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常识
美国人喝茶冰茶以冷饮方式饮用
美国不生产茶叶,所消费的茶全部来自进口。美国人喝茶只重视茶叶的汤色,而对茶叶的外形不太重视,因此美国茶大多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冰茶粉等,或者为罐装、瓶装的茶水,大多数美国人喜欢喝冰茶,而对热茶不感兴趣,这是因为冰茶中不含有二氧化碳和热量
茶知识
喝茶
2023-05-03
煎茶法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末茶煮饮法
煎茶法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末茶煮饮法煎茶法特指陆羽《茶经》所记录的饮茶方法,故应称陆羽式煎茶法。西晋杜育《荈赋》有“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诗句,是说茶汤煎成之后,茶沫沉下,汤华浮上,亮如冬天的积雪,鲜若春日的百花。陆羽
茶知识
一种
2023-05-03
东溪试茶录,茶病,试茶辨味必须知茶之病故又次之
茶病(试茶辨味必须知茶之病,故又次之)芽择肥乳,则甘香而粥,面着看盏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则云脚涣乱,去盏而易散。叶梗半则受水鲜白,叶梗短则色黄而泛(梗谓芽之身除去白合处,茶民以茶之色味俱在梗中)鸟蒂白合,茶之大病;不去鸟蒂,则色黄黑而恶。不
茶知识
东溪
2023-05-03
妙峰山中觅茶魂(谁知道妙峰山的碧宫娘娘庙是干什么的?)
妙峰山中觅茶魂妙峰山位于湖州原南埠乡(今属妙西镇)。在南埠,有传为皎然、陆羽采茶处的“茶窠”(后辟为“浙北名茶良种母本园”)以及白龙潭、黑龙潭等优质水源,而葱茏毓秀的妙峰山,则是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认定的“唐代杼山”。从古刹栖贤寺西行,经依山傍
茶知识
妙峰山
2023-05-03
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
普洱茶,云南的世界名茶普洱茶是以古普洱府所管辖地区的云南大叶种茶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包括自然发酵和人工后发酵)形成的符合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这里包含了义:四个条件:一、产于古普洱府辖区公元1729年,雍正皇帝设
茶知识
地方标准
2023-05-03
云南澜沧:客从景迈来,应知古茶事
茶从哪里来?茶从景迈山来。景迈山在哪里?景迈山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布朗族、傣族先民在茫茫林海中为后人留下2.8万亩古茶园。据中科院专家鉴定,这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堪称“世界茶文化历史自
茶知识
云南
2023-05-03
茶经二之具介绍
茶经二之具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灶:无用者,釜用唇口者。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箪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
茶知识
茶经
2023-05-03
饮茶的故事智常不让南泉吃茶的故事
饮茶的故事智常不让南泉吃茶的故事《景德传灯录》,成书于北宋景德(1004- 1007年)年间,为北宋禅僧道源编撰,在这部书里面记载有很多关于僧人饮茶的故事。其中卷七讲述了一个“智常不让南泉吃茶”的故事。样师智常和南泉一同云游四方。这一天,两
茶知识
的故事
2023-05-03
古六大茶山三月茶节
古六大茶山三月茶节古六大茶山三月茶节在“古六大茶山”的勐腊县象明乡四山,至今还流传着有关“三月三”的山歌:一年一个三月三,赶起骡马进茶山;粗茶细茶勒两驮,莫让阿郎空回乡。茶香浓来三月三,四处马帮闹茶山;阿郎搜够全年茶,粗茶细茶都勒光。这阴历
茶知识
三月
2023-05-03
中国历史饮茶文化介绍
中国历史饮茶文化介绍饮茶文化发展宋朝饮茶在宋代兴旺至极,大大小小的茶馆比邻皆是。大观元年(1107年),宋徽宗赵佶撰写《大观茶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帝王之名论述茶学、倡导茶文化的皇帝。宋代茶叶重心开始向南移,建茶崛起。建茶是广义的武夷茶
茶知识
茶文化介绍
2023-05-03
