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茶叶官网是一家致力于传播和推广中国茶文化的网站。官网首页以优美的中式风格设计,浓郁的文化气息感染着每一个访问者。丰富的茶叶种类、精美的图片、详细的品牌资讯、便捷的购买渠道等一应俱全。通过浏览保山茶叶官网,不仅能够了解到保山茶叶的品质与价值,更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里,品味的不仅是茶叶,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赶快来保山茶叶官网寻找您的茶叶之旅吧!
一:保山茶叶官网首页
普洱茶有四大产区:1、普洱茶区(原思茅茶区);2、西双版纳茶区;3、宝山茶区;4、临沧茶区
(1)、普洱茶区(原思茅茶区):思茅地处云南省中南部,省内与临沧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相邻,西南与缅甸交界、东南江城县与老挝、越南交界,面积45385,人口二百多万。北纬22°02’-24°50’,为云南省面积最大地区。北部山势排列紧密,往南向东南、西南散开,呈扫帚状,北高南低;最高海拔3370公尺,最低海拔317公尺。主要河川澜沧江由北部临沧边境贯穿境内西南部。北回归线从中部景谷、墨江附近穿越,将全区大致分成南北二大部分。年平均温度15~20℃,年平均相对湿度77~85%,年平均降雨量1100~2200毫米。在十个辖区县市中,每个县市均有生产茶叶,其中以思茅市、景东、景谷、澜沧、江城等地为主要生产县市,而滇绿、滇青均有大量生产。
(2)、西双版纳茶区: 西双版纳素有“民族文化博物馆”的美誊。在这块被誉称为“勐巴拉娜西”的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各民族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同生共荣,共同创造了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独特鲜活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种植茶叶的历史有1700多年,有众多的古茶树,有的树龄达1700余岁。有六大古茶山,三个古茶庄,一条茶马古道贯连内地。普洱茶含有150余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延年、消脂、美容的神奇功效,深受海内外的欢迎。普洱名茶主要有普洱贡茶、勐海肾茶、大益牌普洱茶、竹筒茶等。
(3)、保山茶区: 在目前云南普洱茶生产地区来说,保山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普遍不受重视。保山地区目前尚有不少栽培野生茶区幷没有完全开发,相对于西双版纳勐腊、景洪、勐海等地都已经被过度采摘的情况,此地区的茶质仍然十分厚质饱满,适度管理与正确制作,仍十分具有开发价值。目前已有茶叶集团在保山投资设立大型茶厂。
(4)、临沧市茶区: 临沧市茶区的勐腊县年平均温度15~20℃,年平均相对湿度70~82%,年平均降雨量920~1800毫米。辖区临沧、凤庆、云县、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沧源等地,都有茶叶生产,除晒青茶外,凤庆与云县所生产的滇红可说是高经济作物,为云南省在全世界的知名特产。临沧市是目前云南省产茶量最高的地方,原本以绿茶为主、红茶次之。从2003年开始,云南普洱茶热潮引发,许多以生产绿茶为主的茶区相继生产晒青毛茶。栽培野生茶目前以勐库较为人所熟知,而临沧南部地区以永德附近为传统大量青毛茶产区。2004年开始,许多大小型茶厂不断进驻临沧市设厂,多数集中在中南部地区。
目前云南主要滇青茶产区,由北而南分别为保山市、临沧市及西双版纳州。
茶区
