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声吠影的拼音
fù shēng fèi yǐng
附声吠影的基本释义
比喻盲目附和。
附声吠影的详细解释
【解释】:比喻盲目附和。【出自】:清·王韬《洋务上》:“而附声吠影者流,从而嘘其焰,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附声吠影的成语来源
清·王韬《洋务上》:“而附声吠影者流,从而嘘其焰,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
附声吠影的近义词
附影附声
附声吠影相关成语
无愧衾影 望风扑影 深文附会 潜形匿影 追风蹑影 附庸风雅
附声吠影的相似成语
第1个字是附的成语:附翼攀鳞、附下罔上、附赘悬肬、附耳低言、附影附声、附炎趋热
第2个字是声的成语:有声有色、销声匿影、怡声下气、随声趋和、无声无色、沉声静气
第3个字是吠的成语:跖犬吠尧、蹠狗吠尧、桀犬吠尧、众犬吠声、吠影吠声、粤犬吠雪
第4个字是影的成语:刀光剑影、浮光略影、含沙射影、系风捕影、望空捉影、孤形吊影
附声吠影成语接龙
影影绰绰 绰绰有裕 裕后光前 前程万里 里应外合 合眼摸象 象箸玉杯 杯茗之敬 敬谢不敏 敏而好学 学如登山 山高水低 低声哑气 气壮河山 山盟海誓 誓天断发 发扬蹈励 励精图治 治郭安邦 邦家之光 光明磊落 落落难合 合衷共济 济贫拔苦 苦大仇深 深根宁极 极往知来 来因去果 果刑信赏 赏罚不明 明公正义 义浆仁粟 粟陈贯朽 朽木难雕 雕章琢句 句栉字比 比权量力 力不能及 及宾有鱼 鱼水深情 情投意洽 洽闻强记 记问之学 学以致用 用武之地 地崩山摧 摧兰折玉 玉洁冰清 清新俊逸 逸兴云飞 飞灾横祸 祸稔恶积 积羽沉舟 舟中敌国 国之干城 城北徐公 公之于众 众心成城 城下之盟 盟山誓海 海天云蒸 蒸沙成饭 饭蔬饮水 水阔山高 高才絶学 学非所用 用其所长 长算远略 略见一斑 斑驳陆离 离世遁上 上方宝剑 剑树刀山 山长水阔 阔论高谈 谈笑自若 若释重负 负气含灵 灵丹妙药
附声吠影的英文翻译
Barking Shadow
编号 944 成语 随声附和 注音 ㄙㄨㄟˊ ㄕㄥ ㄈㄨˋ ㄏㄜˋ 汉语拼音 suí shēng fù hè 释义 自己没有主见,只迎合他人的意见。
#语本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
典源 #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据《文选.卷四三.书下》引)1>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
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
犹欲保残守缺2>,挟恐见破3>之私意,而亡4>从善服义之公心。
或怀疾妒5>,不考情实6>,雷同7>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不备,谓左氏不传《春秋》,岂不哀哉!〔注解〕(1)典故或见于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
(2)保残守缺:固守旧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进变通。
(3)见破:看出。
(4)亡:音ㄨˊ,没有,同「无」。
(5)疾妒:同嫉妒。
(6)情实:真相。
(7)雷同:雷发声时,无物不回应。
此指表现的行为和别人相同,即附和别人说法。
〔参考资料〕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二.正失》世之毁誉,莫能得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
故曰:「尧、舜不胜其善,桀、纣不胜其恶。」
典故说明 「随声附和」的意思就是自己没有主见,只迎合他人的意见。
随声,就是跟着别人的声音。
汉代刘歆〈移让太常博士〉:「或怀疾妒,不考实情,雷同相从,随声是非。」
这里的「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就是别人说什么,跟着他说,不考究真相,可见原本「随声」已有「附和」的意思。
另外应劭的《风俗通义.卷二.正失》:「审形者少,随声者多。」
意思也是说考竟实情的人少,随声唱和者多。
后来「随声」之后,加上「附和」就成为「随声附和」的成语。
出现这句成语的文献如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论〉:「人至于忠忱体国,真实任事,则图惟国事之济,言虑所终,事惟其是,而岂肯随声附和,以侥幸万一乎!」 书证 01.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论〉:「人至于忠忱体国,真实任事,则图惟国事之济,言虑所终,事惟其是,而岂肯随声附和,以侥幸万一乎!」02.《封神演义》第一一回:「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若不分皂白,玉石俱焚,是有功而与无功同也,人心未必肯服。」
03.《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一个刑厅做了主张,堂上知府也就随声附和,不时批下状词,又有周相公用心料理,都应得过上司的心。」
04.《三侠五义》第一○○回:「若是沈仲元尤难,自己先担个从奸助恶之名,而且在奸王面前还要随声附和,逢迎献媚,屈己从人,何以见他的侠义呢?」05.《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八回:「众人也有随声附和的,说得薇园心中没了主意,究不知他是甚么葫芦卖甚么药。」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自己没有主见,只迎合他人的意见。
【使用类别】用在「毫无主见」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遇事总是反复思考,不轻易随声附和。
<02>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用不着随声附和。
<03>习惯随声附和别人言论,会成为缺乏主见的人。
<04>随声附和上级的意见,正是老王一路升官的诀窍。
<05>听到有人随声附和自己的意见,他不免自鸣得意起来。
<06>我们公司向来是经理发言之后,与会者无不随声附和。
<07>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意见,不宜随声附和,做个盲从者。
<08>这个观点明明是错误的,真不明白为什么有许多随声附和的人? 近义词: 人云亦云,吠影吠声,应声虫
反义词: 独排众议 辨识 参考语词 同声附和,随声趋和,随声响和,附和随声
关于影的成语4篇
关于影的成语1 No.1 潜形匿影:隐蔽形迹,不露真相。同“潜形匿迹”。
No.2 衾影无惭:衾:被子。指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No.3 弓影浮杯: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No.4 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No.5 逐影随波: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No.6 畏影恶迹: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No.7 影只形单:犹形单影只。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No.8 迷头认影: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
