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杰,1930年出生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世界华人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演讲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李燕杰一生从事教育艺术和演讲艺术的研究工作,曾代表国家教育艺术界,出访100多个国家448个城市。他是“文革”后走向社会跨行业演讲第一人,中国四大演说家之一,迄今在北京、上海、香港、华盛顿、罗马、巴黎等448个城市演讲4000场。他的著作有《成功与智慧》等46种,其中《塑造美的心灵》、《自强者笔记》获全国首届优秀读物一等奖。曾获培训教育终身成就奖。 他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教授、艺术家,迄今为止,他已在国内外做过4000多场演讲,出版了46部专著,现身兼国际易经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院士、中华教育艺术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数职,您一定非常熟悉他的名字,他就是首都师范大学的李燕杰教授。 当我在京城一家茶艺馆里采访李燕杰教授时,心情难免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因为25年前,李燕杰教授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那场演讲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那次的听众2万余人,全部是恢复高考后首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今这些人已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中坚力量,许多人当上了教授、作家、科学家,甚至是将军、部长、省长,但提起当年的这场讲演,无不记忆犹新,铭刻在心。谈到品茶,李教授说自己并不只钟情于某一种茶,而是采取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因为每一种茶都有它自身的特点与风格,只要用心去品,都会领略出其中的精妙之处,这种宽厚的包容态度与做学问似乎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处。李燕杰教授创下了多少个“最多”恐怕很难统计清楚,如:讲演场次最多;听众人数最多;接待来访人数最多;收到听众信件数量最多;回信数量最多;兼任社会职务最多……在这样的人生面前,那些虚度光阴、空掷时间、无所事事的人实在是应该汗颜与自省。采访之时,难得与李燕杰教授同席赏茶
,茶艺馆经理拿出精心保存的陈年普洱款待众位嘉宾,茶汁如琥珀,味道似陈香。大家齐说能喝到这样的好茶自然是沾了李教授的光。品尝着深厚得犹如历史的佳茗,聆听着李教授字字珠玑的经典之语,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深化与升华。谈及茶,李教授有感而发,他说:茶说到根本上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很强的对外渗透力。其实,人类的优秀文化和思想都是相通的。如易经、医学、书法、绘画与茶都是相通的。茶中也有“易”、有阴阳、有辩证法。做学问、做茶艺,都离不开“习、熏、悟、化”这四个字,只有达到了“顿悟”与“入化”,才是真正达到了精通的境界。品过普洱,窗外已是暮色时分,大家纷纷恳请李教授留下墨宝,热情的李教授不顾一整日的劳顿,挥毫泼墨,满足了大家的要求,“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字里行间,闪动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充满了刚毅、乐观、向上的自强精神。谁能想到这些睿智的思想、这些刚柔相济的笔迹是出自一个已年过七旬且身患癌症的老人之手。是的,在李教授身上看不任何人生暮年之迹,相反,倒是充满了旺盛的锐气与生气。“远望方知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这也是李教授给我们留下的一幅墨宝,其中的微言大义,令人不尽深思,咀嚼回味。
出自:李燕杰的演讲稿附《李燕杰常用哲理警言摘录》。和《菜根谭》没关系
1、原文:
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远望方觉风波小,凌空乃知海波平。 ? ?
2、译文
无论山的阻挡,石头的拦截,大江都会向东流去。无论雪的冰冻,还是霜的寒冷,梅花依然傲然开放。意志坚定、坚持不懈。
扩展资料
李燕杰的演讲主题
解放时,李燕杰在北大露天广场看过郭沫若的演讲,这给他的印象很深。他自己的第一次公开演讲是1977年1月25日。
当时他是北京师范学院讲师,北京市运输局请他做一个批判江青的报告,他创造性地从“江青女士为什么喜欢《红与黑》、《简爱》、《飘》、《基督山恩仇记》、《红字》这五本书”出发,进行了演讲,引发一时轰动,并由此——按他自己的话说——走出象牙塔外,奔向十字街头。
1980年3月25日,新华社的一篇通讯在探讨政治性很强的大道理,怎样才能让青年学生乐于接受时总结了李燕杰的经验:在讲理论时,有点哲理;在授知识时,有点新意;在语言表达上,有点趣味。
李燕杰的报告老受欢迎,不出大错,是因为抓住了这三条:坚持原则不僵化、坚持改革与开放绝不搞自由化、宣传教育绝不简单化。李善于把握时代特征。媒体报道,他每隔几年就提出一个新的演讲专题。
譬如1976至1980年“粉碎旧的枷锁”;1990至1992年“迎接新时代的挑战”;1992至1995年“投身改革大潮”……2007年10月25日,李燕杰在北大百年大讲堂完成了自己的第4078场演讲,同时度过了自己的78岁生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燕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67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茶趣汇总
下一篇: 央视将讲述安吉白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