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雪芽是什么茶?为什么这么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峨眉雪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峨眉山茶叶种植面积不大,主要以制作绿茶为主,所以这个时候的峨眉雪芽并不出名。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峨眉雪芽品牌。在这之后,峨眉雪芽为了当时的皇家贡茶,一直延续到现在。
千古香茗——峨眉雪芽
汪鹤年
在历史悠久的峨眉山茶史与茶文化中,“峨眉雪芽”可算得上是名列榜首的千古香茗。
“峨眉雪芽”盛产于峨眉山常年云雾空蒙,海拔800-1200米的赤城峰、白岩峰、玉女峰、天池峰、竞月峰下和万年寺一带。茶叶具有扁、平、滑、直、尖的特点,泡之香气清香馥郁,色泽嫩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口感清醇淡雅,叶底嫩绿均匀。民国二十三年《峨眉山志》对其就有这样的评价:“茶为蜀中常产,……峨眉味初甘终苦,不减江南春采。”
常年云雾空蒙的峨眉山
此茶采自清明节前,白雪未尽,春芽初萌之时。所谓“踏着残雪采新茶”,也就构成峨眉山茶事活动一道奇特的景观。其时,冬寒未解,新芽却披着朝霞晚翠破雪而出,宛如慧眼微合,虽小芽一叶,却深得禅静之妙。采摘时,必用拇指和食指之尖,轻掐其芽,否则“嫩芽蔫而不鳝,其茶色味顿然而逊”。山中道、佛两门习将此茶称之为“峨眉雪茗”,后人又称之为 “峨眉雪芽”。此外,在历史上它又有“峨眉白芽”、“雪香”、“清明香”等雅称。
踏着残雪采新茶
峨眉山是世界野生古茶的发源地之一,大约早在战国时起便有了最原始的茶事生产活动。战国时间,鬼谷子先生择峨眉山雷洞坪山崖的洞穴作为修炼栖身之处,尤喜山林中的古茶,汲泉煮之,认为其具有“明目醒脑、强精益寿、排毒养颜”的奇特功效。
印度高僧宝掌和尚也酷好峨眉茶。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他来到中国,曾结茅为庐于峨眉山洪椿坪后的宝掌峰,他尤喜山中古茶,且一日三啖。山僧樵夫异之,宝掌曰:“乃寿道也。”果然,他直到唐显庆二年才去世,享年130多岁。
大约是受到宝掌的影响,峨眉山的茶事活动在道、佛两家中都极为盛行。山中的道家与佛门弟子,均将茶事活动纳入修为课业。每年春天,大小寺庙及道观的道士与僧人都要适时采摘新茶焙而饮之,并取名为“峨眉雪茗”。
不过,上面提到的鬼谷子和宝掌和尚所饮峨眉茶,不一定就是“峨眉雪芽”,但却足以说明峨眉山茶事活动历史的悠久。而且随着茶事活动的日渐增多,峨眉山所产优质茶品,更为广泛地为茶人们所熟悉。至迟,在唐代,“峨眉雪芽”这种名品茶,就已受到人们的关注。
民国二十三年《峨眉山志》引唐显庆年间李善著《昭明文选注》有载云:“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绝顶,产一种茶,味佳,而色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不知地气所钟,何以互更。”黑水寺岩上茶株因受小区域气候的影响,所产茶叶形成“二年白一年绿”的品相特征。这种产于“黑水寺后绝顶”,颜色白、绿“互更”的异茶,便是“峨眉雪茗”一类名品。相传唐太宗在位时,曾遣药王孙思邈专程至峨眉山问茶问药。峨眉山黑水寺茶僧曾将上品“峨眉雪芽”敬献唐太宗。自此,“峨眉雪芽”名播长安,并被纳为贡茶,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峨眉雪芽”名播长安,并被纳为贡茶
盛名之下,一些文人墨客也对“峨眉雪芽”青睐有加,每以能品尝到此种佳茗为人生幸事,并常常咏之于诗。
唐代著名诗僧贾岛在品饮过“峨眉雪茗”后就对其大加赞赏。他在《送朱休归剑南》诗中就有“芽新抽雪茗,枝重集猿枫”的吟哦。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及第前,常携友游历峨眉山,尤喜寺中“峨眉雪茗”,认为汲大峨寺之玉液泉煮“峨眉雪茗”,乃为“上品善水”而绝佳。东坡入仕后,曾在杭州担任贡院主考,是年贡院试毕,他与贡院众大人转至钱塘江口的望海楼阅卷,其夫人携“峨眉雪芽”新茶去探视。东坡大悦,嘱众人拾桑柴汲惠泉煮雪芽,大家边饮边唱,直到夜静,方才依依而散。