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叶基础知识讲解

品茶 2023-12-01 01:19:12

茶叶基础知识讲解

茶叶基础知识讲解和技术指导,帮助茶农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同时,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茶农采摘、杀青、揉捻、烘焙等制茶工艺,,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展技术服务活动200余次,帮助茶茶农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同时,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科学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

这篇文章是了解茶的开端,也是最基础和入门的。下面我们将围绕什么是茶、茶树、世界产茶区域、中国产茶区域、茶的主要成分、我国茶的种类划分总共6个方面展开。

一、什么是茶

茶也被称为茶叶,在国际通用的英文名词称为“Tea”。

定义:是以从茶树上采摘的芽、叶、嫩茎作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不含任何添加物、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食品饮料。

鲜叶

茶叶

知识记忆点:

1.(茶)鲜叶:从茶树上及时采摘下来的芽、叶、嫩茎。

2.初制茶(毛茶):茶鲜叶通过初制加工而成,可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3.精制茶(成品茶):初制茶经过进一步精细加工成一定规格、标准品类的产品。

备注:此处讲的是狭义概念下的茶,不包含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例如:“金丝黄菊”、“玫瑰花”等此类花草茶。

二、茶树

定义: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常绿植物

它在植物学分类系统中,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

主要分布区域:亚洲、非洲、美洲等。

茶树常见分类

1.分类性状为树型,主要以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而定。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3-5m以上。叶片大,叶片长度的变异范围为10-26cm,多数品种叶长在14厘米以上。

灌木型茶树——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树高1.5-3m。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在10-14cm之间。

小乔木型茶树——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灌木型茶树与乔木型茶树之间。叶片较小,叶片长度变异范围大。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在10cm以下。

2.分类性状为叶片大小,主要以成熟叶片长度,并兼顾其宽度而定。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

特大大叶类——叶长14cm以上,叶宽5cm以上。

大叶——叶长10-14cm以上,叶宽4-5cm以上。

中叶——叶长7-10cm以上,叶宽3-4cm以上。

小叶——叶长7cm以下,叶宽3cm以下。

3.分类性状为发芽时期,主要以头轮营养芽,即越冬营养芽开采期(即一芽三叶开展盛期)所需的活动积温而定。分为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

早芽种——发芽期早,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400℃以下。

中芽种——发芽期中等,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400-500℃之间。

迟芽种——发芽期迟,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500℃以上。

知识记忆点:

1. 同一颗茶树上的鲜叶可以做各类茶,并不是一种茶树的鲜叶只能做一类茶。只是有的品种适合做绿茶、有的适合做红茶而已。

2. 注意区分古树茶和乔木类茶树的区别,古树茶讲的是时间的概念,例如100年,但乔木形茶树讲的是树型,灌木型茶树也有古树茶。

3.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三、世界产茶国

世界范围内生产茶叶的国家众多,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

亚洲产茶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

非洲产茶国: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刚果等二十多个国家。

美洲产茶国:阿根廷、巴西、秘鲁、墨西哥等十几个国家。

欧洲产茶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萨尔拜疆、葡萄牙等几个国家。

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TC)最新统计数据

1. 2019年世界茶园面积达到500万公顷.

2.2019年茶叶种植面积情况

中国第一,茶叶种植面积为306.6万公顷;

印度第二,茶叶种植面积为63.7万公顷;

肯尼亚第三,茶叶种植面积为26.9万公顷;

斯里兰卡第四,茶叶种植面积为20.3万公顷;

越南第五,茶叶种植面积为13.0万公顷。

3.2019年茶叶产量情况

中国第一,茶叶年产量279.9万吨;

印度第二,茶叶年产量139.0万吨;

肯尼亚第三,茶叶年产量45.9万吨;

斯里兰卡第四,茶叶年产量30.0万吨;

土耳其第五,茶叶年产量26.8万吨;

四、中国产茶区域

中国产茶省份

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云南、湖北、广东、江西、广西、贵州、江苏、陕西、河南、重庆、山东、西藏、甘肃等20个省。

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茶区根据生态环境、茶树品种、种类结构划分为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1.江南茶区

范围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湖南、江西、浙江、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等地。

