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煮藏茶用什么壶最好

小小茶农 2023-12-05 01:42:07

煮藏茶需要用到陶瓷壶或紫砂壶。因为藏茶中的茶叶较为粗糙,需要使用陶瓷或紫砂这些材质,才能更好的体现茶香和茶味。陶瓷壶更注重茶的色香味,而紫砂壶则更重要保留茶的口感。不过,在选择壶时,也需要注意不要选择过大的壶,以免煮茶时造成浪费。壶的大小要合理,壶身材质与手感也需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总之,正确选择茶壶,可以更好地煮出美味的藏茶。

【阅读提醒】品质优良的传统藏茶,是典型的高海拔有性繁殖小型植物全株茶、全季节茶、全发酵茶,男女老少、孕妇四季全天候可饮;这与“芽叶”茶品在根本上截然不同,与低海拔茶树茶品、与非全发酵茶品、与无性繁殖的茶树产品在本质上也截然不同,所以其特性特征、饮用功效与“芽叶”茶品也是截然不同。因此,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特性,不能用“芽叶”的思维来理解传统藏茶,更不能用“芽叶”的标准来考量传统藏茶,所以也不能用“芽叶”的认知来“泡制”享用传统藏茶。

有问:熬煮传统藏茶时,茶泡袋为什么入28克左右的茶料?为什么要用一个茶泡袋煮两壶?

根据十余年的经验,以陈化十年以上传统优质藏茶为例:一砖大概可以分入二十个泡袋(28克左右,采用7*10cm反扣式茶泡袋),采用1.8升的玻璃养生壶,一个泡袋可以煮两壶出品优质茶汤6斤多,一砖至少可以出品130斤优质茶汤(详情参阅本号搜索相关主题)。

另外,经验丰富的茶友会根据茶砖的年份和陈化程度等等实际状况,可以把两个或三个煮过两壶的泡袋、判断还有一定量内含物的合一起再煮一壶,煮焖技巧到位的话,仍可以出品一壶优质茶汤……提醒:需要一定经验和技巧,否则茶汤会出现“木味”等不良状况影响品质,所以不鼓励第三壶……特别鼓励确保两壶的高品质选择。

有茶友反映说:一个泡袋(28克左右)可以煮三壶或以上,这样一砖可以出品180斤、200多斤……也有茶友反映说:一砖仅仅可以出品90斤茶汤……

我们的建议是:不要太淡或太浓。太淡了毕竟功效会大打折扣,太浓也不切实际……道理很简单:就好比给宝宝冲泡奶粉,定量比例冲泡,宝宝能喝饱又有营养,太淡了反而营养不足且尿水多,太浓了也会影响身体吸收消化。事实证明,一量杯的大米出品两碗米饭比较适合,非要煮成一碗或四碗以上……那就不是叫米饭啦。——干茶与水的比例,成就更加利益健康的茶汤,也是这个道理。

十多年来,【品藏茶坊】经过无数次的评测,采用7*10cm反扣式茶泡袋、约28克干茶料、熬煮两壶,经济实用能效佳。主要原因:因为是典型的全株茶,采用达到25克的茶量,全株成分相对比较齐备和均衡,较容易熬煮出谷壳类食粮的气息和达到茶汤营养丰富且均衡的效果;如果是15克以下,往往“花叶果梗红苔”的全株成分就会有缺失,影响茶汤品质和饮用功效。这也解答了“为什么不采用一袋10多克煮一壶”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茶时开盖煮,在汤色适当时取走茶泡袋,再加上壶盖文火焖煮(细节请搜索阅读本号《图文简解:醒茶和煮茶》)。

另外,因为传统藏茶“天生”就是为了“匹配”青藏高原的自然气候、人类社会生存条件等特定要素成就的,青藏高原上熬煮藏茶时,是以“砖”为投放单位的,在青藏高原以外的低海拔地区还是存在许多的自然区别因素,所以现代家庭“熬煮”饮用的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的讲究,达到更好的体现功效与能效。

流通市场上那些经不起“熬煮”的“神奇zang茶”,绝对是与传统意义上的藏茶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特性和功效也自然不可以相提并论。那些用开水一冲一泡就“色浓香高”的、或者开水浸泡十分钟茶叶就绵烂状况的种种“神奇zang茶”,特别是稍一熬煮就烂叶而经不起煎熬的,并不具备传统优质藏茶的诸多特性和功效,长期饮用极有可能是会危害人体健康。

喝茶养命,讲究原料的特征品质,也要讲究茶品的特性功效,还要讲究享用的方式方法。否则,不仅仅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还可能带来其他更大的浪费或损失。【品藏茶坊】积累十多年精益求精、优中取优、专心专注的体验和总结,分享系统精道的认知、分享更有能效的饮用方法。不一样的茶汤,会有不一样的味与道……欢迎茶友们前来现场交流、分享更多经验和技巧,一起正确享用人类茶史上经典的智慧成果。

岁月不居,品藏有道。地大物博,取之有道舍之有理;物各特性,识之有尺用之有度。有品者,来畅饮。

茶品道

汤藏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623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