No.9 捕影系风: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No.10 雁影分飞:比喻两相分离。
No.11 暗香疏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No.12 避影匿形: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No.13 吹影镂尘:镂:雕刻。吹影子,刻尘土。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
No.14 质伛影曲: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No.15 影形不离: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
No.16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No.17 藏形匿影: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No.18 遁迹匿影: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No.19 吊形吊影:犹言形影相吊。比喻孤独寂寞。
No.20 附影附声:指盲目附和。
No.21 避影敛迹: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No.22 鞭丝帽影: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No.23 蹑影藏形:指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No.24 形枉影曲:东西的形状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弯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会有什么结果。
No.25 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No.26 无愧衾影:表示没有做亏心事。
No.27 畏影避迹: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No.28 逐影寻声:指多方寻求罅隙。
No.29 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
No.30 孤身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形容孤儿无亲。
No.31 认影为头:佛教语。指认虚作实。
No.32 逐影吠声:形容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No.33 镂尘吹影:吹影子,刻尘土。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
No.34 探竿影草: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No.35 日不移影:日影没有移动。形容时间极短。
No.36 韬形灭影:指藏匿踪迹,不露于世。
No.37 枝附影从:枝条附着树干,影子随从形体。比喻追随模访。
No.38 无踪无影:没有一点痕迹,影子。形容完全消失。
No.39 捉风捕影: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No.40 顾影弄姿: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No.41.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No.42 形只影单:形容孤单。
No.43 附声吠影:比喻盲目附和。
No.44 顾影惭形: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No.45 风影敷衍:指罗织罪名,捕风捉影,诬赖人。
No.46 无影无形:不同形迹;完全消失。也形容虚构的事物。见“无形无影”。
No.47 寻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No.48 系风捕影:拴住风,捉住影子。比喻无法办到的事。也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
No.49 汲汲顾影: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No.50 蹑影追风:形容速度极快。
No.51 影只形孤:犹形单影只。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No.52 孤形吊影:指孤单一人。
No.53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关于影的成语2 【注音】 bǔ fēng zhuō yǐng
【成语故事】 汉成帝40多岁还没有孩子,听信方士的话,热衷于祭祀鬼神,花费很大,但没有什么效验。光禄大夫谷永给汉成帝上书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仙人及长生不老的药,要寻找他就像要缚住风,捉住影子一样不可能得到,汉成帝终于迷途知返。
【出处】 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汉书·郊祀志》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朱子全书》
【解释】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说话做事没事实根据
【相近词】 望风捕影、无中生有、道听途说
【相反词】 实事求是、耳闻目睹、确凿不移
【其它使用】
◎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中国历史学家向来有种种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有的是极端唯心论的;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硬要往教条主义的公式上面套去,但是不能自圆其说。
◎ 反对以核查、导弹发射等为借口,以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的方式干涉他国内政和侵犯他国主权。
◎ 但经细察有关论著,感到多是些捕风捉影的传说,缺乏准确可靠的史料证据。
关于影的成语3 [捕影系风] bǔ yǐng xì fēng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捉风捕影] zhuō fēng bǔ yǐng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系风捕影] xì fēng bǔ yǐng
拴住风,捉住影子。比喻无法办到的事。也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
[握风捕影] wò fēng bǔ yǐng
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望风捕影] wàng fēng bǔ yǐng