事后,他专门写下《贡院煎茶》一诗,抒发出对于“峨眉雪芽”的钟爱之情:“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南宋的陆游,与“峨眉雪芽”更有着不解之缘。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入蜀任嘉州(今乐山市)通判,与峨眉山中峰寺的别峰禅师交往甚密,尤喜品饮寺中的“峨眉雪茗”。后来,大师听说陆游调任崇州,深感“相见时难别亦难”,不免离情依依,便差寺里小僧送去刚刚焙制而成的“峨眉雪芽”,以为道别之仪。陆游高兴之余请来了两位茶道名士,取了丁东井的清泉,品茗于万景楼下的林樾中。其在《同蔡肩吾、何元立至叮咚院汲泉煮茶》二首其一中便记叙了这件事:“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旋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说是“峨眉雪芽”并不逊于用作贡品的江南名茶“红囊顾渚春”。
明太祖朱元璋和明神宗朱翊钧对“峨眉雪芽”更情有独钟。洪武年间,朱元璋就曾御赐峨眉山万年寺茶园,供峨眉山寺庙所用。万历年间,峨眉山高僧无穷禅师不辞万里艰辛赴京面圣,携清明雪芽为供品,神宗偕慈圣皇太后品茗甚悦。遂于万历十八年,御赐茶园300亩予黑水寺,作为香火资费,鼓励僧众广种此茶。黑水寺僧众感念皇恩,每年春,特制“峨眉雪茗”一担作为贡茶进献朝廷及后宫。
清代的康熙皇帝也喜欢品此佳茗,特命僧众年年逢清明必贡此茶。因京华内外声名远播,“峨眉雪芽”因有“第一山中第一禅茶”之誉。
当年,每逢农历三月春茶开摘,峨眉山各大寺庙的茶僧们便繁忙起来,开始一年一度的茶事活动。茶僧们踩着茶园中的残雪,采摘新茶。依照惯例与规制,黑水寺、万年寺等拥有御赐茶园的寺庙,都要将上等“峨眉雪芽”春茶用锦囊蜡封,在朝廷专司茶叶的太监及地方官衙盐茶官员的监督下,为新焙的“峨眉雪芽”贡茶举办佛茶供佛法会,祈求佛送吉祥,广济苍生;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鼎盛时,数百僧众与上千香客济济一堂,佛幡飘逸,经声如沸,回荡山谷,其场面甚为壮观。
每逢农历三月春茶开摘,峨眉山各大寺庙的茶僧们便繁忙起来,开始一年一度的茶事活动
为弘扬峨眉山悠久的茶文化,近年来,有关方面将振兴“峨眉雪芽”提上了议事日程。2005年,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峨眉雪芽”绿茶列入景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项目,全面规划和实施“峨眉雪芽”有机茶园基地的建设。2006年6月,由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峨眉雪芽”绿茶,荣登“中国茶叶市场消费者满意十佳品牌”榜首;同年9月,“峨眉雪芽”绿茶荣获历届以来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唯一特别金奖。
“峨眉雪芽”绿茶,荣登“中国茶叶市场消费者满意十佳品牌”榜首
“峨眉雪芽”是贯穿峨眉山茶史与茶文化中的千古香茗,其称谓年代久远。“峨眉雪芽”,唐时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来,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称。 自古以来誉称峨眉名茶中的精品。早于公元7世纪中,即以中国十大名茶的显赫地位,著录于茶圣陆羽的《茶经》和李肇的《唐国史补》等古籍之中。
峨眉雪芽作为峨眉山景区最核心产区的优秀代表,肩负着峨眉山停耕还林农民种茶致富的社会责任,承担着深度挖掘和传承发扬正宗峨眉山茶文化的历史使命,为四川茶叶的大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将“峨眉山茶”、“蒙顶山茶”两个区域品牌作为打造川茶区域大品牌的重点目标后,拥有“峨眉山茶”最核心的峨眉山景区境内一线产区优势的峨眉雪芽,倡导有机生态安全理念,打造高品质健康茶典范,更加注重品牌的塑造、茶园的管理、生产的监控和质量的保证,在重塑和提升“峨眉山茶”的道路上首当其冲,已成为“峨眉山茶”的领先品牌。 峨眉雪芽一茶名称,为中国古代隋末唐初峨眉山佛门茶僧所取,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据峨眉山佛门茶僧介绍,峨眉雪芽茶叶的名字称谓同峨眉山独特的自然气候紧密相关。峨眉山位于中国云、贵、川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森林浩瀚、千嶂叠翠,山中茶园掩映于古楠樟柏杉棕竹等山林之间,春华夏茂,霜浸雪润,同山中奇特的自然气候有相当大的关系——每逢农历10月,峨眉山普降瑞雪,渐至隆冬,白雪从山巅披落下来,高景区与中山区的森森尽数被白雪覆盖,到了第二年农历的二、三月,即雨水至清明时季,茶园中的白雪尚未融尽,在昼夜温差悬殊的作用下(高山区茶园的昼夜温差大约16°—18°左右,中山区茶园的昼夜温差大约12°左右),雪野中的峨眉山茶新发茶芽且开且合,在冬雪未融的高山林间一一绽放,似白雪翡翠,晶莹灵透,鹅黄飞绿。
