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生城[Yinsheng Cheng] 唐时设银生府,南诏国重镇,为六节度之一,即今云南景东。
唐《蛮书 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茶法,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清嘉庆《景东厅志 土产》:“蒙乐山间产野茶,然味苦涩,人少采食。民间所用之茶,大都买自普洱。冬春之间入山采茶者甚众,或转卖于弥渡昆阳,故景东商贩生意,以茶、花二项为大宗。”现为普洱茶的重要产地。
1. 关于临安城的诗句
2. 关于临安的诗句
关于临安城的诗句 1. 描写“临安市”的诗词都有哪些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虞美人(临安客店)》 宋代:向滈 酒阑欹枕新凉夜。断尽人肠也。
西风吹起许多愁。不道沉腰潘鬓、不禁秋。
如今病也无人管。真个难消遣。
东邻一笑直千金。争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凤栖梧(客临安,连日愁霖,旅枕无寐,起作)》 宋代:程垓 九月江南烟雨里。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
起上小楼观海气。昏昏半约渔樵市。
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
剑在床头书在几。未甘分付黄花泪。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唐代:孟浩然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2. 描写“临安市”的诗词都有哪些
1.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 《虞美人(临安客店)》
宋代:向滈
酒阑欹枕新凉夜。断尽人肠也。西风吹起许多愁。不道沉腰潘鬓、不禁秋。如今病也无人管。真个难消遣。东邻一笑直千金。争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4. 《凤栖梧(客临安,连日愁霖,旅枕无寐,起作)》
宋代:程垓
九月江南烟雨里。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起上小楼观海气。昏昏半约渔樵市。
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剑在床头书在几。未甘分付黄花泪。
5.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唐代:孟浩然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3. 题临安邸的诗句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词句注释⑴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
⑵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⑶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⑷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第一句中诗人点出临安城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中诗人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 题临安邸古诗诗意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春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5. 题临安邸的诗意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
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 1题:数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3、邸: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4、休:停止、罢休。 5、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6、熏:吹。 7、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8、直:简直。 9、汴(bian)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诗词译文: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亭榭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慢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又何时能开始?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
“游人”既能理解为一般游客,也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统治者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6. 题临安邸的诗句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词句注释
⑴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
⑵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⑶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⑷直:简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中诗人点出临安城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中诗人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7. 《题临安邸》的诗意
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原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 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亦不详。
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 扩展资料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
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 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参考资料:题临安邸-百度百科。
8. 题临安邸诗意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
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北宋的灭亡,原因当然很多,但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必居其一;南宋的偏安,原因也很多,但朝野酣嬉,醉生梦死,也必居其一;林升这首见于《西湖游览志余》的诗,所写正是当时公然的,常见的,谁都不以为奇的,毫不注意的社会现象,给他一写,便觉触目惊心,令人难以为情,所以是成功的讽刺。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
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
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
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
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
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颓废之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66432风。
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9. 题临安邸古诗诗意
意思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出处: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题临安邸》。
全诗如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
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关于临安的诗句 1. 关于临安的诗句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作者:曹勋 朝代:宋
清都山水客,何事入临安。珍祠天赐与,半生闲。曲池人静,水击赤乌蟠。飞上烟岚顶,三缕明霞照晚,时对胎仙。圃中有个小庭轩。才到便绦然。坐来闲看了,篆香残。道人活计,休道出尘难。归去后、安排著,一緉麻鞋,定期踏遍名山。
>作者:刘辰翁 朝代:宋 体裁:词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八十未满七十余,山巅水涯一丈夫。
长鸣未免似野鹤,生意欲尽如枯株。
临安宫阙经营初,银鞍日日醉西湖。
不须细数旧酒徒,当时儿童今亦无!
