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用料等级和后期转化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普洱茶的等级越高,价格越高,品质越好,转化效果越好。但是不同等级的普洱茶,价格也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等级的普洱茶的价格吧。首先是散茶,一般来说,散茶的价格相对便宜一些,但是也有一些高档的散茶,价格也不低。其次是紧压茶,一般是饼茶,紧压茶的价格比较高,一般都是几百上千元一斤。最后是沱茶,沱茶的价格一般在几百元左右,不过这个价格也是根据品质来定的。
一:普洱茶用料等级和后期转化
自然是分的,不同等级的原料制成的普洱茶,后期口感,香气都有所不同,二:普洱茶用料等级划分
沱茶的特、甲、乙等级用料不同只是在选料的等级上区别。这里的等级就是我们说的普洱茶茶菁的等级,同一批料分选后级别高(细嫩牙头嫩梢)做为特级沱用料,青壮叶做为甲级沱用料,粗、壮、老、料用做乙,丙,大众沱用料。
甲级沱茶是下关厂生产时间最久、产量最大的常规产品。甲级沱茶于1951年投产后,一直延续生产至今。早期的甲级沱茶,规格有250克、125克两种;
70年代以后,被现在常见的100克规格所取代(但由于订单的要求,特殊重量的沱茶也曾有少量生产)。甲级沱茶,沱高约4.3厘米,外径约8.3厘米,早期使用“中茶商标”,自1991年以后注册使用“松鹤”商标。
甲级沱茶的年份断代依据,主要有重量、沱型、包装材料的质地与印刷等。1993年以前,甲级沱茶使用油光格纹黄纸包装,约在1992年以后更换为无光的格纹黄纸,1997年开始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便装材料整早期多为五颗装牛皮纸筒,精装为单颗纸盒包装。2000年以后,条装材料改为复膜纸袋。
三:普洱茶用料等级高的茶适合新茶
大家好,我是小魏,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勐海茶厂于2005年首次推出的高档熟饼茶,象山普饼。象山普饼熟茶是勐海茶厂于2005年研发并生产的一款非唛号产品,属于臻品系列中的高档普洱熟茶。虽然生产的批次不多,但品质和口感皆很好。它选用了象山地区的优质原料进行加工制作。经过适当的发酵处理,茶叶呈现出浓厚的红熟色泽,具有浓郁的滋味,以及平滑顺畅的汤质感。
作为勐海茶厂的高档普洱茶之一,象山系列在行业内备受赞誉。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而象山镇是勐海县政府的所在地。在象山镇上的一座大山上,有一棵形状如同大象的榕树,因此这个镇便以此为名。这一系列的产品选用了优质的纯象山陈年古乔木原料进行压制,其独特的清凉薄荷味是象山原料的一大特色。而且无论怎样进行闷泡,茶叶都不会显苦涩。
此款象山普饼熟茶采用了严谨的拼配工艺,其中一号发酵程度较轻,二号发酵程度较重。通过巧妙的搭配,使得这款茶品展现出了极富老茶韵味的独特风格。在外观上,饼型端正,松紧适中,色泽乌润且金毫显著。冲泡后,茶汤呈现褐红色,明亮透澈,口感醇和且稍显厚重。苦涩味道微弱,糖香明显。汤质细腻绵滑,口感粘稠甜润,回味无穷。
总结起来,象山普饼熟茶凭借其精良的原料选取、严谨的发酵工艺以及精致的拼配技术,品质经转化后口感会越来越佳,是茶友心中的经典“口粮”级茶品。同时也成为了一款极富品鉴价值且值得收藏的高档熟茶。其醇厚的口感、丰富的层次以及独特的薄荷香韵,使它在普洱茶爱好者中广受欢迎。
普洱茶也有等级划分
普洱茶等级划分及特征
普洱界有一句话:班章为王,易武为后,冰岛乃王子,这是根据饮用口感来划分的等级,普洱茶分为紧压茶和散茶,特殊性和复杂性让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那普洱茶的等级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紧压茶等级划分】
紧压茶中分生茶和熟茶,生茶又包括春茶,秋茶,春茶中根据采摘时间的不同分为:头春,二春,春尾三个等级。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芽一叶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芽一叶、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普洱散茶等级划分】
