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健意识的抬头,绿茶防癌的报道,一向喝咖啡的美国人开始学喝茶,并掀起了一股喝茶热。从超级市场的速溶红茶,美食店的水果茶,到来自亚洲的绿茶、乌龙茶,都受到愈来愈多美国消费者的欢迎。 据统计,1993年美国茶的销售量增长7.7%。目前,美国人仍以饮冰红茶为主,1991年销售金额10亿美元,1993年翻一番,达20亿美元。 近几年来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都发现绿茶可以降低肺癌、皮肤癌、胃癌、食道癌的罹患率。试验证实,红茶也有同样的抗癌效果。多酚类是茶的主要组成成分,科学家们相信它具有抗癌作用。 自美国防癌学会发表绿茶有防癌功能的报告后,纽约天仁茶庄的店主李先生先后接受了ABC电台、纽约时报的访问,慕名而来的顾客络绎不绝。李先生介绍说,自报告(指上述防癌学会的有关报告--编者注)出来后,该店90%的顾客都买绿茶,销售量增加了50%。美国大众90%以上都不懂茶,大多数人都是基于健康的理由,有的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世界三大饮料是可可、咖啡、茶。而茶却是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从营养成分等各方面上说绿茶为最多。茶是茶树或茶树新梢芽叶加工品的统称。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
茶的古称其多。如荼、诧、槚、苦荼、茗等.在古代有的指茶树,有的指不同的成品茶。至唐代开元年间(公元8世纪),始由“荼”字逐渐简化而成“茶”字,统一了茶的名称。世界各国“茶”字的读音大多由“茶”、“槚”、“诧”以及“荼”等的音韵转变而来。中国自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虽无可稽考,但可说明“知茶百用”知时甚早。
对茶树的形态有所描述的是在唐代陆羽在其所作世界上第一部专著《茶经》中有所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不但描述了茶树的形态,而且指出茶产于中国南方。茶叶作为药用,记载最早是《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遇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上层社会把茶作为饮料是从周武王以茶带酒开始。到了汉代茶已成商品,汉代王褒的《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等记载了我国最早的茶叶市场。到了唐宋时期饮茶已经普及到平民百姓,宋王安石云: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茶叶开始作为饮料是摘鲜叶煮饮,到南北朝时开始把鲜叶加工成茶饼。后来唐代又创制了蒸青团茶;宋代创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创制了炒青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花茶等;清代创制了白茶、乌龙茶等。
根据找到的大量实物证据和文史资料显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人们普遍认同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斗士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根据可靠地考古发现,中国才是饮茶的真正发源地。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而且年代更为久远。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树。中国的野生大茶树集中在云南等地,其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
英国人有着350多年的饮茶历史,据《泰晤士报》报道,近80%的英国人都喝茶,65岁以上人中喝茶比例更高达85%。因此,在英国,茶的人均消费量占全球首位。美国人饮茶的习惯是由欧洲移民带去的,但美国人饮茶没有欧洲人多,而且饮茶方式没有英国和东方人那么讲究。美国人生活的快节奏使他们更青睐于冰茶、速溶茶等。随着绿茶保健功能逐步揭示,美国又掀起了一股“中国绿茶热”。在日本,日本的茶和饮茶习惯是唐朝时由中国传入的。“茶道”一词,也最早见诸于中国唐代史籍中,其含义为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仪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炼。日本人又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孕育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道。
那为什么茶在世界三大饮料当中居首位呢?就拿武夷岩茶(大红袍茶)来说,它的药理功能就是:明目益思,减肥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咳解暑,抗辐射,抗癌防癌,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等等。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66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在他乡的日子
下一篇: 巴黎的帝国茶苑浓缩中华茶香两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