一、 下关茶区:为2004年以前,下关茶厂主要茶青收购地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下关茶厂在顺宁、缅宁、景谷、佛海等四个茶区的茶青均有调拔,至90年代中期仍有少量西双版纳州的茶青调拨。目前所谓下关茶区为早期顺宁及景谷茶区,也就是现今思茅市、保山市与临沧市北部,涵盖保山、昌宁、云县、景东、景谷、墨江、镇沅、思茅等县市此茶区的共同特点为高纬度与高海拔,日照少、气温低、雨量较少,质重、水甜柔、香气较沉、带微苦、微酸,是此茶区茶青的特色。
二、 勐海茶区:20世纪50年代初期勐海茶厂除在本县茶区设站收购毛茶。且1952年开始,勐海茶厂及所属南糥山分厂开始收购部分鲜叶直接在厂内加工,成为初、精制合一的最早典范。目前勐海茶区涵盖在西双版纳地区澜沧江以南的范围,包括景洪、巴达、布朗山、班章、南糥山、勐龙、勐宋、勐遮等地区;广义勐海茶区,涵盖至勐海茶厂收购毛料茶区,如临沧地区南部、思茅西南部茶区。纬度与海拔较低,气温稍高、雨量较多,茶性强、香气扬、涩度较高,是此茶区茶青主要特色。
三、 易武茶区:现今狭义的“易武茶区”则只称易武与慢撒,广义的“易武茶区”涵盖范围包括易武、基诺山、攸乐、倚邦等茶区。清朝普洱茶极盛时期即以普洱为集散地,所依赖为名的即江北的大山茶,所是所谓的澜沧江以北的江内茶,涵盖当时六大茶山。在茶种与茶性、茶质上的特色较难分辨,只能以地理气候环境造成的物质加以分析。纬度与海拔较低,气温最雨量最多,古老原始茶种种类多、茶质厚重、各种茶种香气特异、苦涩度低,是此茶区茶青特色。
四、 六大茶山:出普洱所属六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慢撒。而倚邦、蛮砖味较盛……古六大茶山茶区有五座茶山位于今西双版纳勐腊县中北部,攸乐(基诺山)位于景洪市境内。今易武茶区隶属古慢撒山。以目前蛮砖、慢撒、攸乐均以大叶种为主,香气饱满、口感均布、滑顺甜水;倚邦、革登、莽枝则以中小叶种居多,香气扬、口感较集中、刺激性稍高。
二:保山茶叶官网招聘
生产云南的尼诺茶,产于保山地区的昌宁县尼诺山而得名。
三:保山市茶叶
在中国古代茶书中,“湾甸茶”被称为“仙品”。是保山乃至云南最早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茶。而遗憾的是,这款茶早已经失传数百年。
作为爱茶人,我觉得有必要从古茶书的只言片语中,挖掘、整理历史资料,重新勾勒出“湾甸茶”的轮廓,留存。以待有识之士或者后来人重新振兴之,以带动保山茶业的跨越发展。
明代《一统志》卷87记载:“湾甸州境内有孟通山,所产细茶名湾甸茶,谷雨前采者为佳”。(古书中记载的孟通山就位于今保山市昌宁县南)
清代茶客刘源长曾品饮过“湾甸茶”,他在《茶史》中认为“湾甸茶”是和宋代名茶“阳羡茶”、唐代名茶“顾渚茶”类似,皆以“韵致清远”而被称为“仙品”。
陆羽《茶经》中记载“……浙西以顾渚茶为上,唐时充贡岁,清明日抵京。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故称紫笋……”
至此。“湾甸茶”的定位和轮廓已然成型:
第一,保山“湾甸茶”是云南最早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茶之一。
第二,保山“湾甸茶”是唐代“顾渚茶”,宋代“阳羡茶”,的明代再现。现在,振兴“湾甸茶”,历史文化和现实意义重大。
第三,“湾甸茶”应该是:以孟通山为核心的保山茶区极品鲜叶(紫笋)为原料,清明前采摘制作,显著特点是“尤香”,整体品饮感受是“韵致清远”。
第四,以上是一家之言,与君探讨噶!
1. 您心目中的“湾甸茶”是什么样子呢?
2. 保山还有那些历史文化名茶?记得留言告诉小编。因为我有茶友蛮想来保山投资开发一款特别有意义的茶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618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想知道白茶和绿茶区别在哪,白茶与绿茶···
下一篇:
卢什么绿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