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月光白茶,作为茶叶中的一种,常常引发了人们对于白茶的好奇。然而,是否景迈月光白茶真的属于白茶这一品种,却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据茶叶专家介绍,白茶是以嫩芽为原料制作的茶类,经过简单的干燥和微发酵等工艺而成。然而,景迈月光白茶的制作过程却没有严格遵守白茶的标准,因此一些茶叶专家认为它并不具备典型的白茶特征。尽管如此,景迈月光白茶依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赢得了许多茶叶爱好者的喜爱。或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茶叶本身的品质与口感,而不仅仅局限于其是否符合某个茶类的定义。
一:景迈月光白茶是白茶吗
月光白属于普洱茶。
月光白也称“月光白茶”,“太乙茶”,又名“月光美人”,属普洱类白茶,简单来说就是鲜叶原料源自普洱茶树,采用白茶工艺制作的茶。相信很多人听到这款茶的名字觉得很惊艳,月下独酌月光白,何等的飘逸。
干茶上片白,下片黑,犹如月光照在茶芽上,十分具有诗意。月光白的鲜叶原料大多数来自云南景谷大白茶,位于云南普洱景谷县,也有用澜沧景迈、临沧等地的原料。
月光白茶品特点
形状:奇异,上片白,下片黑,犹如皎美的月光照在茶牙上,观之煞是诱人。汤色:青黄明透,先黄后红再黄,越往后泡则汤色越加的明澈清透。
口感:醇厚饱满,香醇温润。饮后齿颊留香,回甘无穷,既有乌龙的清香,又具普洱茶的醇厚。
香气:馥郁缠绵、脱俗飘逸。而且细细留意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开汤初时飘飘渺渺随气而来的似是蜜香,继之则象清雅的果香或是淡雅之花香,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香气似乎会有微妙的变化。
二:景迈山月光白茶
1.白茶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句茶界名言直接点名了白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白茶存放久了,茶叶内部物质逐渐发生变化,茶味散发出来,陈香味更浓郁,同时夹杂着枣香味和淡淡药香味,滋味更醇厚。
2.普洱茶
普洱被众多茶客称为“能喝的古董”。
普洱是后发酵茶,越陈越醇。在存放过程中,普洱内活性分子会不断与空气接触,产生氧化反应,以自然方式发酵,改变茶叶味道。
三:景迈月光白属于什么茶
茶煎月色,虚白浮秋,
香起处,素娥盈盈入盏。
今日,吃一壶名叫月光白的茶吧!
举杯月在手,入喉香满怀。
1
月色与茶,或有不解之缘,不然,为何会产生如此诗意的名字。
月光白,又名“月光美人”,其干茶叶面呈黑色,叶背呈白色,黑白相间,芽头白毫显露,像极了弯弯的月牙。整体看来就如黑夜中的月色般皎美,故此而得名。
月光白,形状特异,又奇香无比,且喉韵清爽。既有乌龙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甜润,兼具普洱茶的醇厚。
其汤色,一至二泡青黄透亮,三至四泡则略显莹黄,五至六泡金黄油润,七至八泡橙黄泛红,十泡之后汤色渐淡,由绯红转黄直至无色。如初秋明月,起承转合;又如少女,眉眼盈盈,撩人心弦。
2
月亮,自古都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神秘而又高冷。月光白也是如此,自面世以来,流传众多玄之又玄的故事。
一说“其采摘手法独特,制作工艺流程对外秘而不宣”;又说“在子夜以后日出之前,凌露而采”;还有说“加工过程不能见阳光,需在夜里,临着明月的皎洁,在月光下慢慢晾干”;更有说“采茶者皆为年轻貌美的女子”。
关于月光白的 “身世”,网络上版本不一,其身份认定(茶学分类),也大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新型的白茶,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普洱茶,甚至有人认为它是红茶的。各种言论让商家和消费者饱受困惑——
月光白,到底是一种什么茶?