生产的茶类品种主要有绿茶、乌龙茶、黑茶、白茶、花茶等,如西湖龙井、洞庭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安化黑茶、福鼎白茶等。

2.江北茶区

范围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及山东沂河以东部分地区。包括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山东东南部和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生产的茶类品种主要为绿茶,如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3. 华南茶区

范围主要包括福建大樟溪、雁石溪,广东梅江、连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等地区,还包括福建东南部、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台湾。

生产的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黑茶、乌龙茶和花茶等,如滇红、凤凰单丛、铁观音、六堡茶、冻顶乌龙等。

4.西南茶区

范围包括米仑山及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云南中北部、四川、重庆、贵州及西藏东南部。西南茶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生产的茶类品种有绿茶、红茶、边销茶和花茶等,如康砖、方包茶等。

五、茶的主要成分

在茶鲜叶中,经过分离鉴定的已知化合物约有700余种。

1.水分

水是茶树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是形成光合作用产物的重要原料。幼嫩的茶树新梢中一般含水75%-78%,叶片老化以后含水量就减少了。

2.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主要由儿茶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儿茶素类物质,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3.氨基酸和蛋白质

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茶叶中的重要含氮物质,很多氨基酸都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2%以上,但是绝大部分都不溶于水,所以喝茶时,人们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蛋白质。

能溶于水的“水溶蛋白”是白蛋白,只有1%-2%左右,这种蛋白对茶汤滋味有积极的作用。

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有25种以上。氨基酸极容易溶于水。不少氨基酸都有一定的香气和鲜味,对茶汤品质影响较大。

4.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树体内生物碱的一种。

咖啡碱也是茶树的嫩梢部分含量最高。

咖啡碱容易溶于热水,是茶叶的重要滋味物质,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

喝茶能起到兴奋人体神经中枢,起这种兴奋作用的主题物质就是咖啡碱。

5.芳香物质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种类繁多的挥发性物质的总称。

茶叶香气的芳香物质多达三百余种,这些物质间不同的组合就构成了各种类型的香气。

6.茶叶色素

茶叶色素是指茶树体内的色素成分和成茶冲泡后形成茶汤的色素成分。

包括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其它茶多酚氧化的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

7.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即糖类,茶叶中一般含量20%-30%,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单糖和双糖都是可溶性糖,具有甜味,是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

多糖通常指的是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等,多糖物质一般不溶于水,含量高是茶叶老化、嫩度差的标志。

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除上述糖类物质外,还有很多与糖有关的物质,例如:果胶、茶皂素。

8.有机酸

茶叶中含有多种数量较少的游离有机酸。

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草酸、脂肪酸等。

9.酶类

酶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旧称酵素。

10.类脂

类脂类物质包含脂肪、磷脂和蜡,茶树种子和叶片中都含有类脂类物质,含量约8%,种子中脂肪含量很高。

11.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也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多种B族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等,由于难以溶于水,所以被人们利用不大。

12.无机成分

茶叶中的无机成分大部分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氮、磷、钾是人们熟知的大量营养元素,其余大多统称为微量元素。

六、我国茶的种类划分

茶叶划分目前还是相对较乱的,就我国茶叶种类划分而言。因为我国茶叶种类繁多,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

现在比较通行的分类方法是将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再加工茶类:在六大基本茶类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再次加工而成的茶叶。主要有花茶、紧压茶、果味茶、保健茶等。

100篇茶叶入门知识普及计划,是我自己想系统地把茶叶知识进行一次梳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每两天更新一篇,总共100篇。期待你一起和我成长的人,期待更好的我们。

