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网上购茶叶

茶百科 2023-12-04 01:16:36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茶叶。以前需要亲自前往茶叶店挑选的繁琐流程已被一键下单所替代。网上购茶叶不仅方便快捷,还能享受到更多的选择和优惠。无论是喜欢绿茶还是红茶,还是烧鸡血的普洱茶,网上商家几乎囊括了各种品类的茶叶。此外,购茶叶无需担心运输问题,经过完善的包装和配送系统,消费者常常能够迅速收到新鲜的茶叶。然而,网上购茶叶也需要谨慎,要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购买,以免受到次品或假冒产品的困扰。不管怎样,毫无疑问,网上购茶叶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为茶叶爱好者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和一位老朋友闲聊。

顺道向他打听,你平时买茶是线下买得多,还是线上买得多?

结果他半点都没犹豫,线上买得多。

线下买茶的情况,少,一年到头也没几次。

因为作为喝茶几十年的老饕,平日家里根本不缺茶,新茶老茶都有。

即便临时有人情往来,需要送茶礼之类的,也用不着跑到外面店里专门去买。

回家清理挑选一番,再找一个礼盒+手提袋,简单了事。

除非是和别人约在外面一起喝茶叙旧、应酬、谈生意,大家坐在一起找地方喝茶时,才会顺便到线下店消费。

有的店去的比较多,只需订包厢提供清净环境就行,茶叶可以自己带。

有的店就是随便点几泡商务茶,能足够应酬交谈就行,味道只要别太差,都无所谓。

有的茶叶店,店员招待特别热情,本打算落座歇一歇,但对方已经连泡好几款茶叶出来给你试喝。

遇到这种情形,抹不下面子的话,也会顺便照顾生意买点茶……

《2》

原来如此,那你在线上一般怎么买茶?

很多人说网上买茶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心里没底,容易踩坑,你怎么看?

“买了不合适就退掉呗,反正不差这点邮费。”

“再说,现在网上买东西这么方便,选一家包买包退换的店就行。”

“网购刚开始流行那几年,的确在网上踩过坑。因为那会啥也不懂,一家买一点,换了又换,有时遇到很难喝的岩茶,嫌退货麻烦,也留下不少,后来心一横全扔了。”

“逐渐到了现在,已经慢慢琢磨出了门道,试喝一遍下来后,选择品控稳定的一、两家入手,基本不踩坑,泡出来的茶味也符合自己的胃口。”

“早几年天价岩茶特别火的时候,别人请客喝过好几次,一开始觉得能喝这么贵的茶,特别有面子。但事后想想,较真起茶味的话,其中好几款也就那样,还没自己淘到的私房茶好喝。”

《3》

经过一番梳理,朋友闲聊到的这番“买茶经”,麻花原封不动照搬了下来。

旧历新年,近在眼前。

买岩茶回家当年货,备着春节好好犒劳自己,很有必要。

然而,每次提到买岩茶,“防踩坑”是热门话题。

之前和朋友们喝茶时,谈起踩坑这件事。

A:买岩茶怎么避坑?

B:哈哈哈,只要你喝岩茶,就避不了坑。因为处处都是坑,避无可避……

这番话,话糙理不糙。

十有八九的茶客在入门喝岩茶的过程中,都交过学费。

不少买茶踩坑的套路,早已是老生常谈。

懂的自然都懂。

然而,很多茶客听过了许多道理,依旧没有买到一款心仪好茶。

这背后,未免让人唏嘘。

《4》

常规买茶套路,不难理解。

买茶给自己喝,包装不需要太华丽。

一层复一层的茶叶礼盒下,只装着两泡岩茶。

称一下重量,逐层包装盒的净重超过两三斤。

而干茶实物不过16克左右。

如此“面子工程”的岩茶,一旦入手,心里要做好将一半成本全部投给包装的打算。

而批发价9.9块包邮一大袋的岩茶别买,一分钱一分货,光是从成本算,就能心知肚明里面的茶叶压根喝不了。

太便宜的茶不能买,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

反过来看,标价高到天上的茶,未必是越贵越好。

之前从圈内听过比较“狠”的定价模式,进一批质量马马虎虎的岩茶回来,利润能做到四、五十倍。

哪怕没有回头客,光是一锤子买卖,都有够赚的。

价格贵与不贵,未必与品质息息相关。

具体的,还得看茶叶实物品质表现。

从香气、滋味、韵味入手,才是最牢靠的做法。

无独有偶,还有许多“反常识”的岩茶,也是不沾为好。

比如,焙火10次、20次的茶。

但凡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照这样的夸张数字焙下去,岩茶迟早变成炭!

比如,祖传60-70年代留下来的老岩茶。

且不说岩茶不攀比年份老不老,光是那个条件落后的年代,哪能安然久存出一批老茶?

又比如,100块大礼包,喝遍牛栏坑肉桂、慧苑老丛,马头核心肉桂岩茶。

这样的价位,连单泡“牛肉”都买不到,何谈自助式喝遍三坑两涧?

《5》

基础简单的防坑道理,适合刚入门岩茶的新茶友。

再进阶一步,若你已经特意避开了上述的明面圈套。

但买茶时,还是一波三折。

A牌子买了回来,不满意。

B茶农家的茶试了试,也就那样,没性价比。

C品牌的茶喝了喝,压根没有正岩茶的影子,只能说是过得去的商品茶。

D渠道又买了几份茶回来,心里同样疑神疑鬼,总感觉白花了冤枉钱……

遇到这种情况,对策只有一点。

先找到自己信得过的茶掌柜,再固定只在一两家买入,品控稳定性更好。

如果平日没有时常复购的店铺,不妨采用“广撒网”策略。

尽可能多收十几家不同渠道、不同牌子的岩茶茶样回来。

千元以内、一两千、两三千、三四千等价位区分,逐一排列。

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消费水平,对比各家同价位的岩茶产品(水仙、肉桂、大红袍、名丛等)。

众多茶样收到后,统一试喝。

遇到这种试茶大场面,还可以邀身边信得过的懂行朋友一起参加,帮忙掌掌眼。

十几款岩茶,分成2-3组。

试一组茶,同时泡开4款左右。

同品种、同价位、接近火功的,尽量安排在同一组。

同场竞技考验下,哪款茶香气最好、哪款茶汤感最醇、哪款茶韵味最优?

轮流喝一遍,高下立现。

按这样做比四处陆续入手,拿不准喝茶结果要好许多。

等到最终试茶结果出来,在自己能接受的预算范围内,哪家茶最具性价比,真相一目了然!

《6》

高矮胖瘦美丑,都需要参照物。

喝岩茶,也是如此。

有了参考对比,更能直观看清真相。

回归正题,春节前夕买岩茶,最稳妥保险的买茶避坑方式,在于“先试后买”。

试喝过后,满意就留。

不喜欢,直接退掉。

这和买衣服是同样的道理,早前打算买一件羊绒大衣。

连看了好几家,心里还是纠结。

索性先全部下单,试穿一番,孰去孰留,心里立马有了答案。

买茶防坑的技巧,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单刀直入,直接对比,永远是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605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