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怎么描述茶好喝的句子

茶百科 2023-11-30 03:53:19

怎么描述茶好喝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呢?下面这些句子,可以说是非常经典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呢?一起来看看吧!“茶好喝,不如我们一起喝”,“我们们都是好朋友,你说好不好?“我爱你”用文言文怎么说?简直甜到齁,单身狗:我酸了!赶紧学起来吧!“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这句话是不是很甜呢?如果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对你说这句话,你一定要好好珍惜他,因为他真的很爱你。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村姑陈去茶馆喝茶,经常听到两个字:

“好喝。”

不管是喝福鼎白茶,还是喝武夷岩茶,亦或是喝桐木红茶,“好喝”似乎是一个通用的形容词。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可即便再好喝的茶汤,甚至达到让人集体失语的境界,也应该要说出个所以然来。

具体点,到底是香气好,还是滋味好,还是回甘好,还是水路好……

而好喝,并不具有代表性。

每个人的喝茶口味不同,心中对“好喝”的定义和标准也不一样,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词汇。

只可惜,一般人喝到好茶,除了好喝,便再无二话。

因为不了解,或者了解不深,不敢妄加评论。

万一说错了话,用错了词,场面可就太尴尬了。

其实,各位不必觉得丢人,敢于开口,就成功一大半了。

新手成长的过程,就是从不懂茶,到懂茶,再到爱茶。

只有慢慢熟悉,了解门门道道,才能在广大的市场上,寻觅到一款优质茶。

那么,今天村姑陈就来分享老茶客常说的3类评语。

帮助新茶友在学茶的路上,更加畅通无阻,加油吧!

《2》

首先,形容香气时,可以尽量具体一些。

大多数的新茶友,在闻盖香时,只是粗略地闻,没有仔细深入地感受,重复嗅闻。

那么,大概率只会闻到一股普通的茶香。

只是在某些特殊的品种里,闻到特别的香型。

但一时无法表达,通常也只能归纳为“好闻”,或者“香气很有特点”。

这些词汇,很容易暴露出自己的不专业。

实际上,茶叶里的香气,根据茶树品种、制作工艺、等级、种植方式等,会呈现出不同的香气。

以白茶为例,按照年份,可以分为新白茶和老白茶。

新白茶的香气,包括毫香、花香、草药香、荷叶香等。

老白茶的香气,则有药香、陈香、稻谷香、花香、粽叶香、枣香(果香)等。

另外,再具体一些,白毫银针里清莹的毫香,白牡丹里高雅的花香,寿眉里清郁的草药香,都是特点。

再再具体一些,毫香的味道,像是春天里破土而出的野草的香气,又像是茶园边上野蕨菜的气息,还像是狗尾巴草的嫩草香。

所以,仅仅用“好喝”二字,根本无法形容如此层次丰富的香型。

武夷岩茶的香气类型就更多了,除了发酵形成的果香,不一样的品种,还有不一样的品种香。

比如肉桂的桂皮香,水仙的兰花香,铁罗汉的当归药香,金柳条的奶油香……

这些香型,虽是近似香,但都可以让我们联想到美好的画面。

总结来说,好茶的香气,都是纯粹干净,不带杂质的。

当诸多香气分子直奔而来,我们要充分调动感官去接收和识别,并大胆表达出来。

久而久之,味蕾和嗅觉就会越来越灵敏。

【画外音】李麻花:你这是暴露了自己平时训练感官的方法吗?

《3》

其次,是形容滋味时,常用的几个词语如下。

第一个,鲜爽。

如今,很多人都发现,好茶的口感越来越“淡”了。

一是因为,好茶的工艺也在不断精进,降低了茶叶中苦涩物质的含量,让有益物质更多地保留了下来。

二是因为,产区好的地方,生态环境优秀,光照柔和,日照时间刚刚好,有利于茶树合成更多的有机物。

所以,当一款茶叶中富含茶氨酸,同时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比较低。

那么,喝起来就是鲜爽与清新并存。

咽下之后,喉间还会泛起丝丝凉凉的清凉感。

不管是白茶、岩茶和红茶,都会存在鲜爽感,只不过由于白茶的工艺简朴,鲜爽感更加突出。

好的白茶,以鲜香醇爽著称,像是吃了一口鲜嫩爽脆的黄瓜,又清鲜,又香甜。

第二个,浓郁。

好茶的内质丰富,在沸水的冲泡下,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滋味物质。

当茶香落水,汤水里的滋味便带有浓郁的香气,由于五官之间是相连通的,浓郁到极致,便是满口生香。

即便接下来不继续喝茶了,嘴里也还是香喷喷的。

伴着好茶,甚是醉人。

第三个,不苦不涩。

茶叶中的苦味和涩味,主要来自咖啡碱和茶多酚物质。

当它们的含量适中,不超标,再搭配上其它的有益物质,就能诞生一杯滋味有层次感的茶汤。

不仅不苦涩,还有山泉般的鲜活感。

而苦涩物质含量高的茶叶,通常刺激性强,口感不佳。

《4》

最后,形容汤感的词汇,就更加繁花似锦了。

包括但不限于,醇厚、细腻、丝滑、绵柔、饱满、浆感、唇齿生津等等体会。

对于新茶友而言,这些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茶汤与舌面接触的时间,也就短短几秒,一闪而过,什么稠度、厚度、滑度、浆感,真心不明白。

在此,村姑陈分享一个小技巧——啜茶。

啜茶,简单来说,就是用舌头去推动茶汤,用气流把茶汤啜出声音来,让其在口腔中流动。

千万不要觉得这样喝茶,是一件不雅的事情。

恰恰相反,啜茶声越大,代表你越专业,越懂茶。

在啜茶时,通过气流震荡,把茶香和茶味更加均匀地分布到我们的舌面和口腔里。

茶汤入口,不要急着咽下去,速度尽量缓慢一些,拉长汤水在口腔里流淌的时间。

再用舌面掂一掂,茶汤的重量如何,就能判断出内容物是多是少了。

有重量,说明内容丰富,汤感醇厚,饱满。

接着用舌头去搅动茶汤,感受那种包裹感、顺滑度。

如果觉得舌头被丝绸一般的物质包住了,像是巧克力一样丝滑,同样说明内质丰富。

而内质含量不高的茶,便不能令舌头产生这种美妙的感觉。

和喝白开水的差不多,清汤挂面,十分单薄。

最后就能得出结论,到底是浓是淡,是稠是薄,是滑是涩,诸般滋味,悉数体验。

《5》

一款好茶,肯定是优点大于缺点的。

个性鲜明,一入口,就能抓住茶友们的味蕾。

而专业的老饕,总是会更关注优势,把茶叶中的香气、滋味、汤感等特点,简单直接地表达出来。

反之,不认真的人,永远喝不懂好茶的真味。

就连到底哪里好,都说不出来,只能囫囵吞枣,留下一句“好喝”,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讲真,无论茶龄几年,经验还是和新手无异。

就像一个不认真修炼的小妖,旁人早就得道成仙,自己的道行却一点都没涨。

白白付出了时间,太惨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37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