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边苦李的拼音
dào biān kǔ lǐ
道边苦李的基本释义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道边苦李的详细解释
【解释】: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庸才道边苦李的成语来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道边苦李的近义词
无用之材 道旁苦李
道边苦李相关成语
凡桃俗李 夭桃襛李 道傍苦李 道弟称兄 道微德薄
道边苦李的相似成语
第1个字是道的成语:道貌凛然、道傍苦李、道旁苦李、道而不径、道同契合、道尽涂穷
第2个字是边的成语:无边无沿、助边输财、无边无际、无边风月、无边无垠、助边输财
第3个字是苦的成语:道旁苦李、愁眉苦眼、焦思苦虑、热心苦口、良工苦心、研精苦思
第4个字是李的成语:投桃报李、浮瓜沈李、浓桃艳李、夭桃秾李、浮瓜沉李、夭桃穠李
道边苦李成语接龙
李白桃红 红日三竿 竿头日进 进退亡据 据鞍读书 书不释手 手胼足胝 胝肩茧足 足尺加二 二姓之好 好梦难圆 圆孔方木 木朽蛀生 生死不易 易如破竹 竹马之友 友风子雨 雨歇云收 收因种果 果然如此 此伏彼起 起早挂晚 晚节不保 保守主义 义无反顾 顾盼自豪 豪情逸致 致之度外 外巧内嫉 嫉贤妒能 能伸能屈 屈高就下 下马看花 花攒锦聚 聚米为山 山高水长 长江天堑 堑山堙谷 谷父蚕母 母以子贵 贵不可言 言听事行 行尸走骨 骨软筋麻 麻痺不仁 仁义君子 子曰诗云 云兴霞蔚 蔚然成风 风移俗改 改弦更张 张脉偾兴 兴致索然 然荻读书 书生之见 见风是雨 雨沾云惹 惹是生非 非分之想 想方设法 法无二门 门当户对 对牛鼓簧 簧口利舌 舌锋如火 火烧眉毛 毛发悚然 然糠自照 照功行赏 赏不踰日 日月合壁 壁垒森严 严霜烈日 日坐愁城 城北徐公 公私两济 济世安人 人人自危 危言逆耳
道边苦李的英文翻译
Dao Bian Kuli
【拼音】dào páng kǔ lǐ
【出处】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释义】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庸才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道边苦李
【押韵词】虎啸风生,龙腾云起、刨根究底、诛求不已、月露之体、举世无比、夜寝早起、舞文巧诋、声名鹊起、嘘唏不已、学不可以已。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王戎七岁时,曾经与很多小孩一起到外边玩耍,看到路旁有许多李子树上长满了李子,枝头压得很低。其他小朋友赶忙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李子树在路边能有这么多李子证明其很酸苦,否则早被摘光了。
【成语举例】决飞只抢榆枋,白发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成语名称: 道旁苦李 dào páng kǔ lǐ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道旁苦李】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道旁苦李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道旁苦李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近义] 道边苦李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道旁苦李
? 路边苦李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道旁苦李[回目录]
基本信息 【词 目】道旁苦李
【发 音】dào páng kǔ lǐ
【解 释】指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取。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
【出 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近义词】:道边苦李
【语 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典 故】晋文公时,在琅邪这个地方,有一个叫王戎的人。他因平定吴国有功,被封为安丰侯。他是竹林七贤之一。
来源典故 传说,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他7岁时,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外出游玩,发现路边有几株李树,树上的枝条上,结满了李子,而且看上去一个个都熟透了。
小伙伴们一见,就情不自禁地流出了口水。于是,一个个高兴地竞相攀折树枝,摘取李子。惟有王戎站在一旁,一动也不动。
同伴们觉得非常奇怪,就叫喊着问王戎:“喂,王戎,你为什么不摘啊?又红又大的李子,多好呀!”
王戎笑着回答:“那树上的李子肯定是苦的,摘下来也不能吃。你看,这李树都长在道路旁,上面结了那么多李子,却没有人摘,要不是苦的,能会这样吗?”
路边苦李[回目录]
典故 “道旁苦李”一成语便出于此,也做“路边苦李”。 示 例 “知君先竭是甘井,我原得全如苦李。”(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
“浮阳愧嘉鱼,道帝多苦李”。黄庭坚《柳闳展如苏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诗
“又如道旁李,味苦不堪折。”范成大《次韵葛伯山瞻军赠别韵》
原文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边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⑨。
(《世说新语》)
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尝〕曾经。
③〔诸〕众。
④〔游〕玩。
⑤〔子〕果实。
⑥〔折枝〕压弯了树枝。
⑦〔竞〕争着。
⑧〔走〕跑。
⑨〔信然〕果真这样。
详细释义 翻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道理 这个故事写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005262.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道旁苦李释义如下:
指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取。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
道旁苦李?
拼音: [dào páng kǔ lǐ]
出处: 《晋书·王戎传》:“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成语典故
王戎,出生魏晋高门琅球王氏,是晋凉州刺史王浑之子,自幼聪慧,身材短小而风姿秀彻。有一次,王戎和几个邻居的小孩一起到大路上玩耍,玩了一会,孩子们一个个玩得满头大汗,口中也觉得渴了起来。
这时,一个孩子发现路旁有几枝李树,树上长满一颗颗滚圆的、青里带红的李子。一个孩子叫道:呵,这么多的李子,大家快去摘呀!”几个孩子一哄而上,纷纷争着爬上树去摘李子。一个孩子见王戎站着不动,叫道:“王戎,你也快来摘呀!”
王戎却摇摇头说:“你们别摘了,这些树上的李子都是苦的,不能吃!”邻居的孩子不相信,一个个摘了满满一口袋李子下了树。他们兴高采烈地把李子往口里送。一咬,一个个苦着脸,把李子吐了出来,叫道。
王戎笑着对他们说:“我说这李子是苦的,你们不相信,这下相信了吧!”一个路人正巧经过,他听了王戎的话,问:“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
“这大路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如果李子是甜的话,早就给人家摘完了。所以说李子是苦的。”“你真聪明!”那个路人夸奖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gushi/49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