时至唐代唐显庆年间,峨眉雪芽已名声大播,已被大唐王朝纳为贡茶并册封。其时,朝廷重修《昭明文选》,负责此项国家重点书籍编修工程的人叫李善。李善在唐代《昭明文选》注本中录入: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峨眉山著名古刹,始建于晋代,唐时,被全山寺僧敬崇为峨眉山禅宗祖殿。现为峨眉雪业高山有机茶生产基地)后绝岩种茶,味佳而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不知地气所钟,何以互更。这是古代文献中有关峨眉山茶之产地、区域、茶叶特征等最为详细的记载。译成现代白话文:峨眉山简直就是一座奇特的天然植物药材宝库,生长在高山密林中的茶叶是天下最好的茶叶,堪称独一无二。在峨眉山中有一个叫黑水寺的地方,茶僧在陡峭的山崖和密林中种茶,这种茶非常奇特,味道非常鲜爽,而且从黑水寺茶林采摘的茶芽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状况,有连接二年出现生长的茶芽带有绒绒的白毫,间隔二年所采摘的茶芽又呈翠色不带白毫,这种情形非常有规律,不知道是不是黑水寺茶园的土壤与周围的气候有什么特异?若不是如此,为什么这种'二年白一年绿'的特异情形那么有规律呢?中国现代茶学泰斗际宗懋院士在其所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历朝历代名茶附录》(2002年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中录入:年代 唐代/产地 峨眉山/茶名 峨眉雪芽;年代 宋代/产地 峨眉山/茶名 峨眉雪芽。
据佛门相传,南宋乾道六年即公元1172年,南宗大诗人陆游入蜀任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距峨眉山30公里)通判,公干之余经常历游历峨眉山并与峨眉山中峰寺主持别峰和尚结为僧友。陆游尤喜品饮寺中茶僧所焙峨眉雪芽,曾吟诗赞叹: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旋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陆游《剑南诗稿·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至此,峨眉雪芽之名名播天下,成为中国唐宋两代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峨眉雪芽“仙山藏灵芝,峨眉绽雪芽。”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野生古茶的发源地,“峨眉雪芽”生态原茶所在的峨眉山景区则坐落在世界野生古茶生长的中心地带。归纳起来有三大不可复制的特征
林茶共生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特征 国内外罕见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是世界野生古茶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业已勘查的野生古茶达16种之多。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峨眉山,同属于中国茶叶最古老的发源地——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范畴之内。而峨眉山之珍稀茶叶资源无论是从品种数量,还是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条件,亦是三省茶产区中最具生态魅力的——境内数万亩分布于海拔800米—1500米崇山峻岭的峨眉雪芽珍稀绿茶茶园,蓊生于5000多种野生植物构成的浩瀚林海中,形成不同群落特征的林茶共生奇观。