比喻说话做事根据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
[抟空捕影] tuán kōng bǔ yǐng
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捕风捉影] bǔ fēng zhuō yǐng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捉影捕风] zhuō yǐng bǔ fēng
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关于影的成语4 1、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2、无踪无影:没有一点痕迹、影子。形容完全消失。
3、捉风捕影: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4、逐影寻声:指多方寻求罅隙。
5、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
6、镂尘吹影:吹影子,刻尘土。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
7、逐影随波: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8、吊形吊影:犹言形影相吊。比喻孤独寂寞。
9、蹑影藏形:指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10、寻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毫无根据。
11、雁影分飞:比喻两相分离。
12、孤形吊影:指孤单一人。
13、质伛影曲: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14、无影无形:不同形迹;完全消失。也形容虚构的事物。见无形无影。
15、顾影惭形: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16、形枉影曲:东西的形状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弯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会有什么结果。
17、弓影浮杯: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8、枝附影从:枝条附着树干,影子随从形体。比喻追随模访。
19、衾影无惭:衾:被子。指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20、附影附声:指盲目附和。
21、顾影弄姿: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22、遁迹匿影: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23、影形不离: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
24、潜形匿影:隐蔽形迹,不露真相。同潜形匿迹。
25、形只影单:形容孤单。
26、风影敷衍:指罗织罪名,捕风捉影,诬赖人。
27、迷头认影: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
28、畏影避迹: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29、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30、避影匿形: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31、日不移影:日影没有移动。形容时间极短。
32、认影为头:佛教语。指认虚作实。
33、暗香疏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34、影只形孤:犹形单影只。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35、鞭丝帽影: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36、逐影吠声:形容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37、无愧衾影:表示没有做亏心事。
38、蹑影追风:形容速度极快。
39、探竿影草: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40、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41、吹影镂尘:镂:雕刻。吹影子,刻尘土。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
42、避影敛迹: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43、附声吠影:比喻盲目附和。
44、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45、捕影系风: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46、藏形匿影: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47、孤身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形容孤儿无亲。
48、系风捕影:拴住风,捉住影子。比喻无法办到的事。也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
49、汲汲顾影: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50、衣香鬓影: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
51、韬形灭影:指藏匿踪迹,不露于世。
52、影只形单:犹形单影只。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53、畏影恶迹: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
附影附声的解释
盲目附和。 清 钮琇 《觚賸·惠士陈言》:“ 何意 三春出作之时……始觉说痴说梦,无非附影附声。” 参见 “ 吠影吠声 ”。
词语分解
附的解释 附 ù 另外加上,随带着: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 有所 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 勉强 拉到一起,如“ 牵强 附附”;b. 组织 文章 、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 声的解释 声 (声) ē 物体 振动 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 声明 。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名誉:名声。 音乐歌舞:声伎(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gushi/99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