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九德:清、香、甘、和、空、俭、时、仁、真。
清:可以清心。名茶多出产于深山幽谷中,最具有大自然的清明灵秀之气,外形清秀,香味清幽。
香:如兰斯馨。茶有真香,这种香气是纯天然的,香气成份极为复杂,不宜进行人工合成,极品茶还应具有兰花般高雅的香气。
甘:苦尽甘来。茶有真味,滋味甘淡清醇,小苦而后甘。
和:中气平和。茶的香味以“和”为贵,饮茶后应有一种“平和”之气润泽于五脏六腑间,久不能去。
空:“五蕴”皆空。茶的香味又以空灵为贵,饮茶后不留不滞,就叫做空。
俭:饮而有节。茶不可多饮,不可过饮;茶以及茶具不可过求奢侈,总以节俭为茶人美德。
时:知时而动。采之以时,造之以时,投之以时,瀹之以时,饮之以时。
仁:生仁爱心。仁者“爱茶”,饮茶能使人生仁爱心。
真:得天地真情。茶有真香真味,香气清幽,滋味甘淡,能使人领略到大自然的清明空灵之意,不仅能澄心净虑,更能品饮出天地真情,人间真情,甚至悟出茶中“至道”,是为真。
其中“俭”字与《茶经》相符,也最能体现茶以及茶人的品德修养;仁德,是茶九德的核心。
今天,李雪。边肖为你带来了一篇关于善待他人的文章。欢迎阅读~
志趣相投的你好!今天的《道德经》第八章,善如水,最后一讲天长地久。这个讲座紧接着老子说,善如水,因为至善,因为孕育滋养万物的水,所以才会天长地久,否则就有我们这些发臭的前世。
大德如水
要理解第八章的意思,首先要明确两个字是善和水,然后大家就会开始笑,不就是善和水吗!我在这里还得听你的,还有五人六人的信口开河。哈哈,什么是善?女士们先生们,听我解释。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善”字。它最早出现在周后期的毛上。所以善是金文,善是知字,是形容词。我们来看看善的结构。上面有一只羊,中间有两个点。这两点是羊的眼睛和底部的一张嘴,意思是用羊的眼睛看世界。儒家的温和,谦恭,节俭,这些好的美德在羊身上都有。为什么这么明目张胆的说羊,一是驯化好,二是味道好?虽然他们有些恶趣味,但这就是他们的美。第三,她们外表漂亮,看着舒服,也懂得感恩和孝顺。你觉得他们好不好?唉!这里有很多知识,就不赘述了。
海纳百川,气度大。
我们再来看看水这个词。什么是水?大江大河,也是斜风细雨。一提到火,就是生气;说到冷,就是冻。蜷作一团,似龙虎咆哮,又似明镜。这种东西无色无味,看不见不成形,简单干净。不值钱又贵,故云: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讲个故事!子贡曾经是孔子的学生,他问他的老师:为什么君子总是观察洪水?子曰:“天下有夫之水,无为如德。”而其流,必然遵循其理,其理如义,其流几乎取之不尽,其理如道。决心要做,就要发出声响,到了百里幽谷,就不是害怕,而是勇敢。主力数量必须持平,类似规律。这样就对了。它就像看起来那么小。拿你出来的和你进来的,你进来的是新鲜的,像好的。就算破了也会东转,这就像野心。因此,观察洪水是必要的。
这条河一半是绿色的,另一半是红色的。
孔子观察了水的九德,水,为之奋斗,德,恒,真,义,取之不尽,德,勇,拙,平,法,中庸,无尽,正,洁,精,不归之河,不变。说“一万”,无非是古代圣贤的天人感应,但这种感应包含着大智慧和大慈悲。像水一样,真的是涓涓细流,哺育万物,博大宽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地平线
好了,总的来说,善和水解释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全文。善良如水。水是万物之善而不争,是众人之恶,所以只是道的问题。住的好,心好,善良,言传身教,善政,善事,善德。只有老公不打,所以没什么特别的。老子说:“向善如水。”他的比喻真是太完美了,再恰当不过了。向善是最高的,至高无上的。什么是好?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东西。我认为,善为道所用,造之时,名为德,所以德可以运作。水是物质,虽然看不见也无色,但它有各种不同的用途。
无争议的利润
可爱的老人!真的是用心良苦。他用水来引导人性中奇异而美好的东西,让我们醍醐灌顶,启迪良多。让我们把它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善?这不是数学问题。我无法给出明确的结论,但我可以给出几个类似的说法。善良有两面性,有软有韧。是我们人性中积极向上的阳光,是前进的动力。当它柔软的时候,它就像春风和雨水,当它只是像雷声和海浪,它就像大海是一百条河流。是孟子的慈悲,是墨子的慈悲无畏,是佛的慈悲无畏。让我们回到《道德经》去观察这颗心。像水一样滋养万物,不争不抢,不冲。即使在大家以为的黑暗深渊里,也不卑不亢。所以老子说这水几乎就是道的化身。那是最接近道的东西了吧?因为做好人就好!