2. 关于临安的诗词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关于“临安”的诗词有哪些
1.《满路花/促拍满路花》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清都山水客,何事入临安。珍祠天赐与,半生闲。曲池人静,水击赤乌蟠。飞上烟岚顶,三缕明霞照晚,时对胎仙。
圃中有个小庭轩。才到便翛然。坐来闲看了,篆香残。道人活计,休道出尘难。归去后、安排著,一革两麻革奚,定期踏遍名山。
2.《少年游·金炉喷兽枕敧山》年代: 宋 作者: 杨泽民
金炉喷兽枕欹山。衾帐不知寒。数片飞花,初临窗外,犹作坠梅看。明年此际应东去,藤轿逐征鞍。山水屏中,莺花堆里,相与下临安。
3.《浪淘沙·无谓两眉攒》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无谓两眉攒。风雨春寒。池塘小小水漫漫。只为柳花无一点,忘了临安。何许牡丹残。客倚屏看。小楼面面是春山。日暮不知春去路,一带阑干。
4.《永遇乐·璧月初晴》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5.《村舍杂书》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中春农在野,蚕事亦随作。
手种临安青,可饲蚕百箔。
累累茧满簇,绎绎丝上篗。
老子虽安眠,衣帛可无怍。
简单描述下临安的地理位置?
临安区是杭州市辖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东邻余杭区,南连富阳区和桐庐县、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接安吉县及安徽省绩溪县、宁国市。
4. 描写“临安市”的诗词都有哪些
1.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 《虞美人(临安客店)》
宋代:向滈
酒阑欹枕新凉夜。断尽人肠也。西风吹起许多愁。不道沉腰潘鬓、不禁秋。如今病也无人管。真个难消遣。东邻一笑直千金。争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4. 《凤栖梧(客临安,连日愁霖,旅枕无寐,起作)》
宋代:程垓
九月江南烟雨里。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起上小楼观海气。昏昏半约渔樵市。
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剑在床头书在几。未甘分付黄花泪。
5.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唐代:孟浩然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5. 和临安有关的诗词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八十未满七十余,山巅水涯一丈夫。
长鸣未免似野鹤,生意欲尽如枯株。
临安宫阙经营初,银鞍日日醉西湖。
不须细数旧酒徒,当时儿童今亦无!
6. 描写“临安市”的诗词都有哪些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虞美人(临安客店)》 宋代:向滈 酒阑欹枕新凉夜。断尽人肠也。
西风吹起许多愁。不道沉腰潘鬓、不禁秋。
如今病也无人管。真个难消遣。
东邻一笑直千金。争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凤栖梧(客临安,连日愁霖,旅枕无寐,起作)》 宋代:程垓 九月江南烟雨里。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
起上小楼观海气。昏昏半约渔樵市。
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