3
月光白,是云南近些年(2005年前后)开发的新茶品,最初是选用景谷大白茶为原料,借鉴传统白茶工艺,不炒不揉,不伤白毫,室内阴凉处摊晾,自然干燥而成。
陈椽教授以茶多酚氧化程度(茶叶发酵程度)为序把初制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类,白茶属于轻发酵茶。
无论是从制作工艺,还是从发酵程度来看,月光白,应属于白茶。
4
白茶的概念有两种。
一是,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所提到的一种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尔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芽英未几,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作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论也。
二是,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所提到的一种茶叶的制法:“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此段文字甚至已被许多学者引证为白茶制法论的起源。
▲安吉白茶沖泡后的叶片及叶底
显然,《大观茶论》中所说的白茶,实际上是指茶树的变异,通俗的说就是一种白化现象,称之为“白叶茶”更为恰当。例如:现浙江省安吉县出产的一个特异茶树品种,只在清明时节嫩叶呈白色,清明过后,气温日益提高,原先呈乳白色的叶片,逐渐转变为绿色。其名虽为安吉白茶,成茶外表并无毫毛 , 外观也并不呈白茸茸状,茶学分类上归属绿茶。经热水冲泡后,其叶底会呈现玉白色。
白茶与白叶茶的概念不同,白茶是加工工艺问题,白叶茶是品种变异问题。明代后期出现的不炒不摘,披满白茸毛的“日晒茶”即为现代意义上的白茶,是为六大茶类之一。
5
白茶的加工,需要一些特定的茶树品种。
通常,用来加工白茶的多为“大白茶”或“大毫茶”品种,其鲜叶芽头和嫩叶上均有大量白茸茸的毫毛,成茶色泽银白灰绿,外表满披白毫,如银似雪。
芽叶茸毛多,对大多数茶类说也是一个优质性状。茸毛本身对茶叶品质并无特殊影响,但其对某些茶类花色的外形,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些可以加工制成白茶的鲜叶, 也可以把它加工制成红茶、绿茶或其它茶类。然而,茶树品种本身的茶类适制性及其品质风格却又是极保守的, 其对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 , 超过生态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
6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福建是白茶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闽北的松溪、政和、建阳和闽东的福鼎等地。闽北的建瓯、浦城也有少量生产。
云南是茶树起源和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其中地方品种多达200多个。
原产于云南普洱市的秧塔大白茶(C.sinensis var.pubilimba 白毛茶变种)、景谷大白茶(C. assamica cv.Jinggu-dabaicha)以及集团选育的无性系长叶白毫(C. assamica cv.Jinggu-dabaicha)等,芽叶满披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均可为制作白茶的优质原料。
云南出产白茶的历史悠久,往远了说,唐代《蛮书》中所记载的“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就极有可能是鲜叶生晒制茶的雏形。往近处看,《民国时期的云南茶业》一文中也曾多次提到云南白茶。
1939年,云南中茶贸易公司派技师范和钧到佛海调查,以当地茶叶试制成红茶、白茶、老砖茶试销,获各方赞许,于是在佛海招收学徒,并派外省高级技师训练。
1941年,云南中茶贸易公司与泰国兴泰京中华商会洽谈,由其出面介绍泰京光华公司承办“滇红”推销,并签订协议推销佛海出产的白茶及特制圆茶,颇为成功。
为扩大国内影响,推广滇茶,云南中茶贸易公司将各厂制造的红茶、绿茶、白茶赠送给宋美龄、宋霭龄、宋子文、周钟岳(时任民国政府内政部长)等人士品鉴。
▲云南中茶贸易公司送茶给宋美龄等的信函以及宋子文感谢云南中茶贸易公司赠茶的回函
7
福建白茶依据鲜叶嫩度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依据品种不同分为大白、水仙白、小白。
白毫银针全由肥壮的单芽所制成,以色白如银,形状似针而得名;
▲高山牡丹
白牡丹主要采自大白茶或水仙品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成茶外形芽叶连枝,色泽灰绿或暗绿,呈银白光泽,内质鲜醇清甜,毫香显著,汤色杏黄明亮;
贡眉则采自群体种的一芽二、三叶,色泽鲜艳青翠,滋味醇和,汤色橙黄清亮;
寿眉原料为大白茶或菜茶的低级鲜叶,或由抽针后的单片制成。
▲邦东茶农在室内阴晾大白芽
云南白茶主要产地在景谷,成品花色少,主要是根据鲜叶嫩度划分为大白茶(单芽)和月光白(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两种花色。
8
传统白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分为萎凋和干燥(烘焙或阴干)两个工序。
新工艺白茶是为了改善茶叶外形和内质,除采用传统的萎凋和干燥工序外,增加了轻揉、做青、发酵等工艺。
▲福建白茶加工工艺
云南月光白的制法只有一个工序——萎凋,只晾不晒,在室内缓慢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9
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关键的工序。
