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大红袍喝新茶还是陈茶

茶百科 2023-12-04 07:00:32

在茶乡福建的土楼中,有一道传统的茶道仪式,“品尝大红袍”。这道仪式将大红袍与新茶或陈茶搭配食用,来体现大红袍茶叶的优美口感。但是究竟是搭配新茶还是陈茶才能最好地品尝大红袍呢?这是茶友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有人认为,新茶更能突出大红袍的特色,而另外一些茶友则认为,陈茶更具有风味和品质。无论是新茶还是陈茶,都有其自身的魅力,重要的是将它们与大红袍搭配得宜,才能体现出最佳的茶味享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看看大红袍搭配新茶或陈茶的各自优点与不足,希望能够帮助茶友们更好地品尝大红袍。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之前的文章中曾分享过,北苑遗香(矮脚乌龙陈茶)是可以作为陈茶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作为陈茶,这款矮脚乌龙身上有典型的“香清甘活”特质,无可挑剔。

存了两年的茶,花香依旧,氤氲在杯盖上,落在汤水中。

这股花香,落落大方,既不藏着,也不掖着,就这么张扬的展示着。

与花香如影随形的,是陈香。

如同陈酿一般,能陈出特别的酒香,一喝就让人知道:这酒是有年岁的。

陈茶里的陈香,也是如此。

此外,它还拥有明显的韵味,汤水醇厚,用舌头轻轻搅动汤水,一股茶气在游走,桀骜不驯,难以被征服。

一泡表现优质的陈茶,叫人念念不忘。

喝完陈茶的这种感动,在延续。

以至于有的茶友在收到茶之后,有了自己存茶的想法,毕竟这历久弥新的特点,很难不动心。

一茶友问:“是不是岩茶放久了,就成了陈茶?

关于陈茶的来源,并没有这么简单。

《2》

什么是岩茶的陈茶?

关于岩茶中的陈茶,官方并没有白纸黑字明确规定。

但从民间所反馈的情况来看,可窥得陈茶的真相。

武夷岩茶“陈饮”的习俗自古有之。

明崇祯进士周亮工《闽茶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家家卖弄隔年陈,在诗句中,出现了“陈”这一字眼。

由此推断,一款岩茶要成为陈茶,至少是要隔年。

如2017年的茶,隔一年便是2019年,这时候的它,就能称之为陈茶。

而今,在茶圈仍旧延续这一说法,把按照要求保存,又不变质的,时间不低于两年的茶,称之为陈茶。

换言之,岩茶妥善保管两年后,您就能收获陈茶。

但关于陈茶,我们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搞懂:是否随便一款岩茶,存久了,就能冠以陈茶的名号。

《3》

随便一款岩茶,都能成为陈茶?

当然不是!

石美者为玉,但并不是所有石头,都叫做玉石。

有成为玉石,它们比普通的石头要经历更多的磨难。

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

同样,并不是所有岩茶,人为地存放两年、三年,就能成为陈茶。

这些要长期存放的岩茶,甚至比短期就喝完的岩茶,有更严苛的要求。

在存放过程中,于岩茶而言,会发生各种穷凶极恶的情况,风霜刀剑严相逼,更是家常便饭。

存茶时,各类破坏分子虎视眈眈。

1.光线

光线,对于正在生长中的茶叶而言,不可或缺。

它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就像人类对呼吸的依赖,不能少。

可一旦茶青经过加工后,成为成品茶,光线于岩茶而言,却不是必备品,甚至是必须要远离的物质。

只因光线中带有的热量,会让岩茶的芳香物质、滋味物质分解,从而丧失香气于滋味,最后变得毫无饮用价值。

2.水分

水分,是存放时必须要规避的元素之一。

所有的返青、霉变等现象,均由水分引起。

水分,一是来自茶叶本身。

工艺不到位,焙火程度较轻,茶品本身的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存放一段时间后,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可能会出现“返青”现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茶叶就有可能发生霉变。

另一来源,就是空气中的水分,一旦岩茶没有做好密封保存,将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仍旧会引发变质。