2007年5月,来自欧盟有机茶权威认证机构的德国QSI实验室中心的著名有机茶专家麦克博士一行,深入峨眉山景区海拔1200米处的黄湾乡黑水村,实地考察了峨眉雪芽茶业建成的3000多亩珍稀有机绿茶茶园。扑入麦克博士眼帘的景像是:群山环拱,林海如烟如波,蓊生于森林中的茶园生机勃勃,新鲜的空气沁人肺腑。麦克博士惊慕不已,他说:“我几乎跑遍了世界上所有的产茶国家和地区,到中国后,也走遍了中国的几个产茶大省,而峨眉雪芽茶业的高山生态茶园是最棒的。简直就是上帝特别恩赐给你们的。而且,你们茶园的自然资源和条件都是无法复制,无可取代的。这里生长的有机茶是世界上最好的有机茶。” 茶园的自然气候奇特,四季云雾缭绕,霜浸雪润
峨眉山风景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千峰百峦,跌宕起伏,林壑深岫,神奇莫测。其独有的雾淞、雨淞、雪霁等三大奇特自然气候终年轮值。尤其是到了农历10月,峨眉山普降瑞雪,白雪覆盖山中茶园,雪冻期延至第二年农历二、三月。漫长的雪冻期灭杀了茶园中的自然病虫害。茶园霜浸雪润且周而复始,茶叶的品质天生丽质,质量十分安全。
茶园土壤十分肥沃,茶叶富含众多天然有机营养成分
每年,5000多种野生植物的残枝落叶大量殒落,2300多种野生动物的残骸与排泄物入土形成堆积丰厚的腐质殖,茶园土壤中的天然有机营养源源不断地供给茶树生长,茶叶富含众多天然有机营养成分。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检验中心长期对峨眉雪芽绿茶的质量检测报告显示:峨眉雪芽绿茶所含的茶多酚、儿茶素、维生素、氨基酸和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以及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矿化元素,远远高于全国绿茶。
雪芽是绿茶。
雪芽又称雪茶、太白茶、地雪茶,归属于地衣类地茶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陕西太白山等地生产,属于一种草芽,颜色通白,长时间放置颜色变为淡黄,主要由采摘、炒焙两道工艺制造而成,它的叶片形状就像精心制造过的茶叶,身形好像一根银丝,所以被称作雪茶。雪茶悠香清爽,初品味微苦后品味微甘,回味无穷。
原系每年初春最后一场雪后采摘,现多于谷雨、清明期间采摘,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产量稀少,且采摘难度较大,多见于四川青城山系、河南信阳南部山区、山东部分地区等。
雪芽品种分类:
1、青城雪芽
鲜叶采摘于青城山海拔1000~1200米的优质老茶树,每年清明前后数日采摘一芽一叶为制茶原料,要求芽叶全长在3.5厘米,鲜嫩匀整,无花及杂叶、病虫叶、对夹叶、变形叶、单片叶。制成后,以外形秀丽微曲,白毫显露,香高味爽,汤绿清澈为特点。
2、峨眉雪芽
用于制作的鲜叶十分细嫩,加工工艺精细。一般在清明前3~5天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竹叶青成茶外形扁平光滑,翠绿显毫,两头尖细,形似竹叶;冲泡后,香气高鲜,汤色清明,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外形扁平光润,挺直秀丽,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香馥郁,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嫩醇爽,叶底嫩匀。
3、阳羡雪芽
外观紧直锋妙,翠绿显毫,内质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叶底嫩匀完整,有“形美、色翠、香高、味醇”四大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雪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10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大益星耀亚洲熟茶开汤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