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成语故事

安如泰山

佚名 2023-06-11 17:29:34

安如泰山

【拼音】an ru tai shan de cheng yu gu shi

【拼音】安如泰山ānrútàishān
【释义】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主人公】枚乘
【近义词】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反义词】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不堪一击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死于途中。

安之若泰的意思


安若泰山的解释

形容 极其平 安稳 固。同“ 安如泰山 ”。

词语分解

安的解释 安 ā 平静 , 稳定 :安定。 安心 。 安宁 。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 安民 。 安慰 。安抚。 对 生活 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 心安 。安之若素(遇到不 顺利 情况或反常现象像 平常 一样对待 泰山的解释 ∶东岳, 中国 五岳 之首,中国名山,海拔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 在此 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 墨迹 ,为旅游胜地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 比喻 敬仰 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有眼不识泰山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gushi/136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