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普洱茶冷后浑絮状物普洱絮状

品茶 2023-11-28 07:10:09

普洱茶冷后浑絮状物,这是普洱茶的特征之一。茶叶在冲泡时,水温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冲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5分钟为宜。茶叶经过长时间的浸泡,茶汤中的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会逐渐析出,这时再加水冲泡,就会失去原有的风味。所以,冲泡普洱茶时,应尽量避避免加水。另外,茶叶在高温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所以,在冲泡普洱茶时,最好用100℃左右的水,以保证茶叶的色、香、味。

一:普洱茶冷后浑絮状物

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俗称冷后浑,茶友们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茶乳酪;
其物质基础是茶黄素、茶红素与咖啡碱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低
而变化,温度高时溶解,温度低时(40摄氏度以下)呈乳凝沉淀状态。冷后浑的程度、
茶黄素的含量,茶黄素含量低的茶不容易产生冷后浑。一般的红茶茶汤中产生得较多,
普洱生茶茶汤亦会产生,它的出现正是优良普洱茶的标志。

二:普洱茶冷却后的沉淀物

第一种情况:普洱茶的白点为白霜,白霜是普洱茶在后期陈化过程中产生的结晶物质——单宁,它是普洱茶中内含物质逐渐氧化的结果,属于茶叶在转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第二种情况:棉纸粘在茶叶表面,普洱茶在存储中会慢慢转化。茶叶含有水分、茶油,茶油在温度稍高、湿度大的情况下会浸到表面来。而棉纸非常干燥,易吸油和吸水。在长时间不翻动的情况下,棉纸就会附着在茶叶的表面。所以,有时看到饼面的白色物就是一些棉纸留下的棉质物。

三:普洱茶有絮状沉淀

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在冲泡变冷后,有时会出现一些絮状物,也被称为“茶乳酪”。

▲冷却前常规茶汤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因为生普洱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等与咖啡碱等成分相结合出现了“乳凝化”现象。

这种“乳凝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温度高时溶解,温度低于40℃左右时,会出现乳凝沉淀状态。

▲冷却前常规茶汤

是否产生乳凝现象及乳凝程度如何,主要决定于茶黄素的含量,茶黄素含量低的茶不容易产生乳凝现象。

▲冷却前常规茶汤

▲冷却后出现絮状物

如果将产生乳凝现象的茶汤再次加热,茶汤又会恢复清亮的状态。

可逆的乳凝化现象出现,一定程度上正是普洱茶品质优良的标志。

——《饮茶日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04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