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2007大益普洱生茶701

茶百科 2023-11-30 10:23:23

2007大益普洱生茶701

2007大益普洱生茶701##0元/吨,较上周上涨0.5%。大益普洱生茶主要产区云南大益勐海县、景洪市、西双版纳勐海县、临沧市、保山市、德宏州、怒江州、理州、楚雄州、普洱市、红河州、文山州、玉溪市、曲靖市、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楚雄州、普洱市、西双版纳、昭通市、迪庆州。

这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

实际上大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这也是这个品牌的核心价值之一,经验丰富的配方和经验,成就了很多“发育型”的茶品,比如八八青。

当然,0752肯定不足以与八八青相匹配,它只不多是众多大益茶中给人惊喜的某一款。

2007年0752出现的时候,很多茶人并不看好它,新茶时期的口感在大益产品里根本不具什么特色,当时的很多经销商是拒绝这样没有卖点的茶品的,这恐怕也是大益后来没有再出这款茶的原因之一。

产品参数

品名:0752

品牌:大益

年份:2007年

工艺:生茶

厂家:勐海茶厂

然而我们说时间才是检验一款普洱茶品质的试金石,有些茶适合现喝,有些茶却是适合存,很多伟人在小时候也并不能看出具备什么天赋,大器晚成的人和茶都很多,将近十年的昆明干仓存放,其实我也没想到,再次品这个茶的时候,会给人这么大的惊喜。

400克的饼,大益的茶饼普遍压的比较紧,大厂家大产量,也不要指望能够手工压饼,再加上昆明的干仓存储,转化速度不是很快,茶饼拿在手里紧实均匀,饼面芽头比较多,都转化为金黄色。

冲泡时,从第二泡开始,茶汤展现出的香气和细腻饱满程度非常让人惊喜,入口柔软温润,苦涩非常弱,果蜜香馥郁,尤其蜜香,如果说杯底香只是表面浅层的香,那么融合于茶汤中的浓郁蜜香就真的是沁人心脾的甘润。

茶汤饱满细腻,醇厚感明显,茶汤含在口中用舌尖搅动,有蜂蜜般的胶质感,油润感明显,茶汤咽下时细滑温润,如丝绸滑过喉咙,几乎感觉不到茶汤的流动。

回甘生津展现的稍慢,有种静水流深的感觉,慢慢的渗出,于不知不觉中侵占口腔,喉咙开阔感明显,越往后喝,香气越浓,甜度越高,回甘生津越强烈。

一开始我是不敢置信的,连续试了三遍,又隔了两天继续试,找朋友一起试,前后试了十多次,终于在惊喜中平静下来,准备分享给茶友。

南茗佳人收藏的这个茶性价比非常高,喜欢这种细腻香甜类型茶的茶友,以后肯定是很难遇到这么划算的茶品,400克饼,昆明干仓存储,香气和水路尤为出色,现喝或者接着存,都是不错的选择。

0752这个茶品,大益只出过一批,2007年701批次,更显珍贵。产品价格咨询、普洱茶冲泡、保存、品饮等知识,请添加南茗佳人茶艺师董玥微号:dydy880(长按复制)交流咨询。

什么样的普洱茶适合存?(以无锋为例)

揭秘最贵普洱茶山头—冰岛茶的造假手法

你挑选山头茶的时候,到底在挑什么?

本文为南茗佳人原创,授权说首发,转载请注明。点击右下角【订阅】免费关注董玥说茶

特别篇:金融普洱茶?

作者:深渡水 (原创)



本文章将通过几点内容对目前普洱茶市场 “金融茶” 的概念进行剖析,文章较长,敬请耐心阅读。



1949-2005 期间的故事


先来唠嗑唠嗑那个所有茶客们最向往且又神秘的年代:建国初期至2005年前。

为什么说这个时期的普洱茶行业是最值得研究的呢?

