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古老茶叶,被认为是中国茶叶的国宝。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史,深受全国茶叶爱好者的喜爱。普洱茶有着浓郁的香气、细腻的口感、清醇的回甘,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叶。
普洱茶的香气是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具有独特的芳香,多样的香气,从萝卜、芹菜、芝麻到烤麦、柠檬、桂花、木瓜一应俱全,它拥有浓郁的植物香气,可以持久回味,被称为“茶中香气最浓的”。
普洱茶的口感也是其独到之处,它的口感细腻甘润,可以持久回味,深受普洱茶爱好者的喜爱。它有着柔顺的口感,口中可以感受到清醇的甜味,使人们的味蕾尽情享受。
普洱茶的回甘也是其特点之一,它的回甘清醇悠长,可以使人们的味蕾得到持久的满足感,令人难以忘怀。它的回甘既不会太重,也不会太轻,而是非常清醇,可以让人深切感受到茶的滋味之美。
普洱茶的色泽也是其独特之处,它的色泽淡雅,可以显示出普洱茶的历史深远和精致典雅。它的色泽呈现出黄绿相间的柔和色彩,温润柔和,犹如一场清静的梦,让人叹为观止。
普洱茶的汤质也很出众,它的汤质清澈透明,优雅悦目,充满着古典色彩,令人流连忘返。普洱茶的汤质清澈明亮,令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普洱茶的评分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普洱茶经过专家品尝评分后,可以得到不同的等级,从一级到三级,以及特级普洱茶。这种评分体系为普洱茶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参考,以了解普洱茶的质量。
普洱茶的报告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普洱茶的报告可以提供有关普洱茶的各种信息,包括品牌、产地、茶叶类型、生茶的制作工艺、叶底的形态大小、色泽和汤质,以及品尝评分等等,可以帮助普洱茶爱好者更加深入了解普洱茶。
普洱茶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古老茶叶,它拥有独特的香气、细腻的口感、清醇的回甘、柔和的色泽和清澈的汤质,令人难以忘怀。普洱茶的鉴定也提供了专家品尝评分和报告,可以帮助普洱茶爱好者更好地了解普洱茶,使普洱茶得以更好地展示出它的美妙之处。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具有熟茶和生茶的区分,这两种品类又满足了不同人们的需求。对于初次品饮的茶友,有的会问普洱茶是生茶好喝,还是熟茶好喝?针对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要看个人的体质,以及口感习惯来决定,毕竟每个人的喜好不同。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口感都是不同的,生茶是自然发酵而成的,熟茶却是人工催熟。生茶在口感方面,主要以苦、涩,回甘生津为主,香气有花草香、水果香、蜜香等。而普洱熟茶的口感,主要是以醇厚、温和、滑、厚为主,因为熟茶是经人工快速发酵而成的,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原因,就会导致茶性受到一定的破坏,从而使得茶性变的温和。熟茶对护胃养胃的作用较好,所以熟茶比较适合中老年和刚接触普洱茶的朋友饮用。
?如果是喜欢口感苦涩、刺激性质的茶,那建议选择生茶。但是,对于肠胃不是很好,不能接受刺激的茶友来说就不适宜喝生茶,选择熟茶对肠胃会比较好。当然,接受不了生茶的苦涩味,那就选择熟茶了。不过生茶(新茶)虽然苦涩比较明显,但是,如果放上几年的话,那么就会自然转化,苦涩也会慢慢的减弱。
那么,我们经常喝的生茶和熟茶,又各自具有什么功效呢?