虽然我想尽量做到全面,但难免会有所纰漏,大家可以留言指正。

茶叶的基本知识

1、中国四大茶区
(1)江南茶区
名茶最多的茶区,绿茶的主产区,部分红茶和乌龙茶。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生产的茶类主要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天目青顶、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2)华南茶区
中国最南部的茶区,主产乌龙茶、红茶、绿茶等。
华南茶区位于我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
(3)西南茶区
茶树的原产地,主要产黑茶(普洱茶)、绿茶、红茶等。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
(4)江北茶区
四大茶区中最北的一个茶区,主要产绿茶。
江北茶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盛产绿茶。
2、茶树与茶叶的分类
(1)茶树的分类
按树的大小分三种: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
按叶型大小分三类: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
按进化程度分三种:原始型、半原始型和进化型。
乔木型茶树:树形高大,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
半乔木型茶树:又称小乔木型茶树,树形没乔木型高大,但有明显的主干,分枝较低。
灌木型茶树:树形矮小,没明显主干,分枝较低也较多,发芽密,乃采摘。
(2)茶叶的分类
绿茶(不发酵)
白茶、黄茶(轻微发酵)
乌龙茶(青茶,轻中度发酵)
红茶(完全发酵)
黑茶(完全发酵,后发酵)
3、加工茶类
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茶饮料。

茶的基本知识

关于茶的基本知识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正常人一天宜饮多少茶?

  饮茶量的多少决定于饮茶习惯、年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风俗等因素。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平时又有饮茶习惯的,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对于体力劳动量大、消耗多、进食量也大的人,尤其是高温环境、接触毒害物质较多的人,一日饮茶20克左右也是适宜的。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也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

  2、茶叶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茶叶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3、家中有多种茶叶,如何安排饮用?

  有些人在一天之中,不同时间饮用不同的茶叶,清晨喝一杯淡淡的高级绿茶,醒脑清心;上午喝一杯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喝一杯红茶,解困提神;下午工间休息时喝一杯牛奶红茶或喝一杯高级绿茶加点点心、果品,补充营养;晚上可以找几位朋友或家人团聚一起,泡上一壶乌龙茶,边谈心边喝茶,别有一番情趣。这种一日饮茶巧安排,你如果有兴趣,不妨也可试一试。

   4、为什么有人喜欢用枸杞子、西洋参、白菊花、桔皮、薄荷等加在茶叶中泡茶喝?

  用枸杞子泡茶,有滋补抗衰的作用。《本草经疏》对枸杞子之功效作过较全面的论述:“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十之七八,故服食多为益精明目之上品”。枸杞子泡茶喝,不但对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等久服甚效,而且对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用西洋参片泡茶喝,可以利用西洋参味甘辛凉的性质,调整茶味,而且西洋参补阴虚效果甚佳。这种西洋参茶常有良好的益肺养胃、滋阴津、清虚火、去低热的功效。

  用白菊花泡茶喝,可发挥白菊花平肝潜阳、疏风清热、凉血明目的功效,而且白菊花清香味甘,泡茶喝可增进茶汤香味,适口性好。

  用桔皮泡茶喝,可以利用桔皮宽中理气、消痰止咳的功效,桔皮泡绿茶,可去热解痰、抗菌消炎,故咳嗽多痰者饮之有益。

  用薄荷泡茶喝,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风清热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凉感,是清热利尿的良药。

  5、孕妇、儿童能否喝茶?

  孕妇、儿童一般都不宜喝浓茶,因过浓的茶水中过量的咖x啡因会使孕妇心动过速,对胎儿也会带来过分的刺激,儿童也是如此。因此一般主张孕妇、儿童宜饮淡茶,通过饮些淡茶,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和钾、锌等矿物质营养成分。儿童适量饮茶,可加强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饮茶有清热降火之功效,避免儿童大便干结造成肛裂。另外,儿童饮茶或用茶水漱口还可以预防龋齿。

   6、用茶水洗脸、洗脚、洗头、洗澡、漱口有什么好处?

  用茶水洗脸、洗澡,可减少皮肤病的发生,而且可以使皮肤光泽、滑润、柔软。用纱布蘸茶水敷在眼部黑圈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可以消除黑眼圈。用茶水连渣洗手洗脚,可以防治皲裂,并能防治湿疹、止痒,减轻汗脚的脚臭。用茶水洗头,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光泽美观;用茶水刷眉,可使眉毛变得浓密光亮,用茶漱口,可以消除口臭,有利于保护牙齿,防治口腔疾病。

   7、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宜?