云吴山海
我收到老子的一系列善举,用的是七善,其中补充了善举如水,或者说延伸了善举,比如住在好的地方,心地善良,心地善良,善言善道,善政,善事,善行。这里的七个好字可以理解为吉祥如意,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都好!我用一句话解释一下。我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地善良,为人真诚。治理国家,要懂得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水
最后老子说了一长串,又回到了起点,不争执,不行动,然后不指责。为什么?说白了,圣人之道,付诸实践就是明哲保身。这和易经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教人办事,一个教人办事。当然,这要看个人的修养。今天,大多数人都会为了一些名利,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利润而拼死一搏。这打架没毛病,但跟大道比起来,连个屁都算不上!
水流
到底是什么,做好还是不做好?子曰,君子之间无争,其争也是君子。如果一朵花盛开,它必须被折叠。如果它不折叠,它就是一个死人。儒家要争取的是分寸,是平凡的道理,是君子做人的道理。儒家的奋斗不是让我们为了小利益而奋斗。那么,你明白“辩与不辩”是个伪命题吗?老子的原则是“辩无”和“无为”。孔子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争论什么?”至于个人,爱不争。有时候,我们需要更大的视野才能看得更远!怎么才能有大格局,看得远!呵呵,多看看我的文章,总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美狄亚
【长 乘】
西水行四百里,流沙二百里,至于蠃(音裸)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下多青石而无水。
注 解
长乘是掌管蠃母山的神,他凝聚了天的九德之气。长乘同人的样子差不多,长有豹尾。
《水经 · 河水注》记载,大禹向赶路,到了洮水附近时,他遇到了『长人』,此人赐予了大禹一块墨玉(现在更多的《水经注》版本认为,『长人』授予大禹的是墨玉书,而非墨玉),清代著名的训诂学家郝懿行猜测,当时大禹所遇的『长人』,便是这位叫作『长乘』的神。然后,《史记》所讲述的大禹受墨玉的故事,则是另外一个版本。《史记》称墨玉为『玄珪』,是舜赏赐于大禹之物,用以表彰大禹治理水患,造福天下人的伟大功绩。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翻译: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逸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作者简介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是隋唐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巨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谏臣。他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
他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去世后被唐太宗李世民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九族》、《九德》、《五教》、《五刑》、《五礼》、《五服》、《祭典》、《狱典》、《盟典》
皋陶为中华编九典。他整理、修订自古以来的礼法规则,考“太昊之规”、“神农之衡”、“轩辕之绳”、“少昊之矩”、“颛顼之权”,根据天下所需,制定了正式、明确的礼法体系。须知皋陶作书与后世人写书,完全是不一样的,过程艰辛无比。
后世皆谓皋陶作《狱典》、定《五刑》。实际上皋陶所作远不止如此,他制定的是一整套社会运行规则以及完备的文明秩序体系,最为后人熟知的是以“五刑弼五教”。
? ? 所谓《五教》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在几千年后看来,这只不过是一种家族伦理的道德规范,但人之所以能进化到人类社会,这些恰是根本。经历多少代人的思考和发现之后,皋陶做出了明确的成文总结,并将它制定为社会行为规范。
? ? 所谓《五刑》不是仅指墨、劓、腓、宫、大辟这五种刑罚,真正的五刑指的是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这五种制度。甲兵是讨敌之制,斧钺是治军之法,刀锯是罚罪之刑,钻笮是刺罪之识,鞭扑是训诫之惩。
? ? 这已经上升为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的行为准则,而人类社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刑令以道德规范为基准,这便是“以五刑弼五教”的含义。
? ? 皋陶又作《九德》之典,所谓九德指得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是对天子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道德要求,比如说“天子应有九德”,使天子考察臣民以及臣民评价天子的品行时,有了明确的评判标准。
? 《五刑》、《五教》、《九德》之外,皋陶又作《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涵盖了从祭祀、结盟到饮食、男女等各种成文礼仪规范。
皋陶又作《五服》与《九族》之典。五服指的是天子所代表的中央与各部君首所代表的地方之间的关系,而九族确定了部族内部血缘关系以及利益、责任的划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74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布局茶席我的地盘我做主
下一篇: 林治:浅谈茶艺中的四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