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六堡和熟普哪个更好

小小茶农 2023-12-06 18:39:22

六堡和熟普哪个更好

六堡和熟普是两种不同的普洱茶,其口感和质量因品牌和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六堡的口感较为浓厚、花香浓郁,适合喜欢浓烈口感的茶友品饮;而熟普则更加柔和、甜润,有着更为深厚的自然甘甜味道,更适合喜欢温和口感的茶友品饮。因此,无论是六堡还是熟普,要看你的个人口感和品饮习惯。

六堡茶之家,一个热爱六堡茶的小团队,致力于让更多人喜欢六堡茶。

上周日陪朋友去六堡茶的集散地,梧州当地的鸳江丽港茶城喝茶,茶店的小妹泡了一杯六堡。朋友问我怎么看,我一直都没有说话。出来后朋友有点嗔怪,为什么问你意见不说话?我说刚刚在别人店里,有些话不好直说,我们刚刚喝的是熟普,而不是六堡。朋友若有所思,说难怪刚刚喝的时候觉得味道很特别,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本期,我从制作工艺的角度来说说这其中的缘由。

▲渥堆中的六堡茶

1973年之前,云南是没有普洱熟茶的,所产的普洱基本都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直到1973年,云南人从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学会了冷水渥堆,才开启了云南产制普洱熟茶的时代。

而六堡茶早在1958年,就掌握了冷水渥堆工艺,制作出具备“红浓陈醇”特征的现代工艺六堡茶。

▲洒水渥堆

虽说熟普和六堡,制作工艺上都采用了冷水渥堆,但对工艺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工艺细节的差异进而造就了两种茶不同的口感风格。

冷水渥堆:简单理解就是毛茶加水,堆放在一起,培植发酵所需的微生物,在长达1-2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湿热作用,酶促作用和微生物作用,茶叶内含物质发生变化,使茶叶变褐,茶汤变红,茶味变醇。

茶叶内含物变化的快慢、多少,与场地环境、加水量、堆高、堆温、翻堆的次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熟普和六堡就是在这些细微之处有着不同的理解。

▲工人正在对六堡茶进行潮水翻堆

潮水量:

熟普加水量一般超过30%,甚至在35-40%都有,熟普的加工,主张一次加水加足。

六堡茶的加水量一般不超过25%,如果毛茶嫩度高,甚至在20%-22%都有,六堡茶的加工,主张分多次补水,毛茶下堆第一天补水18%,第二天翻堆再适当补充少量水分。

堆温:

熟普的发酵,堆子温度在60℃以上,严格控制不超过67℃。

六堡茶的发酵,堆子温度大都在50-55℃之间,严格控制不超过60℃。

翻堆频次:

熟普的发酵主张多闷少翻,在堆子起温后,翻堆的间隔是7天甚至是10天。

六堡茶的发酵主张多翻堆,从发酵开始到结束,平均每周翻堆两次,基本是3天左右翻堆一次。

不同的潮水量、堆温和翻堆次数最终指向了一个结果——发酵程度的轻重

在普洱行业看来,六堡茶是发酵不充分的“夹生饭”,而在六堡行业看来,熟普则是发酵过了头。

▲六堡(左)和熟普

普洱大水量高温发酵所形成的的堆味,会表现为一种“鱼腥味”,也就是熟普行业常说的“勐海味”或者“海鲜味”,六堡茶少水量中高温发酵所形成的的堆味,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草垛味”,也有叫“湿草席味”。

普洱茶结束发酵的标志是茶汤涩感消失,颜色变栗红,而六堡茶发酵结束的标志是茶汤涩感大大降低(不是没有),茶汤变红(颜色比普洱要浅),以稍稍发酵不足为好。

▲熟普(左)六堡

熟普发酵结束之后,降堆自然干燥或低温烘干,再根据需要包装成散普或者汽蒸之后压成七子饼。

六堡茶发酵结束之后,降堆自然干燥,还有后续的两道工序才能正式出厂。

其一是汽蒸压箩,把蒸软的茶叶压入大竹箩中,自然干燥。

其二是入仓陈化,国标上规定,六堡茶要至少陈化180天才能出厂销售。

▲压箩后准备入仓陈化的六堡茶

不同的工艺细节,造就了不同的口感风格,有些人觉得“一样”,但对于另外一些人,这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

茶性方面:由于是高温发酵,新制的熟普燥感会更明显,茶性更热(以至于广东茶楼经常会用杭菊搭配熟普,减轻熟普的火气),而六堡茶茶性则相对温和很多。

口感方面:六堡发酵程度普遍没有熟普深,所以在滋味风格上,六堡茶的茶气更足,普洱茶更醇和。另外就是六堡茶经过了蒸压工艺,喝起来会更“爽口”一些。

香气方面:六堡的香型偏木香、药香、甜香更多一些,熟普偏糯香、枣香更多一些,而且六堡茶还有独特的“槟榔香”。

结语

以上文字仅代表我们的独立思考,欢迎对六堡茶有研究的茶友、同

谈谈六堡茶和普洱茶有何区别

六堡茶大体跟湖北差不多。工艺细节上的不一样。
因各类黑茶,对水份,温度,时间等控制的不同,形成了各类黑茶的特点的原因之一。主要提熟普,湖南湖北黑茶常见的。
熟普:毛茶(干茶)渥堆。毛茶进行渥堆要加水,增加茶坯的含水量。加水量根据实际需求。茶坯温度不能低于40度,不高于65度。
湖北,湖南黑茶鲜叶(茶青)发酵。渥堆环境:温度25度,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
区别如下:
湖北老青茶,茶坯含水率要求为30%左右。渥堆时间,茶青转为红褐色
湖南黑茶,茶坯含水率要求为60%左右。渥堆时间,茶青转为黄褐色。
以上是个人学习,整理而来。有偏差的部分,希望茶友补充。纯理论,以实际情况为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65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