3.异味

异味的存在,同样能诱发岩茶的变质。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岩茶被空气中的异味所同化后,这些异味将鸠占鹊巢,挤掉原本舒服的香气,使得异味充斥在茶叶里,最后成为一款充满杂味、异味的茶,同样不具备饮用价值。

4.高温

高温,也一大潜藏伤害。

人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觉得烦躁、闷热,甚至会中暑。

岩茶只是有口难言,将其放置在一个高温环境下,一样会让它“生病”,过量消耗本身的物质。

久而久之,变质也就发生了。

大浪淘沙,能够抵御这些残酷的因素,唯有岩茶品质好。

其本身品质要过硬,才能抵抗得住岁月的考验。

品质好,不是简单说说而已,落实到细节,它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4》

陈茶的获得,需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内质丰富

内在物质充足,这是岩茶陈化的一个要求。

内质,它直接影响岩茶能存放多久。

一款茶的内在物质,就像是手机的续航能力。

续航能力强的手机,使用时间长,才不会出现低电量的心慌。

若是续航能力差,电量频频告急,自然让人没有安全感。

强行让没有什么内在物质的岩茶陈化,只不过是让它变成“白骨”。

经过多年陈化,火气早已褪去,武夷岩茶的甘香已经消失,只剩下拙味。

这样的陈茶,多喝无益。

第二、焙火足、透

焙火,是控制岩茶含水量的最好方式。

在焙火的同时,岩茶品质形成,并且耐存放。

而焙火的基本要求,是焙得透,焙得足,这样才能让岩茶里的水分彻底蒸干,拥有保存的属性。

那些焙火不到位,只是粗糙过一遍火的岩茶,内在还拥有较多的水分,容易变质。

要人为长期存放的岩茶,要是火没有焙透,是属于“造不精”的一类, 久而久之,岩茶将会由内而外开始变质,将饮之成疾。

第三、有存放价值

最后,要刻意存为陈茶,岩茶还要有存放价值。

也就是一款岩茶,要有耐存放的特点。

这时候,对品种就有特别的要求,像传统名丛一类,就适合岩茶的保存。

如矮脚乌龙、四大名丛、肉桂、水仙等茶,就是陈茶原料的优先选择。

这些品种的耐火性好,可经得起较高火功的炭焙,在炭焙之下,依旧保持岩茶的个性,内质充足。

这样的茶,自然值得尝试存成陈茶。

《5》

陈茶,就是陈味越重越好?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认为陈茶就是要陈味重,还要越重越好,不然怎么叫做陈茶呢?

其实,并非这样。

一款陈茶该具备的品质,并非由陈味的浓淡程度决定。而是要看存放过后,是否能留住香气,留住滋味。

能留住香留住水的才是好的陈茶。

除了陈味而无其他香味,这样的岩茶,并不合格,它只是年龄变老了而已,只是长了皱纹,白了头发,但内涵仍旧没见增加,依旧是个傻白甜,也不懂人情世故。

真正的好陈茶,值得喝的陈茶,它可以有陈味,但同时还有其他香气特征。

如水仙,它就该有兰韵,兰底,这是底线,不可改变。

有各种丰富香气体验的陈茶,才有趣。

此外,陈茶的水感也要好。

它依旧保持着当年岩茶,或者是一年岩茶的新鲜感,茶汤清澈透亮,不浑浊。

如同我们现在说的“少女感”,仍旧保持着青春与活力。

入口,汤感仍旧清爽的,清透的还暗藏着一股劲道。这是独属于年份的汤色,新茶模仿不来,也拥有不了。

《6》

优质陈茶的获得,往往是有意而为之。

那类因为卖不完而被迫留下来,不情愿成为陈茶的岩茶,往往差强人意,要么是香不落水,要么就是汤水缺乏韵味和劲道。

这类所谓的陈茶,不过是鱼目混珠罢了,大有滥竽充数之嫌。

喝过这么多岩茶,真正值得推荐的陈茶,凤毛麟角。

时下的优质陈茶皆为私藏,好东西都在藏家手里,市面上很少流通。

偶然得到一款拥有“香清甘活”的陈茶,那也是积攒了足够的好运,才换来一泡好茶。

还是那句话,好茶不易得,尤其是品质好的陈年岩茶,更不容易寻觅。

且喝且珍惜。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610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