这个主要原因是建国前的战乱,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的百家争鸣。普洱茶行业和别的行业一样,伴随着国内的经济贯穿了整个时期。

先说说 勐海 中国茶业公司 以及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 的故事。

1939年初,刚成立的“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派遣范和钧、张石城等人到勐海(当时叫佛海)对茶叶产销进行调查。

并在 1940年 创办了 “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佛海实验厂” ,而这正是今天勐海厂的前身。

1952年,刚经历过战乱年代后,国家采取的是计划经济,所有的茶叶私营企业都改为国营。该厂正式更名为 “中国茶叶公司佛海茶厂” 并在同年由中国茶叶总公司统一注册 [中茶] 牌商标(1951年尾) ,并要求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此商标。直到了 1985年 ,在满足国家生产配额的前提下,各茶厂才有权自行生产产品以作销售来满足市场需求(1989年大益牌开始使用)。



且在1972至1998年,为了换取外汇,在当时生产的茶大多数冠以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云南分公司进行对外的销售。 1998年8月10日——外经贸部下发文件,国家对茶叶出口不再实行统一联合经营。90年代末,顺宁实验茶厂(凤庆茶厂)、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康藏茶厂(下关茶厂)等脱离了省公司成立了独立公司。

在此过程中大益所扮演的角色

自国家开放茶厂自行生产自己的品牌的产品后,在1989年勐海厂就开始使用了“大益牌商标”从而开始生产了自己品牌的普洱茶。

结合上一段的内容,简单的小结一下:

中茶牌是国家级的品牌,由国营公司指定不同的厂生产后对外销售的,而大益则是勐海厂自身的品牌,是在获得允许自行生产权利后才创建的。

1995年以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大益牌”商标,且在1996年正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而在这个期间,勐海厂实行了“两块牌子(勐海厂、勐海茶业公司)一套班子、独立核算”的经营模式。

2004年改制民营,正式结束国营体制。而在结束国营体制后,接手的人就是将大益推到目前国内普洱茶龙头宝座的 --- 吴远之

“一位不是茶厂出身,却在茶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风云人物”



大益是金融茶?


通过以下两张图片,就能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什么叫金融茶



综合上述的两张图片,炒股的朋友们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如果说纵观全球,一样的有 历史 、文化背景、存在着收藏价值的饮品 且 流通于大众的,除了红酒可能没有什么能够和普洱茶相提并论了。


但国外的红酒在这两张图片面前,也只能称之为 弟弟 级的。就算是所谓的82年拉菲,还是酒王康帝,在面对 大益的六星孔雀 确实是不算啥。




言归正传:为什么说大益是金融茶

这里面有这么一个概念,2007-2008年期间,是普洱茶行业的严冬期,而当时众多的厂家都没有熬过这个寒冬期。这些厂家要么倒了,要么收缩了,唯独只有大益在这期间一枝独秀。


2007年普洱的崩盘

很多茶客都听说过2007年是普洱茶 历史 的一个大事记,整个普洱茶行业经历了非常严重的寒冬期,而这寒冬期却是因为 “过度炒作” 导致的。

2005年,一个营销概念叫 “马帮进京” 有那么点重走 茶马古道 的意思,当时120匹马载着6吨普洱茶从云南出发。当这些来自云南的马帮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时,引起了全国媒体的争相报道,从而推动了普洱茶的升温。

2006年,从主流媒体到各门户网站都在炒作普洱茶 “越陈越香”,存放越久越值钱,很适合作为一个 长期理财产品 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带来的效应不仅仅是 “中期茶” 的价格升温,同时也对下一年普洱茶原料价格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然而在2006年的年末,云南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导致整个市场都刮着一阵 “普洱茶原料产量大跌” 的风。而当时很多的茶厂、茶商们都深受这个言论的影响,高价的收购原料,导致资金都积压在原料里。

2007年的时候,受原料产量下降 这个言论的影响,普洱茶的价格持续走高。而当时的主流炒客们炒作的是:大益、下关、中茶等,而面对价格的上涨,这几家品牌却 海量的出货 到市场,导致供过于求的情况,整个普洱茶收藏市场直接被打破,所有的主流价格直线下跌。


有这么个说法,当各大厂家和茶商的资金都积压后,要么元气大伤,要么直接倒下。但大益却没有受到很严重的伤害,是多亏于他们有提前2年左右去备货的习惯,而04年、05年的原料在当时来说是相对于便宜的。而其他厂家在当时是以高价在07年收购原料,在后续崩盘后低价销售产生了巨额的亏损。


市场低迷时的大益

一句广告词: “茶有益、茶有大益” 在2008年普洱茶行业的寒冬期成了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央视新闻的黄金时段、广州亚运会的赞助、高姿态的扩充门店,都奠基了今日龙头地位的基础。

当大益以如此高投入的营销方式铺天盖地的打入大众市场时,作为普洱主力军的广东,却有这么一批人的存在。一批趁着热度私底下进行大益普洱的倒卖从中赚取差价,而这么一批人是最早将大益捧成今日金融茶的主力军。



