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叶是不是不会上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这是很多茶友经常问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茶叶的上浮和下浮都是正常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要从茶叶的生长环境说起了。众所周知,茶叶是一种喜阴的植物,所以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的茶树都是生长在山坡上的。而在北方地区,大部分的茶树都是生长在平原地区的。
一:好茶叶是不是不会上浮
好的茶叶一般是下沉的,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好的茶叶会释放出较多的营养成分和香气,比较重。而劣质的茶叶则可能会上浮,因为它们的密度较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茶叶经过加工后会被赋予一定的上浮性,这与茶叶的种类、采摘季节、加工方法等因素有关,因此不能单纯地以茶叶是否上浮来判断其优劣。二:好茶叶是上浮还是下沉
在印象中,小时候每当茶碗里有茶叶立起来,家里的老人就会说:茶叶立起来是吉兆,家里会来贵客,会交好运。
在冲泡过程中能够立起来的茶叶,通常是选用单芽或一芽一叶为原料的茶品。
因为单芽制作的茶品,其在水中吸收水分以后,茶梗部位所吸收的水分比芽叶部位吸收的更多,形成较大的比重,从而导致茶芽以头重尾轻的状态在水中呈现,形成茶芽在水中竖立的现象。
某些芽茶,在茶叶的制作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茶芽的完整性,基本不作揉捻或轻度揉捻。
因此纤维组织没有被破坏,所以在吸水的过程中,主要以茶梗部位为吸水的主要部位,导致茶梗吸收水分更多,从而形成了茶芽在水中竖立的现象。
三:好的茶叶是浮还是沉
龙井是名优绿茶,在茶界也是家喻户晓。各方茶友在冲泡龙井时,常出现茶叶下沉的情况,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人说这是龙井茶品质好的表现。
可事实究竟如何?茶叶下沉就代表品质优秀吗???
龙井茶,多见于领导的玻璃杯或爷爷的大茶缸子,遗憾的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囿于龙井尝个鲜就够了的想法,导致很多人对龙井下沉这件事,虽然疑惑颇深,却抱持着不明觉厉的观望态度。
不知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疑惑:龙井下沉真的能说明茶品优良这回事儿?还是由于人们玄学的考量,约定俗成的都说下沉的茶好,而默认出来的公理?
趁着今儿天气好,就给大伙解解惑,带你看看不一样的下沉之谜。
走进“下沉”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鉴于市面上还存在着不知下沉为何物的少年,所以特地先问了度娘,对下沉这个名词进行了一个专业的科普。
度娘给出的专业的解读是说:下沉是一种竖直向下的运动,如物体在液体里向下沉降。
凡是在液体里下沉的物体,其本身的密度必然大于液体的密度,即ρ物>ρ液。
仅用初中的物理知识就能很好的解释: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液体的浮力的时候,物体就会下沉。
所以当提出,龙井为何下沉的疑问时,得到的第一个反馈竟然是:“因为地球有引力啊。”仔细想想,这样的回答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如何从专业的角度理解“下沉”
凡事都讲追根溯源,老师傅的建议很有道理。
于是我们花精力捋了捋整个龙井茶的制作过程,果然有了重大发现。
说白了,能真正决定茶叶下沉的因素,也就两点:一个是茶叶的内质(嫩度);另一个就是茶的制作工艺(杀青、辉锅)。
茶叶嫩度
一般而言,同一个小环境下,越早采摘的鲜叶要比中后期采收的茶叶,内质更加丰富。
且嫩采的鲜叶形状小,叶质柔软,锯齿有排水孔,叶脉较平滑,在制作时,可塑性好,干茶容易成型,身骨也会重实。
这样的茶,随手拿一把放在手心,无论是外形的观感,还是放在手心的感觉,都给人一种厚实且具分量的即视感。
(左)老茶树叶片-(右)龙井43叶片
而中后期采收的茶叶,茶叶偏老,叶片薄,所以老叶制成的茶,往往轻飘,且滋味粗淡。
制作工艺
对于西湖龙井的制作方式而言,最为常见的有:全手工、机手结合、全机械三种方式。
“一芽二叶”鲜叶
手工龙井在炒制时,要根据鲜叶的老嫩厚薄,含水量高低,采摘的不同时期,不同质地的鲜叶要求,“看茶做茶”适时调整炒茶手法,调整炒茶锅温,适时掌握加工手法轻重来炒制茶叶。就手法而言,就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十道之多。
手工炒制西湖龙井 | 左 青锅 右 辉锅
机械加工西湖龙井茶只能定时定温,炒制时,温度不能随水分的高低进行调节,因此水分蒸发不均匀,所以干茶色泽虽绿但缺少活力。
两种方式炒制出的干茶,外形上就有很大的区别:
手工加工的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芽叶饱满,挺秀尖削,均匀整齐,色泽鲜活自然。
机械加工的西湖龙井茶,外形较宽,叶片四周欠光滑,茶叶身骨较轻,欠厚实,色泽翠绿,欠润。
为了更直观的感受,我们特地找了同一山头,同一时期采摘的不同工艺制作的两种干茶,用100℃的开水冲泡,机械制作的茶叶,漂浮在茶汤表面,迟迟不下沉。
上三图为全手工茶,下三图为非手工茶
经过各种实验比对,才知道下沉这点,是可以作为判断龙井茶品质好坏的一个方法之一的。
下次,当你遇到有关龙井下沉这样的难题,不知如何回答时,可以直接祭出这篇文来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96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蒙顶山茶叶排行榜前10名
下一篇: 凉茶用什么茶叶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