剑在床头书在几。未甘分付黄花泪。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唐代:孟浩然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涞源曲村的西山,现名野狐山,松柏参天,野花盛开。山下有一潭池水,碧兰见底,水中不时有小鱼上下翻舞,戏耍追逐。树上的珍禽叫声清脆婉转,好一派风景秀丽之所。
在这座山上还居住着一群狐狸,每到晚上,从远处跳望,好似星罗密布,团团亮光,飞绕在丛林之间,所以,平时很少有人到野狐山。在这群狐狸当中,有一个千年老狐吃了万年的松果,得日精月华,修炼成仙,时而变做白胡子老头,时而变做中年慈祥的妇女,时而变做美丽天真的姑娘带领众狐常戏耍于松林之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这位狐仙还运用自身修炼的仙术,常救人于危难之中。因此,人们对狐仙不仅仅有几分惧怕,更多的是对狐仙十分尊敬。
曲村西南的奴隶窟中,住着相依为命的母子俩,父亲在五年前的一次围猎中被一只重约二百多斤的金钱豹活活咬死,只剩下娘儿俩,儿子刚刚十四岁,取名旦,给奴隶主放牛,母亲给首长家当佣人,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
这年盛夏之时,母亲本来就身体十分虚弱,加上酷暑炎热,突然昏倒在地,口吐白沫,不醒人事。儿子一见,便抱住母亲呼天抢地的嚎喝大哭,众人闻声一看,也慌了手脚,一个年纪较大的奴隶说“孩子,赶快去野狐山求狐仙保佑你母吧!”于是且就一步一头地磕向野狐山。走出不到一百步,迎面走来一位白胡子老头,手挂拐杖,拐杖顶端系一个小葫芦,向前擦起旦问:“孩子,你一步一头的哪里去?”旦哭着把母亲有病,到野狐山求狐仙解救的话述说了一遍。老头边给旦擦干眼泪边说:“孩子不要着急,待老朽前去看看”。
说着来到旦母亲身旁,用手一摸旦母亲鼻子,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忙取出头上的骨针,刺向旦母亲的人中,只听见母亲一声沉闷的啤吟,慢慢睁开眼,老头又从葫芦里取出一颗金光闪闪的丹药,让旦母亲服下,一时旦母亲恢复了神智,众奴隶和旦母亲赶忙向老头磕头致谢。老头笑着说:“咱们乡里乡亲,不用谢!”众人抬头一看,不见了老头。才知这就是狐仙显圣。
在曲村东南的半地穴式的草棚中住着这样一家三口,四十多岁的母亲带着十多岁的姐姐和年仅五岁的弟弟过活,父亲早在二年前给首长的父亲殖葬时做了牺牲品。母亲只好带着这姐弟俩在这苦水一般的生活中挣扎,只要有一口吃的都省给他俩吃了,母亲只吃一些野菜充饥,每天沉重的劳作,母亲得了肺痹,大口大口的吐血不止,只是放心不下姐弟俩无人照管,这口气一直咽不下,这天已是二天水米未打牙,母亲已处在昏迷之中,姐姐只好带着弟弟来到野外挖点野菜充饥,不料正碰上了十几只饿狼,饿狼见到他姐弟俩,立刻眼露凶光,张大嘴巴围了上来,姐姐护着弟弟,弟弟紧拉着姐姐,就在这千钩一发之际,只见从野狐山方向闪了一道金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年姑娘落在姐弟俩前面,用手一指,大喝一声“擎畜!还不快快离去”。
众狼一见姑娘,尾巴一抉,快快离去。姑娘忙扶起姐弟俩,向空中用手轻轻一抓,一只小口袋早抓在手中,说:“把这点米拿回家去熬点粥喝吧”。说完又从怀里掏出两粒丹药,拿给姐姐说:“回去让你娘喝了,病会很快好起来的,天气不早啦,你们快快回家去吧,这里是很危险的。”说完化一道金光飞向野狐山。
这年的秋天,首长的母亲因吃瓜果生冷太多,得了一个心口痛的病,吃了好多药都未能见效,首长大怒,把本部落的郎中叫到家里,责令限期将他母亲的病治好,否则,今年秋后的祭祀活动,就让郎中全家充当牺牲品。
郎中知道治这种病非用大热的药才能治好。有一位药“五灵脂”就非常难找,这是一种叫寒号鸟的粪便,这种鸟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中的山洞里,取之非常危险,常有人因采这种药而丧生。
但为了全家人的性命,无奈只好拿了一条破草绳上了狮子崖,来到有“五灵脂”的山顶,将绳子栓在一棵树上,当下到半山腰,也快到山洞的时候,突然绳子断了,郎中摔下山崖,就在这时,只见一个慈祥端庄的中年妇女,解开头上的头巾,用手一甩,头巾像一个大床垫托起了向下掉的郎中,郎中躺在头巾上,慢慢飘落在地上,安然无心,郎中赶忙跪倒磕头,只见女人向洞中一指,一团黑糊糊的东西掉在地上,上前一看,正是要采的“五灵脂”,郎中扭身再找妇人,已不知去向。
