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一喝茶叶胃就难受呢?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能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所以喝茶的时候最好不要空腹喝,尤其是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另外,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结合,形成不溶性的铁盐,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因此,在吃饭前不要喝茶。此外外,饭后立即喝茶,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所以,饭后最好休息一会儿再喝茶。
“北平说”开栏语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医师及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队将通过本专栏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养生保健及中西医防治知识,为您的消化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28岁的小张是个上班族,前段时间刚刚忙完手上一个大项目的他,一到午餐时间就愁眉苦脸的,迟迟不动身前往食堂用餐。隔壁的同事发现后,便约小张一起吃饭,小张摇摇头拒绝了:“最近这段时间胃有点不舒服,吃几口胃就胀得难受,不吃又饿……哎,现在看啥都没胃口。”同事劝小张:“怪不得你瘦了这么多,一直吃不下饭身体可扛不住呀,还是尽快去医院检查吧。”于是小张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医生在了解小张的相关情况后,建议他先完善碳13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小张既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胃内也未见明显异常。
焦虑又满是疑惑的小张带着检查结果来找医生。医生耐心解释道:“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可由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这些检查都没有异常,就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目前考虑你的餐后不适症状是由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而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可能与不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心理等因素相关。”小张一听,突然想起前不久自己刚刚忙完的重要项目,那段时间压力非常大,常常是忙得顾不上吃饭,后来就逐渐出现餐后不适的症状。随后医生给小张开了中药调理,并嘱咐他一定要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放松心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调理,小张餐后腹胀不适的症状明显改善,胃口也变好了。
【北平说】
一、检查没事,为什么胃还是不舒服?
小张由于胃不舒服做了很多检查,但没有查出明显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身体没事,有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惹的祸。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出现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嗳气、呃逆、恶心等症状,其需要在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后才能诊断,病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二、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原因有哪些?
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常因胃排空延迟而出现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产生消化不良症状的可能原因。建议完善碳13呼气试验,如果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应行根除治疗。
3.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心理因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病因。焦虑和抑郁等精神障碍、个性异常、人际敏感、不良生活事件等参与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4.脑-肠轴功能障碍:“脑-肠轴”可调节与胃肠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功能。胃肠激素如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以及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P物质等,参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机制中多个重要环节的调控。
总而言之,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至今其发生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除以上因素外,相关研究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还与食物抗原感染、应激、十二指肠酸暴露、吸烟、食物过敏等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炎症、通透性改变、黏膜屏障受损有关。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办?
现代医学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利用制酸药、促动力药等对症治疗。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本病属于“胃痞”“胃脘痛”的范畴,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常见证型分为脾胃湿热、脾虚气滞、脾胃虚寒、肝胃不和及寒热错杂证。中医善于从整体观念综合调理,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独具优势,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减少病情复发。具体的辨证用药须由专业中医师开具。
四、平时应如何预防调摄?
1、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起居规律,不熬夜,保证睡眠质量。适度体育锻炼,多进行有氧运动,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等节奏和缓的项目。
2、进餐规律,饮食健康
少食多餐,进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过饥过饱等。食用易消化食物,而不宜食用产气多的食物,如土豆、面食、豆类、高脂肪食物等,忌油炸、腌制、烧烤、生冷、辛辣之品。
3、放松心情,劳逸结合
注重工作劳逸结合,避免长期高压力高负荷工作,保持心理健康,避免悲观、焦虑情绪,适当参与集体活动,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4、药膳食疗,健脾开胃
①山楂麦芽陈皮茶
【原料】山楂15g,麦芽20g,陈皮10g。
【做法】将三者放入锅中一起煮约20分钟,以代茶饮。
【功效】消食化积,理气导滞,适用于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腹胀等不适症状在进餐后加重。
②白术猪肚粥
【原料】白术30g,槟榔10g,猪肚1个,粳米100g,生姜少量。
【做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另将白术、槟榔、生姜用纱布袋装好,一起放入锅中用小火煎煮20分钟。捞出药袋,再加粳米至汤汁中拌匀,续煮至熟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和中行气。
END
【专家简介】
张北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大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吉良晨教授学术继承人,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研修医,第六批国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入选第8批第9批岭南名医录,2017首批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脾胃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胃肠、食管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胆胰疾病的内镜下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广东省中医脾胃病科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分中心、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幽门螺杆菌分子诊断中心广州分中心。牵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岭南中医消化内镜医疗联盟及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
在学术带头人余绍源、罗云坚及黄穗平三位教授指导下,在学科带头人、脾胃病暨消化内镜中心大科副主任张北平引领下,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海燕、二沙岛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静、芳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陈延及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添文带领团队,继往开来,携团队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一手中医,一手内镜,医镜融合,致力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转化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等,尤擅长消化内镜下3E技术(ESD、ERCP、EUS)等各种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药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北平说 | 腺瘤?肿瘤?带您正确解读肠息肉病理报告
北平说 | 进补不当,脾胃受伤!了解霜降节气养生的正确方法
北平说 | 萎缩?肠化?教你读懂胃镜病理报告上的专业术语
北平说 | 明确这些疾病的诊断,它很有优势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翁森辉 莫彦
执行编辑:曾梦芸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茶叶在加工的过程中是不可以添加任何非茶物质的.