一、普洱生茶的功效
生茶,它的味会略苦,并且茶性偏寒。然而,生茶具有消热、消暑、解毒,以及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等功效。同时,它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饮用生茶既有消暑解热的作用,又能增添营养的效果。
二、普洱熟茶的功效
熟普洱茶,在颜色上会呈现出褐红色,熟茶性味甘温,能够善蓄阳气,并且生热暖腹,因而能够强身补体,起到增强人体的一个作用。在古籍《怨茅厅采访》中有这样的叙述:普洱茶具有“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以上两点就是两种茶类的一个功效,普洱茶是根于原生种、大叶种的生态茶、保健茶,是时代性的茶类,是温性、暖胃、安神、补气、瘦身、降血脂尿酸的圣品。因此,我们可长期适量饮用。
此外,虽然喜欢喝茶,但是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喝茶习惯,要多注意一些饮茶忌宜。比如,泡茶喝的时候要随泡随饮,茶器也要及时清洁。隔夜的茶汤要倒掉,不可饮用,并且在空腹的情况下,亦或饭后、睡前、用药的时候都是不宜饮用茶的。对于女性朋友来说,经期、哺乳期则避免饮用。
44个评茶专业术语
I.茶性
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 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 “重、淡”来表达
3.茶香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4.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5.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6.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7.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七方面,多用来判断普洱茶的品质。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负面性特 征,其是能影响品茗情境的, 多在品普洱茶时使用。
8.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9.生津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10. 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千燥,吞咽国难、紧缩发痒等不造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11喉韵
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吃的感觉,如甘、润、燥。
12浓厚
入口浓,刺激感强且持续,回甘。
13水味
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14酸味
品茶汤时常有鲜味,家新鲜的酸果味。
15舌底鸣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就是舌底鸣泉,茶汤口感烦滑。
16醇正
茶味浓度适当,清爽正常,回味带甜。
17醇和
味清爽带甜,鲜味不足,无粗杂味。
18药香
陈年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淡都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一种赞扬方式。
19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白然入喉。符别是陈年好茶,人们说“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品普评茶时人们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变叹语。
20.层次感
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21.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22.酸味
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属不好的气
23.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24.陈韵
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25.挂杯
喝完后杯底有余香,叫挂杯。留乔时间越久,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26.烟熏味
茶叶加工中由人工烘焙时产生的烟熏气味,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判断好坏由荼而异,大部分情况下茶不应该有烟熏味。少部分如武夷正山小种,湖南沩山毛尖等特殊品种在加工中会有烟熏的工艺,形成相应的品质。
27.茶水分离离
茶汤入喉之后嘴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味,叫茶水分离
28.肥嫩
芽头肥壮,叶质柔软厚实,用于绿茶黄茶、白茶、红茶叶底的嫩度。
29.暗张、死张
叶张发红、央杂暗红叶片为“暗张”,央杂死红叶片的为死张
30.瘦薄
芽头瘦小,叶张单薄少肉。
31绿叶红镶边
叶缘朱红明亮,中间呈浅黄绿或是青色。
32.焦斑
叶张边缘或背面有局部黑色或黄色的烧伤斑痕。
33.青张
无红边的青色叶片。
34. 红张
一般是指冲泡后的茶叶,叶片呈现暗红色。主要是由于萎凋过度,而导致的红边,多是白茶的叶底。
35高香
茶香高而持久。
36高火味
茶叶干燥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干度十足所产生的令人不造的气味。
37鲜爽
茶的香气和味道新鲜爽快,适用于描述绿茶、红茶、茉莉花茶。
38闷气
沉闷而不爽,一般是茶青在烘焙后,未造当摊凉而形成。
39板栗香
适用于描述绿茶和黄茶的香气。
40纯正
香气不高不低。
41青气
一般是指茶叶常有鲜叶的青草气,也称青臭气。
42清高
香气清长,但不浓郁。
43老火
茶叶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产生的焦糖香。
44甜香
香气高而具有甜感,适用于描迷乌龙茶、红茶的有气。
随着南北饮食文化交融,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喝茶,普洱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C、E等,用沸水冲泡,绝大多数的维生素都会泡出,这些普洱茶可以作为人体维生素的汲取来源,尤其是B2和C。
茶有好坏之分,正因为普洱茶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所以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普洱茶,无论什么茶,一定会有评判的标准,这样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些来判断茶的优劣。那么,选择普洱茶的标准有什么可以参详呢?
?
普洱茶分生普洱、熟普洱,从字面上看,生和熟,生是未经发酵,而熟普洱是经过发酵而制成。
从原料、制茶工艺来说,生茶多以云南大叶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而成;熟茶多使用云南大叶种晒制青茶为原料,采用了渥堆工艺人工发酵(加速氧化)而成。
?
从地理位置了解,根据相关文函发布,只要一些地市的普喝茶是符合地理标准的,像云南省的六州五市,除了致谢之外,还有一些县及乡,所以茶友一定要认准产区,如果所购的并非这些产区,那么就不算是真正的普洱茶。
从茶的属类讲,许多的人对普洱茶属于哪种茶都划分的不是特别清楚。普洱茶茶汤颜色醇红,所以第一视觉看着像红茶,不同的是,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普洱属于后发酵,在这一点看,与黑茶是相似,且根据现在的茶之标准,普洱熟茶属于云南黑茶。
?
从普洱茶的香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香气浓郁,层次感强并且有持久性,回甘生津性强,让人闻起来就能觉得清蒸顺畅,没有其他浊杂气息,得当的储放时间越久,茶香越醇厚。
从新旧老茶来说,因为普洱的特性,所以这款茶最看重的就是它的存储时间。如果茶饼品质够高,存放得当,年份越久,价值就越高。与其他茶不同的是,普洱茶1-3年内,都是属于新茶,老茶也要看区域不同划分会有一些差异,但至少也要7年之久才能算得上是老茶,有的地方要10年,甚至更久。
?
喝茶、爱茶,就要喝个明明白白,不要一味地被老板牵着鼻子,他推荐什么便相信什么,自己也要了解一些茶,以免花了冤枉钱。当然对那些拼尽全力也要在你面前扮演鉴茶大师的人,笑一笑就罢了,爱茶之人,多是通透之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488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普洱茶片区特点
下一篇: 普洱茶能和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