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广西普洱茶

小小茶农 2023-11-30 08:43:20

广西普洱茶市场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新的变化,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普洱洱茶的“三新”。这三新分别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新,就是新工艺。这个工艺的出现,对于普洱茶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第二个新,就是新包装。包装的改变,不仅仅是为了迎合市场,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第1种,冒充大品牌。大y和中c被仿冒得最多,从包装到棉纸到内飞,再到防伪码,做得很逼真,普通茶友根本就认不出来。有趣的是,听说有时候山寨的会比正牌要好喝,就像福建莆田鞋,这些制鞋厂,有些鞋子质量比国际大牌还要好。

第2种,就是湿仓茶。湿仓茶喝多了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他们要么把茶叶做老,要么把包装做旧。茶叶的转化是需要时间的,不管是生茶还是熟茶,都需要自然的转化。只是熟茶比生茶多了一道人工潮水的发酵工序,使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适宜人群饮用。普洱茶进入品饮阶段是需要时间的,一般熟茶的第一个适饮期是四年,生茶的第一个适饮期是六年。

第3种,把从湖南四川福建贵州广西运进来的茶叶,做成普洱茶。外观上会更好看,条索细长芽多、毫多。这样做呢,更有卖相,成本也更低。但实际上普洱茶作为一种地理标志产品,它必须得用属于云南这片区域的大叶种来制作而成。零几年普洱茶迅速发展的时候,大搞产能,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这两年直播又崛起,遍地炸福利,这种现象又出现。

第4种,烘青普洱茶,也就是说这些茶叶不用日光晒干,直接用机器烘青,其特点是一开始喝起来香气特别的高,但是它没有后期的存放转化价值,三五年后它的缺点会暴露无遗。这几年普洱茶野蛮发展,很多商家急功近利,很多烘青普洱茶流入了市场,大家可以自查,5年前买的普洱茶,现在口感怎么样?

第5种,台地茶冒充古树茶。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也是市场把消费者给惯坏了,非古树茶不买,但是古树茶并没有这么多,怎么办?包装上一律打上古树茶来卖。真实的情况是,整个云南产茶区,古树茶在普洱茶里面的占比只有5%左右,而普洱茶的产量一年就有16万吨左右。

第6种,冒充名山名寨的茶。名山名寨的茶知名度高,消费者认可度高,市场价格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也高,那么冒充名山名寨的茶,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利益。有人就用周边茶区原料成本价格更低、口感又与名山名寨相似的茶来冒充名山名寨的茶。这种情况在这个行业里面不多有。

第7种,拼配茶冒充纯料茶。拼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让一款普洱茶的综合滋味更丰富更协调,同一茶区不同季节的茶叶拼配,可以凸显出不同的滋味侧重点,比如春茶增加了茶汤的细腻度,秋茶增加茶汤的喉韵度,勐海系的茶增加了苦底度等等,拼配可以做到,高低平衡,显优隐次,扬长避短的作用。在纯料和拼配这个事情上,无可厚非,看追求的是什么结果,是多样化的还是个性化的。也是市场把消费者给宠坏了,好像纯料就是更好,所以为了要卖出去怎么办?还是得说谎了。

第8种,机制茶冒充手工茶。这两个情况是各有优势的,在有些环节是交叉协作的。在采茶和炒茶的时候是可以用人工,但是在揉捻的时候是可以用机器的。也是在宣传的时候,商家过分地凸显“传统、古法、纯手工”,好像这些言词更有吸引力,久而久之,所有茶都一定要打古法、纯手工,实际上有些制茶环节是一定借助机械化来提高生产力,提高效率的,同时解放更多的劳动力。

第9种,雨水茶冒充春茶、谷花茶。雨水茶因为茶叶受雨水潮湿了,相对来说口感很差、质量是很低的,有些品控严格的商家甚至不会去收雨水茶来制作普洱茶,雨水茶因为雨水过多,茶叶不能及时晒干,容易变成红叶红梗,质量不佳。

第10种,是人去冒充的。比如有人冒充老班章茶农,说自己是278号,以欺骗消费者是源头,一手货源,没有中间商挣差价。现在的一线名山名寨都是有数字编号,每户人家有个独立的编号,每一个数字代表着一个独立的茶农品牌。像大名鼎鼎的老班章村,只有100多户人家,其编号也是只有1号到100多号。

觉得有用加个关注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41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