白茶萎凋时间长,萎凋环境条件多变,理化变化复杂,随着萎凋过程失水,外形与内含物都发生缓慢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白茶特有的品质。
萎凋方式主要有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
加温萎凋主要采用管道热风萎凋或萎凋槽加温萎凋,该方法解决了气候变化对白茶品质的影响,同时可缩短白茶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解决雨天萎凋问题。但加温萎凋的温湿度分布不均匀,使萎凋程度不均匀,且缩短时间后物质转化不完全,影响品质,多应用在中、低档白茶加工。
复式萎凋是将室内自然萎凋和日光萎凋结合,交替进行,利用太阳能,促进水分散失和内含物质的转化,但受天气影响,有一定局限性。
室内自然萎凋是指在通风透气的室内,不采用其他任何的人工萎凋手段,在自然环境下,让鲜叶进行缓慢的物质转化的萎凋方法,一般萎凋时间控制在36-72h范围内。室内自然萎凋的温湿度适中,失水均匀,可以形成良好的品质,适合白毫银针、白牡丹等高品质白茶的加工生产。
云南月光白即采用此种室内自然萎凋的方式,只是时间更长,需3-5日(72-120h),鲜叶在竹蔑薄薄摊放一层,不宜铺得过厚,整个过程鲜叶都不见阳光,成茶就这样阴干而成。
采用此种方式制作月光白,占用生产面积大,成茶周期长,且受一定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室内温湿度的控制),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有些厂家和个人对月光白的制法做了一些改进,如采用复试萎凋、加温萎凋、或是阴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烘干提香等措施,可缩短制茶周期,但由此出来的茶品与室内自然萎凋阴干而成的茶品,在外形和口感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10
为了探明福鼎白茶与景谷白茶的品质差异,段红星等选取了福建省福鼎市和云南省景谷县共12个白茶样品,分别进行了感官审评和主要理化分析。
↓↓↓下图请横放手机观看
其结果显示:两地白茶感官品质有共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以单芽制成的福鼎白毫银针和景谷大白茶外形特征为例,虽都表现为单芽针状、色泽银白、满披白毫, 但由于品种的差异,景谷大白茶芽头较白毫银针肥硕,显毫的特点也不相同。内质汤色由于各成品白茶鲜叶嫩度不一,总体表现出浅黄、杏黄、深黄,滋味特点为鲜醇或浓醇,香气以清香或嫩香为主。
11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近些年,白茶市场逐年升温,陈年老白茶更是行情看涨。很多人认为越陈的白茶,药用价值也就越高。
白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采用了一种极度接近自然的加工工艺。不揉不炒,保留了丰富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等,相比于其他茶类,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五大茶类,确实具有一定的药理和保健功效。
白茶性味寒凉,是民间常用的降火良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白茶尤其是陈年白茶清凉解毒、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记载。
明代陆应阳著《广舆记》道:“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此处绿雪芽经民国卓剑舟考证时指出:“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艳,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
福建农林大学的周琼琼等做过不同年份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对比了当年、陈放1年、2年、3年、4年和20年的白茶,认为短期储藏后,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以及可溶性糖含量降幅较小,存放20年后,含量显著下降;陈年白茶黄酮含量均高于当年白茶,且陈20年白茶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年份白茶。
随着白茶贮藏的年份的延长,陈年白茶在抗炎症、抗病毒、降血糖、降尿酸和修复酒精肝损伤的效果上,比新产白茶具有更好的功效。
12
前文已述,白茶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和两片嫩叶均满披白色茸毛。
但在云南,各大茶区不同品种的茶树鲜叶,都有尝试着用来加工月光白或者是传统工艺的白茶。
▲2016年景迈料 采用传统白茶工艺制作的云南白茶
▲2017年勐库料 采用传统白茶工艺制作的云南白茶
▲2016年景迈山月光白
▲2013年景谷藤条古树月光白
近日,喝到一款选用景谷古树(树龄在100年左右)藤条茶(一种留顶养标的茶园管理模式)原料制作的月光白,存期三年以上。开汤后,药香凸显,汤色红亮,口感顺滑,滋味醇和,黏稠感极强,茶汤过处,能感明显受到甘甜的滋味在口腔里蔓延。
13
翠叶凝秋,
茶烟轻煦,
邀嫦娥同酌,
饮一壶白月光。
四:云南景谷月光白茶功效
按我经验来看是是云南的 月光白茶 。相传是有月亮的晚上还得是少女采摘的. 关于月光白茶的传说和功效上百度看看就有的
我觉得应该是什么红茶。看叶子及泡出来的茶色 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口感
云南文山出产的“女儿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598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什么茶分熟茶和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