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黄山市屯溪区老街一居民家中,发现已故茶叶大师胡浩川先生一份论文手稿,论文名为《祁门红茶业经济之研究》,有关专家认为,这不仅是祁红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更是中国茶业经济的一个重大发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学术文献价值。
胡浩川(1896年~1972年)原名胡本瀚、胡涣,后改名胡浩川,安徽省六安市张店区胡大湾人,早年就读于浙江杭州甲种农校,后去日本留学专攻茶业。1941年,胡浩川应聘于复旦大学,任茶叶系教授,系主任、研究室主任。
从1943年起,胡浩川长期担任祁门茶场场长,1955年调任中国茶叶公司总技师,兼技术室主任、计划处处长,参与制订全国茶叶产销计划,指导全国各地兴建茶场的工作,贡献颇大。
胡浩川一生从事茶叶技术研究工作,在业内有“茶叶大师”之称。这次发现的这份手稿,全用钢笔手写,文章长达127页计七万余字,作者用实证学方法,于1946年7月至1947年10月在祁门县红茶区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调查,搜集资料范围主要在20世纪20至40年代,随后从土地、劳力、产地市场等几个方面对祁门红茶业进行了深入的经济学考察和论述。安徽农业大学詹罗九教授认为,这部论著资料翔实、内容完整,特别是填补了祁门红茶业经济学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目前,该手稿被黄山市一市民收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72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武昌:陆羽茶都商户受牵连
下一篇: 王成笔:安顺茶叶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