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2006年普洱方砖

茶百科 2023-12-07 03:38:10

2006年普洱方砖

2006年,普洱方砖作为普洱茶中的一种传统工艺,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方砖通常由一定比例的大叶种普洱茶和少量其他品种的普洱茶混制而成。制作时先将普洱茶制成片或条状,然后再压制成方砖形状,因此有“压制之茶”之称。普洱方砖具有茶汤陈香、醇和、浓厚、沉甸甸的特点,因此深受普洱茶爱好者的喜爱。在普洱茶市场上,2006年普洱方砖是一个备受推崇的珍品。

上期《茶友聊茶16:我的普洱茶存茶观》得到了茶友的肯定,又是一年一度存茶之际,在上文基础上再补充聊点个人观点,还是仅供参考。

喝上普洱、迷上普洱,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上瘾了、中毒了、排它了,而且胃口越来越高,花钱越来越多,存茶也越来越多。反问为什么?似乎都有答案,似乎又都说也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比赌博好(输钱伤身危害家庭),比醉酒好(醉一次酒等于得了一次急性肝炎)。酒越喝越兴奋,茶越喝越淡定。人不可无爱好,哪项爱好不花钱?一权衡,还是喝普洱吧,最起码利己不损人。

(大益99年傣文青饼内飞右下角红圈内是傣文。江湖排序88青→92方砖→97水蓝印→99傣文青)

但既然是路就有沟有坎,表现在:一是水太深买到名不副实的茶或多出了冤枉钱,二是存茶几年后不但没能越陈越香反而还不如新茶好喝。跳沟跃坎的办法个人认为也不外乎两条:一是努力学、用心喝、多思考、多请教、多交流,强大自己增强辨识能力;二是在鱼目混杂的市场中找对人买对茶,这得靠你的判断及缘分了。

已对普洱茶色香味气韵变化多端痴迷,虽对市场中坑蒙拐骗乱象迷茫,但每年存点自己喜欢的茶,爱好者此期间还是非常关注的。今天继续聊两个问题:一为什么存?二怎么存?

普洱茶茶砖里的小黄点是什么?

您好,这黄色的粉末点是叫金花--冠突散囊菌,是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金花”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蛋白质、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使茶叶的口感等特性提高和优化。普洱茶中的金花也是这个“冠突散囊菌”,在存期久远茶品中才可能偶然出现,制成的茶品在外冷内热、外干内湿的前提下,茶品内果实较多或鲜叶较粗老而茶叶渗出物浓稠情况下,且得有“冠突散囊菌”存在于茶原料内,或在制成品后摊晾过程遇有此类微生物附着,还得在短期内形成最初的微小群落,才能在以后的储藏过程中逐步生长。陈年熟茶中较陈年生茶中的“冠突散囊菌”出现几率更高些,但也是相当少见的,毕竟“冠突散囊菌”的孢子,并不十分容易介入并适合在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中大量存活。
希望对您有帮助。

1968年云南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生产的普洱茶纪念砖茶多少钱一块?

1968年云南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生产的普洱茶纪念砖茶50元一块;

1968年云南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生产的普洱茶纪念砖茶作为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古代为了方便运输常将普洱茶制成各种形状,其中块状的就被称为普洱砖茶。

茶砖出现于光绪年间,很多产茶地开始制作砖茶。由于从前茶农交给晋商的散装品,体积大,重量轻,运输不便,且需将茶叶装入竹篓,踩压结实后,再行载运,颇有耗损。为了适应茶商的要求,而出现了砖茶生产。最早出现的茶砖,始自光绪初年,其压制法极为幼稚简单,一般都是人工压制。

扩展资料:

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在砖茶的压制技术中,汽蒸沤堆是芙砖压制中特有工序,同时它还有一个特殊的过程,即让黄霉菌在其上面生长,俗称“发金花”。茯砖茶以有较多的金黄色的霉花为上品,霉花越多质量越好。

从光绪四年(1878)以后,晋商们在砖茶的制作中逐渐采用了水力压机和蒸汽机加工砖茶。这种制造砖茶方法简单有效便于操作。可以说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最早在我国出现,就是因为茶叶贸易带来的,作为一段历史的纪录,茶砖真实的表现了清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面貌,以及近代科技在我国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659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