大益 益友会

2015年,北京益友会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大益旗下益友会平台)。

2016年4月6日,益友会平台一次性上架了500件 701皇茶壹号(熟普) ,定价以 6000元一件面向益友会的 “打新族” 。上架后短短几分钟便被一扫而空,而几天后的市场报价已几倍于一开始的销售价。


(截止到2021年3月,已高达15万一件)

初尝了甜头后,益友会在同年4月18日开始,分4周,每周星期一、三、五各推出一百件 “ 皇茶壹号 生茶 ”,定价为 8000元每件。而这一次的销售,甚至乎可以和小米巅峰时期推出新款手机有的一拼,真的叫秒杀了。




益友会的饥饿营销?

在最近的这几年时间里,饥饿营销玩的最溜的莫过于小米,由商家自身去控制生产、供应从而造成供不应求的市场氛围。特别是那种参与到购买的,还需要缴纳一笔参与费(还不保证一定中)才能参与的,更能激起人们的欲望和 投机心态

有一次我和一个参与到 “金融 游戏 ” 里的朋友聊天,


哦对了, 忘记提醒他,现在的网价已经是 59000


背后的推手


2005年的马帮进京,2007年的产量降低,2014年的古树茶,2016年的熟普复兴。一个又一个概念,贯穿了一个又一个周期。

来来来~ 说一下几个角色, 神秘的收藏家 (是不是庄家暂且不论), 买卖平台 (网价,XX行情网), 商家 ( 游戏 规则的定制者), 各级经销商代理商 (推波助澜,自己买也卖), 韭菜 ( 游戏 的参与者), 普通消费者 (我看看,看看能不能长期持有)


(当我打开这个网页,我一度以为我打开的 炒股神器 “同花顺股票交易”)


游戏 的逻辑:

2011年-2013年期间 广东佛山 很多人对金钱龟市场的 建仓、炒作、概念、出仓、接盘、继续炒作、接续接盘 再到崩盘 的故事 还记忆犹新。


当时的炒作和现在普洱茶的炒作在逻辑上几乎相同,唯一的不同就是个人参与到了养殖生产,而普洱茶主要还是靠 厂家品牌从源头控制

当时的市场,只要是金钱龟就值这么个价格,但普洱的市场不一样。同样的原料,甚至乎更好的原料,品牌不一样就没有可操作性。

第一步: 神秘的收藏家 :我很喜欢这批茶,无论多贵我都要,市场上只要有的,我都买 (当然,那是在低价的时候)。我们称之为 “建仓” 。(益友会没上的时候,谁炒起的88青和大白菜?搜一下你就明白了)

第二步: 买卖平台 :其实我只是个跑龙套的,竟然你们大家都需要我,那要么我也参与到收藏来,要么我就提供交易服务,要么我也买我也卖吧。 当然,你们也需要通过我了解到现在的价格。我们称之为 “ 像点样的交易所”

第三步: 商家 :竟然你们都那么喜欢玩这种金融 游戏 ,特别是还是我的品牌,那好吧,我也来参一脚,我是正规军,按我的 游戏 来。我们称之为 “ GM ”,来来来 参加我的 “益X会”

第四步: 各级经销商 :我就是做这行的呀,我不参与这个 游戏 ,难道你指望卖面包的参与吗?看我的,我也来推一波,反正我手上有货,而且出手的渠道我也有~ 我们称之为 “ 小交易所+ 小韭菜


当前面四步已成,市场氛围建立了,形成了 群众概念 ,买了就是一个长期的投资 或者说 有部分赌徒心态的出现了~


韭菜登场!

以下省略1000字


股票市场的 低价建仓 + 概念 拉高股价 出仓,留下一地鸡毛,留下一片绿油油的韭菜根。这个概念又与现在的普洱金融茶概念又多么的相似,只不过是庄家更具有操作性,股民换成了茶客,缺少了机关的监督罢了。


我在哪里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为啥比2007年更能持久?是因为现在懂得如何去温水煮青蛙了~


文章内容参考:

中国普洱网《理清混乱的中茶牌普洱茶》

百度百科《勐海茶厂》

知乎《茶有大益?益有大害?》

藏品普洱《“大益”、“中茶”以及勐海厂的关系》

茶咨询网《大益益友会饥饿营销...》



关注、分享

让身边更多的人和你一起


喝好茶、喝明白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42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