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冰岛普洱茶生茶,一泡难求。这款茶的价格在200元左右,是普洱茶中的精品。冰岛普洱茶生茶,外形紧结,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顺滑,回回甘生津快,叶底柔软肥厚,芽头肥壮有力,叶脉清晰可见。冰岛普洱茶生茶,茶汤橙黄透亮,入口甜润,喉韵明显,茶汤中带有花香,香气浓郁持久。冰岛普洱茶生茶,汤色橙黄透亮,入口甜润,喉韵明显,茶汤中带有花香,香气浓郁持久。
会老友、品老茶,对一个老茶客来说自然是一件惬意的美事。
我虽然有着近20年的普洱茶饮用史,也去过老班章寨子、冰岛寨子、布朗山、南糯山、易武茶山,但与那些不惜高价收藏好茶、真正的普洱茶发烧友相比,也只能算做一个喜好普洱茶的,或者叫作伪茶客。
恰逢周末上午,老友陈先生发来微信相约下午品茶。记忆里,这还是他第一次约我喝茶,我便愉快地答应了。
当我抵达那个有名的雄达茶城时,不一会儿天气就阴霾密布。原来预报说有雷阵雨,果然没多久就电闪雷鸣,大雨顷刻而下,还夹杂着一阵阵的冰雹,天气一改前些天连日的高温,骤然下降到了十七、八度。
还好,时间不长,雨便停了,但天一直阴着。据说天气不好、气温较低的时候,对于普洱茶的冲泡和品饮感觉是有一定影响的。
走进古色古香的一味和堂,陈先生已经等候在那里了。这是新结识的朋友老杜与其妻子张茗女士开设的普洱茶堂。
高高在上的日本铁壶
店面不大,却很有特色,不仅有各式普洱茶,还有爱好收藏的老杜收藏的古钱币、旧牌匾、旧茶具、玉器什么的。男主人老杜其实还是个小伙子,比我和陈先生都要年轻许多,但从他玩收藏的经历来看,还是颇具眼光的,比如早在2010年,他就跑到易武刮风寨收购了一批普洱茶,只是后来没能捂住,出手早了些。
一番寒暄后,我便在长条凳子上落座,等待泡茶。从介绍中得知,为我等泡茶的张茗有评茶师的资质,经常为茶艺师进行教学培训,是普洱茶品鉴与冲泡的专业人士。这更让我又多了一分期待。
我们5人,下午一共品尝了三种十几年以上的普洱老茶。第一个喝的是易武老生茶。
据说有16年历史的易武老生茶
这一款普洱茶,是陈先生带来的,系版纳的朋友送给他的一点茶样,具体来自哪个山头不详。当他告诉我这是有着16年历史的老生茶时,开始我并没有太在意,因为这些年来我已经喝过不少号称有多少多少年历史的老茶了。所以,我只是抱着一种平常心态,喝了再说。张女士来用冲泡的铁壶,看起来不错,一问,是一把有上百年历史的日本手工铁壶。
冲泡开始
对爱茶人而言,为了获得上佳口感,品尝普洱茶不光要有好茶,一定是配有好水、好壶,当然了,还要有高水平的冲泡技巧。很显然,这一把铁壶是完全配得上冲泡好茶的。
常喝普洱茶的都知道,品茶时要讲求香气、汤色、口感和体感的。
经历了洗杯,洗茶,倒掉第一泡之后,张女士缓缓地将烫烫的茶汤注入透明的公道杯中。我们注意到,茶汤橙黄透亮,入口后感觉没有了新茶那般浓烈的苦涩,茶味柔和绵长,再细品则回甘。几杯老茶下肚,慢慢就有了体热的感觉,我感觉似乎背脊上有毛毛汗。老友陈先生的脸上、鼻子上已经沁出了汗珠,他喝得比我猛、喝得比我多。看来,时光对普洱茶的转化来说,真是个好东西,历经十余年的自然陈化发酵,这款老生茶喝起来慢慢有了熟茶的感觉。张茗说,身体的感觉是不会骗人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是一款不错的老茶。
橙黄透亮的茶汤
老杜后来告诉我,据他研判,这款茶主要构成部分的树龄应该在100年以上,若以200年的标准看,还不算是古树茶,而且茶饼中似乎还有一些混采的成份。我对他说,你那是高标准严要求,若按现在普洱茶界的通常划分标准,百年以上树龄的应算是古树茶了。
2005年的宫廷普洱熟茶
喝完这款易武老茶后,我们又开始品鉴陈先生带来的宫廷普洱熟茶,这是2005年生产的,年头也在十年之上。与普洱生茶比,熟普洱茶的汤色,要显得浓稠和暗红的多。端起茶杯,仔细一品,就感到稠、润和明显的回甘,再次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在用开水冲了数泡之后,张茗又将这些宫廷普洱茶倒进铁壶里边煮,这煮出来的味道,和用开水冲泡的明显有所区别,汤色略淡,粘绸感也略淡,冲泡数杯后,又开始使用陶壶进行烹煮,再次进行冲泡,这款宫廷熟普依然有滋有味,只不过茶味又淡了些许。张茗评价道,作为一款宫廷普洱茶,能经得住这么多次冲泡,已经相当不错了!
为了有个比对,老杜开锁打开茶柜,取出一款中茶公司在八十年代末生产的绿印老生茶。它的历史距今已经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了,时间这么久的普洱茶还能喝吗?俗话说,普洱茶号称液体黄金,越陈越香,经久耐泡。但毕竟存放时间太久,不知道喝起来还有没有茶味。当滚烫的开水,将这款老茶冲泡之后,茶汤的汤色已然接近于熟茶,一入口,我们就感觉到了其自然陈化了多年的韵味儿,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老杜评点说,这款茶虽然年头更久,但用料比不上第一款易武茶。
中茶的老生茶
虽然,与易武那款十六年的老生茶相比,其杯香不如新茶,滋味更是偏淡,这也很正常,毕竟时间快30年了嘛,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着明显的回甘,而且茶汤入口后,比较纯净,没有储藏中浸染的杂味,回甘也依然能够保持得比较持久,但茶汤下肚后的体感我觉得没有那款十六年的易武老茶那样强烈。
接近熟茶汤色了
时间在品饮与交流中过得很快,一下午的普洱茶品鉴让我收获颇丰,在与老友相聚的同时,不仅结识了两位新的朋友,还进行了老生茶与老生茶、老生茶与老熟茶、存储年份短的与存储年份长的比对。通过对比,可以明显感到从汤色到口感和体感都是有着明显差异的。而且还有一大收获是,通过这次品鉴才知道,平时几乎不在微信圈里嗮自己喝茶、深藏不露的老陈,居然还收藏了不少好茶,这使得俺今后喝好茶又有新目标了,哈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95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茶叶过期能喝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