  茶类不同耐泡程度不一,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非常细嫩的高级茶并不耐泡,一般冲泡2次也就没什茶味了。普通红绿茶常可冲泡3─4次。茶叶的耐泡程度与茶叶嫩度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加工后茶叶的完整性。加工越细碎的,越容易使茶汁冲泡出来,越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越慢。但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量都能占可溶物总量的50%以上,普通茶叶第二次冲泡一般为30%左右,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从营养的角度来看,茶叶中的维生素C和氨基酸,第一次冲泡后,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冲泡后,95%以上都已浸出。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硷等也都是第一次浸出量最大,经三次冲泡后,基本达到全量浸出。由此可见,一般的红、绿、花茶,冲泡次数通常以三次为度。乌龙茶因冲泡时投茶量大,可以多冲泡几次;以红碎茶为原料加工包装成的袋泡茶,由于易于浸出,通常适宜于一次性冲泡。

   8、隔夜茶能喝吗?

  过去曾有一种传说,认为隔夜茶喝不得,喝了容易得癌症,理由是认为隔夜茶含有二级胺,可以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为二级胺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尤以腌腊制品中含量最多,就拿面包来看,通常含有2mg/kg的二级胺,如以面包为主食为例,每天从面包中食进的二级胺就有1-1.5mg。而人们通过饮茶,从茶叶中食进的二级胺只有主食面包的1/40,可见是微不足道的。况且,二级胺本身并不是致癌物,必须有硝酸盐存在才能形成亚硝胺并达到一定数量级才有致癌作用。饮茶可以从茶叶中获得较多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它们都能有效地阻止人体内亚硝胺的合成,是亚硝胺的天然抑制剂。因此,饮茶或隔夜茶是不会致癌的。

  但是,从营养卫生的角度来说,茶汤暴露在空气中,放久了易滋生腐x败性微生物,使茶汤发馊变质。另外茶汤放久了茶多酚、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易氧化减少。因此,隔夜茶虽无害,但一般情况下还是随泡随饮好。

  市场上的罐装茶水饮料,是添加了抗氧化剂并经过严格灭菌而制成的,与其它冷饮料一样,饮用是安全的。

   9、吃过盐渍蔬菜和腌腊肉制品为什么要多喝茶?

  盐渍蔬菜如泡菜、腌咸菜和腌腊肉制品如腌肉、腊肉、火腿、腊肠等,常含有较多的硝酸盐,食物中在有二级胺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硝酸盐和二级胺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危险的致癌物质,极易引起细胞突变而致癌。茶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具有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因此食用了盐渍蔬菜和腌腊肉制品以后,应多饮些儿茶素含量较高的高级绿茶,可以抑制致癌物的形成,而且能增强免疫功能,有益于健康。

   10、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宜多饮茶?

  糖尿病患者的病征是血糖高,口渴,乏力。实验表明,饮茶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且有止渴、增强体力的功效。糖尿病患者一般宜饮绿茶,饮茶量可稍增多一些,一日内可数次泡饮,使茶叶的`有效成分在体内保持足够的浓度。饮茶的同时,可以吃些番瓜食品,这样有增效作用。一个月为一疗程,通常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11、喝什么茶更能减肥?

  就纯茶而言,一般经验认为,喝乌龙茶、沱茶、普洱茶和砖茶等紧压茶更有利于降脂减肥。至于保健茶,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多种减肥茶,如宁红减肥茶、健美减肥茶、七珠健美茶、上海健茶等,都是以茶叶为基础配以决明子、山楂、荷叶等多种中草药,包装成袋泡茶。饮用方便,疗效因人而异,各有一定的适应症。

  12、喝红茶好处多

  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发酵时茶叶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变成红色氧化物,成为红茶。红茶品性温和,味道醇厚,除含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外,还富含微量元素钾,当冲泡后70%的钾可溶于茶水内。钾有增强心脏血液循环的作用,并能减少钙在体内的消耗。因红茶中所含的锰是骨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因而常喝红茶对骨骼强健也有益处。国外有资料报道,经常饮红茶还有防治流感、中风及皮肤癌的效果。

  研究表明,由于红茶中含有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其作用类似于抗氧化剂,能防止中风和心脏病。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喝一杯红茶的人与不喝茶的相比,前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要比后者低40%以上。

   13、饭后不宜饮茶

  饭后立即饮茶,势必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饮茶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