普洱散茶的级别一般遵照嫩度划分为特级一到十级。特级最嫩,能够看到细小的芽头,带有金色的毫毛。十级最粗老,大叶带有梗。级别高的嫩青是不必来压制的,一般一级到五级会做成散茶发售,六级到九级压饼,十级做砖茶。高、中、低档等级划分
【高档次茶】
金瓜贡茶、宫廷、礼茶、特级。
【中档次茶】
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
【低档次茶】
低等级是七到十级的散茶。
分级标准特征
(上)
【一级】
条索紧结,比较显毫,汤色红浓,香气浓郁纯正,味道醇和,叶底是肥嫩褐红。
【二级】
茶叶尚显白毫,汤色红浓,香气纯正,叶底肥嫩。
【三级】
外形条索紧结,尚显白毫,汤色红浓,叶庄是柔软褐红。
【四级】
外形紧结,汤色明亮,叶底是柔软褐红的。
【五级】
外形条索坚实,有些白毫,汤色是深红色,味道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均匀,尚柔软。
分级标准特征
(下)
【六级】
外形条索尚紧实,汤色褐红,叶底褐红欠匀欠嫩。
【七级】
条索肥壮,它的色泽褐红,有些灰,汤色深红,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八级】
外形条索肥壮,色泽褐红有些灰,汤色深红,味道醇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九级】
茶叶外形条索相大,色泽褐红有些灰,汤色深红,味道醇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十级】
外形条索有些松,色泽褐红有些花,汤色深红,香气味道平和,叶底褐红有些粗。 ? ?
陈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表象的普洱茶特征。比如看到的普洱茶条索的颜色,普洱茶的汤色,普洱茶的滋味,普洱茶的叶底,普洱茶的香气。
而这种普洱茶的外在表现,只要一直观察,是用人体感官器官能感受到的。陈化,更准确的说是描述普洱茶某一时间段的外在表现结果。
转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内在表现,也许就是暂时的一个过程。普洱茶研究到现在,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变化是因为普洱茶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微生物我们用感官器官是看不见的。比如一定年份的普洱茶颜色从黄色变为了棕褐色,这是由茶黄素变为茶褐素。这是微生物的变化。
了解了普洱茶中的陈化和转化的不同点,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都会说的“普洱茶转化得怎么样了?”、“这茶转化得不错。”是多么的不靠谱,普洱茶的转化肉眼是看不到的,转化的是微生物。
那我们换成“普洱茶陈化得怎么样了?”、“这茶陈化得不错”这样的说法,展开对话下去就是:
Q:“普洱茶陈化得怎么样了?”
A:还不错,你看茶条颜色,你看茶汤,来喝杯品品有什么不同?
“这茶陈化得不错,你看啊,条索颜色和茶汤颜色都变了,你来喝喝看。”
在普洱茶的描述用词中,很多词语都是误用的,有些甚至是生搬硬套的。而也正是这些形容词的滥用,把普洱茶变得这么的复杂。尤其是普洱茶的香型,我们大多数人现在是按拟物的方式来描述,有接近30种(蜜香、青香、甜香、梅子香、陈香、橄榄香、花蜜香、糯香、花香、果香、茶香、木质陈香、复合香、板栗香、豆香、药香、果蜜香、兰香、枣香、木香、山场香、梅香、樟香、蜜兰香、麦香及菌香。)。如果按品饮上来描述:(水飘香、香入水、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按工艺来描述:“原香”和“工艺香”。说这些描述不对吧,它也是对的。但这样会让普洱茶变得很复杂又分不出好坏。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描述,用:“强、弱、没有”来描述。因为普洱茶的香是分鼻子嗅到和口腔感觉到的,这样分开来说普洱茶的香。这样就会让人很容易了解一款茶。如果对品评需要详细的,在后面跟上相关的其他的描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07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铁观音长什么样
下一篇: 红茶的保质期多少年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