炒茶不是炒菜,什么也不可以加.这是茶叶加工的基本要求
当然,会有不法商人在茶叶中加色素,增强茶叶的卖相,这另当别论
茶叶喝多了会让人难受.这就是所谓的茶醉.主要表现在心悸,胃不舒服,食欲不振.我是有过切身体会的.
主要原因在于茶叶的成分,能促进胃蠕动.降血糖,中和胃酸.过多,过浓的喝茶对胃沾膜有一定的影响.
有些反应重的人,甚至会出现呕吐.
这个时候就要停止喝茶,平时少喝,喝淡茶.
茶叶有养身保健作用,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基本上,喝茶本身是不会引起胃痛,如果一喝茶就胃痛,可能是已经有胃肠道溃疡的现象了!如果健康没有问题,那也许是喝茶的时间和方式不对。例如:空腹的时候饮太浓、太多的茶,阻凝胃液的分泌,妨凝消化,引起茶醉的现象而发生胃痛。另外一种情形是,一时间喝太多太浓的茶,超过您喝茶所能承担的份量,也会引起胃痛。这时候应该减少喝茶,不能喝浓茶,先从喝淡茶开始,慢慢适应了以后,再增加茶的份量和浓度,这样喝茶应该不会发生胃痛的现象。 茶中对胃肠有影响的成分,主要是黄嘌呤类(Xanthine),黄嘌呤类在一定程度上可刺激胃分泌持久的增加,如果喝茶过量或多喝浓茶,黄嘌呤类中的咖啡碱会聚积,可能引起胃肠道的病理变化,并形成溃疡,咖啡碱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机制因素。因此,有消化溃疡的病人喝茶,必须以乳汁充分稀释或冲淡茶汤,才不至于影响病症的恶化。如果是活动性十二指肠的病人,则必须限制喝茶,最好是暂时停止喝茶。 茶中的咖啡碱是刺激中枢神经及胃肠的主要因素。但是,在胃中咖啡碱与茶红素的化合物中和,形成络合物,这时候的咖啡碱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活性。当络合物进入小肠的碱性环境时,咖啡碱又会释放出来,被血液所吸收,再发挥其刺激作用。因此,茶是会影响胃的肌肉组织,促进胃液分泌和胃的运动而加速排出胃里的食物,也能刺激胆汁和胰液及肠液的增加,这是喝茶所以能有帮助消化的原因。事实上,茶是醇和、适胃而令人愉快的饮料,喝茶能帮助消化,减轻饱食之后的不舒服感觉,并且喝热茶比喝冷茶的效果更好,已经是喝茶者公认的事实。 茶帮助消化的作用很快,因伤风感冒时所引起的痰液,在空腹的情况下,茶能很快的将它排出,减轻身体的不舒服感觉。即使是胃病患者,如果懂得合理的喝茶,不喝浓茶,对胃肠是有好处而没有害处的。 “茶是水之君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常饮淡茶,才是饮茶健康的保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34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滇红金芽茶价格
下一篇: 茶叶香气是怎样制作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