野狐山的狐仙就是这样,有求必应,不管穷富,只要是好人,凡有天灾人祸,都解救于危难之中,如谁家办事情,需要一切家什,只要到野狐山求告,眨眼间都摆放在眼前,但用后必须如数偿还,如若不还再求不灵。所以,人们自发的在野狐山修建一座狐仙庙,中间供奉的是一位白胡子老者手挂一支拐杖,拐杖顶端系着一个小药葫芦,身着长袍兰衫,腰系丝缘,脚踏一双黑布鞋,雪白胡须飘洒胸前,一脸的慈祥微笑。左面供奉的是一位端庄贤淑的中年妇女,下身是一件围裙,上身穿一件天兰色的长衣,腰系一花丝带,披一件红色披风,黑黑的发馨高高拢起,插一支骨头制作的凤,面部表情十分安详宁静,手提一支柳条篮,篮中是采满的各种药材。右面供奉的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天真无邪的少年姑娘,头梳一双抓答,长长的流海飘洒两颊之间,粉红色的花袄,粉红色的短花裤,腰系一条绿色彩带,露着两条白嫩的小腿,脚穿着一双红花鞋,手拿一枝牡丹花,其姿态像是正在戏耍跳跃。从此野狐山香烟缭绕,配上青瓦红墙的殿宇,在松柏间时隐时现,好一派人间仙境。
商朝帝辛七年春月十五日,纣王带领满朝文武到女娲宫进香。忽然一阵狂风卷起帐帘,现出女娲娘娘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翩,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娣娥下世。纣王一见,神魂飘荡,徒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三院六宫,并无有此艳色。
随命内侍取来笔墨,在墙壁上题诗一首:
“风弯宝帐景非常,
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
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
勺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婕能举动,
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天女娲娘娘没在宫中,前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神农、遂人三圣去了。回宫一看,不觉勃然大怒,心想纣王你不思治理国家,滚渎于我,若不与你个报应,也不见我的灵感,即唤碧霞童子驾青弯前往朝歌。纣王的两个太子殷效、殷洪正参见他父亲纣王,正行礼间,不觉顶上放出两道红光,直冲云天,挡住了女妈娘娘的云路,女妈娘娘屈指一算,知道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数,不可造次,随即驾青弯来到曲村北面山上,后来这座山因落过女妈娘娘的青弯故取名凤凰山。从怀中取出召仙幅一恍,将狐仙唤至跟前,责令他附体于妲己,前往朝歌惑乱君心,打击封王的势力,等武王伐封时,以助成功,事成之后使你亦成正果。孤仙只能诺诺从命,并答应择日起程。
这年秋天,由于狐仙庇佑,古涞源之地风调雨顺,庄稼大熟,谷子累弯了腰,玉米笑开了嘴,豆子结满了角,人们沉醉在丰收的喜乐之中。中秋之夜,月明风清。首长及巫师率领全部落的奴隶前往狐仙庙进行祭祀,祭祀完毕,狐仙突然显圣。说了四句偶语:“老君丹炉不慎倾,银坊铜川化铁岭。待等赵烈徐越显,美金恶金出山中。”首长及巫师从惊诧中醒过来,让狐仙明示,狐仙曰:“此乃天机,小仙不能直说,尔等慢慢揣磨领悟。吾预办一件大事,不能久居此地,望诸位保重。吾去也!”说毕显出原形,原来是丈余长的火红狐狸,肋伸两只翅膀,腾空飞去,绕飞狐山转了三圈后长鸣一声向南飞去。