  14、饮茶可减轻吸烟的危害

  对那些一时还难以戒掉烟痛的吸烟者来说,饮茶则是减轻吸烟危害的最好方法。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等成分对香烟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有降解作用,边饮茶边吸烟,毒素可随饮茶不断解除,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抑制自由基的释放,控制癌细胞的增殖。自由基是人体在呼吸代谢过程中,在消耗氧的同时产生的一组有害“垃圾”。自由基也是造成基因变异、致癌的重要原因。茶多酚进入人体后能与致癌物结合,使其分解,降低致癌活性,从而抑制致癌细胞的生长。

  饮茶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钻60迅速排出体外,茶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和脂多糖物质可减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对造血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用茶叶片剂治疗由于放射引起的轻度辐射病的临床试验表明,其总有效率可达90%。

  可以防治由于吸烟而促发的白内障。茶叶中含有比一般蔬菜和水果都高得多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不仅有防止白内障、保护眼睛的作用,同时还有防癌抗癌、抗尼古丁、解烟毒的作用。吸烟者饮茶对保护视力是有好处的。

  四是可以补充由于吸烟所消耗掉的维生素C。吸烟者饮茶可以摄取到适量的维生素C,特别是坚持饮绿茶,完全可以补充由于吸烟造成的维生素C的不足,以保持人体内产生和清除自由基的动态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

   15、常饮绿茶对胎儿有利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锌对人体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儿童缺锌会影响生长发育;孕妇缺锌,则会影响胎儿发育,甚至有可能发先天性畸形儿。所以,孕妇应多食用含锌食品。

  日常生活中的含锌饮食品有绿茶、可可粉、芸麻及紫菜等,其中尤以绿茶的含锌量为最多,每天饮用3—5克普通绿茶所冲泡的2—3杯茶水,即可满足人体对锌的要求。一项医学研究调查表明,饮茶孕妇所生婴儿的血中含锌量也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饮茶必须适量,过量饮茶会影响铁的吸收。孕妇饮茶最好以80℃—85℃左右的温开水随泡随饮,不要冲泡过度或放置过久,且每次不易过浓,分次多饮为宜。


;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基本知识如下:

1、绿茶制作时不经发酵,干茶、汤色、叶底均为绿色的茶为绿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茶类。由于不发酵,鲜叶的颜色少有改变,保持了天然的绿色。

2、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差性偏寒,绿茶是我国名茶最多、研究最广,也是产量最多的茶类;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

3、红茶属于全发酵的茶,茶性温和。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是通过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破坏细胞结构,使茶叶中的多酚类和氧化酶类得以接触氧化,即发酵,变成红色的化合物,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4、黄茶和白茶都属轻微发酵的茶叶。黄茶是“黄汤黄叶”条索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白茶一是采摘多毫的幼嫩芽叶制成,二是加工时采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干工艺。

5、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与全发酵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6、白茶有芽茶和叶茶之分。单芽之称的茶成为“银针”,一芽二、三叶的是“白牡丹”,还有“贡眉和寿眉”一般是三叶及三叶以下。

7、白茶属于轻度发酵茶,茶性偏凉;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以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为主。它在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是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的保留下来。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8、黑茶属于后发酵的茶黑茶,茶性温和。相较于其他茶类来说,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作过程中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呈暗褐色。黑茶又称边销茶,是藏、蒙、维吾尔等边区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9、待客茶艺是指一位大师与客人围坐在桌旁,一起喝茶、品茶。在场的每个人都是茶艺术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他们直接参与茶艺美的创造与体验,能充分领略茶艺的色、香、韵,也能自由交流情感,探讨茶艺,探索茶道精神和人生意义。

10、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茶知识扫盲,一文读懂金骏眉,红茶珍品

茶知识扫盲,醇不过水仙,武夷岩茶的明珠?

