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属于什么等级的茶叶?在中国,大红袍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茶叶,它的价格是普通茶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大红袍是世界上最贵的茶叶。那么,种茶叶真的有那么贵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我国,只有云南大红袍才是最好的茶叶,其他地方的茶叶都不能和它相提并论。但是,这种茶茶叶在国外却非常受欢迎,甚至有人专门跑到中国来购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种茶叶是一种外来物种,名叫红茶。
一:大红袍属于什么等级的茶
大红袍属于一种高档次的茶品,是中国的特种名茶,也是“茶中之王”。相信不少的朋友都喜欢喝茶,而茶叶又有许多的种类,比如红茶、绿茶、黑茶等等,而大红袍就是茶中的著名种类。下文是关于“大红袍属于什么档次”的具体内容介绍。
大红袍1、产地:大红袍属于岩茶,出自福建的武夷山,它的品质优异,知名度也很广。
2、生长环境:大红袍对生长环境是有要求的,需要气候温和,冬暖夏凉。
3、汤色:大红袍的汤色清亮,带点橙黄色,冲泡之后茶叶的叶片红绿相间的。
4、历史:武夷岩茶的历史悠久,而大红袍更是武夷岩茶中的佼佼者,早在1959年就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大红袍有什么特征通过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大红袍属于什么档次”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大红袍有什么特征?大红袍喝起来十分的甘醇,闻起来也很清香,香气是它最突出的地方。
二:大红袍属于什么级别的茶
不能绝对的说是哪个档次高。金骏眉是红茶,属于发酵茶,大红袍是岩茶,属于半发酵茶,两个里边都有等级差的,只是金骏眉是顶级红茶,大红袍比较适合大众化一些。从价格上看,二两大红袍6500元,三两的金骏眉只有5500元,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
三:大红袍什么级别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
丨
《1》
大红袍名气高,很多人都听说过。
但很多路人级茶客容易将大红袍认成红茶,起因有很多。
有人是被茶名误导。
大红袍的名字里带有“红”字,怎么就不是红茶?
有人是被香气所惑。
哎,大红袍闻起来花香、果香都挺明显的,怎会和红茶无关?
还有人是将茶味喝乱了。
上次喝到的清香型大红袍,感觉挺香挺柔的,这是红茶吧。
殊不知,这统统是错的。
大红袍的真实身份并非红茶,而是青茶,属于闽北乌龙茶代表。
身为青茶(乌龙茶)的大红袍,作为半发酵茶,花果香不过是香气标配。
至于大红袍为何会和“红”字沾上边,得从它的
成名已久的大红袍,民间流传着一段状元归来报恩故事。
某位书生进京赶考时,病倒在武夷山,后来喝了寺中僧人的茶汤才得以痊愈,顺利赶考,高中状元。
后来这位状元授了官职,身披红袍官服,特意旧地重游。
为茶树身披红袍,特意报恩。
不曾想此举过后茶树新生嫩叶偏红,被人取名成大红袍,至此名扬四海。
虽说,这个故事桥段略显老套,真实性不可考。
但我们从北斗、奇丹、小红袍、紫红袍等这些与大红袍有着血缘关系的茶树品种身上,的确能发现这样的共性——嫩叶偏红或紫红。
红袍的“红”,因此得名,与红茶毫无相干。
茶圈内类似大红袍不是红茶的“分类易错题”,对新手来说是认茶的一大坎。
这篇且来盘点汇总一二,以下4个分类别再轻易混淆。
《2》
一、梅占是红茶还是岩茶?
之前在分享水帘洞老丛梅占时,有茶友好奇。
“哎,梅占不是红茶吗,怎么又变成岩茶了?”
究竟,梅占这个茶是红茶,还是岩茶呢?
背后的答案估计会让人听了更纠结,可以说两者(红茶、岩茶)都是,也都不是。
因为梅占本身是茶树品种名,适制范围很广。
梅占茶树的原产地是安溪,属于适制乌龙茶的良种。
清末时被引进武夷山,广泛种植,被当地茶农按照武夷岩茶的工艺进行加工。
经历做青、焙火等系列繁琐工序后,做成岩茶。
随后梅占这一良种,从闽南到闽北,再慢慢延伸到江浙一带,种植足迹不断扩大。
做茶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乌龙茶。
在工夫红茶上,梅占红的身影也较为常见。
甚者听过一位浙江朋友介绍,他们当地有一类冷僻的绿茶,用的也是梅占为原料。
从制茶范围看,梅占可以做乌龙茶、红茶、绿茶不等。
梅占究竟属于哪一种茶,得结合制茶工艺才能得出结论。
《3》
二、茉莉花茶是不是绿茶?
早十几年前,白茶的影响力还没有今天这么大。
闽东一带,一度有不少茉莉银针出品。
即,将白毫银针的原料初制后,再加入茉莉鲜花进行窨制。
然而这样的茉莉银针,一度让不少茶客在分类上犯了难。
白毫银针是白茶,那茉莉银针是不是白茶呢?