安化黑茶历史文化及功效介绍(安化黑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安化黑茶历史文化及功效介绍千百年来,安化黑茶被誉为:古丝绸路上的神秘之茶。尤其被边区牧民视为“生命之茶”。黑茶的这种历史渊源及文化传播,对今天的社会更是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在全国由南及北掀起了一股养生热潮。同时,做为湖南省龙头企业的
茶知识
介绍
2023-05-03
唐代的煮茶法并微有声称为一沸
唐代的煮茶法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煮时,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
茶知识
唐代
2023-05-03
茶马古道上的村落介绍
我从普洱南下五十公里,访问了位于山上海拔千米的那祠里村。途中发现古道的石板上处处可见四方的小坑。据说这是为了防止马蹄打滑而特意凿出来的,岁月流逝间,不知有多少马儿从这走过,千万次地踩踏后,原本四四方方的小坑,有的也被磨平了。瞧着脚下的这些坑
茶知识
介绍
2023-05-03
元稹《早春登龙山静胜寺》茶诗详解
元稹《早春登龙山静胜寺》茶诗详解【早春登龙山静胜寺】元稹谢傅知怜景气新,许寻高寺望江春。龙文远水吞平岸,羊角轻风旋细尘。山茗粉含鹰嘴嫩,海榴红绽锦窠匀。归来笑问诸从事,占得闲行有几人。【详解】此诗为元稹贬谪江陵府士曹参军期间所作。同期还有一
茶知识
元稹
2023-05-03
普洱茶中的茶禅一味
在中华文化传承的释道思想中,品茗意境是宁静而淡泊。云南普洱茶无论在生长、加工、饮用都十分“平常自然”,不是刻意而做作,也不因赶时髦而标新立异,是实事求是、习以为常、合乎自然的行为和规律。不呈欲望,不强求之,顺其自然,就是天地之间,苍生万物,
茶知识
禅一
2023-05-03
云南勐海勐宋最老的古茶区之一
云南勐海勐宋最老的古茶区之一勐海勐宋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海勐宋地处勐海县勐宋乡境内,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古茶园大多为拉祜族所种,古茶园附近都有拉祜族古寨,保塘旧寨应该是拉祜
茶知识
勐海
2023-05-03
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茶歌鉴赏
《西山兰若试茶歌》(唐·刘禹锡)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一诗,确是茶史上,特别是制茶技术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值得重视。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
茶知识
刘禹锡
2023-05-03
唐宋明清时期茶与茶具介绍
茶与茶具的搭配是很有讲究的,为了欣赏到最佳的湿茶、叶底、汤色,茶具需要根据茶的特性来选择。在唐宋明清时期,随着每个朝代茶叶种类、形态的不同,茶具也有相应的变化。唐代,人们喝的是饼茶,茶须烤炙研碎后,再经煎煮而成,这种茶的茶汤呈“淡红”色。一
茶知识
明清
2023-05-03
日本茶道寂本来无一物
日本茶道“寂”“寂”是日本茶道追求的最高境界,没有它就没有茶道的存在意义。“寂”在梵语中指“静寂”,“和平”,“静稳”,在佛典中是“死”,“涅槃”,“无”的意思。当茶人或修禅者完成了对各色事物的否定后,就会进入一个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任何色彩
茶知识
本来无一物
2023-05-03
书与茶墨香与茶香
书与茶墨香与茶香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女词人,在古代,能在文学史上留名的女子并不多,不但能留名,作品颇多且脍炙人口的更少,李清照便是其一。李清照的父亲是北宋的著名学者李格非(其实我并不知其人,想当时是富有盛名的吧,但在文学史上并没有读到关于他的
茶知识
茶香
2023-05-03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常识热门文章
1
赵州茶公案(赵州从谂禅师的偈语“吃茶去”,到底有什么禅意)
2
花下吃茶
3
禅茶一味|岁月可回首人生如初见
4
宣恩贡茶文化故事
5
从茶道看透竹帘的文化内涵
6
一杯清香醇一生清福尽在碗盏茗烟
7
唐代茶诗岑参《郡斋平望江山》赏析
8
喝茶礼仪茶间三种叩指礼你一定要知晓
9
第19届徐公三情茶会暨收徒仪式隆重开启
10
双井绿茶叶传说典故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