一、金骏眉

1.产地:福建省武夷山地区

2.品种:红茶

3.滋味:金骏眉的滋味独特,带有浓郁的蜜香和果香同时也带有一些花香和烟香。口感醇厚,甜润爽口,且有一定的回甘。

二、品质特性

1.干茶:金骏眉的干茶呈现出金黄和黑色相间的色泽,茶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整体颇具光泽感。

2.茶汤:茶汤呈金黄色,清澈透亮游味醇厚,回甘甜爽,茶汤中带有淡淡的果香和花香。

3.茶色:叶底呈金黄色,柔软鲜嫩,叶片完整,大小匀称。

三、冲泡方法

1.准备:选择容量适宜的玻璃或者陶瓷茶具,最好是透明的,这样可以清楚的观察茶叶的展开情况。

2.投茶:过滤器放进茶壶中,倒入遇热的水,让茶叶膨胀并散发出香气,倒掉第1泡水。

3.注水:先倒少量水与茶壶内稍微摇晃茶壶,倒掉水,再注入茶壶容量的1/3或者是1/2的热水

4.出汤:茶叶浸泡20~30秒钟,直到茶叶展开并释放出香气,到处茶汤享用。

四、金骏眉是怎么诞生的?

在2005年,正山小种第24代传人江元勋在传承了四百余年的正山小种红茶文化与制作技艺基础上,带领团队通过创新融合,成功研制出了金骏眉。这种茶一经问世,便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受到热烈欢迎,至今仍是高端红茶的代表。金骏眉之名来自其外形酷似人类眉毛,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制茶师梁骏德先生,并将他名字中的“骏”字取出组合而成,便有了“骏眉”。而根据茶叶的采摘标准和等级不同,又在前面加了金、银、铜来区分三个等级。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金骏眉的定义是:金骏眉是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1500米的高山野生茶树茶芽为原料,经过正山小种400余年传统与创新制作工艺制成的茶叶。因此,并非所有红茶都能被称之为金骏眉,这条定义对金骏眉的产地、海拔、原料和工艺都有非常明确的界定。

五、金骏眉是正山小种吗?

金骏眉是一种新型红茶,基于传统正山小种的基础进行研发,但在采摘标准和制作工艺上有所区别。

由于金骏眉的成本过高,产量太少,因此仅供应高端市场。为了满足次高端和中端市场的需求,银骏眉和赤甘等新品种应运而生,它们都是以正山小种为原料,并且采用现代工艺制作而成。

这些新品种在工艺制作过程中省略了传统正山小种中最重要的烟重工序,因此没有了传统正山小种的松烟香但是保留了工夫红茶的原味,并且突出了花香,果香蜜香等其他特色。

六、如何挑选金骏眉?

1.看干茶:金骏眉茶叶是由单一嫩芽采摘而成的,因此,如果干茶中出现了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情况,那么这很可能是冒充金骏眉的假货。此外,金骏眉的干茶应呈现金芽和黑芽相间,金芽的占比约为30%-40%左右。市场上的大多数所谓金骏眉茶叶全部都是黄芽或全部都是黑芽那么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金骏眉。

2.看茶汤:金骏眉茶汤呈现出明亮的金黄色,十分清澈透明,且有鲜明的金色圈,因此,如果冲泡之后出现了黄褐色或红色茶汤,那么这很可能是假冒的金骏眉。此外,金骏眉茶汤的透明度应该是晶莹剔透的,这是因为制作金骏眉茶叶的火工所导致的。而冒充的金骏眉制作火工一般无法达到标准,因此,它们的茶汤通常表现出比较浑浊和杂质较多的情况。

3.闻茶香:真正的金骏眉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红锅,也没有进行重制。于茶的香味以花果香和蜜香为主,而没有焦糖香或红薯香等味道。与此不同的是,为了提升茶叶的甜度,冒充的金骏眉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添加糖并进行熏制,因此,这些茶叶的味道通常带有焦糖香或红薯香等味道。此外,除了闻干茶味,也可以冲泡之后闻湿茶香。真正的金骏眉茶叶在冲泡两三次之后茶香不减,香气依然清新,而冒充的金骏眉茶叶则在第一泡之后香气很浓,之后几泡味道就非常淡了,变化非常明显。

4.看产地:金骏眉是正山小种的一个变种茶叶品种,因此和正山小种一样,只有一个正宗产区,即武夷山桐木关。武夷山桐木关是红茶的发源地,只有在那里生产的金骏眉才是真正的金骏眉。如果金骏眉不是来自桐木关,那么它就属于其他品种的茶叶,不是真正的金骏眉。因此,在购买金骏眉时,要仔细查看茶叶的产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53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