据市场观察,好像窨制花茶的原料,普遍以绿茶居多,那茉莉花茶和绿茶又有什么关联?
其实,按照茶叶分类的国家标准,茉莉花茶独立于六大茶类之外。
非绿茶、非红茶、非白茶,而是归入“再加工茶”的门派。
再加工茶,即建立在茶叶成品或半成品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的茶叶。
茉莉花茶的窨花时,选用的茶坯原料不限。
可用绿茶、可用白茶、可用红茶,甚至还有茉莉普洱等。
为此,不能单一片面认定,茉莉花茶就是绿茶。
严格意义上说,不论选用哪种茶叶进行窨花,茉莉花茶都是再加工茶!
《4》
三、白茶里,白毫银针比寿眉等级高?
这也是典型的分类误区。
寿眉与白毫银针,都属于白茶的品类。
它们之间没有等级高低之分。
白茶里品类有别于等级,只有同品类前提下,才能比较等级高低。
比如,白毫银针分两级(特级与一级),特级银针就比一级银针等级更高。
茶圈内,茶叶分类概念复杂。
单是白茶江湖里,就能列出不少门门道道。
按品类分,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按等级分,白毫银针分两级,白牡丹分四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贡眉分四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寿眉分两级(一级和二级)。
按采摘季节分,有春白茶、秋白茶。
按主要产地分,有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建阳白茶等。
按外观形态分,有散茶、紧压白茶(包括茶饼、茶砖、饼干茶等)。
按存茶年份分,有新白茶(存放不足1年)、陈白茶(存茶时间在1-3年内)、老白茶(储存时间不低于3年)。
按茶树品种分,有大白、大毫、水仙、群体种茶等。
按茶园管理方式分,有台地茶、抛荒茶、荒野茶、有机茶等。
按产地海拔高度分,有高山茶、平地茶之别。
按萎凋方式分,有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复式萎凋……
这些分类细节唯有慢慢探索,才能品出个中美妙。
《5》
四、月光白是不是白毫银针?
有茶友发来一张图。
“帮忙看一下,我买的白毫银针怎么样?”
点开一看,咦,月光白!
于是直言告知,这并非白毫银针。
茶友不解,月光白难道不是用芽头做成的白茶吗?怎么不算银针?你看它的茶毫还这么多?
这说来话长,从白茶国标给出的基础定义,能找到答案。
白毫银针是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单芽为原料,经萎凋、烘干等工艺制成的白茶。
月光白的茶树品种,并非大白与水仙茶,而是用了云南当地的大叶种为原料。
所以从分类上,不属于白毫银针。
因为月光白取自大叶种茶树品种,茶芽个头较粗壮。
茶芽个头虽大,但芽头却呈现镰刀般明显的弯曲状。
并且,月光白芽头底色偏黄,而真正的白毫银针芽身底色是绿的。
细辨芽头外形与底色,两者并不难区分。
再者说,它俩的茶毫分布也有不同。
真正的白毫银针,芽头表面密布白毫,茶毫密集,呈现干燥蓬松状。
月光白的芽头虽说也有不少茸毛,但这些茸毛相对短小顺滑,并非“炸毛”状态。
但上面提到的,还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月光白因树种不符合适制白毫银针的要求,导致它的滋味、香气、风味等,都和白毫银针相差甚远。
芽头个头虽大,但茶氨酸含量有限,鲜爽表现略有不足。
茶毫数量虽多,但却无法提供独特的毫香。
论整体风味,月光白都不具备毫香蜜韵的本色。
从市场价看,月光白的价位普遍比白毫银针便宜。
花了买白毫银针的价格,入手的却是月光白。
算一算个中差价,实在是太亏了。
《6》
前段曾有茶友提问——茶叶的分类,是不是按照颜色来划分?
绿茶绿叶绿汤,红茶红叶红汤,黄茶黄叶黄汤……
其实,以颜色来认茶,误差性很大。
以红茶为例,正山小种、金骏眉,以及众多工夫红茶,它们泡出来的茶汤可不是典型的红汤,而是汤色偏橙黄透亮。
白茶呢,更是没有白叶白汤的说法。
很多茶客看到颜色偏绿的清香型铁观音时,下意识会觉得这是绿茶。
其实人家铁观音可是闽南乌龙茶的代表,与绿茶毫无瓜葛!
可见,准确认定一款茶,得看产区、树种、工艺、风味等核心因素。
片面看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看名字认茶、看颜色认茶,容易闹出认错茶的尴尬!
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1 大红袍属于乌龙茶 大红袍是乌龙茶类中的一种,是乌龙茶的名贵品种,也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2 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 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和铁观音茶一样是半发酵茶叶。所谓半发酵茶就是指在制茶的过程中通过日晒等工艺将茶叶中所含有的叶绿素破坏掉,并且用特殊的工艺使之发酵,发酵的程度从20%到70%之间的茶叶就通称为半发酵茶。
3 大红袍的特质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4 大红袍的功效 茶叶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大红袍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大红袍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07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大益班章生态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