拥有着绝对的先天优势,生产制作出的茶叶质量远超其它地区,所以成为了人们疯狂追捧的对象。

但是,对于那些刚开始喝岩茶的新手来说,山场其实没有多大价值!

虽然核心产区的岩茶很贵很贵,但新手根本喝不懂,喝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就像一个刚会喝红酒的人,你给他喝82年的拉菲,喝出来的味道和99一瓶包邮的红酒一样!

因为不懂,所以鉴别不出好坏,更不用说品出其中的内涵了!

所以,刚开始喝武夷岩茶,就别想着什么山场了!

经验三:不要喝小品种岩茶

岩茶记录在册的有几百上千个品种,除了耳熟能详的大红袍、水仙、肉桂之外,还有很多比较小众的品种。

有些品种香型比较突出,有些口感比较醇厚,有些比较耐泡。

但是,这些小品种岩茶实在太多太多了,哪怕是最有经验的岩茶大师,也不敢保证能喝出是什么茶。

对于刚开始喝岩茶的朋友来说, 从最为大众的大红袍、水仙、肉桂入手是最好的选择。

能够喝懂这三款茶,那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毕竟同一款茶叶还有着山场、火功、树龄、香型等之间的差异。

以水仙来说,就有分普通水仙、高枞水仙、老从水仙;肉桂的话,有分花香肉桂、果香肉桂等等。

所以,千万不要一头栽进岩茶的万千世界里,从最基础的入手,喝懂它们自然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了。

喝茶这件小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又很难。

简单到只有两个步骤,拿起和放下;难到要搞懂它们的来源、工艺、口感等。

唯有借助前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再结合实际的品鉴,才能真正喝懂岩茶!

喝茶如此,生活更是如此。希望所有爱喝岩茶的朋友,都能够彻底把生活给搞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63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