实际狐仙是前往恩州驿站换取了向封王进贡的美女姐己之灵魂,狐仙变成了姐己。从此,飞狐之事越传越远,名声大振。也是从那时起,古代来源县在无意中就以飞狐命为地名。据《广昌县志》载:“野狐山,在县东北十里,名飞狐山,相传有野狐食松子,成仙飞去。近山人常夜闻狐鸣,邑旧名飞狐即因此。这就是狐仙飞走以后,众狐因思念狐仙,故彻夜常鸣。”狐仙成了姐己之后,非常想念野狐山,所以,向封主献媚,让封王在野狐山修造一座城堡,也就是行宫。一则在世人面前显示荣耀,让自己的狐子狐孙享受荣华富贵。二则也可不时回来小住几日,与狐子狐孙享受天伦之乐,以解离别之苦。三则,借此消耗商朝的财力。封王立即传旨,让比干前往野狐山筑城。比干是商朝著名的忠臣,又经姜子牙指点,早已看出姐己之用心,故于野狐山斜对面七里许的三甲村西南的高地上修筑了一座城池,名“封王城”。并下令一把火将野狐山烧了一个精光,狐子狐孙都成了火中之鬼。从此,野狐山再也看不到高耸人云的苍松翠柏,狐仙庙也移为平地,池中的水也被火烧的干凋。姐己早知事情真伪,心中大怒,发誓不把比干的心挖出来誓不为仙。故才引出姐己设计挖比干心的一段故事。比干在挖心之前,姜子牙早已给他喝下符水,并嘱托他,挖心之后,不许说话,直向北门跑去,只要跑出五里许,总保你平安无事。果然挖心之后,不济一滴血,比干骑马向北城门跑去,刚出城门不久就听一女人高叫卖“无心菜”,比干闻声感到奇怪,就勒马站住间:“什么是无心菜”,女人言道:“我卖的就是无心菜”。比干问:“人若无心,如何?”妇人言道:“人若无心,即死!“比干大叫一声,撞下马来,一腔热血溅洒尘埃而死。此卖无心菜的妇人,便是姐己所变化。后人为纪念比干在“封王城”又修筑了比干庙,以表后人对比干的敬仰。据《河北通志稿》古迹篇记载:“封王城在谏源县东十五里,清统志相传,封派比干筑,此中有比干庙,清藏辅通志按山西通志名商王城址存。”根据文物普查,恰在三甲村西南的台地上发现了晚商至西周时期的城址。距县城也正好十五里,与文献记载基本吻合,但这处城址在农田基本建设中,遭受严重破坏,可还能找到文物标本。
狐仙附了姐己之体后,圆满出色地完成了女妈娘娘交给的任务。
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把这种惑乱朝纲,残害忠良的事,都视为十恶不敖的大罪人,都给予贬低。实质上,狐仙是打入商封王身边的地下工作者,没有她的努力,商朝不可能灭亡的这么快。所以,她的功劳不亚于周武王姬发和姜子牙。商朝灭亡后,封王自焚于摘星楼。姐己被姜子牙捉住,临斩之前,刽子手等,看到姐己的美貌都惊的目瞪口呆,骨软筋酥,最后被陆压道人送给姜子牙的宝葫芦中器物杀死。其实杀的是苏护之女的真身,以平民愤。狐仙早被女妈娘娘招回天宫,成了正果,做了女妈娘娘的贴身侍女。
自从狐仙飞走以后,历经三百余年音信皆无,究竟狐仙要干一件什么大事,四句偶语又是什么意思,始终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迷,百思不得其解,为怀念狐仙,故于春秋时改飞狐为“无终”。也就是没有终结的意思。但飞狐之名,一直被民间老百姓叫着。
公元前408年的战国时期,赵烈候的谋士徐越揣测出狐仙的四句偶语,认为飞狐之地有大量的矿藏,美金为金、铜,恶金为铁。至今深源保留银坊,铜川、铁岭等村名。于是徐越向赵烈候上书,赵国要在众国之间处于不败之地,必须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广采铜铁,以壮军资。所以,飞狐从那时起就是赵国金、银、铜、铁、锡、铅的采矿、冶炼基地。
飞狐之名历史悠久,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遥远的让人无法记
忆,只有奔腾的拒马河水伴随着飞狐的历史东流而去。飞狐是太行山北端的一颗堆灿的明珠,它的光辉声誉,在远古时期就已遍布大江南北。飞狐给人以神秘之感,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至今流传不息。昔日冶炼,铸钱作坊的炉火映红了多少铮铮铁骨汉子们的背脊。多少将士,为防御游牧民族的侵扰,日夜守卫在滴水成冰的飞狐铁壁,由于飞狐地理位置的优越,矿产丰富而著称,被历代王朝所重视。改革开放的今天,飞狐正以它鬼斧神功般的青山碧水,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心旷神怡。就是画圣吴道子,旅行家徐霞客在世,看到这些美景也会惊诧赞叹不已,飞狐真正焕发出了诱人魅力。
讲述者:刘秋阳
记录者:王宏印
采访时间:2006年7月14日
流传地区:涞源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74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秦巴雾毫产地之一:归仁山
下一篇: 茶业地理之南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